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安一中之歌

2011-12-29

安徽文学 2011年2期

  
  敦品砺学,以天下为己任。
  ——六安一中校训
  
  一
  
  六安一中是一所年逾百年的老校,是安徽省重点中学,首批省级示范高中,省级课改样本学校,也是国家教育部确认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但是,她不是一位走路蹒跚的“白发老妪”,而是在风风雨雨中“返老还童”,演变为一位容貌俊美的青春少妇,以她丰满的胸膛、充盈的乳汁,哺育一届又一届、一代又一代皖西儿女。
  六安一中是我的母校。为表达对母校及其老师的感激,在1987年第三个教师节时,我曾发表过一篇短文《我心中的苹果——写给母校六安一中》,文中说“尽管人生多艰,征途漫漫,但母校永远像一盏明灯在我的心头闪耀”:
  
  确记得,1956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全校师生聚集在大礼堂内,等待1957年第一声晨钟的敲响。窗外朔风呼啸,屋内春深似海。我们班的文体委员谢存远,小辫子一甩,领着我们唱起了一支歌:《可爱的苹果》。歌声刚起,便得到千百人的应和:
  可爱的苹果呵,
  可爱的苹果呵!
  你代表我们热烈的心,
  去慰问我们敬爱的先生。
  先生培养我们,
  就像园丁培养你一样!
  我们感谢敬爱的先生,
  我们感谢敬爱的先生!
  ……
  我们昂头唱着,泪光莹莹,满脸生辉。那歌声,先是舒缓,如溪流潺潺,古琴铮铮;继而激越,如风雨骤至,群马夜奔;俄顷,又如大海雪浪澎湃,似乎整个大厅、整个天宇,都在和浑厚、深沉的歌声产生共鸣。
  
  那歌声,融入我的记忆,注进我的血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直响在我的耳边。我于1959年夏天离开母校,大学毕业后又回六安工作。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留恋她,关注她,讴歌她,多次投入她的怀抱参加活动,更喜欢在她的校园漫步流连,一次又一次都像是在梦幻之中。初来母校时,她地处古城六安北市的边缘,校舍除两栋两层小楼外,一溜儿都是平房。往北、往东是农村的村落和田园;往西透过六安师范的操场,可望见淠河边的白杨树和百舸竞过的白帆;往南则是几座高低有致的砖窑,时不时升起几缕淡蓝色的烟霭。学校的大门原来向东,也不怎么庄严。后来,经全校师生员工的双手,沿着与六安师范操场分隔的一条水流,筑起宽阔的大道,把校门延至今天的校门处。
  沧海桑田。如今,上述的一切都变了。母校成了闹市中的一片绿洲。她的周围马路宽广,街道纵横,经济繁荣,市廛声喧。随着母校人气的加浓,校园周围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不时闪出青春的面影。而母校本身,也渐渐变得雍容华贵,容光焕发。当年我们引以为豪的那两栋两层小楼,如今知羞地闪在一角。代之而起的,是建筑面积两万三千平米的两幢凌空接云的教学大楼,建筑面积六千七百平米的逸夫楼科技馆,建筑面积五千平米的艺体馆,建筑面积四千二百平米的图书馆,建筑面积八千平米的三幢学生公寓,建筑面积四千五百平米的学生餐厅,还有全省一流的中学运动场。而最大的变化是,当年只有12个班的完全中学高中部,而今竟拥有126个班,统招生、择校生、借读生共八九千人。不仅如此,母校还和自己控股的民办皋城中学、六安中学,构成主体健硕、两翼腾飞的教育集团,在六安的教育史上书写着一篇又一篇瑰丽华章。
  每年高考揭榜之后,六安一中的高考成绩总在皖西的山水大地刮起一阵阵旋风,激起一道道波澜。2003年以来,先后有3人荣获全省文理科第一名、3人荣获全省文理科第二名;同时,学生的各类竞赛成绩,在国家级、省级大赛中曾荣获数十个大奖。
  学生的整体高考成绩,更是喜人、惊人。以最近5年的应届统招生高考成绩为例——
  2006年:应届高考报名人数1326人,理科荣获全省第一名;一本达线率46%,二本达线率86.2%,三本达线率95.9%;600分以上人数331人,居全省第一。
  2007年:应届毕业生参考人数1529人,理科荣获全省第二名、第三名;文科全省前百名中,六安一中有7人,为全省第一;一本达线率50%,二本达线率91%,三本达线率96%;600分以上人数为全省第一。
  2008年:应届毕业生参考人数1550人,文科荣获全省第二名;一本达线率48.2%,二本达线率80.5%,三本达线率95.95%;600分以上人数300人,为全省第一。
  2009年:应届毕业生参考人数1510人,理科有两人并列荣获全省第二名;全省理科前百名中,六安一中有13人;全省文科前30名中,六安一中有3人;600分以上该校有9人,占全省600分以上的1/16;一本达线率54%,二本达线率91%,三本达线率96.3%。
  2010年:应届毕业生参考人数1620人,理科荣获全省第一名;一本达线率55%,二本达线率91.97%;居全省前100名人数中的第一;600分以上人数为全省前两名。
  六安一中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业如此突出,这其间凝结着学校领导、老师及全体员工的多少心智和汗水啊!数字是枯燥的,但上述的一组组数字又是鲜活的、跳动的,极具生命活力、蕴含蓬勃青春的。母校呵,你用什么法宝达到如此高的境界,获得如此令人震撼的成绩?
  我又一次走进母校,走近校长,走近老师,同他们促膝交谈,同他们品茗探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
  
