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信息化的难点所在及其应对之策
2011-12-29李圣官刘宏涛陈凯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8期
摘要:监狱信息化工作是监狱工作的重点之一,做好监狱信息化工作对于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实现“首要标准”意义重大;同时监狱信息化也面临诸多难题,如资金难以得到保证等,破解难题必须从领导重视、凝聚共识、努力为监狱信息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等五个方面出发,迎难而上,突破瓶颈,不断把监狱信息化工作推向深入。
关键词:监狱;信息化;难点;对策
2007年5月,司法部“南京会议”对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正式拉开了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序幕。为了加快推进监狱信息化建设,提高广大监狱民警的综合素质,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更好地发挥监狱在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全国监狱迅速加入到信息化建设行列之中,监狱信息化工作逐步迈入快车道。比较而言,江苏省监狱信息化建设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标杆省份。为了学习赶超江苏省监狱,各省抓紧努力,如浙江省出台并实施了《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体现了推进工作的坚定性和计划性。当然,监狱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有利条件和存在困难。既要满怀信心又应立足现实,在权衡利弊基础上破解难题,才能有所成就。本文试着从监狱信息化难点入手,求解监狱信息化难题的应对之策。
一、监狱信息化建设的难点所在
(一)资金匮乏
近年来,信息化工作从全国到地方普遍得到重视。就监狱而言,也较早实施了综合布线、视频监控、网络建设等信息化基础工程。但是,各地监狱发展并不平衡,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造成这一情况的因素有以下方面:一是有的监狱布局调整需要大量资金,筹措资金难度大;二是一些监狱底子薄,负担重,经营亏损,上面给不足,自己补不起;三是有的监狱危旧房改造、新建扩容资金需求资金量大;四是“四防一体化”建设所需的整改投入数目不小;五是有的单位认为信息化建设不是现实紧迫任务,舍不得投入。这些因素造成资金保障不了,资金得不到保障,信息化建设就无从谈起。
(二)人才短缺
为了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监狱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的新突破,急需有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监狱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而事实上,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监狱业务的高素质人才相当缺乏。从现实需要来看,监狱应当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组建专业团队。监狱民警历来是一支有着艰苦创业优良传统队伍,是一支保持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的队伍,但是要适应监狱信息化的新形势,担负信息化建设的新任务,完成信息化条件下教育改造罪犯的新要求,确实是新的更大的考验。当前,要求人人都懂信息化是不现实的,只有引进专业人才,组建专业团队。从各地情况看,这谈何容易。首先监狱原有的人才结构以监管改造和企业管理专业为主,信息化专业人才几乎没有,这有历史原因,这样的状况一时尚无法改变;其次,尽管监企分开,民警编制适度扩大,但是警力主要用于新增的部门和基层一线,从事信息技术的专业队伍现有充实;另外,监狱信息化人才很难引进,引进了又很难留住,部分原因大概与监狱待遇、地理环境有关。因此,引进信息化专业人才,组建专业团队是监狱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更是难点。
(三)观念陈旧
观念也是阻滞监狱信息化发展的一大障碍。2007年,司法部选择在南京召开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本身对监狱管理者观念就是一个冲击,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江苏监狱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了战斗力、生产力、稳定力、发展力,与会者感慨万千。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受监狱工作性质的限制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有的监狱或领导一直致力于抓监管改造和监狱经济工作,因此当提出加快监狱信息化建设时候,他们对此感到有点茫然,认为所谓监狱信息化无非就是配置几台电脑、安装几个探头、购买打印机和扫描仪等等,相对于改造生产工作这是“二线工程”。还有一种现象是“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藐视”,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忽视,造成此项工作开展的自然也不理想。实际工作中,监狱信息化建设对45岁以上的监狱民警冲击较大,他们习惯了笔写手送,满足于早已熟悉的程序和条条框框,陡然间放弃熟悉的一切去操作那些陌生的东西,心理上难以适应,语言上怨天尤人,行动上迟缓落后。他们大多认为信息化只是监狱信息部门的职责,留恋并习惯于传统工作方式,不愿接受信息化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四)难以整合
