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决算超预算问题的探讨

2011-12-29薛爱萍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8期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建筑市场比较混乱,基建工程决算超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在进行工程决算审核时,既要分析超预算的客观原因,又要分析超预算的主观原因,并根据有关规定提出有关处理办法。最常见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一、工程决算超预算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第一,设计变更。建设单位变更原设计方案,增多或减少原设计结构,使工程量、材料消耗量等发生变化,导致决算超过预算。第二,价格变动。价格变动是引起决算超预算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下,主要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木材等,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价格亦随之变化。另外,国家对材料价格的调整提高,也会引起决算超过原预算。第三,政策调整。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新法规的制定和计划的调整,定额与取费标准的修改等原因,都会引起决算的变化。第四,外部条件的变化。基建工程在遇到物产资源,水文地质以及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出现重大变化时,都会影响决算超过原预算。
  (二)工程决算超过原预算的主观原因
  第一,计划管理不周。有的基建工程由于年度投资计划安排的建设内容与设计的工程进度或施工合同的工程进度不一致,施工期拖延,造成材料、设备等方面的浪费;有的为抢时间、抢进度采购了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设备、材料、元件等,而实际施工中有无法使用造成积压浪费,都会增大开支,引起决算超过原预算。第二,质量监督不严。由于工程质量监督不严,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而重新返工。这样便会带来人、财、物损失浪费,导致工程结算超过原预算。第三,物品保管不善。有些基建工程设备、材料等的保管缺乏严格的领用制度,而造成物品的丢失、损坏、浪费等,也会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大。第四,会计监督不利。有些基建工程财务管理不善,会计监督不严,不按法规制度办事,乱摊乱挤工程成本,造成资金外流,有的还随意发放奖金、补贴,列支名目繁多的招待费,造成工程决算超过预算。
  二、解决工程决算超预算的措施
  施工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一是控制工程进度,严格工期管理,尽量避免跨年度工程的出现,实在不能避免的,应在工程开工前的预算中考虑工程造价的调整因素。二是加强质量监督,增强质量意识,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现象。一经返工,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工浪费和材料浪费以及工期的拖延,就会造成工程造价的提高,造成决算超预算。三是严格物品管理制度,严防材料的流失。材料的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材料物品的领用一定要有严格的领用制度,材料设备要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避免造成材料物品的丢失、损坏、浪费等,以降低工程造价。四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各项支出。对于采购运杂费、保管费、安装调试费、奖金、补贴、招待费,以及附件、配件的采购价格要严格控制,不该支出的坚决不能支出,财务人员要严把财务关,力争工程决算不超过预算。
  除此之外,工程建设部门还应对以下几点进行全面、细仔的审查:一是审查核实工程量。在工程结算中,工程量的审核是主要内容,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而工程量的计算工作量大、规则繁多,是最易出现多算、重算的地方。因此,审查决算,第一步就要把工程量核对清楚,审查工程量是否与施工图纸相符,及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计算规则,有无多算、重算的现象。以保证工程量准确无误,降低工程成本,防止决算超预算。二是审查核实定额的套用。工程量确定之后,就应该审查定额单价的套用是否符合规定,计算是否准确,以确定直接费用。预算定额是由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布的确定工程人工、机械、材料消耗水平的法令性文件,是工程造价的依据。笔者在审计时常常发现一些工程预算定额是就高不就低,抬高工程造价。因此,审计时应特别注意:套用定额是否得当,定额项目有的表面上很接近,但包含的内容不同,单价也就不同,施工单位容易钻空子;对定额中规定允许换算的项目或缺项需施工补充的项目,换算或补充的方法是否正确;结算中所说列的项目有没有重项或虚报现象。三是审计取费标准。工程结算中的取费,一般是指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定额中对不同的施工企业,都规定了不同的取费标准,审查时主要审查企业是否谎报企业等级,提高取费系数,增加取费项目等。审计时,要按照施工单位的级别、企业性质和承包方式,按取费标准逐项核实。四是审计材料价差。根据图纸核准工程主要材料用量,然后落实材料价格差异,最后确定材料价差的计取。材料价差的计算存在的问题是加大材料用量,虚增市场价格。核实材料价格,要把当地主管部门发布的市场信息作为参考依据,依据甲、乙方认定价格来确定价格,若甲、乙方无认定价格,审计人员要通过考察市场来确定价格。审计人员要注意跟踪市场行情,经常收集主要建材价格变动情况,以做到心中有数,确保结算中允许调价材料价差调整的真实合理性。另外,有的工程施工工期较长,在施工期间,施工单位采购材料是按进度要求分期分批进行的,在审查材料价格时还应考虑材料价格的取定应是施工期内各期的平均价。
  总之,要解决工程决算超预算的问题,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要从工程预算、工程施工、工程验收、工程决算、工程审核等各方面入手,层层把关、层层落实。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公平、公正、合理地进行工程结算。既不让施工单位吃亏,又不让建设单位吃亏,更不能让国家的资金白白流失。为此,每一个审计人员都有权利、有义务做好工程决算审查工作,严格控制工程决算超预算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