  六安一中现任校长唐书钧,1955年10月生,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人。
  石婆店镇,位于裕安同金寨、霍邱三县区的结合部,是大别山北麓的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我国晚清著名的文物书画鉴赏家、诗人裴伯谦,曾经踏访过这一带,在他的《睫暗诗钞》中留下了不少诗篇。在《石婆店至石龟岭》一诗中写道:“十里好山云外碧,一湾修竹水边青。人家午饭香初熟,鹅鸭塘阴睡未醒。”在《观音洞》一诗中,他写道:“一湾春水向西流,夹岸青松绿竹稠。洞口苔深云不散,闭门僧已上齐头。”
  如此美丽之地,但过去并未给百姓带来美好的生活。由于地处原六安县的边陲山区,石婆店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唐书钧出生于一个富农的家庭。5岁时,父亲在1960年的大饥馑中去世,丢下他和母亲及一个刚满周岁的弟弟。家里塌了顶梁柱,又逢阶级斗争岁月富农家庭的处境,母亲只得带孩子到了外祖父家中。艰难竭蹶之中,母亲带着弟弟改嫁了,将幼小的唐书钧留在了外祖父家。小学还没有毕业,“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唐书钧辍学在外祖父家,虽然老人们百般怜惜这个外孙,但他还得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在强烈的渴求读书欲望的驱使下,他哀求外祖父让他上了石婆店戴帽初中读书。可是,外祖父家里也太困难了,又加上舅舅考取了大学,家庭亟需有挣工分的人,半年不到,年仅12岁的唐书钧又辍学了。在土地上匍匐挣扎的唐书钧,把附近只有两名老师的凡桥小学,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劳动之余,有事没事总爱往学校跑,在学校找书读,也爱为学校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他的举动,感动了两位教师,也让他们看出了这个山沟孩子的不同凡响。因此,当1973年这个小学需要增添一名民师时,他们推荐了唐书钧,并最终排除种种干扰,使17岁的唐书钧实现了当老师的梦想。
  到了学校,唐书钧正如高尔基所说的,“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很快掌握了小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唐书钧眼望高山,攒足了攀越的力气。他要越过更高的峰岭,走向大世界。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只有小学毕业文凭的他报名参加考试,一举考取了六安师范中文专业。
  1980年元月从六安师范毕业后,唐书钧被分配回故乡六安县独山中学任教,主要是教高中语文。通过对教学的深入,他感到力不从心,需要补充自己。于是,他于1982年考取了合肥教育学院历史系,脱产学习。1984年毕业后,仍回独山中学工作,除了担任繁重的语文、历史教学和班主任等工作外,还任独山中学的副教导主任。由于在工作中表现出不凡的能力,1988年他调任六安县孙岗职业中学副校长。1990年又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政教系,再次脱产学习。1992年毕业后,调任独山中学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93年8月担任独山中学校长。经过7年独掌一校的艰苦卓绝的磨炼后,于2000年5月调任六安一中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纪委书记。2010年2月,任六安一中校长、党委书记。
  
