“内圣外王”:和谐世界诉求的儒家文化根源
2011-12-29游浩云
新闻爱好者 2011年24期
摘要: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构想源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儒家倡导的“内圣外王”的天下观就是国内建设和谐社会,推及世界秩序的建构就是和谐世界。家国天下和谐理想与培养道德公民的目标一脉相承。
关键词:内圣外王 家国天下观 国内德治 世界和谐
中国建立和谐世界的构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国传统文化政治和道德是不分的。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以贯之的逻辑。做人内心追求“圣人”境界,再推及众人即是“治国平天下”,拓展到国家就是“内圣外王”。冯友兰先生总结说:“中国哲学家无论哪家哪派,都自以为是在讲‘内圣外王’之道。”①国家以“内圣外王”之道治理国家,推行的就是“王道之国”。国家外交战略上强调道义为先,利益为后,对外反对侵略扩张,国家间关系在实力与道义的同步建构下实现世界和谐。
“内圣”:国家追求世界和谐的内质
“内圣外王”是理想中的道德人格标准,扩大到国家治理就是道德治国的国家战略。关于仁人的“内圣外王”的定义,用梁启超的描述,“内圣外王”就是“内足以资修养,外足以经世”,“人格锻炼到精纯,便是内圣;人格扩大到普遍,就是外王”。②论及国家,“内圣”就是把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到理想的圣王境界,以德治国,国家软硬实力同步发展,实现自身和谐统一。
“圣王”在《论语》中解释为圣人高于仁者,“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可见,圣人的品格是尧舜难以达到的高尚境界,博施仁爱于天下民众,把世界各国安危考虑在内,这样的世界定是稳定和谐的。人与人之间、国家间关系建构有高尚的道德引领,“这一过程是一系列个人与公众伦理的统一,其中不存在个人与公众的差别”,即“一个健全的社会、国家及世界都必须建立在道德纯良的个体之上”。③孟子认为圣人代表了“人伦之至”,强调“仁者无敌于天下”、“修其身而天下平”,修行直接与天下安危紧密相连。在国家道德政治治理中,“内圣外王”就是仁政爱民、为民、教民的民本思想,国家注重“人道”的道德建设,注重自强自立,以实力反对战争,外交上注重道义,建构和平、亲和、友善的国际环境。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一切争端应在平等协商中解决,就是发扬“家天下”的世界观念,升华“内圣外王”的外交思想。
“内圣外王”的民本思想对外不具备进攻性。“内圣”治国强调“仁政”,政治家自上而下树立典范,才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④《周易》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警言,道德是判断合格领导者的标准,作为一国权力中心,领导者必须有“一家仁,一国兴仁”、“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⑤的感召力,才会团结人民,取信于民。君臣民自上而下以德治为一体,群体间重义轻利,社会矛盾才能得到缓解,才能和谐稳定。以道德标准治理的国家反对巧取豪夺、侵占攻伐等不道德行为,对国际社会不断注入正义力量,推动和谐发展。
仁政“内圣”国家有了较高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体系中展现仁政德治的优越性。仁者本身自强无敌,威而不猛,确保国际社会“大道之行”,公正合理,是世界稳定的力量。这与西方均势稳定理论不同,“均势是在国家间利益关系和力量关系交相作用下,国际社会中各种势力互相牵制、彼此抵消、划分壁垒所形成的特殊稳定状态”⑥。而儒家德治下的国际体系观并不否定实力追求,只是在自强道路上主要以提升自我实力为主,合作互动中获得合理合法实力,在手段与目的上与西方有差异。面对利益冲突,中国首先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而不是首先诉诸武力,即是“内圣外王”思想的体现和升华。
儒家家庭德治条件下的世界和谐模式不同于理想主义的世界模式。理想主义坚持的道义与民主、“利他主义”、世界“应该如何”是一种世界和谐的愿望,现实主义认为是一种空想,人受利己主义影响只能部分实现。⑦可见,理想主义在解决现实问题上束手无策,在现实主义强调唯实力论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理想主义的缺陷在于没有“一以贯之”的理想人际教化群落,缺乏理想的世界模式与稳定的思想内核,更没有强调完成使命的实力。而儒家把世界体系理想具体化到人际组织理想模式家庭上,教化系统从家庭和睦开始,顺理成章地延及到国家、世界和谐体/Zy+n5/qS+BQqLP1L2OTN9vbi3b+rlmdhdHcIsCReck=系的建构上。
