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产业技术联盟是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
2011-12-29任涛
人文杂志 2011年2期
内容提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产业技术联盟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西安市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应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相关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西安市发展产业技术联盟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技术联盟 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17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1)02-0183-03
技术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联合致力于某一技术或产品的研发行为,是为适应技术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而产生的优势互补或加强性组织。通过技术联盟可以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企业、产业和国家新的竞争优势。
一、我国产业技术联盟发展历程
产业技术联盟是目前国内外的一种重要产业组织形式,指基于某一产业的技术研发、技术产业化、市场拓展等成员的共同目标,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和运作制度,多家具有相同或类似产业背景的企业(也可能包括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联合起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组织形式。②包括企业间形成的联盟组织,也包括企业组织与非企业组织之间所形成的联盟形态,如产学研联盟以及国家和区域组织为主导的促进本区域产业发展的联盟等形式。产业技术联盟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是第三种资源配置方式,横向能维护良好的企业技术竞争生态,纵向能整合产业技术资源,延长产业链、提高竞争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形成、推动区域乃至国家技术创新,从而产生巨大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府。
我国产业技术联盟从21世纪初才开始起步,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技术问题,其发展有三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一是,2002年北京中关村成立了第一个产业技术联盟,这标志着区域性产业技术联盟正式成立,并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二是,2007年,科技部等国家六部委联合召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成立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和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标志着我国产业技术联盟已上升为国家层面。之后,各地和各行业组建的产业技术联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三是,2009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组成战略技术联盟,进行汽车产业相关油品及化工行业专用车辆的产品开发及应用研究,涉及四大类产品30余个品种,这标志着我国产业技术联盟已从解决生产技术问题转向研发新产品,已从产业内联盟转为跨产业的技术联盟。目前,我国产业技术联盟正在各地蓬勃发展。
二、西安市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现状
西安位于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中心位置,有近100所高校,近50万科技人才、其中两院院士48人,各类科研机构300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测试中心44个。2009年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41%,高于全国和陕西省的比重。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航天产业基地等聚集了大批技术水平先进的企业。近2年来,西安市抓住机遇、认真贯彻、积极实践,创建了石油、电力电子、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太阳能光伏等12家产业技术联盟,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西安市的优势产业和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产业,为促进西安科技与产业和经济的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西安市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技术联盟数量较少且层次较低;到目前为止仅有12家产业技术联盟,大多刚刚成立,主要分布在西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在区一级层面上开展科技信息交流,缺少深层次的科技资源共享和创新活动,缺少以陕西省、西安市为平台组建的产业技术联盟,难以调动陕西省和西安市的科技和产业资源。二是联盟的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大多以政府的科技项目为载体或支撑,缺少真正以企业为主体、经济为纽带的联盟组织,导致产业技术联盟缺乏内驱动力,出现政府热、企业凉“剃头扁担一头热”的现象。三是缺乏跨产业的技术联盟。产业技术联盟既包括产业内的技术联盟,也包括产业间的技术联盟。西安成立的12家产业技术联盟都是产业内的、没有一家是跨产业的技术联盟。四是发展的外部环境仍待继续改善。与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等已经制定推进产业技术联盟指导性意见的省区相比,陕西省和西安市虽然已经开展了产业技术联盟的实践,但尚未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以及法律法规完善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西安市发展产业技术联盟的政策措施
综观国内外产业技术联盟实践和西安市科技实力及发展空间,大力发展产业技术联盟是西安统筹科教资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也是西安市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现实选择。通过创建产业技术联盟,一方面,整合现有科教资源、凝聚力量,将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西安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等产业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加快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跨产业的技术联盟,打通产业之间的界限、扩大产业发展空间,实现联动发展、整体推进,打造新的产业集群。同时充分利用技术外溢,辐射带动陕北能源化工产业提高技术能力、增加附加值、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借鉴美国、日本和北京等发展产业技术联盟的成功经验,结合西安实际,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大推进创建产业技术联盟的力度。