  我在这里不惜笔墨叙述唐书钧的成长史,是要说明:他是从艰难的生活深处走出来的,是在家庭出身不好和教育战线的风雨泥淖中摸爬滚打而挺立起来的,是在艰苦磨砺、不断攀越中登上皖西中学教育的高峰的。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他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关心,特别是对贫苦学生的同情,是有历史渊源的。六安一中好不容易选择了一位好校长啊!
  
  三
  
  我同唐书钧校长面对面叙谈,是在初冬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他的宽大、宁静的办公室,纤尘不染。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得满室生辉,温暖而温馨。
  我知道,他不仅是我母校的校长,一位年富力强的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他在一首题为《随感》的五言诗中,自信地咏道:“人生多曲径,品正自然通。利禄抛身外,勤廉入臆中。临安不苟且,履险仍从容。立德为民用,重开教化功。”在一首《鹧鸪天》的下半阕,他慷慨激昂地唱道:“人未老,志不穷,聊将夙愿寄东风。行程万里天涯路,踏破关河第几重。”
  他的身体非常壮实。宽厚的肩膀,似乎随时都在准备承担沉重的负荷;面容质朴,不时显出令人感到亲善的微笑;尤其是那双眼睛,深沉而热烈,似乎能看穿、看透一切。——这是典型的不屈不挠的大别山汉子,但又透露出知识分子的沉稳和睿智。
  谈到来六安一中工作的原因,唐书钧笑道:“最主要的,是一中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我和六安一中是双向选择呵!来校任副校长之前,当时地委一位副书记亲临独山中学‘微服私访’。那天,正赶上我在召开独山区13所初中三年级的班主任会议,抓生源的教学,抓教育质量。尽管他对我的看法不是十全十美,但总体印象还是认可的。于是,这位副书记回来一说,地委组织部和地区教育局就去考察我了。经调查没有任何‘污点’,于是我于2000年5月调来六安一中。
  “2000年9月份,原六安一中校长调走,项怀涛同志从皖西学院调来当校长。他是一位非常稳健的人,心理承受能力特强,很低调,同时非常爱岗敬业。一年365天,从不知道休息,连除夕也不喘口气。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天,学校草坪的草被烧了一块,他自感没有管理好,自罚100元以示惩戒。学校给每个教职工都配一台电脑,他唯独不给自己配。他关心教职员工,特别是离退休教职工的生老病死,包括他们的父母、岳父母,他都亲自登门看望,帮忙料理。我从项校长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品质。他出身很苦,在艰难中长大学成,我们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呵。他于2009年12月份调到六安市教育局任局长,是六安一中校长中第一位任此职务的。”
  说到校长,我想起唐书钧被收在《全国中小学校长治学名言大典》中的一段话:“校长的作风如何,决定学校的校风如何。选好一位校长,就等于办好了一所学校。好校长才能带出好班子,有了好班子就能保证学校的决策能够贯彻执行,学校的工作就会有起色。”这不仅是经验之谈,而且是生命之悟。难怪他在《赴任一周年感赋》一诗中写道:“追思去岁此其时,教谊乡情断藕丝。求是求真襄大业,劳心劳力护名旗。虽无揽月回天术,却有匡风正气诗。任重千钧唯奋勉,甘将汗水透征衣。”
  六安一中除了唐书钧校长,还有四位副校长。谈到他们,唐校长说,王和润同志是分管教学的,已在教育战线奋斗了30多年。他教物理,是个勤奋的老师,在全安徽都很有名,是全国模范教师。六安一中业绩领先,他付出最多,每天都在教学大楼和学校各处转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以说,他每天都在学校“死看硬守”。还有,分管后勤的袁传金同志、分管行政的刘华同志以及担任六安中学校长的夏斌同志,我们之间的配合都很默契。真正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六安一中这艘大船乘风破浪,不断前进。
