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产业:从“引擎”到“支柱”有多远

2011-12-29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1年2期

  根据官方的数据,过去5年中,中国的文化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6个百分点。而据《2010年创意经济报告》,中国的创意产品已经占有全球创意产品市场20%以上的份额,成为发展创意经济最成功的国家。而且在中国出口的创意产品中,以地毯、纺织品等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为主的产业结构正在改变,视觉、出版、印刷等领域产品的份额在不断增加。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增长、高附加值和低消耗的产业。
  2009年,包括“文化创意”在内的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各地纷纷把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引擎,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利用现代工业遗存建成了一批文化产业聚集区。目前上海已有文化产业园区75个,北京市级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达到30家,各区县的集聚区达百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河南、陕西、山西、安徽等省着力发掘传统文化遗产,将其与现代产业相结合。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等省则主打新媒体,纷纷抢占数字文化产业的先机。四川、云南、广西、青海等西部省区充分利用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创意产业。权威人士称,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在GDP中的份额约为25%,在未来五年内,它将由经济新引擎向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发展,占GDP的份额将达到5%。
  其实,发展创意产业改变的不仅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它还将改变中国的社会环境和人。
  在美国,创意产业也被称为“版权产业”。创意产品其实靠的是与众不同的“点子”,对这些“点子”的保护靠的是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和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随着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将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来自国际的压力,更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近期正在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的全国性执法行动,声势浩大。美国专利商标局局长大卫·卡波斯最近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表示,中国的高层知道创意是中国的未来,是保持长久增长和实现更高生活水平的关键,“他们正在尽其所能推动创意,而中国的专利战略是这一宏大计划的一部分”。
  “创意产业”是英国提出来的。在中国,很多中年人年轻时是在长辈们不要“出奇冒泡”的嘱托上长大的,做人要随大流,而绝非是“创意”。曾经有人用“蓝色的海洋”来形容中国人的衣着,其实在还不是很遥远的过去,单调的不仅是衣着,还有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当创意产业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的时候,中国人的创造性将得到极大激发,我们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终将被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