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传播之公众价值观

2011-12-28高洁樊鹏

青年文学家 2011年16期
关键词:受传者新闻报道公众

高洁 樊鹏

摘 要:新闻报道是新闻事业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新闻报道方式的差异是媒体定位的必然。不同新闻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都会采取最能体现自身媒体价值的方式,而这种差异是多元化的,影响之下反映的公众价值观必然不同。

关键词:报道方式公众价值观受众媒介传播

作者简介:

高洁:出生年月:1979年;性别:女;籍贯:山东;所在单位:陕西电视台。

樊鹏:出生年月:1984年;性别:男;籍贯:陕西永寿;所在单位:陕西电视台。

[中图分类号]:G2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174-01

新闻报道方式之形式,多而自如。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每个媒体之必选,但是媒体之间以及自身的定位存在差异,故而在具体报道之中会出现多種情况的。本文将通过新闻事件的简单比较,来阐述新闻报道的受众范围和价值取向,不存在利益因素和政治压力。

一.报道方式隐性表现媒体之定位

7月23日20时许,浙江温州境内,D301次列车与同向行驶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火车车厢从高架桥上直插地面,造成惨重伤亡。这一事件消息的发布,得益于微博以几何式的方式在传播。

《中国青年报》随后撰文《到了用网络倒逼改革的时候了》,文章中写到,网友微博称:“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得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此条微博转发上万,评论7600多条。众多网民在微博上等待和分享动车追尾的相关消息,很多人彻夜难眠。无论是时效、更新速度、社会动员还是各种功能,新媒体打败了传统媒体,自媒体打败了公众媒体。

报纸当天无法出版,电视直播不能第一时间传送信号,广播不敢第一时间连线。角度如何把握?口径如何统一?一时间,传统媒体开始庸人自扰。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彷徨蹉跎的时间段,全民记者时代赋予了新媒体更高的自由度。人人坐拥网络,在现场亲历事故,在虚拟的世界里追责问责。广大博友提供海量信息,关注角度丰富。这时候,大众所追求的新闻价值和快捷和便利,而信息的甄别却抛到脑后。

新闻报道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与此同时还要求新闻报道讲究时效,注重共同兴趣,并尽可能写的准确、清晰、简明、生动。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中表现了其如何树立自我,取得受众,其优势也即刻凸显。

二.受众是公众价值观的显性享有者

公众价值观一词,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讨论关于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时所赋予的词语。查阅相关资料,并未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诠释。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公众价值观做了一个简单的定义:指的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被大众接受并认可,是社会进步过程之中的主体观念。这个定义不够准确,因为意义涵盖比较粗糙。

在受众群体既定的条件下,传播效果的好坏是衡量媒体报道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传播效果的研究主要是分析传播活动对受众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受众对传播的不同反馈、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等问题。具体新闻报道之中传播效果是需要多个环节紧密协和才能达到的,比如送达不及时或者印刷效果不好都可能直接影响到传播效果。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和适度效果论等都无济于事。

如何在报道中体现公众价值观?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第一,写受众之所想。温州动车追尾事件发生后,公布事情的过程,第一时间发布伤亡信息并追踪,本着人本和道德主义的想法所传播的信息就是大家所关心的。第二,及受众之所不知。当海量信息到达一定程度后,信息的混淆也就容易出现,甄别真伪、跟进事实成为大众所需求的。第三,深受众之所不解。很多新闻在报道的时候往往会以比较专业的表达出现,这样必然造成受众的不解和迷茫。第四,指受众之所不明。这个观点自然很明白,报道要站在受众的立场,因为报道不时给自己看,要给读者看的,必须使读者明白不懂之处。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传播效果。

在新闻报道中,谈受众之所想,分析公众之需求才能体现出其公众价值观。受传者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动的目的地之一,也是传播活动产生的最初动因。按人口学要素可将受众分为男性受传者、女性受传者、老年受传者、儿童受传者、不同民族受传者、不同职业受传者等等;从受传者的文化素质、修养入手,可分为高级受传者和普通受传者;依据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和所关注内容的范围,可将受传者分为广泛性受传者和专门性受传者。如此种种,在新闻报道中对受传者的定位极其重要。

新媒体的出现,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优势,但不同的媒体仍旧保持自身的特点,从以上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他们对于所选择受众的确定。其次,要从公众的利益出发。在现代这样一个商业化十足的社会下,记者的压力和责任越来越重,记者的尴尬处境也越来越明显。记者已经不是正义和公正的化身了,变成了商业社会下一种职业的需求。公众价值观之公众利益的包含因素是多元的,不仅需要政治文明,还需要经济文明、交往文明、文化文明等等。目前社会已经进入一个转型期,包括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文明的构建,全民族公共利益的构建四个大方面。媒体的发展不断适应并促进各个方面的进步,新闻报道要体现公众价值观就要从公众的利益出发。再者,在新闻报道中,媒体的客观性以及当前新闻价值取向的误区直接影响公众价值观。过分强调新闻的新奇性,导致不良社会影响;过分强调新闻的接近性,导致全局观的忽视;过分强调新闻的及时性,导致新闻表象的泛滥等等。媒体如何把握好自己的报道,影响到自身的发展以及受众的价值取向。

三.新闻报道方式和公众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论述,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报道方式直接表现内容,从而直接体现是否反映公众价值观或者说怎样反应公众价值观。此种包含了信息更新速度,标题的差异,篇幅的大小,报道方式和主体内容的侧重,版面设置以及时效性。通过多元化因素的控制,从而表现出报道的价值取向。公众价值观是否得到认可以及公众价值观的效应,影响并促使报道方式良性运作与否。如果报道的内容是消极的、反对的或者不健康的,就可能会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会直接影响媒体的地位。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必然要通过报道和传播到达,而这样的效果是需要媒体在经营和发展过程当中慎重考虑。二者之间是否协和发展,受到社会政治文明和大众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会被媒体的运作情况直接影响。

猜你喜欢

受传者新闻报道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论传播在现代博物馆中的应用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科技档案信息受传者的地位与类型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