  谈起六安一中的工作,唐校长如数家珍:总的说,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争创中华名校为目标,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前途,为了每一个学生前途”的办学理念,围绕“基础厚实,素质全面,特长鲜明,人人发展”的育人目标,以制度立校、质量稳校、教研强校、名师兴校为先导,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管理为保证的工作重心,紧张、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我们追求的是,一流的教学理念,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一流的教学教育成果。
  感到自己的话有些笼统,唐校长就具体说,为了创中华名校、出中华名师、育中华英才,我们实施了“三大工程”,即“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和“英才工程”,以稳占皖西高中教育的制高点,创出在省内、国内知名的学校。
  所谓“青蓝工程”,唐校长说,主要是培养新进学校的年轻教师。由校内师德高尚、教学成果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他们的“师傅”,实行师徒一帮一结对子,以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要向青年教师要热情,向中年教师要成果,向老年教师要经验,以养成优秀的教师队伍,使他们三年能站住讲台,六年能成合格教师,十年能成为名师。此项工程每期一年,已实行六期,效果明显。如2009年高三班班主任王德胜,进校十年,已成为骨干教师。他所带的班级70多名学生,当年高考考取一本大学的有61人,其中有4人考取了北京大学,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所谓“名师工程”,唐校长说,主要是对进校3年以上、经过教学实践锻炼、有培养前途的教师,进行再培养、再提升,使之成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此项工程实施已经6年,成果突出。如经怀德老师,经过培养,现在已是教务处的副主任。2006年他任班主任时,安徽理科“状元”张晨光就在他的班。该生被清华大学录取,并且硕博连读。再如王绍锋老师,经过培养提升,现在已是教研室的副主任。他所带的高三班,有一个学生名叫王灿,是通过“大扩招”进六安一中学习的,起初成绩很不理想。通过三年学习之后,他当年考进了清华大学,是被誉为“文藻之乡”的叶集地区建国以后的第一个,影响、震动很大。再如邹勇老师,是1998年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分配进校的,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了。2010年他所带的班有一位学生陈晓爽,以高考总分701分并列安徽理科第一名。陈晓爽曾参加安徽数学、物理、化学等四科竞赛,获三个一等奖;还曾代表安徽参加全国物理竞赛,获二等奖,安徽仅他一人。陈晓爽于2010年3月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但他仍然参加了高考,结果成绩获安徽理科第一名。
  “英才工程”刚开始启动。唐校长说,这主要是从学生的数理化特长入手,实行精英教育。此类有特长的学生,如果与一般学生放在一起教,他们“吃不饱”,需要配备专门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长处,成长为特出的人才。
  
