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德莱德学校职能思想述评

2011-12-28吴弘黄庆丽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莱德职能目标

吴弘,黄庆丽

(1.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1;2.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古德莱德学校职能思想述评

吴弘1,黄庆丽2

(1.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1;2.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古德莱德以美国公立学校系统为研究对象 ,从三个层次、四个方面和十二个具体目标入手,全面而立体地描绘了学校职能。古德莱德学校职能思想兼顾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指出教育的重要意义,对美国教育影响深远,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也有启示。

古德莱德;学校智能;学校目标;研究启示

约翰·I·古德莱德 (John·I·Goodlad,1920— )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同时也是一位卓有成效的实践革新家。他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他在美国优质教育委员会主席加德纳的邀请下所进行的学校教育研究是美国教育史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调研,他倡导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层次全面而系统的教育改革。他从哲学层面对学校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和总结,形成五大类研究主题:(1)不分级思想;(2)课程探究;(3)学校教学;(4)师范教育;(5)学校革新策略。[1]这五大主题的分类只是提供了古德莱德研究的一个简易组织结构,除此以外,对学校职能的不懈思考贯穿在这些研究领域的始终,这也是和建设“最好的学校”的呼吁和保证所有儿童能够接受“优秀的公立教育的公平付费、公正、社会正义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一、古德莱德学校职能思想综述

古德莱德所阐释的学校职能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所说的学校职能,即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即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可看成教育的职能。”[2]一般认为,学校的职能包括培养人、传承文化和人才选拔三项基本功能。古德莱德主要是从哲学的层面把学校的职能分解成三个子问题:学校被期望做什么(goals)? 学校在做什么(functions)?学校应该做什么(aims)?[3]分别从外在期待、实然和应然的角度来描述学校职能。

(一)学校职能的层次

1.学校被期望做什么(goals)是不同的个人和团体对学校所持有的期望,既包括正式的官方文件所表达的学校目标,也包括对学校感兴趣的人士在头脑中对学校的期望。后者比前者的数量要大,并且对学校活动的影响也更加深远。官方的论述认为学校的目标在于教育,主要是传授给学生应该获得的各种知识、技能和态度。而非官方的期望既不能提供学校在做什么,也不能提供学校应该做什么的相关信息,只能阐释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关系。

2.学校在做什么(functions)即学校是如何被利用的,是由林林总总零散的可观察到的现实中的教育现象构成。这可以通过访谈和观察得出,研究结果可以考察官方所确定的目标和实际情况所存在的差异。通过与官方的文本目标相比,更能够确定学校被用来实现什么。

古德莱德认为当前流行的单一利用标准化测试和仅有的测量工具衡量学生的发展结果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忽略了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和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全面反映出学生在学校的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个人的长期影响。这种做法的通行原则是高分意味着好学校,低分意味着坏学校,使人们忽略对学校职能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也造成评价的简单化倾向,会造成学校改革决策和发展危险的后果。

3.学校应该做什么(aims)是指学校除了明确的教育功能外,是否还应该被用作实现其他非教育的目标,比如说课程是否要随职业教育目标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综上所述,对学校职能的理解包括双重含义,一方面个人要学会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学会在民主社会做出个人的独立判断,或发展个人才能;另一方面要通过培养好公民所拥有的习惯和倾向来为社会服务。

(二)学校职能分类和具体目标分解

学校是为了什么?当古德莱德对这一主题进行细致研究并且探索答案的时候,他得出了培养“理性的人”的结论。“理性的人”能够超越自我的限制,他并不是自我中心的,这个人能够发展他或她全部的潜能,并且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由此可知,古德莱德的学校教学的目的既不是个人本位的,也不是社会本位的,而是两者的综合。它既强调人,也强调人类。由此出发,他和他的同事把学校的目标归为四类,学校的发展就是朝着这四类目标(见下表)前进并逐渐完善。

1.学术目标,包括所有的知识领域和人类一切的智慧技能,基本出发点是学习美国的宗教原理和法律,这也和目标4中的个人道德和社会伦理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一目标是自建立现代制度化教育以来一个经典的教育目标,体现教育起点公平的基本内涵,为各国发展教育所接受和遵守。

2.职业目标,培养从事有生产力的工作和承担经济责任的素养,为工作和进行经济活动做准备。1908年,美国“职业辅导之父”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创办职业指导局从事职业指导工作,这成为人们公认的职业指导工作的滥觞。[4]此后,美国的公立教育系统开始承担起职业指导的职责。

3.社会和公民目标,为进入复杂社会生活所需的社会化做准备。个体的社会化和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是教育社会功能的一体两面,由学校所承担的文化选择和价值传承功能同时也是实现未来一代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必然步骤。

4.个人目标,强调个人责任心、才能和自由表达的发展。个人主义以及此后的人本主义在美国的悠久传统,使得个体发展的目标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突出。从身体到心理,从自我概念到自我决策,从创造到审美能力的培养都成为重要主题。

二、古德莱德学校职能思想评价

古德莱德学校职能思想的产生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家庭和工商界对教育质量下降的批评和对整个国家公立教育系统期望值降低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当时批评的焦点集中于在学生学业能力测试成绩在国际评估中名次落后。为了应对这种批评,彻底厘清学校作为“文明的基石”究竟应该担负何种职能,古德莱德学校的职能进行立体构建。他的学校职能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还原教育的本质,恢复学校的教育性

