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激情高 选择余地小
2011-12-29
中国周刊 2011年5期
毕业生:王蒙毕业时间:1950年 毕业学校:中央团校
我出生在1934年,是“30后”,我和同龄人的青春岁月是在1950年代度过的。当青春勃发的我们走向社会之时,也正是新生的中国豪情万丈之时。
那个时候,所有的年轻人都处于昂扬兴奋状态,认为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从此好时候开始了,未来所有的一切——国家和自己,都只会越来越好。于是,新中国建设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做什么。
在这种信念和激情下,即将投身社会的青年人,想得最多的是——我要做好准备,为这个新生的国家作贡献。
不过,与同龄人相比,我有比较独特的经历:十四岁加入地下的中国共产党,十五岁退学当干部。真正以青年人的姿态走向社会,是1950年5月我作为中央团校第二期学员毕业之后重新开始工作。
正好在这个时候,苏联外文局出版了中文版的加里宁著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加里宁曾任苏最高苏维埃主席。他在书中提到青年不但要学习先进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政治觉悟高,道德高尚、纪律严明、谈吐优雅,甚至应该有健康的身体,如舞蹈演员般美好的身材和优美的身姿。总之,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应该是全面发展,而不是资本主义流水线对人的片面铸造。
建国初期,国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经济和基础建设,尤其是重工业。我记得从德胜门往北就是北京著名的大学区——分布着钢铁、石油、地质勘探、工业等苏联援建的八大院校。这些是当时全国青年学子都非常向往的学校。
那个时候,钢铁、石油、地质勘探等和工业化有关的专业是青年学生首选的热门专门。此外,工业管理专业也非常热门,中国人民大学就有这个专业。
能够到最基层最一线为祖国挖矿藏采石油炼钢铁……是面临毕业的青年学子最想做的事情。那个时候,报纸上整天宣传报道的就是这些青年人到边疆去了,那些青年人到工地上去了。
所有这些更加加深了青年学子对未来火热生活的想象,从而忽视了对未来困难的考量。
事实上,1950年代青年人面临的选择非常少,不管学得多专业,准备得多全面,最终还是要服从组织分配——一句话,做什么都是革命建设的需要。青年学子自我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一切行动都要听指挥,都需要服从整体的安排。
但是,那个时候,不管国家发出什么号召,青年人都会热烈响应,而且坚信只要对国家发展有好处,就对自身发展也有好处。面对艰苦卓绝的工作环境,也绝不会退缩,从不考虑自己得失,只是一味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激情。房子、车子……我们那一代青年人头脑中压根就没有这些,只要有个可以放下几块板的地方睡觉就行,三块板子往凳子上一搭就是床。
从中央团校毕业之后,我就回到了北京团市委,分配到第三区团工委,担任中学部后又担任组织部负责人。
我和身边那些同样年轻的同事一样,成天想的是经过我们的努力,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是健康、优美、整齐、火热、聪明、高尚、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指向哪里打向哪里、战则必胜、所向无敌的青年男女。
我们这些在党政机关工作的人,在当时社会也备受尊敬,而且我们自视都颇高,但日常工作渐渐让我看到了另一面:千篇一律的总结和计划,冗长与空洞的会议,缺乏创意新意的老话套话车轱辘话……我们多少还是有些羡慕那些能够“战斗在一线”的同龄人,对他们更为火热的生活很向往。
我记得,苏联作家安东诺夫写的小说《第一个职务》很令我心潮澎湃。小说写一个刚刚毕业的学建筑的女大学生尼娜,在巨大的建筑工地上的艰难与勇敢,眼泪与欢笑,沉醉与沉静。受这部小说的影响,我甚至打算报考大学去学建筑,要在建筑工地上献出我的热情和才能。
我被领导断然拒绝。因为我当时没有条件去学建筑炼钢,我才想到用自己的笔反映热烈的生活,才会在19岁的时候,提起笔来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在1956年创作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本文由王蒙口述,本刊记者邓艳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