  四
  
  六安一中现有教职工370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175人,省级教坛新星15人;教师全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硕士及在读硕士70余人。在唐书钧校长的推荐下,我和部分老师见了面,一同品茗叙谈。
  这些老师都很年轻,大都三四十岁上下年纪,正处人生年富力强的岁月。高学历、高蕴涵使得他们谈吐儒雅,谦虚待人,不自矜,不虚浮,使面临者如沐春风。
  这些老师都很自信。他们都是饱学之士,俊彦之才。他们虽身处相对宁静的学府,但知悉世纪风云变幻,洞察人间世态沧桑,不偏狭,不短视,具有园丁的娴熟培育技巧。
  还有,我私下觉得,这些老师都很英俊。他们男的端庄、潇洒,女的清纯、靓丽。假如他们做了演员,一个个肯定是粉丝无数。事实上,他们都是学生们的心仪对象和终生的榜样啊!
  母校!你正是有了这么一批教学骨干,才能鲜花盛开,桃李争艳;你正是有了这么一批勤奋老师,才能踏入全省名校之林,而且正向中华名校的目标迈进!
  
  下面,让我不分先后,记下同诸位老师叙谈的简况吧!
  
  王绍锋:1992年大学毕业后分到六安一中教数学,六安裕安区韩摆渡人。
  王老师说,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把自己所授的课教好。这样才能建立起人格魅力,取得学生认可、家长认可,也才能得到社会认可。我带高三毕业班,学生高考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数,在学校都是名列前茅。这样,学生才能服你。具体说吧,我带的班每届都有考取清华、北大的:2001届有两人考取清华大学;2004届考取了3个北大(其中1人是六安市的第一名);2007届考取了1个清华;2010届考取了1个清华。
  这些学生初进一中时,学习成绩并不都是拔尖的。有人说,你一中学生都是“掐尖”招进来的,基础起点高,当然容易培养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就不算有真本事了!事实上,情况并不都是如此。譬如说,2001届我们班的王灿,就是通过“大扩招”进六安一中的。所谓“大扩招”就是给点钱就能进校学习的。通过三年学习,结果考取了清华!
  同班还有一个学生叫王晓菊,也是“大扩招”进六安一中的。通过三年学习,成绩优异。在安徽省举办的生物科竞赛中,她荣获第三名。最后,被保送到浙江大学!
  王老师说,学生的智商有高低之别,这是实情。但是,智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激活的。这关键是要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受用一生。好的习惯要从生活细节养成,在幼儿园时期就要开始养成。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热爱同学。据我体会,学生在高中一年级最初几个月时很重要,这段时间不仅是适应新环境的关键时期,而且也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新的起始时期。
  在六安一中当老师很辛苦,特别是当班主任。从早晨做操到晚上熄灯后,都要围着学生连轴转。说到这里,王老师说出了一段令我难忘的话:“六安一中教师的最大亮点,是忠于职守,热爱教育事业。数年来,没有一个流失的,跳槽的。常言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一中老师能够洁身自守,不受干扰,这是很不容易的。这方面,学校的校长及其他领导做了很多工作,抓紧本土培养,成为名师,也与一中的优良传统、教师的素质较高分不开。”
  
  王德胜:1972年生,裕安区独山人,1998年安师大生物系毕业分到六安一中,是2009年度安徽省优秀教师。
  王老师所带的高三毕业班,2006届有一个女生叫胡晓佳,高考总分获全省理科第十三名,结果上了清华大学;2009届这一班80多人,统招、择校生51人,其他都是借读生。高考结果,有61人达到一本分数线,44人达到600分以上,有4人上了北京大学。可以说,成绩惊人。
  谈到教学教育经验,王老师深有体会地说:“六安一中学生高手如林,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大,思想负担也重。2009这一届,我是从高二接任班主任的,发现不少优秀学生平时考试成绩并不好。这就要求在培养他们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考试能力。要求他们摆正心态、端正考风、淡化名次,这样压力就小了,反而能出好成绩。就拿去年同时考上北大的4个学生来说吧,平时他们中进入年级前10名的只有1个,其余都没有进入年级前20名。高考时,他们充满信心地说:平时我们没有拿出水平,这回高考呀,王老师,你就看我们的吧!话虽这么说,他们其实都在‘奥赛’中获过奖。单我所教的生物这一科,在安徽‘奥林匹克竞赛’中,2007、2008、2009三年都曾获4个省一等奖。”
  