不少单位在监狱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整合问题。
1、系统整合。监狱信息化建设项目原来只是作为基建的一部分进行立项、施工和管理,决策者想一出,是一出,缺乏整体的规划,多个信息化子系统你方歌罢我登场,多数都是简单的堆积与拼凑,为了科技而科技,没有充分考虑到监狱构造的特殊性和需求的特定性,存在严重的不实用、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还有部分单位过分强调新项目新系统的建设,没有对已经建设好的项目进行整合和改进,在设计和实施信息化系统时,很少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使得后期的项目很难在现有系统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整合,既造成信息系统不完整,部分信息被割裂,又使得系统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2、部门整合。一些单位认为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技术管理部门的任务,因此参与提需求兴趣不大,敷衍了事,而技术管理部门也自以为是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者、组织者,埋头苦干,甚至闭门造车。实际上,由于信息化工作涉及监狱工作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没有业务部门的参与,技术管理部门不可能对各项业务作出准确深入的需求分析,必然导致规划与实际工作无法紧密结合,削弱规划的宏观指导功能,甚至成为一纸空文。
监狱信息化建设是覆盖监狱整体的建设,不是一个或某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多个部门进行整合,群策群力才能把项目建好。
(五)技术复杂
监狱信息化(Prison Informationization),是指通过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和设施,对监狱系统的各项工作进行创新性结合,对传统的监狱系统管理机制、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等诸方面进行优化、改造、重组,实现监狱工作更科学、更公正、更安全、更高效地履行监管改造的使命,满足监狱在安全防范、公正执法、改造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需要,更好地发挥监狱的本质职能。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监狱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而监狱自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它牵涉的人员较广,包括武警、狱警、监狱服刑人员、服刑人员家属、监狱基建工作人员、监狱工厂工作人员以及客户等;它牵涉的场地较多,包括警戒围墙、民警值班室、分控中心、指挥中心、监狱工厂、会客室、基建工地、普通监舍、禁闭室、餐厅等;它面临的安全威胁较为多样化,包括无威胁、一般威胁、高度威胁等。因此,在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满足监狱需求的过程中存在突出的技术难题,即复杂系统信息化构建。
二、破解监狱信息化难点的应对之策
认清监狱信息化难点,关键是寻找对策,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更好地推进监狱信息化工作。
(一)重点投入
监狱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当然限于各种条件制约,监狱信息化不可能也不应该胡子眉毛一把抓。首先应当明确重点,科学规划是重点、统一标准是重点、安全防范建设是重点、办公自动化是重点、网上狱务公开是重点、基于网络技术构建的监听监控、教育手段是重点等等,在当前,安防管理信息化和安防设备信息化改造更是重中之重。明确重点之后就要突出重点,在人、财、物方面优先考虑,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突破。其实,信息化建设作为系统工程,以信息化带动促进管理科学化、安防现代化、办公网络化,这本身也应该是监狱工作的重点,因此,监狱工作也必须突出信息化建设,集中有限资源,确保重点投入,满足监狱信息化建设对人、财、物的迫切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监狱信息化建设顺势顺利发展。
(二)人才共享
监狱原有的人才结构以监管改造和企业管理专业为主,信息化专业人才几乎没有,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多管齐下。
1、加速信息化人才引进。目前监狱已经认识到这一块的不足,在监狱新招录人员中,自动化、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安防技术专业的人员比重大幅上升。但这种方法见效慢,多数新招录专业人员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功底,但并不熟悉监狱的业务流程,并不能马上在监狱的信息化建设中得以施展。
