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记忆 传奇浙江

2011-12-28李佳敏濮于宇

浙江人大 2011年7期
关键词:浙江

■李佳敏 濮于宇

红色记忆 传奇浙江

■李佳敏 濮于宇

从南湖红船扬帆起航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驾驶这艘红船,已经驶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在这90年里,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留下了深刻的浙江印迹。

寻根溯源,抚今追昔。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沿着前人留下的红色印迹,共同追忆这些发生在浙江的重要历史事件。

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

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红色经典”之一——《共产党宣言》,影响了几代共产党人。译者陈望道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了中共90年的历史长卷中。

20世纪初叶,一批思想先进的中国青年先后旅日求学,陈望道正是其中之一,留学期间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对陈望道的一生而言,1920年是一个重要坐标。这一年,29岁的陈望道收到《民国日报》邵力子的来信,得知上海《星期评论》社的戴季陶请他翻译《共产党宣言》,对方还提供了该宣言的一个日文版和李大钊从北大图书馆借来的英文版。

在随后的日子里,陈望道把自己“关进”了浙江义乌老家的柴房,废寝忘食翻译全文。在如今那间已经破旧得几乎踪影难觅的柴房中,还留下了他一边翻译一边吃粽子,误把墨汁当红糖放进嘴里的一段佳话。

今天,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列的《共产党宣言》珍贵译本上,我们依然能辨识出,最初陈望道将马克思的名字翻译为“马格斯”。1920年《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从此开启了这部红色经典在中国土地上的广泛传播。

衙前农民运动

在萧山衙前镇凤凰村的一个山冈上,一座烈士墓碑高高耸立。她深情俯瞰着这片红色的土地,把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昭示给后来者。烈士墓的主人名叫李成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个农民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1年夏天,在共产党人沈定一指引下,头戴毡帽,已经68岁的李成虎发动并组织了农民协会,同地主奸商斗争,农民们捣毁了哄抬粮价的米店,迫使地主和官僚写下同意农民在西小江养鱼的字据。

这让农民看到了团结的力量,提高了斗争的信心和勇气。9月27日,衙前农民协会成立,沈定一等人起草了中国现代农民运动史上第一个革命斗争纲领——《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和《衙前农民协会章程》。

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但充满斗志的李成虎依然被大家称为虎将,短短一两个月时间,这波农民运动的风潮遍及萧山、绍兴、上虞3县共82个村,但很快被军阀当局血腥镇压,李成虎也被逮捕。这年冬天,李成虎英勇就义。

衙前农民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被称为“全国农民运动历史的最先发轫者”。这次农民运动虽然时间不长,但它揭开了中国现代农民革命斗争的序幕,显示了农民群众潜在的伟大力量。

中共一大南湖会议

水乡嘉兴,历史长河中驶过多少桨声帆影,但唯有一叶红船,彪炳史册、享誉神州。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于是,以李大钊和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是,7月30日晚,因会场遭法租界巡捕搜查而不得不改变会议地址。

到哪里去才合适呢?正在大家踌躇之际,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提出去嘉兴南湖召开会议的建议,得到大家一致认同。

跌宕起伏中召开的一大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讨论了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一大在南湖的这艘船上闭幕。“开天辟地”、“焕然一新”,毛泽东曾用这八个字来形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非凡意义。

凝聚着党诞生历史的一艘普通画舫也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闻名中外的红船,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扬帆启航的地方。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故地重游时,在纪念船上留下了让后人回味的诗篇。

西湖会议

西湖,不仅以景色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深厚而闻名于天下,而且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曾在美丽的西子湖举行过一次特别会议,为党的历史卷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22年8月,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共产党与国民党两党合作的形式问题。

陈独秀主持会议,马林将共产国际的指示信读了一遍后,详细阐述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马林讲话后,与会人员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会议整整开了两天,最后决定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条件下,中共少数负责同志可以根据党的指示,加入国民党成为党员。在此基础上,1923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不久,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太雷、张国焘、俞秀松等中国共产党的少数负责人即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开始帮助孙中山先生筹备改组国民党组织的工作。

