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低效的原因与对策

2011-12-29张强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8期

  摘要:安全生产是企业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是企业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措施,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从分析当前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低效状况出发,对提高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效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安全;培训;低效;分析;对策
  安全培训是企业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安全培训都有明确的要求,从中可以看出安全培训工作对企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低效的原因分析
  (一)缺少长期、系统的工作规划
  虽然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都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安全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但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没有长期、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安全培训工作呈现为阶段性、短期性特点,随着生产工作中具体情况的不断变化,经常是安全培训才刚起步不久又转移了教育培训的侧重点,如此蜻蜓点水、广种薄收,效果自然不明显。甚至想通过一次安全培训就从根本上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操作能力,事实上大部分员工的思想意识是经过长期培养形成的,而不是通过短期的安全培训就能养成的。
  (二)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
  企业内由于工种、岗位杂而多,而现在的安全培训方式很难结合到每一个工种的实际情况,通常只是象征性或代表性的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按培训对象的需求或岗位制定培训内容或制定的培训内容宽泛空虚,实用性不强,导致了培训工作只停留纸上谈兵,未发挥安全培训对企业安全生产服务工作的保障作用。同时大部分企业多数培训的主要内容仅限于针对相关安全生产法规、文件通报和岗位知识技能的书面式培训。多年一贯制的内容早已变得苍白无力,而且在现场操作中难于生成有机的联系。职工对这样的教育培训感到枯燥、单调,反映麻木,厌倦,起不到应有的教育警示作用。
  (三)培训形式单一,不灵活
  安全培训的理想效果应该是学以致用,用之有效。目前企业内的安全培训方式通常是安全集会和个别谈话,专家和教师讲课,出黑板报、海报、阅读安全读物,放映幻灯片及电影等,而这些培训的内容局限于法律法规、文件(事故)通报、传达领导讲话、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安全培训收效是有限的,即使员工受过口头教导,读过刊物,看过图片、电影多次,也未必在管理工作和操作运行中应用得很好,尤其是对安全意义和必要性的一般说教往往是收效甚微。同时员工对这样的培训也感到枯燥、单调、反应麻木,甚至烦感,从而导致了安全培训工作的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四)培训考核工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水平
  由于公司内的安全培训,培训人员工种、岗位杂而多,培训内容宽广导致培训考核仅仅是走过场,没有对培训结果进行跟踪观察评估,因此,年年有培训,次次培训无效果,没有形成PDCA的持续改进。开展安全培训考核工作应该将一个时期以来企业生产的安全状况,员工的安全行为作为培训效果的检查对象,可以充分利用安全检查、HSE管理体系审核等方式开展,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观察评估,真正将培训考核工作落到实处。
  (五)对培训对象的需求没有针对性
  培训需求分为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安全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思想意识和业务素质不同;接受相同的教育培训之后其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培训中,既要掌握集体培训的总原则,同时也要考虑因人、因工种施教的特点,采取灵活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策略。
  二、安全教育培训低效的对策
  (一)制定长期系统的培训计划
  随着公司管理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针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广泛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各基层应针对自身的不同情况制定出系统有效的培训计划。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目标。具体操作中,各阶段的培训工作要做到有机结合,有计划、有重点、易实施、能考核。总的来说,培训计划要制定要切实把握好“三性”:一是系统性,根据企业现状及发展目标,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二是前瞻性,企业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考虑未来的长远发展;三是针对性,要“有的放矢”确定好培训的主攻方向、主要目标,不能漫无目地全面开花,在一定时期内,需要主题明确,中心突出。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投资的效益,就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确定培训的对象和选择培训的方法和技术。
  (二)结合实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把安全培训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培训,如让员工了解工伤事故的类型、原因、发生场所,联系自己的岗位,了解其不安全因素所在,应注意哪些特殊危险、怎样在突发事故中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怎样保障人身安全,怎样才能在安全操作的前提下更好地完成生产任务和提高产品质量。这样的做法比单纯的只讲安全生产的目的、意义和伤亡事故对个人、家庭的危害更有效果。安全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员工安全素质的培养以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的教育和培训。
  (三)采取性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
  要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就必须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的热情与兴趣。因此,简单、一成不变的教育形式就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在教育培训工作中要注意形式的多变与新颖。建议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宣传灌输法——利用广播、电视、电子屏幕、公司局域网等宣传媒体,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借助“安全月”、“安全警示日”等活动大力开展安全舆论宣传,围绕“安全月”与“安康杯”竞赛活动主题,进行安全文化系列活动;邀请安全专家专题讲座;强化安全法制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
  2、典型引路法:通过开展“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党员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评选活动,请安全先进典型做报告激励员工向安全先进典型学习,同时激发员工要安全、懂安全、会安全,营造齐心协力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3、经验分享法:对本行业及公司近年来典型事故案例进行事故追忆。将事故、案例进行汇编,内容包括事故经过、原因分析、事故处理要点、防范措施等,在班组安全活动中由亲身经历者进行分享,组织与会人员进行讨论,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4、知识竞赛法:以知识竞赛、演讲赛、答题等形式组织员工学习规程制度和安全知识,以赛促学。这种方法辐射面广,生动活泼,激发了员工学习热情。
  5、现场考问法:以现场随机抽查与考问形式,对安全规程、现场应急反应措施、岗位危害因素预控措施、操作规程等主要内容进行抽考。每次班前会由班组安全员至少考问一人,同时制作各种培训卡片,由专业技术员到现场让员工抽取卡片考问,当场讲评。
  6、专题讨论法:联系单位实际,针对安全薄弱点、安全重大隐患、安全远景、近期安全重点工作进行安全专题大讨论。
  7、警示警钟法:以生产现场悬挂警示牌与安全警句的形式,提示员工注意安全。例如,在高温管道上悬挂“高温危险,小心烫伤”、在电气设备网栏上悬挂“有电危险”等警示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警示教育作用。
  8、亲情教育法:组织家属座谈、安全联谊等活动。让企盼安全的母亲,谈谈关切儿女安全的心情;让温柔贤惠的妻子,叙说夫妻安全团聚的喜悦;让天真可爱的儿女,表述有父母呵护的生活甜美。通过母爱的安全心、妻子的安全情、儿女的安全愿,打动职工永远安全的心扉,当好本质安全放心人。
  (四)结合日常安全监督落实培训考核制度
  开展安全培训考核工作应该将一个时期以来企业生产的安全状况,员工的安全行为做为培训效果的检查对象,可以充分利用安全监督、HSE管理体系审核等方式开展,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观察评估,真正将培训考核工作落到实处。
  (五)建立教育反馈机制
  通过对职工相同的集体培训后,其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建立教育反馈作用机制就是用于及时准确地掌握教育具体效果以及巩固以往教学的成果;及时纠正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错误与偏差。同时,根据反馈的信息对整体教育计划进行修补与完善;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主题和培训形式,进行有的放矢的因人施教,这样既可提高培训者的主动性,又可有效地遏制整体培训中学而无实的形式主义现象。
  三、结论
  安全教育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只要持续开展科学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就能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为保证安全生产与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