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苑”的领航者
2011-12-29查颖顾玉婷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1年2期
1988年,陈磊从学校一毕业就进入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做老师。入职后,她遇到了对她事业影响极大的封莉蓉园长。作为一线教师,陈磊冒出许多想法,封园长总是一句话:“没问题的,你去试吧!”1996年,陈磊到加拿大温哥华西蒙太梭利教师学院进修半年。期间,她每天都学到凌晨,最终她获得蒙太梭利教师资格,并被授予优秀学生奖。回国后,她就蒙太梭利教学法中国化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实践,发表论文20多篇。她从_名普通的幼儿教师,一步步成长为富于创见的管理者。
2003年8月,36岁的陈磊被任命为中国福利会托儿所的所长,是中国福利会下设机构中最年轻的负责人。让自己的老师刮目相看
刚来托儿所的时候,陈磊感到不安和焦虑。陈磊的业务强项是3—6岁幼儿的教育教学,尤其以区域活动见长。但中福会托儿所长期专注于0-3岁婴幼儿,最大的优势是低龄教养和儿童营养,恰恰这两个领域,陈磊从来没有接触过。学校应该怎么发展?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她日思夜想。
以她所精通的3—6岁教育教学去改造托儿所,提升托儿所在大龄教学上的业务能力,是一条充满诱惑的发展道路,她可以发挥所长、大展拳脚。然而,她知道,学校并不是自己的,而自己却是学校的。
陈磊马上开始行动,学习、补短、赶超。她知道,如果自己不熟悉低龄教养和儿童营养这两个领域,就没有话语权,更无法成为托儿所的舵手。几年下来,陈磊接过了前辈手里的接力棒。从0—3岁早教中心多边干预的市级课题,到儿童同伴教育模式的营养干预研究,再到《给孩子最健康的食物》、《我要上早教中心啦》等一系列书籍,托儿所申报的所有课题和项目都与低龄教养和儿童营养有关。
托儿所的传统在自己手里没有丢,这让陈磊非常欣慰。更让她高兴的是,托儿所的年轻教师正在赋予传统越来越多的时代意义,原有的特色得以传承,并不断深化、发展。陈磊也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现在她不仅能对早教和儿童营养侃侃而谈,还能做示范和指导,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让她的“老师”刮目相看。
开辟亲子苑
陈磊常说:“宋庆龄创办的托儿所,如果在我们手里没有发展,我们就是罪人。”她想到了开办亲子班。
她研究父母课堂,查阅大量资料,更觉得这个项目非常值得去探索。当时,上海市教委承担了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发展推广早教,陈磊抓住了这个机会,在托儿所开辟了亲子苑,迅速占据了市场的先发优势。
陈磊带着老师做市场调研,跑遍了上海的早教中心:杨浦早教、长宁早教,外资的、民办的,浦东、浦西到处跑。有一次,陈磊与一家外资早教中心的项目负责人交流,对方夸她的理念太好了,提出要和她合作。
陈磊发既,现有的早教大多存在师资专业化程度不高、家长亲子意识缺失、早教课程讲座化等问题。在她看来,托儿所不能简单做早教,而要偏重做早教指导,课程要避免讲座化的倾向,还要增加家长和孩子的亲子互动,更耍有儿童营养的介入,要有懂医的师资,要把教养融合在一起……托儿所亲子苑的定位就是在调研中磨出来的。
除了前期做调研,陈磊还坚持以科研做引导,用科研保证项目的高起点。亲子苑申报并成功立项了《0—3岁罩教机构多边干预课程的实践研究》的市级课题。科研源源不断地为亲子苑带来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及时的实践反思。目前,中国福利会托儿所亲子苑已成为上海市早教领域的佼佼者,一批专注于低龄教育的老师成长起来。
陈磊还立足托儿所国际交流频繁和国际学生较多的特点,开办了国际班。她通过拓展办学格局、改建设施设备、合理利用园舍场地等举措,有效盘活了托儿所的资源,增加了班级规模,扩大了招生人数,并形成了中托0-6岁全程化的办学格局,经济效益更是成倍增长。
泡在课堂上的所长
陈磊几乎不坐在园长室里,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泡在课堂上,她清楚每一堂课的设计,清楚每一个老师的教学状态和问题。陈磊总是晚上带着老师的随笔回家,一篇篇看,一篇篇写评语,提意见。出主意。陈磊对副所长周珏说,你要员工认真,自己一定要很认真,员工只有知道你是真的在看、用心在看,他们才会认真写,才会重视这件事情。
陈磊和同事每天7点一到,就检查安全卫生,检查供货商。他们连食品供货商的塑料袋也不放过,总要查看装菜的塑料袋是不是环保袋。陈磊有一个“奇怪”的要求,她要送牛奶的阿婆也拿出健康合格证。因此,为托儿所送奶的阿婆成了整个送奶站唯一一个有健康证的送奶工。
装菜的塑料袋不一定有危害,送奶阿婆也不大会有什么疾病,但在安全卫生的任何一个环节,绝不能说不一定、不大会。陈磊认为,托儿所要对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负责任,这是意识、原则,也是制度。
中福会托儿所与每个员工都签订了廉洁自律承诺书,每个员工承诺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承诺不收家长的礼金、礼品,不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有的家长说,老师那么累,自己连一份最起码的心意都不能表达吗?陈磊说,对老师的感谢一个短信、一句话就足够了。
每个老师都能申报课题
陈磊倡导为所有老师提供育婴师、注册营养师的职业资质培训,提供英语、计算机、艺术人文的技能培训,提供学历教育和外出考察交流的机会,让每位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风格、特点,获得相应的学习机会。
她坚持让托儿所的每个老师都申报课题,积极营造科研的氛围,她让尽可能多的老师参与到托儿所的大项目中。《清源活水:学校文化创新实践案例》一书托儿所50%的老师参与撰写;《给孩子最健康的食物》是托儿所所有营养员共同参与;《我要上早教中心啦》是早教中心所有的老师共同撰写的。《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等专业杂志都刊登了托儿所老师的论文和开辟专栏对托儿所进行报道。托儿所的厨师俞建文受邀在中央电视台讲课,而年轻营养师王佳蕾更是站在国际舞台上作专题演讲……
陈磊是托儿所的护林人,用和风细雨呵护着托儿所的传统和文化,为每一棵渴望成长的树苗提供最充足的营养。那一片整齐和谐的树林,让每一个来到托儿所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机盎然、蓬勃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