  邹勇:1976年生,六安人,1998年安师大化学系毕业分配进学校。
  邹老师说,一个学校的环境很重要,学风也很重要。六安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具有很多光荣、优良的传统。这对培养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雄厚的资源。六安一中的校训是——敦品砺学,以天下为己任。很多学生正是拿这样的校训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从而不断得到进步。
  今年我带的班有一个陈晓爽同学,高考总分获得省理科第一名。他一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科都在省里获得过一等奖;物理还在全国获了奖。事实上,北京大学已预选了他。但他坚持参加高考,让事实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填志愿时,选择了清华大学。他平时真正是“敦品”,品德优良,兴趣广泛,待人有礼,没有不良嗜好。同学们问他问题,他总是既耐心又热心,与人相处融洽。对于班上的公益事情,非常乐意去干。担任班上数学科代表,每次数学考试过后就不要老师操心了,甚至连阅卷都干,像一个“助教”。“砺学”嘛,他虽有过目不忘的天资,但学习仍然很刻苦。他一开始搞数学竞赛,后来物理竞赛也参加,人都瘦了十多斤,没有毅力是不行的。他常常因学习离校较迟,买一个面包夹上火腿肠就算是晚饭了,然后又投入到学习中去。“以天下为己任”嘛,他有远大的志向,有自己的追求。高考后填志愿,他与家长发生了矛盾。家长要他填实用专业,追求高报酬,而他则喜欢搞基础理论研究,虽然不大“吃香”,但国家需要,高精尖科学研究需要。
  像六安一中这样的环境和气氛,如果引导不得法,学生容易单纯追求分数和名次。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非常阳光的优秀人才。
  
  程永红:1971年12月生,六安金安区人,1994年安师大物理系毕业分配至六安一中;2004年荣获安徽省模范教师,2008年获“安徽省教坛新星”;2006年代表安徽参加全国第三届中学物理教学创新改革大赛,荣获二等奖。
  程老师说,在六安一中的教学氛围里,当一个好教师就是要踏实。要想取得好成绩,就是要“看”,就是要“守”,“死看硬守”。我一直都干班主任。教师的最大财富是学生。就像秋天对于农民一样,高考是教师的收获期,也是最大的安慰。你在培育学生上下了功夫,学生对你会终生感激。
  程老师说,“扩招”的学生对教师是个大的冲击。如何教好这批学生,提高他们的成绩,具体方法我们还在不断摸索中。“培优,转差”一对一,这很重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把很大精力放在他们身上,其做法是“保中间,促两头”。好的学生每星期都搞“奥赛辅导班”,学校组织选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每年只在安徽招收100名左右的学生,六安一中往往都占十多个。但对于数量很大的中间学生,成绩稍差的学生,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要在他们原来成绩的基础上,有一个大大的提高。这才是六安一中不同于别人之处,这才是六安一中的特色。
  
  经怀德:1973年生,六安裕安区人,1996年安徽大学化学系毕业分配到六安一中;2004年全国模范教师;现任六安一中教务处副主任。
  经老师说,对于六安一中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来源重要,但投入更重要。投入多,花的精力就多,尤其是对班主任来说。老师们有句玩笑话说明忙碌的程度:“早晨起来比鸡早,晚上睡觉比狗迟。”(每天早晨六点就要起床,晚上十一二点才睡)下午两点多钟就要来。
  按理说,每个周末比较轻闲。但我们每个周末都有活要做,都要投入主要精力。我今年任高二一个班的班主任,生源很不整齐:统招生只有20人,择校生10人,其他30多人都是借读生。可以说,生源比较差,管理起来很麻烦。但是,越像这样的班级,就越要下功夫。
  对于尖子学生,也要因材施教。2006届安徽高考理科“状元”张晨光,在我所带的班。他是以霍山县中考成绩第二名录取到六安一中的,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学生。到校后,成绩始终是所在年级的前三名(多是第二名)。不仅智商高,综合素质也好,没有不良嗜好,篮球打得好,虽也上网,但自控能力强。对于他,我从来没给“特殊待遇”。把他的座位放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他同样随遇而安,学得很轻松。他家经济条件比较宽裕,但我不让他在外租房,坚持住校睡在大寝室,他三年如一日,很阳光。
  
