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中学物理教学活力的艺术

2011-12-28张胜利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比喻活力

张胜利

(淮南市第七中学,安徽 淮南 232007)

增强中学物理教学活力的艺术

张胜利

(淮南市第七中学,安徽 淮南 232007)

中学物理教学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一种教学行为艺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适时采用“变奏”艺术 、点拨艺术、过渡艺术、模拟艺术、比喻艺术、空白艺术、类比艺术等多种教学艺术,增强教学活力,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物理;教学活力;艺术探索

物理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教师若能适时采用多种教学艺术,增强教学活力,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增强教学活力的艺术有哪些呢?本文笔者试图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浅见,供同仁参考。

一、“变奏”艺术

音乐中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是“变奏曲”,把这种艺术形式从音乐移植到物理教学中来,成为教学中的“变奏”。“变奏”是在教学中通过叙述方式、理解角度、思考线路、思维素材等等的异化和变迁,提供多形态的物理信息,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接通多方位的解释线路,从而促进内容的深化,理解的深入,以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艺术。

为了突破某一难点,往往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突破通常思维模式,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来认识事物,提出不同凡俗、异于他人的独特见解。当学生对于某一种解释在理解上有困难时,可能对另一种却易于接受,这样就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从不同的侧面深化了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图:一个球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随后在水平面上匀减速运动6米,最后停止,斜面长10米,总运动时间10秒,则小球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是多大?

学生解此题往往从s=at2/2出发,列出方程组,求出各段时间上的加速度,再求速度。因为较繁,一些学生解不出来。为了启发学生寻找简便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的角度阐述:

①球是匀变速运动,所以可用平均速度处理。(解题过程略)

②用v—t图象求解。可见,对同一问题若从多种角度给予不同的解答,则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全面、深刻,学习过程就不单调而变得丰富多彩,富于变幻。

二、点拨艺术

教学中的点拨,是一种诱导式的教学手段,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提示和指点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例如:在讲解电容器对交、直流电的作用时可这样进行比喻:电容器与交流电是“亲家”,与直流电是“仇家”,“亲家”来时开绿灯(允许通过),“仇家”来时亮红灯(不允许通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印象深刻,不宜忘记。

三、过渡艺术

物理教材的章与章、节与节、段与段、实验与理论、概念与计算、应用等之间教学中都有一个过渡问题,过渡如舟桥,它能把段与段、节与节、此问题与彼问题巧妙地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堂课,教师若能采用恰当的过渡方法,则可以使全课浑然一体,学生的思维将能顺利地展开而不至于感到突兀,所以,过渡是物理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过渡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将一些古今中外的趣味物理小故事适时地穿插在章节或段落之间,将可使学生积极思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上到磁体一节时,讲了秦始皇如何防刺客的故事,学生听后兴趣盎然,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四、模拟艺术

有些自然过程或大型机器、实验装置等,其原理属于教学内容,但无法把实物搬到教室里来,因此要用模拟的方法来填补这一空白。

例:用拔火罐或注射器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在篮球中放一块条形磁铁来模拟地球磁场;用注射器连通鱼缸中的水瓶模拟潜水艇等等。在以上例子中,模拟物和被模拟物在原理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实体结构和规模的大小,即所谓“同理异构”。

五、比喻艺术

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指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与其有相似之处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所谓教学比喻,就是把这种修辞方法移植到课堂上,用学生熟知的、且与新知识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事例,对应说明新知识的疑难之处,配合正面讲解,达到教学目的。

有些知识点难以找到可比的实例,不妨虚构一个同理的事例,或利用现成的民间故事、笑话等,来进行比喻。

例:有这样一则笑话:说是某人想咬掉自己的鼻子,但够不着。于是他站到板凳上,又站到桌子上,最后爬到房顶上结果还是够不着,显然,在这件事中有决定意义的是嘴和鼻子之间的相对高度,而不是他们的绝对高度。这则笑话如用来帮助理解电势的相对意义,是再好不过的了。

六、空白艺术

在物理教学中,如果为了强化教学,追求讲深、讲透、讲细、把一堂课搞得水泄不通,紧张地喘不过气来,学生的思路完全束缚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及时恰当地留给学生认识的自觉“内化”机会。在讲课当中,教师常常讲到兴趣正浓时,有意嘎然而止,留下空白。就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例如:在导出磁通量公式时,可以这样讲:“在匀强磁场中,穿过垂直于磁场方向单位面积的磁感线条数,等于磁感强度B,那么垂直于磁场的面积S时的磁通量一定是”话到此处,突然停下,让学生去回答。学生通过积极思维,立刻做出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填充空白,从而加深理解了讲课内容。

七、类比艺术

“类比”是借助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比较将一种已经掌握的特殊对象的知识推移到另一种新的特殊对象的研究方法。运用类比方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它能帮助学生寻求思维的线索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类比,其共同点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两者差异是:平衡力是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其效果是使受力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相互作用力是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其效果是使各自的对方改变运动状态或发生形变。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适时地采用不同的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动态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知不觉地步入知识宝库中“撷取桂冠”。

[1]王棣生.中学物理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2]李连宁,傅国亮.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李争平,孙红霞.中学新课标资源库[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G633.7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9-9530(2011)05-0137-02

2011-07-21

张胜利(1971-),男,安徽寿县人,淮南市第七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比喻活力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比喻
活力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比喻最爱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