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

2011-12-29段星

人文杂志 2011年4期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深化,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进行研究对我国金融体制的纵深改革具有理论意义。本文依据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设计了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实证表明,因子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操作性较强,在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竞争力 评价指标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1)04-0192-02
  
  一、引言
  
  商业银行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在兼顾其社会责任和公众服务义务的同时,拓展市场,开创未来的能力。
  如今,我国商业银行要面对的不仅有金融全球化的压力,更为严峻的是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强大高效的外资银行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全面研究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设计及选择
  
  (一)指标体系的选择
  本文对指标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三个主要因素,即: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及环境要素的作用及综合考虑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的基础上得出的,具体而言,基于资源要素的指标有资产份额z1、非利息收入比例Z2;基于能力要素的指标有资产净利润率Z3、人均净利润Z4、不良贷款率Z5、资本充足率Z6、存贷款比率Z7、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Z8、净利润增长率Z9;基于环境要素的指标有环境打分Z10。
  
  (二)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主要方法有:主观权数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由于因子分析法较之其他方法具有客观赋权、能够更好的进行排名以及从经济学上对变量进行解释的优势,因而,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
  为了避免不同量纲的指标给分析带来的问题,因而因子分析之前应先对数据作标准化的处理,将数据标准化后的矩阵记为z,并得到其相关矩阵
  V=ZTZ
  (3-1)
  因为相关矩阵V为实对称矩阵,其特征根都是实数,故可以通过求解特征方程
  Det(V-λ,)=0
  (3-2)
  得到P个特征根,对其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得到
  λ>λ>λ>λ>O
  与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μ,μ,μ,……μ,可组成正交矩阵U,令F=UTZ,其中,U为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前),F为主因子阵,F=UTZ;为第i个银行的主因子观测值。一般而言,矩阵Z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