如果国家实行“仁政”,以“圣人”之道德情操教化人民,政治家们率先坚持道德为先,自强自立,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公民有强烈的道德感,国家是稳定的,定为世界和谐注入道义与实力的双重活力。
“外王”:以仁道引领世界和谐
“内圣”之国以“仁义”惠及四方,即是“外王”,“外王”是国家仁政德治的国际延伸。王道之国在与外国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是强行推行“圣王”之道,而是以“远人不来,以修文德”的自强魅力吸引对方,形成影响力,“仁者无敌”,而非制敌。王道之国外交上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国家战略引领国际关系,外交手段是温和的,反对以武力逞强,在国际社会上以强大的“道义”力量立于世界。
“内圣”治国的动力来自家庭仁义的教化,把家庭人性之爱、亲情仁义加以强化和推广,形成“家天下”的道德统治逻辑。家庭是人的生命之源和情感之宅,家庭伦理的推广于世界是为政者既简单又可行的统治策略。历史上统治者都欲以武力称霸天下,往往是丧权亡国,难以跳过一乱一治循环往复的怪圈。客观上讲,“孟子仁政意在缓解统治者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劝诫统治者不要过分压迫剥削人民以赢得民心,实现长治久安”⑧。仁政德治便是一项永享太平的选择。国家间能否息战止乱,天下太平,儒家认为关键在于仁道的坚守与践行,而非强力推行,这正是儒家内敛思想文化的特质。
“内圣”之国施行仁义于别国,是一种政治优势。“内圣”之国在践行“天下归仁”过程中,倡导合理与秩序,发展社会经济,二者通过经济调控与道德教化同步进行。近代欧洲政治家和思想家们思索欧洲摆脱唯利而战的策略,霸权国也意欲永享和平,但结果是战争不断,国家更迭频繁,霸权国一次次消失。欧洲爆发两次世界大战更让他们感到只有抛开历史宿怨,实行彼此联合把利益交织在一起,相互依存,才可保障欧洲地区的和平。⑨西方国家把国家利益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有其合理性,但这与“内圣外王”的国际观有所不同,西方多强调自身利益而儒家多强调互利共利。
西方霸权稳定论认为,“霸权国以其压倒一切的实力维持霸权体系的……而经济力量是霸权实力的最基本源泉”⑩。霸权稳定主要集中在体系的实力对比和抗衡之中,霸权国维持稳定的根基是自我实力,在防止对手超越中实现权威统治,随着力量变化霸权国频繁易主,局势动荡是必然的。而儒家把天下国家看成一个整体,以崇高的德治软实力和自强自立的硬实力铸造自我吸引力,合作共利,关爱邻邦,和睦相处,天下一家。儒家“‘天下’的含义‘略近欧洲中世纪之世界帝国’,它同西方政治思想(国际关系思想)强调的‘主权’、‘国家’等理念几乎格格不入”?輥?輯?訛。两千年来,虽然中国人天下观不及西方人的世界体系观清晰、准确,但是随着中国人认识外部世界范围逐步扩大,天下范畴也随之拓展,但“家天下”观念始终没有改变。尽管维持两千多年的“华夷体系”因过分强调“礼仪”的感化力量而导致近代外交失败,但“内圣外王”的世界体系观仍有价值。正如现实主义大师摩根索所说的,“一种政治理论在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就已经发展起来的事实,并不能得出它必然过时,陈腐的推断”?輥?輰?訛。“内圣外王”的道德政治理念在当代中国外交实践中依然焕发着智慧的光芒。
“外王”:兴“仁义之师”的国家战争观
“内圣外王”的德治并非对外敌入侵不具反击能力或不能对外发动战争,做纯粹的道义之国。一个国家是否尊重国际道义不是看它有没有战争,而是要看战争的性质。打着任何借口,屠杀无辜人民的战争都是反人类的不义之战,而儒家坚持战争有“义战”与“不义之战”的区分。儒家的战争具有兴“仁义之师,伐无道自君”的特色,体现在“保民而王”的出发点上。王道国家坚持为民利益的“义战”,对发动战争态度是以兴“仁义之师”为战争动机。敌国百姓欢迎不欢迎这样的战争,是判断仁义之师与强盗之师的区别。齐国欲吞并燕国,“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孟子曰“取之则燕民悦,则取之”,“取之则燕民不悦,则勿取”。?輥?輱?訛由于王者之师来自百姓,保护百姓,解救百姓于苦难,避免流血牺牲,“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輥?輲?訛即便是没有王者之师铲除昏庸无仁道的国君,人民拿起武器消灭残暴的国君,解放自己也是合情合理的。坚持仁道是对外战争的根本出发点,是“义”不是“利”,不是以占领别国土地、掠夺对方资源、奴役对方人口为目的。兴起“仁义之师”的战争在于铲除少数残暴不仁者,保障百姓利益,恢复国家仁道,维护世界正义与秩序。在非正义面前中国人有强烈的仁义观,有“仁者无敌,天下归仁”的坚定信念。