  高考前,组织老师对他的作文作些点拨。他议论文写得好,就建议他在条件允许下尽量写议论文,不要写记叙文。
  学生再优秀,再精英,但他总还是学生,老师在知识上总还是“技高一筹”,所以因材施教、重点点拨,这是不可或缺的。
  
  张克银:1970年生,舒城县人,1993年安师大政教系毕业分配到六安一中。六安市优秀教师,现任政治教研组组长。
  张老师说,2003届安徽省文科“状元”李原草,在我所带的班。他后来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好专业,毕业后在中纪委工作。
  我想通过李原草,来谈谈培养“尖子”的艰辛。我从他初中到高中,做了他5年的班主任。
  李原草是六安人,原在我们学校初中部读书。他1997年小学升初中时,刚达上分数线,进校后,在班上成绩居35名,属中等偏下。我很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始对他也没有特别在意。只是他中午在学校吃饭,我常常到教室看看,这样接触机会就多了,同他谈心的时间也多。他学习不断进步,到初二时,已上升到班上的前20名了。到初三时又进了一步,在班上升到前10名。在本校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中,他考了前10名。这样,就留在校高中部学习。高一时,他不在我所带的班,高二文理分科后又分到了我所带的班。这个学生的最大特点是不偏科。虽在文科班,但我叫他物理、化学、生物课也照上。他学得很认真,撵着老师问疑难问题。这在文科生中很少见。文理各学科之间是触类旁通、互相促进的。他这种学习方法是我一贯提倡的。高二分科以后,李原草的学习崭露头角,拔起尖来,不仅成绩好,而且能够起带动作用。这时,我对他小心呵护起来。他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是工人。我又关心他的校外生活,主动调解他与家长之间的一些矛盾,使他心无旁骛。高三时他有压力,当年5月初的一次月考成绩不够理想,在班上只是第二名。我找他谈心,要他摈弃压力,树立更远大的目标,不仅要考班上第一,而且要考全省第一;我不要他整天“皱眉头”,而要他整天“笑嘻嘻”。这样他慢慢地放下包袱,在高考前全力冲刺,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张老师说,同李原草同班的学生郭明君,智商好,但贪玩。高中三年都在我所带的班。他是通过“大扩招”进六安一中的,起初成绩并不好。他家长对我说,只要我的孩子不要变痞就行了。我发现了他的长处,精心培育,并跟家长紧密配合,从一丝一毫做起,不让他偏离正确的学习轨道,他的进步很快。高考时,他竟考了全省29名,本校第3名,得了599分。那一年,北京大学在安徽招生的分数线是594分。他没有填报北大,而是填了国家外交部办的外交学院。他说,自己喜欢搞外交!
  