中共杭州小组成立

皮市巷,一个被称为杭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地方,属于杭州的老城区,位于繁华的庆春路和解放路之间。中国共产党杭州小组正是在此成立,这是浙江省最早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1921年的冬天,杭州印刷工人徐梅坤在上海第一次与陈独秀见面,并进行了长谈。不久,陈独秀就介绍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8月底,时任中共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的徐梅坤,在上海前往杭州的火车上周密思考着建立和发展江浙地方党组织。

皮市巷3号——徐梅坤选定的落脚点。它的主人刘大白曾是宗文中学的学生,所以,这里也成为了宗文革命师生秘密的“红色据点”。1922年9月初的一天,三位不同寻常的客人齐聚皮市巷3号。其中时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部主任的于树德,以浙江法政学校教员的身份前来;一身戎装的金佛庄,也与徐梅坤取得了联系;另外一位则是杭州闸口铁路机修厂的钳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特派员沈干诚。经过简短的仪式后,徐梅坤庄重宣布,中国共产党杭州小组成立,隶属于中共上海地执委兼区执委领导。

中国共产党浙江地方组织的成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杭州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结果,是浙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红十三军的斗争

在楠溪江上游,岩头村西北约6公里处,有一座静谧恬适的村庄——五 村。山冈上,雄伟地矗立着红十三军纪念碑。碑高10米,张爱萍将军手书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13个熠熠生辉的金色大字,镌刻在碑体的青石上。

“村村饿殍相枕藉,十村九室无炊烟”,诗句描述了1929年浙南地区发生的大灾荒。而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却有增无减,天灾与人祸叠加。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浙南地区先后爆发了多起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暴动,其中以永嘉县西楠溪地区最为激烈。

按照中央巡视员金贯真的建议,中央军委于1930年3月初派军事干部胡公冕回家乡组织红军。3月9日,在永嘉黄皮成立“浙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5月初,各地红军游击队相继集中到永嘉枫林整训,宣布浙南红军游击队统一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正式成立红十三军军部,胡公冕任军长,军部设在永嘉五 村。

红十三军军部建立后,以各地游击武装为基础,先后建立了3个团。红十三军全盛时期,人数达6000余人。主要以永嘉、温岭、永康、缙云为中心采取游击战术,足迹遍及浙江南部20多个县城和山区,曾一度攻入平阳和缙云县城。然而,在国民党军的疯狂“进剿”下,红十三军主要领导人或牺牲或离开,战斗频频失利。

“但是,红十三军用悲壮历程构成的英雄诗篇,像不灭的火种,撒向人间。”事隔80载,后人并没有忘记,红十三军这些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为革命承担了多少的苦难和艰险,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美好的春天。

红军挺进师在浙江

浙江温州平阳县山门镇素有“浙江延安”之称,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特别是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挺进浙江,在这片土地上烙下了红色印记。为了纪念在革命中“流血、流汗、不流泪”的革命烈士,当地政府在平阳县山门镇凤岭兴建了红军公园和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等建筑。红色建筑群,犹如革命烈士的鲜血将山岭染红。

上图:红十三军军部旧址。下图: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上图: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

下图:杭州谈判旧址——澄庐。

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赣东北苏区成立,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委。1935年 3月 23日,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在浙西南、浙南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开辟了浙西南、浙南游击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展了土地革命。7月底8月初,挺进师发起“八一大示威”,开展“缴枪扩军”运动,扩大了红军的政治影响,给国民党反动当局以有力的打击,有力地掩护和策应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

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国共双方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遂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并于1938年3月,由粟裕率领开赴皖南,正式编入新四军序列,开始了抗日斗争。

周恩来与蒋介石杭州谈判

杭州湖滨一公园游船码头附近,有一幢沿湖而筑的黄色三层西式别墅——澄庐。

1927年,蒋介石、宋美龄在上海完婚,作为结婚礼物,“澄庐”的主人盛恩颐将其赠与蒋宋夫妇。1937年初,蒋介石由于腰部受伤来此疗养,在此会见了周恩来、潘汉年并开始谈判。