王道之国的战争观与西方早期思想家的战争观相比较,二者同样认为战争是人类缺乏道德的结果。古代,西方认为一方面是军事和政治问题,另一方面是宗教道德问题。儒家战争观坚持以奉行仁道为原则,是仁道为战争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关键在于维护仁道的政治,对于占领土地、奴役百姓、抢夺财产的兴趣不大。西方中世纪的战争观与儒家战争观有些相似的地方,中世纪的西方坚持正义战争在发动前要有一定仲裁,战争在不得已情况下,应当使正义秩序得到维护,战争过程应该采取仁道手段。而近代西方战争观分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派,理想主义认为战争是国际社会不健全、均势的不可靠和统治阶层的秘密外交,现实主义解释战争的根源在于人类本性和对权力的追求。?輥?輳?訛儒家战争观与理想主义战争观都承认战争是人类道义的缺失,但在解决方法上,儒家“家国天下”的仁道治理的贯通,对消除不仁道的战争有现实可行性。
王道之国倡导内圣于己,普及于家庭、社会、国家、天下,以仁爱互助天下亲如一家为宗旨。国家施行仁政则会“保民而王,天下无敌”。以“仁义之师”为保障,以君民同心为后盾,保民、爱民、为民,则“天下归仁”,最终“定于一”。霸道之国求得短期利益,可以一时强盛,可以威力无比,但无有天下的仁德,缺乏“天下一家”的胸怀,国家内部难以形成“仁道”统一的价值观,国际上很难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与拥护,弊在难以长治久安。
王道之国的世界体系观是“家天下”的“大一统”的结构体系。国家的强大不是单纯的硬实力强大,而是以仁道软实力为先导,国家硬实力随之,二者同步增长,相济而行的国家治理模式。世界体系中,强大国家的行为具有典范意义,为弱小国家所尊崇、效仿,根本原因是仁道为基本价值取向。仁道治理动力来源是家庭政教合一的模式,国家和世界和谐维护是家庭内外仁道治理模式的自然延伸,对人类和谐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本文获新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注 释:
①冯友兰:《新原道序》,《三松堂全集(第五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②转引自程潮:《儒家“内圣外王”的源流及其内涵新探》,《嘉应大学学报》,1997(2)。
③许倬云:《运用儒家伦理考察国际关系》,载张曙光、胡永忠主编:《伦理与国际事务新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④《论语·为政》。
⑤《四书五经·大学》。
⑥李义虎:《均势演变与核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⑦⑩?輥?輳?訛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297页,270~271页。
⑧He Zhaowu, Bu Jinzhi, eds.,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China,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1,p.55.
⑨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輥?輯?訛吴征宇:《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与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当代亚太》,2008(6)。
?輥?輰?訛摩根索、徐昕等译:《国家间政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輥?輱?訛《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十章。
?輥?輲?訛《孟子·尽心章句下》。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