  王锐:1955年生,六安人,特级教师,1991年调来六安一中,在一中前后将近20年,现任六安一中教务处主任。
  王主任说,搞好教学的关键,是要关爱学生。时代不同了,中国发展又很快,跟5年、10年前都大不相同。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在这信息时代,他们头脑中装的东西丰富。因此老师们要与时俱进。关爱不仅只是鼓励。学生们求知欲望强,在教学中更多关爱体现在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六安一中发展比较快,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成绩差别比较大,对他们搞“一刀切”是不行的。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分类指导,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王主任说,关爱还有一点,就是要实行教学民主,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实行新课程已有5年,有的老师不仅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创造和谐气氛,更多的是课后听取意见,召集学生代表座谈。学生提意见,老师作分析,不搞思维定式,师生共同努力,把“教”与“学”统一起来,收到好的效果。这方面,六安一中的老师们做得很好。还有一点,老师在抓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要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作业布置了,有的学生有疑难,积累多了就是大问题。要把课余的时间利用起来。老师们好的做法是,把上晚自习之前的个把小时利用起来。
  王主任接着说,教学一要勤耕细作;二要注重科学,讲究方法。六安一中的教师们教学注重投入,上进心、进取心较强,无形之中形成了竞争的局面。这是好事,但要按教育规律办事。有的老师在课程在改、理念在更新的同时,教学常规依然在抓,并且抓得很细,不仅备课时间多,课堂教学也费尽心机。也就是说,在教育创新的同时,传统仍要坚持。
  王主任继续说,最近学校在做两件事:一是英才教育,要搞一个方案;二是对高三复习课实行整合。这主要指学生的练习,每个学科统筹试卷,优化练习,减轻学生负担。
  王主任最后说,要使学生全面发展,不能单科独进,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活动,都要大力开展,相辅相成。如举行法制报告、成人仪式、升旗仪式、运动会、体育比赛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王和润:六安一中抓教务的副校长,1956年生,合肥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省模范教师,六安市优秀教师、优秀园丁、职业标兵。
  王校长于1978年大学毕业分来六安一中,已历30多年。他教物理,在校担任13年物理教研组组长,一直在教学第一线摸爬滚打,并先后担任过学校教研室副主任,教务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兼教务处主任,副校长。他不仅是学校领导,而且是一位成绩卓著的教育家。他在担任高中班主任、从事高中物理教学期间,所带班级学生上重点大学和本科人数,一直名列全校第一;所授课班级的物理高考成绩,稳居年级第一名;在安徽省内也是名列前茅(其中有两年为全省第一名)。不仅如此,他所授课班级的学生在参加全国竞赛、全省竞赛中,成绩突出,人数众多。由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他被破格晋升为中学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
  王校长既是一位实干家、苦干家,也是一位巧干家。他在担任教务处主任期间,由于当时该处全部是新人,业务不熟,但在他的具体领导和精心安排下,使教务处工作很快走上正轨。他自担任副校长工作以来,一直注重深入第一线,像打仗一样靠前指挥,任劳任怨,早出晚归,把他当班主任期间积累的实践和管理方法,系统贯穿到全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去,并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研究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方法。
  我见到王和润时,他正在组织学生进行期中考试。他中等身材,非常和蔼,非常朴质、真诚。我说他对六安一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淡淡地笑了笑,说:“要说贡献嘛,就是在我担任副校长期间,为六安一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班主任和教学高手,将一中的升学率从处于全省的中等地位提高到名列全省的前列!——说到底,还是全校的师生员工共同做的贡献啊!”
  王校长说着,儒雅地笑了。我点点头,也笑了。
  
  同和王校长谈话一样,我与六安一中其他诸位老师的晤谈,都是在极度轻松的气氛中进行的。我们或笑语沟通,或拊掌切磋,就像朋友之间的亲切问询,就像家人交谈般的温润。在他们的言谈中,一幅幅图景美不胜收,总是闪现在我的头脑中。古人说师者的主要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在我的母校老师面前,其作用何止这些!他们是栽培桃李的辛勤园丁,是炼铁成钢的高级技师,是驯服烈马的骁勇骑手;又是润物无声的春雨,是久旱企盼的甘霖,是丁冬作响汇成山泉奔向大海的明亮的小溪。任何比拟都难以喻示他们宝贵的价值。而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匹匹骏马正奔腾在辽阔的草原,一棵棵栋梁矗立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五
  
  我在这里单辟一节,来说另一个话题。这就是教学科研。中央教科所高级研究员徐同教授,曾于2006年5月来六安一中进行子课题验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