一是,以政府为引导,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技术联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产业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性质较为特殊的联盟类型,通常是公私混合联盟。以日本各种企业研发联合体、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联盟(sEMATECH)、欧洲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战略联盟(ESPRIT)等为代表,都属于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给予大力支持的产业技术联盟。市场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遵循。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结合“十二五”规划,制定出台发展产业技术联盟的指导意见,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充分利用国家部委、陕西省驻西安的科研机构、高校的科研力量和科技成果,在产业准人、土地供应、资金融通、税费减免、技术创新等方面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区域性或行业性的产业技术联盟组织。要以产业研发项目为龙头,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重点,搭建技术创新平台,组织联合攻关,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产学研联盟,不断推进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经济建设。要构建跨行业、跨产业、跨区域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为产业技术联盟提供要素。2009年西安市专利申请量12772件,同比增长33.3%,发明专利逐年提高、比例最大、占专利申请量的33%,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幅显著,专利创新能力凸显。完成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额35亿元、比上年增长44%。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中介机构,支持知识产权交易代理公司发展,使知识产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行业、产业、区域之间自由流动。要构建产业技术联盟法律服务平台,健全和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强化法律意识,切实提高依法依规、按合同协调联盟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的自觉性。
二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整合科教资源、形成合力,为产业技术联盟提供强有力的持续动力。产业技术联盟从本质上讲是企业间的技术联盟,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利益结合体,企业是核心,利益是根本。要以产业龙头或骨干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专业化分工要求和技术关联度,从每个产业技术联盟的实际出发,科学界定联盟宗旨、利益分配、战略目标和运行模式,明确责权利,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保证产业技术联盟高效率地进行技术创新。要紧密结合西安的资源禀赋、产业和技术优势,瞄准国内外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采取共建或兼并等方式积极创建产业技术联盟,发挥产业组织粘合剂和协同创新作用,形成技术研发合力、规避研发风险,不断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努力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始终保持产业竞争优势和经济活力。
三是,以园区为载体,创建多元化产业技术联盟模式,充分发挥集成创新效应,为产业技术联盟发展创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园区为技术空间扩散和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国产业技术联盟呈现出依托高新技术园区的特征。自2002年以来,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迅速发展,已经达到20多家,成为企业联合区域以及全国优质资源制定行业技术标准、拓展产业市场空间、服务专项任务目标、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等目标的有力工具。要借鉴北京中关村发展产业技术联盟的好经验,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航天产业基地、航空产业基地等园区为重点,创新发展模式,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四个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权责明确、分配合理、运行规范、体制机制灵活的产业技术联盟。要区分类别、因地制宜,对国家战略产业和西安支柱产业的技术需求,要以政府为主导,制定专项规划从资金、项目等方面积极支持,调动企业和科研院所等方面的积极性,组建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技术联盟。对于前瞻性较大的产业技术需求,以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主体,政府制定专项计划给予经费支持,组建科研院所主导型的产业技术联盟。对有应用前景的产业技术,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利益为纽带,组建企业主导型的产业技术联盟。要尽可能地将技术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集中在同一园区或区域,围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创建产业技术联盟,加大人才、资金、科技成果、科研设备等资源的整合力度,进行集成创新,积极推进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
四是,以项目为载体,以股权为纽带,积极推进产业间技术联盟。首先,要加强石油天然气和装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间的技术联盟。装备制造业是西安市重要的产业之一,石油天然气产业是陕西省八大工业支柱之一。西安有陕西汽车制造集团公司、法士特齿轮公司等一批装备制造业企业,位于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咸阳、宝鸡等市有宝鸡石油钢管厂等专用设备和化学制品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等正在陕西北部的延安、榆林等市建设一大批化学制品企业。要加大政府引导支持的力度,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为主导,以股权为纽带组建合资公司,进一步加强专用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和石油天然气产业之间的产业技术联盟,延长产业链,提升装备制造和能源化工产业技术水平,实现联动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能源基地。其次,要加强国防科技和民用产业的技术联盟。互联网技术最早应用于美国国防部,可一旦该技术在民用产业中应用,就立刻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丁巨大效益,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也改变了整个世界。西安是我国重要的航天、航空基地,国防科技实力雄厚,目前缺少国防科技产业和民用产业相互转化的技术联盟平台。要统筹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力量互动发展,积极创建军用和民用技术共享平台,以项目为载体,采取组建合资公司、参股等方式构建军民产业技术转化乎台,加快国防技术向民用产业转化的步伐,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