学校作为社会机构之一,所承担的基本责任就是能够培养应对民主社会生活的有教养的 “理性人”。而二战以来,人们对公立教育系统教育质量的关注、对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的关注都不是从教育的本质出发,而是出于对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应对经济和军事竞争出发,混淆了学校教育和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机构的界线,因此教育成为各种指责和批评的众矢之的。“成为问题的中心,成了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深层问题的替罪羊,教育改革的设计中关注的是教育外在的要求而忽视了教育自身的要求。”[5]要期待教育改革成功,只能聚焦于那些学校能够承担的具有教育性的目标,学校无法实现外界所期待的所有目标,因为学校只是社会的一部分,仅仅是作为教育机构存在。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古德莱德从最初关注不分级学校开始,就使他的教育思想始终带有人本主义的色彩。无论是从个人目标来看,还是从社会和公民目标来看,古德莱德都设计了一个能在民主社会独立生活、承担责任、完善自我而又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建设的理想人的模型。“如果学校没有培养出自主自律的公民,这对社会和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失败”;“民主政府只有在人民积极参与的情况下才能生存。”

(三)改善学校教育的乐观主义思想

虽然对公立学校教育系统的否定和指责声一片,可古德莱德通过对38所学校的调查,得出一个振奋人心的结论:大部分来自中产阶级的家长对子女所就读的学校评价较好。对学校评价较低的根源是评价工具的单一化和评价目标的狭窄化。接下来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学校现在做的最不好的教育工作,社会的其他方面也不会做好。这是由于学校的中心职责是教育,而教育的本意是指培养那些在人文思想和教育目的中被长期颂扬的、增加个人敏感性的素质,而这些素质是需要有意识、系统和长期的努力才能培养出来。由此肯定了公立教育系统一直在维持民主政体以及实现教育发挥每个人的个人潜能的作用所做的持续性努力。

三、古德莱德学校职能思想给我国的启示

古德莱德被看作是美国当代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第一人,如同杜威在1919年和1921年两次访问中国,他也曾于1981年率领美国教育基金代表团(the American Education Delegation)访问中国,他对中国教育的建议引起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古德莱德的学校职能思想是在美国教育改革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观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实际,可有以下启示。

(一)对我国学校功能定位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对学校功能的定位始终都侧重于教育的社会功能,这一方面是出自我国自战国《学记》以来的教育思想一直有强调学校教育“化民成俗、建国君民”的浓厚文化传统,另外也是中国在谋求独立强大的现代化之路上的必然选择。我们一贯的主张是教育不是为培养人而培养人,教育不是单纯为教育而教育,学校被赋予了太多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口的职能。以致现在只要产生某个领域的社会问题,人们就习惯性地到学校教育中寻找根源,教育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而学校的本体功能被弱化和肢解。

当我们重新设计把人口大国转化成人力资源强国时,当我们需要根本上通过提高人口素质来提高文明水平时,当我们把发展教育的着眼点转向发展素质教育时,我们来关注“人”的问题,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和古德莱德的教育职能定位,和他一再反复强调的学校的教育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中国近代以来经历了两次教育转折:一次是清末的废科举兴学校,一次是当前的教育转型。当前的现代教育转型是要转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转功利性教育为价值性教育,转维持性教育为未来性教育。扭转学校封闭、落后、不平衡的发展样态,维护学校自身以及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的良性生态系统。学校教育只有立足“育人”这个根基,紧紧抓住“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主题,其他社会功能的实现才得以可能。

中国的教育改革也遭到一些否定和批评,来自体制内外的压力和阻力都很大。诚如古德莱德先生所言,没有灵丹妙药。教育改革总要面对教育自身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迎接未来挑战的不确定性的特点,在改革起始阶段所制定的教育目标是一种期望和理想状态,其实现与否需要依靠教育改革和其他领域改革的博弈、合作和谐调。教育和每个人的生活和利益相关,全社会都要对学校教育负责。

(三)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影响

教育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领域讨论的热点话题,人们反复从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侧面来进行论证。古德莱德对这个问题的探索结果就是建立一个教育化社会、恢复学校的教育性、从人的发展而不是从学习成绩角度衡量学校质量、照顾差异最终通过缩小教育差距来达到这个目标。教育本身规模和质量的发展会逐渐弥补教育差距,但是要实现知识的人本化或知识资本的民主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英]乔伊·帕尔默主编.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73

[2]柳海明﹒教育原理[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68

[3][美]古德莱德.学校的职能[M].赵晓燕编译.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2

[4]宋争辉﹒简论职业生涯管理理论[EB/OL].http://theory.gmw.cn/2010-03/26/content_1075419.html,2010-03-26

[5]龚晓维.古德莱德中小学教育改革思想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8:38

Commentary to GOODLAD's thought of schools functions

WU Hong,HUANG Qing-li

GOODLAD study American public school system,he from three levels,four aspects and twelve specific goals,comprehensive and three-dimensional picture of the school functions.GOODLAD school functions thought both the nati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also develop from the individual's point of view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nese educational reform,enlightenment.

GOODLAD;school functions;school goals;enlightenment

G51

A

1009-9530(2011)06-0142-03

2011-09-16

吴弘(1970-),女,安徽枞阳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育硕士,蚌埠慕远学校教师。黄庆丽(1979-),女,安徽定远人,蚌埠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莱德职能目标
找回237个买主
职能与功能
杭州康莱德酒店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第六堂写作课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