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蜗牛”去散步

2011-12-29王艳

中国德育 2011年2期

  去年我新接了一个班,班中有一个叫蒙蒙的学生让我非常头疼。
  蒙蒙读起书来磕磕巴巴,更不要说背诵了。有一次,小组长对我说蒙蒙又没有背会课文。当时我想:这孩子一定又偷懒了,前天学完的《古诗两首》不会背,我还没找他呢,这昨天刚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又不会背,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呀?看来我得想个办法帮帮他了。
  于是,我让小组长把蒙蒙叫到办公室。我心平气和地问他:“蒙蒙,你认真读课文了吗?”
  蒙蒙点点头说:“我认真读了。”
  “那你读给老师听听好吗?”
  他打开书,一词一顿地读了起来:“祖国——敞开——了——路(绿)色的——大门……”
   “停,别读了,第一句都读成这个样子,还说认真读了过了。这样吧,放学后你到办公室里来,老师教你读。”我有点儿按捺不住自己的火气了。
  蒙蒙低着头走了。
  放学后,蒙蒙来到办公室,我开始一句一句地指导他,直到他都能读对了,才让他回家。第二天,我检查时发现蒙蒙虽然字都读对了,但每句话还是读得磕磕巴巴一点也不连贯。我不由得想到:唉,我怎么这么倒霉,摊上这么个不争气的学生!于是,我武断地给他下了命令:“明天必须把这课背会!”他无助地望了我一眼,回到了座位上。
  第二天,我一进教室就检查他,唉,别说会背了,就连读熟练都达不到。为了不影响上课,我强压着怒火,淡淡地说:“你回去吧!”
  下课后,宁宁突然跑了过来对我说:“老师,您别错怪蒙蒙了,他昨天晚上读到十点多才睡觉。”
  “什么,读到十点多?你怎么知道的?”
  “我和蒙蒙住一个楼,早晨我碰到他妈妈,是蒙蒙妈妈亲口说的。”
  看来我真的错怪蒙蒙了,他已经尽力了。但是每一课都不会背,又怎么成呢?因此,蒙蒙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上帝叫一青年人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他便不断地催它,唬它,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目光看着这个人,仿佛在说:“我已经尽力了!”这人又急又气,就去拉它,扯它,甚至踢它。蜗牛受了伤,反而越爬越慢,后来干脆趴在那里不肯向前爬了。而青年人已筋疲力尽,也只好看着它干瞪眼。又有一天,上帝还派他牵那只蜗牛去散步,看着蜗牛那蜷缩的身体、惊恐的眼神,这人顿生怜悯之心,不忍再催它、逼它,干脆跟在它后面,任蜗牛慢慢向前爬。这时候,他突然闻到了花香,抬头一看,原来这里是花园。接着,他听见了鸟叫虫鸣,感到了温柔的轻风,还看见了满天的星斗。陶醉之余,无意中向前看了看,呀!蜗牛已爬出了好远。等他赶上蜗牛时,蜗牛已经带着自信,奋力向另一个“驿站”爬去。
  
  青年人的急躁丝毫没有提高蜗牛爬行的速度,反而使蜗牛趴在地上不动了,后来青年人改变了心态,跟在蜗牛后面慢慢走,这样不仅欣赏到了亮丽的风景,还惊喜地发现了蜗牛的进步。此时的我不正像那位牵着蜗牛去散步的青年人吗?看来我得像青年人一样,静下心来,跟着“蜗牛”去散步,或许才能和“蜗牛”一起享受到缓慢的快乐。
  于是,在一次班会课上,我大张旗鼓地表扬蒙蒙学习刻苦,并奖给他一张小蜜蜂贴画,同学们给他送来了热烈的掌声,蒙蒙激动得小脸通红。我趁机鼓励他继续努力,课文能背多少就背多少,只要有进步就行。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蒙蒙兴高采烈地找到我说:“老师,我能一段一段地背第四课了。”
  “你的意思是不能把全文背下来,但能把每段背下来,是吗?”
   “每段你得给我起个头。”蒙蒙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说。
  我高兴得一把拉住了他的手说:“你真了不起,是不是又下了很多功夫?”
  “我每天写完作业后就背一段,这个星期天我还背了两段呢!”
  我觉得有这种学习态度、有这种努力的过程就足够了,所以没有检查他。我郑重地奖励给他一本故事书,鼓励他多读书,读得多了阅读能力也就会不断提高,记忆力也会不断增强,他高兴得像个小兔子似的蹦着跳着走了。
  后来,蒙蒙只要发现哪篇课文要求背诵,他就在没学这篇课文之前练习朗读,等学完课文后,他虽然不如其他同学背得熟练,但也能磕磕巴巴地背下来。
  再后来,他的读书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即使是从来没读过的课文,他只要读过一遍,就能读得准确通顺了。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蒙蒙的转变更加印证了教师的真诚帮助和耐心等待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试想如果当初我急于求成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只有静下心来跟着“蜗牛”去散步,才能让自己和“蜗牛”一起享受到散步过程中温柔的轻风、沁人的花香和婉转的鸟鸣。
  
  【王艳,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赵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