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11-12-29

中国教师 2011年3期

  “我们‘被教育’了十几年,到头来,空洞的眼神昭示着灵魂的无知和内心的空虚,只能说,我们所谓现实的教育都是在自欺欺人而已。”
  08届大学毕业生小吴曾发帖《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探讨,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醒大学里沉睡的那部分人,让他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近日,《长江商报》的记者在采访中询问小吴,是什么原因让他觉得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小吴如是回答。
  
  “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
  对于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经典诵读的新规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社会各界热议不断。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过《弟子规》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最近表示,有人问他这几年讲国学、讲《三字经》《弟子规》最大的难处在哪里,他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如果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是吃亏的。
  
  “有人担心陆生来台会冲击台湾就业市场,担心陆生考上公务员,设定‘一限二不’,这对于陆生较不公平,无法吸引一流陆生。”
  台湾文藻外语学院大三学生杨智荣认为,陆生来台有利无弊,带来的是良性竞争。但根据规定,未来赴台学习的大陆学生,不得报考所谓的台湾高校“机密相关系所”、非台湾籍的不得参加公职考试;在台就读期间不能打工;需10万人民币财力证明……台湾学生表示欢迎大陆学生到台湾学习交流,对其设限太多,两岸学子都感到不公平。
  
  “一所学校的各种委员会有没有独立运行的资格?不召开会议,都是假的;召开会议,问题也是轻描淡写。我已经表态,所有的党政领导从学术委员会中退出。”
  作为26所“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学校之一,复旦大学近日正在起草的《复旦大学章程》引来各方关注。杨玉良认为法治和民主是内部治理改革必须遵循的两个重要原则。该校正起草《复旦大学章程》,即将走上“立宪”分权的依法治校之路。专家指出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学校的关系是关键。
  
  “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应让位于学校,而不该越位。”
  学校实行“减负”后,家长担心孩子的学习质量,课外给孩子加负。中山市中心小学的杨姓教师认为,布置作业、辅导作业,都是学校的职责。家长需要做的,应该是作业本以外的内容,如为孩子创设安静的学习环境、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不应成为“减负”的阻力。
  
  “现在社会上最Good的工作就是公务员,想过一把当官的瘾......”
  这是一位小学生的从政感言。近日,郑州市第二中学开始为班主任配助理,而成都市12所小学则干脆举行了“天府小城”公务员考试,招聘市长局长等“要职”……风起云涌的“官化”教育,正以“素质教育”“综合能力”之名呼啸而来,其害不浅。
  
  “我家孩子已经上初中了,我也已经与这样的教育斗争7年了。从开始的愤怒、无法忍受、给老师写纸条提意见,到现在的默默教育孩子先适应再生存再发展。作为父母,也只能这样了。”
  众多家长认为教师按照标准答案批改作业是教条行为的表现,痛批这是扼杀孩子创造力的行为。但有教师表示家长不知内因,如此评价不公平,专家建议家长和教师多沟通,才能解惑。
  
  “用我们自己的一些想法,把一些古典的经典把它拆散的支离破碎,这看起来也失去了它的美感。”
  对于湖北部分学校删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的做法,众人观点不一。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丁兆林认为,让孩子们完整地了解经典,才是科学的教育方式。教育本质就是教会判断,中国人教孩子的时候应该是告诉孩子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而不是纯粹灌输,代替学生做选择。
  
  “按照现在的教材教出来的小孩会很变态。”
  浙江绍兴稽山中学教师蔡朝阳日前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现在开讲》,节目现场语出惊人。蔡朝阳和其民间研究团体发起的教材批判让小学语文教材陷入“造假风波”,狠批小学教材杜撰名人故事,塑造病态母爱,典型的是《陈毅探母》和《爱迪生救妈妈》。
  (责任编辑:招斯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