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文本,感悟“情”
2011-12-28叶宝山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必须学会准确地概括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懂得提炼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读懂了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要深刻感悟一篇文章的情感并不简单,它不但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当的语文功底,还要对文章作全面、深入的透彻分析。教师努力提高学生感悟文中的“情”,坚持以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文本情感
作者简介:叶宝山,福建省屏南县棠口中心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068-02
当我们徜徉在古今中外文学巨廊时,诵读着一篇篇巨著,无不被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着的“情”所打动心扉。情是文章的主旋律,情是文章的灵魂,情是文章内容的深化。名篇佳作中,有的作者直抒胸臆,有的触景生情,有的借物抒情。细细体味感悟,无不让人拍案叫绝。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感觉到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情感总是提炼的不快或不准,缺少一种超脱、升华的元素。笔者通过反复琢磨研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使得笔者所任教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提升文本中的情感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使得他们的阅读水平得到了跨越的提高。
一、透析动机与目的,感悟文章的情感
动机就是一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的而采用的方法、手段。目的则是一个人做某项工作而要得到的結果。作者著一部书、写一篇文章或赋一首诗、词,都有其内在动机和明显的目的。简要地说,其动机就是作者写什么?怎样写?其目的就是这样写为了什么?为此,当我们阅读文章时,就要对文本作细致的分析研究,从文本中弄懂作者写了什么样的人、事、物,并搞清其中的来龙去脉。接着再揣摩作者为何这样写?作者为何这样写其实就是文章的“情感”。它通常表现为作者赞美、歌颂了什么?热爱什么?告诫人们什么做人的哲理?或抒发了作者个人怎样的心情或情怀?这就要求教师在归结文章的情感时,要作分门别类的指导。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就重视对学生作不同的指导。例如:《泉城》(四年级上册)(江苏版)一文,教学之时,教师指导学生:作者写了什么?(济南泉水的特点)怎样写?(总述:济南的泉多而美;分述:珍珠泉—神奇,五龙潭—泉多,黑虎泉—声大,趵突泉—大、清、美;总结:泉水天下闻名)(写作的动机)这样写为了什么?(赞美泉水的神奇美丽,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写作目的)再如:《田园诗情》(与《泉城》同册同版)一文,课题本身就表明是一篇抒情之文,文中的内容较为散乱。因此教师就指导学生仔细读、认真想。先找出描述景物的句子,简要地概括出作者描写的景物,然后再进一步提问:面对这样如诗如画的异域风光,你有何感慨?作者抒发的又是怎样的情感?(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这样学生就能身临其境地回答出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这两篇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也就是动机是为目的服务,目的是在某种动机下产生的必然结果。
二、搞清时代背景、社会概貌,感悟情感
时代造英雄,时代出人才。凡是杰出的人才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在一定的社会中孕育而成的,没有脱离社会的人才。一部成功的文学巨著,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上乘的文学佳作其实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应。因此,文学巨著中创作者的思想、心理、情感都与当时的时代、社会紧密相连。要精准地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挥洒的情感,就必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当时有关的社会概貌,这在古诗词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古诗词叙述的内容离现在时间较远,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人文景观学生一无所知,这就给学生学习古诗词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而,要想真正地把握古诗词中作者所抒发的内心情感,更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当时的社会概貌。如《元日》(四年级上册)(江苏版)一诗,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事迹:王安石是宋代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21岁中进士,当过十年的地方官,做了许多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事情。被任命为宰相时,由于推行新法,后被迫辞职。再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据说喝此酒可以避瘟疫。还有,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桃符”后来指春联。最后,再指导学生熟读诗句,并理解诗句叙述的内容,从中点拨,让学生归结出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表达了诗人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理解的深,学的透,而且感到自然、轻松、舒心。
三、通过激情朗读,表达文章的情感
朗读是连接文章情感的纽带,朗读是文章展示情感的媒介,朗读是文章放飞情感的闸门。歌曲是靠歌唱家精彩的演唱表达情感的,文章通过富有激情的朗读也能很好地表达某种情感。朗读时,或激昂澎湃、或抑扬顿挫、或柔声细语,就能把文章句词里饱含的某种情感表现出来。虽然这样表现出来的感情是零星的、片面的,但却是细腻的、委婉的、具体的、深刻的。这种情感服从于文章的主要思想感情,就像涓涓细流汇集成江海一样。像《但愿人长久》(四年级上册)(江苏版)一文,作者着重描述了苏轼情感的变化,从触景而生“思念”之情到有感而发“埋怨”,最后豁然开朗而稍有“宽慰”,苏轼的情感变化贯穿全文。这是一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好教材,因而朗读时要指导学生仔细体味,很有感情地读出作者在文中赋予人物的情感极其情感的变化。如:“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这一句朗读时应指导学生“语速平缓、语调沉郁”,读出苏轼思念弟弟之情,并且“只有”和“心绪不宁”应加重语气;“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这一句苏轼触景生情,将满腔的思念之情引向对中秋圆月无尽的愁怨。朗读时应指点学生“语速缓慢,将低沉的声调拉长”,以表达出诗人饱含着的惆怅与伤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几句词句朗诵时指导学生“语速缓慢,语调深沉、含蓄,高低轻重兼具,抑扬顿挫”,以表达出诗人内心宽慰之后那豪放烂漫之情。通过这样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主人公内心深沉的情感便淋漓尽致地表达无遗了。当然,古诗教学,更要重视有感情地朗读,以更完美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
四、展开神奇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通过想象能呈现人物活动的空间,模拟事物在特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能再现人物在某种场景中活动的情景。通过想象还能从多层次、多角度考察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动态。故在阅读文章时,凭借作者在文中描述的具体材料,有必要展开神奇的想象,透彻分析文章的细节。这样才能拓宽思路,多方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着的情感,以达到掌握文章主要思想感情的最高境界。像《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五年级下册)(江苏版)一文,在感悟思想感情时,教师就先指导学生想象红三军长征过草地殿后的情景:茫茫草地,一眼望不到边,断粮后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的战士们,因饥饿一个个昏倒在地。(悲惨绝望的境地)再想象彭德怀的心理活动:他多想战士们早些走出草地跟上大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啊!但因饥饿威胁,战士们饥困交加,已经支持不住了。他忧心忡忡,心急如焚,他希望有什么奇迹出现以解燃眉之急,但奇迹终未出现。他左思右想,观前顾后,终究无计可施。突然,他想到了枪杀骡子以解除困境。最后想象并概括彭德怀杀骡子时复杂的内心情感:想杀骡子,心情矛盾;决定枪杀骡子,内心痛苦;命令枪杀,痛上加痛;枪杀之后,感慨万端;吃骡肉,心情不平。通过指导学生合情合理地想象这一系列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中透露着的情感,学生就不难总结出彭德怀的深厚思想感情:他爱骡子,但更爱战士们。通过这样的想象指导,使作者在文中给予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加丰满突出,鲜明强烈,从而感染了读者,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此外,教师还觉得,古诗词的教学,若能正确地指导学生展开合乎逻辑的想象,对于更加完美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上述是笔者就“提炼文章的思想情感”所作的四个方面的论述。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人的情感也是多样的,每篇佳作中都激荡洋溢着作者的深情。笔者以为,阅读时要真正清晰、完美地总概出文章里的思想感情,还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更加深刻的探询。
参考文献:
[1]王丽鹃.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5。
[2]沈培坤.小学语文: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