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研究

2011-12-29朱春景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8期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各地电网建设迅猛发展,如何应对新形势,最大限度地满足电网建设需要已成为技术部门不断研究的课题。文章从设计角度围绕方便施工、降低造价、利于运行等方面,对输电线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问题研究
  一、线路施工管理的若干问题
  第一,输电线路被盗窃、破坏等问题。近年来,因盗窃造成的电力设施破坏案件逐年增多,其中农网设施被盗突出,而且,电力设施盗窃现象已从个人作案到团伙作案发展。对欠发达乡村来说,电力设施被盗后由于短时间内无法筹集资金及时修复,不但人为增加了农民群众的负担,更给农村和农民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各类工业园区大规模地开发建设,城区道路及相关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相继破土动工,因施工过程中的种种疏漏,造成外力破坏电网停电事故不断发生。第二,图纸的设计问题。设计图纸是工程建设施工的根本依据。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各参建单位认真的进行图纸会审。使各方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工程质量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使图纸上的问题在施工之前纠正补充。第三,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文件,是施工图实施的具体措施。它通过对施工准备、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经济等进行全面、严密的组织计划,指导施工活动,从而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损耗、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目的。第四,加强施wKF/qx/Ul2JRhm/8QMTX8A==工技术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应始终贯穿于工程施工到投产的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其质量和具体做法都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规程所规定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严格执行。施工技术管理还包括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工程技术资料是施工情况的真实反映,是评定工程质量的主要依据和工程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工程交付使用后,在维修与扩建、改建以及管理方面的重要技术依据。
  二、输电线路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路径选择。路径选择和勘测是整个线路设计中的关键,方案的合理性对线路的经济、技术指标和施工、运行条件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做到既合理的缩短路径长度、降低线路投资又保证线路安全可靠、运行方便,一条线路有时需要徒步往返3趟-5趟才能确定出最佳方案,所以线路勘测工作是对设计人员业务水平、耐心和责任心的综合考验。第二,避雷针问题。为了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击故障,采取了各种综合防雷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分布在高土壤电阻率的部分线路,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难度较大,对于防治绕击雷对线路造成的故障仍没有好的对策。第三,导线截面的优化选择。架空电力线路导线截面的大小,关系着运行中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供电电能质量等,是建设设计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通常,水电站输电导线截面是根据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然后按不同情况对发热条件、机械强度进行校验,最后确定导线截面积及相应的导线型号。但是,有时按照经济电流密度并经校验后选择出的导线截面,其有功功率损耗可能无法满足线路保证输出功率及经济合理性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设计环境,结合一些其他指标来优化选择导线截面。第四,我国架空输电线路地基基础工程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输电线路地基基础工程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还没有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则,仍然采用总安全系数法,而不是分项系数设计法。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致力于地基基础工程可靠度的研究。地基基础工程问题与结构工程问题实行同步的可靠度设计是国际趋势。二是在软土质地区,由于其杆塔基础设计不仅要满足一般杆塔基础设计要求,还应满足塔基沉降量、倾斜度等要求,因此软土质地区杆塔基础设计有其特殊性。在软弱地基中使用灌注桩,造价很高,质量不易控制;在软弱地基中如果使用大板式基础,基础的尺寸约为7m-8m,成本较高,土的开方量大,施工复杂,钢筋用量在7t-8t。且大板式基础有时在铁塔安装前,基础已经发生了不均匀沉降。由于我国以往在软土质地区地基处理及其杆塔基础方面的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导致软土质地区杆塔基础设计水平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基础部分的造价占线路总体投资的比例一般在25%-35%左右,有的甚至更高,而又未系统的开展新的基础型式的试验、测试和分析研究,因此软土质地区杆塔基础已成为输电线路建设中十分薄弱的环节,而地基处理及其基础型式选择与设计优化则是软土质地区输电线路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结束语
  我国国家电力公司提出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建设西电东送的北、中、南3条大通道,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架空输电线路地基基础工程的研究,成立专门的输电线路地基基础工程实验室,针对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共性、前沿和关键的科学问题,探索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机理和规律,形成我国系统完整的“送电线路基础设计和计算”的理论体系。瞄准国家急需解决的“西电东送”工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地基基础工程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进行地基处理、岩土边坡加固、岩土工程环境保护等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关键控制技术的探索与创新,研究开发出安全、经济、实用的科技成果为工程建设服务,彻底改变我国送电线路基础设计保守落后的现状,开创我国21世纪送电线路基础工程 “技术先进、设计安全合理”的全新局面。
  参考文献:
  1、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M].中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