2、加大监狱自身人才培养力度。不少监狱在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中已经积累了一批了解监狱业务,熟知监狱结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专业素养的“专家”,只不过这些“专家”缺乏系统的培训,缺少理论水平指导,不能将自己的经验进行规范化的表达,从而进行分享。因此,监狱要加大对这部分“专家”的培养,多提供外出交流的机会、学习的机会、培训的机会,从而从监狱内部树立一批具有较强素养的信息化专家。
3、推进人才共享。监狱虽然是个较为独立的单位,但它绝对不是现代社会的孤岛。我国几乎每个省都有知名高校或者或者研究机构,这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监狱信息化技术方面可能已经走的很远,而不为监狱所知。作为监狱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应当多与这些高校和研究所进行交流,开展合作,推进人才共享,监狱在上一些较为复杂的、单凭监狱人力无法把握的项目时,利用外部的力量一起论证、设计才是上上之策。
(三)转变观念
监狱信息化是新形势下提高监管安全防范水平的紧迫需要,是保证国家对监狱建设投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的需要,是处理监狱突发事件实施应急指挥协同的需要,是依法公正实施刑罚执行的需要,是监狱工作社会化和提高罪犯教育改造水平的需要,是提高监狱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需要,是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水平的需要,是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对监狱信息资源的需要。各级领导、监狱上下必须充分认识监狱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做监狱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努力学习者、认真实践者,为在这场事关数字化监狱建设成败的工作中SdDIJ+NyZfPWLt1k1JUX/Q==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转变观念,为监狱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四)加强整合
各地在监狱信息化建设中必须统一标准,根据不同省份实际情况制定不同标准未尝不可,但是标准应当相对统一,并且按照统一标准严格要求,在制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子项目方案中得以体现,力求规划科学;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得以体现,避免项目建设标准混乱;在应用系统上得以体现,保证系统兼容,有利于扩展和共享。司法部于2009年推出了《关于加强监狱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司法通【2009】179号)以下简称“35条”,2010年下发了《全国监狱信息化软件开发应用实施意见》(2011-2013年),对安防信息化和信息化软件建设具有全局的指导作用,浙江省监狱局较早出台了《浙江省监狱系统网络平台技术规范》、《浙江省监狱系统安防建设要求和技术规范》,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这些规范性文件结合实际,放眼长远,对方案制定、工程建设、网络构建、软件开发具有统一标准,统揽全局的意义,能够确保监狱系统按照一致标准规划建设,保证监狱信息化建设赢在起跑线。
(五)系统架构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复杂事物往往以系统的形态存在。从内在构成的角度看,事物的系统是一个多样性和有机性的统一。说一个事物是一个系统,一方面意味着它包含了不同的部分或单元,另一方面意味着在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某种有机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系统作为不同部分的有机整合,蕴含了某种内在的逻辑或问题线索,而这恰恰是由事物所具有的功能、所承载的外在使命所决定的。
监狱系统从本质上看首先是一个场所,而这个场所又由许多不同的单元所组成。组成这个场所的各个单元因功能区分不同,而在面积大小、所处位置、环境特点以及所面临的威胁上体现各异,所需要的防范和监控的点位以及管理内容上也不同。
对于复杂的问题,我们通常可以采用分层的理念进行处理。而针对监狱系统的特点,最简单直接和方便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功能聚合来分层。正如前文的分析,监狱的安防和信息化需求繁复而芜杂,但将各种需求进行统计、概括和归纳,不难看出其主要是具有四大功能,这四大功能分别是接口、管理、控制和决策。因此,同时按照功能聚合的原理,可将整个监狱安防和系统化系统分为四层,这四层模型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分别是功能层、管理层、控制层和决策层。
综上所述,监狱信息化工作确实有难度,但是更有办法,只有认清形势,立足现实、正视困难,才能突破瓶颈、迎刃而解,不断把监狱信息化工作推向深入。
(作者单位:李圣官,浙江省第三监狱;刘宏涛,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安防技术研究所;陈凯,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现代司法技术研发中心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