1937年3月24日至月底的“杭州谈判”使得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此次会谈地址除了澄庐之外,还有烟霞寺、柏庐以及德清莫干山的白云山馆。

烟霞寺原位于杭州市区翁家山东北方的烟霞岭,解放后已不存在,原寺址改为烟霞茶屋。从烟霞岭西麓拾级而上就是著名的烟霞洞。

在杭州凤起路的东边有一套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旧式建筑——柏庐别墅。进门之处,挂着一幅周恩来与国民党联络代表张冲的合照。这幢别墅建于民国,曾做过浙赣铁路局局长杜镇远、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的官邸,解放后一直是杭州铁路系统的招待所。

白云山馆位于莫干山芦花荡公园上端,此处绿荫环抱,白云缭绕,一眼望去,俨然一幅“白云生处有人家”的写意山水画。1928年,国民党元老黄郛买下莫干山的509号别墅,取名为“白云山馆”。最终,就是在这里,国共实现了第二次握手。

中共浙江省委重建

岁月悠悠,有些人早已逝去,却依然长存于人们的记忆里,鲜活于当地人的自豪中。在浙江永康马头山麓的一座陵园里,一位革命先烈静静地长眠于此,他就是抗战时期中共浙江省委重建后的第一任省委书记——刘英。

刘英是江西瑞金人,1929年,在他24岁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过中央苏区5次反“围剿”斗争,屡立战功,与粟裕一起创建了浙西南、浙南游击根据地,在浙江这片土地上进行了3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1938年5月7日,为加强对分属不同系统的浙江各地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刘英、顾玉良、汪光焕等在平阳县玉青岩村召开会议,撤销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浙江省工作委员会,成立中共浙江临时省委。1938年9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浙江临时省委转为正式省委,完成了中共浙江省委的重建,而刘英也正式成为浙江省委重建后的第一任省委书记。

在刘英的领导下,重建后的浙江省委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各种救亡团体、报刊和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浙江成为全国抗日救亡活动搞得最好的省份之一。

1942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刘英被国民党杀害于永康马头山麓的丹枫树下。

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

平阳县的冠尖和马头岗,一东一西、一高一低,遥相对望。历经岁月的洗礼,村子里几间素雅的民房越发显得古朴,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就坐落于此。

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开始积极反共,在各地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形势非常严峻,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人决定召开全省党代表大会,以确定今后的工作任务,而会议地点的选择非常重要。

浙南马头岗、冠尖山一带森林茂密、古木参天、山路陡峭、地势险峻。1930年开始,中共浙南党组织的早期领导人在此开展了革命活动,是当时中共在浙江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区域之一。同时,当地贫苦村民积极拥护、支持和参加革命,为党组织和红军提供食宿,站岗放哨,递送情报,一部分优秀分子加入了革命队伍和党组织。

基于如此的天时地利人和,浙江省委最后决定于1939年7月21日在浙南平阳县凤卧乡召开会议。会议分别在马头岗和冠尖召开。

出席大会的代表26名,列席代表9名,代表全省19000多名党员。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刘英代表省委作政治报告,各特委代表也在大会上作了工作汇报。大会分析了当时正在急剧变化中的浙江局势,提出了动员各界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战,武装保卫浙江,改善民生,促进政治民主等主要任务。

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浙江党组织召开的唯一一次全省党代表大会,对巩固党的组织,坚持团结抗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浙东区党委的建立和浙东根据地的创建

“玉龙吼山山为开,悬涛迸出翻崔嵬。回风便可作飞雨,共听万壑鸣春雷。”在四明山麓的章水镇樟树村,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就坐落于此。

在四明山革命纪念碑前,刻有“浙东刘胡兰”李敏烈士的肖像。作为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年轻的女区委书记,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李敏在残暴的国民党顽军的枪刺下,壮烈牺牲,年仅21岁。

上图: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下图:中共浙江省委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马头岗。

上图:浙南游击队纪念碑亭。

中图:新四军苏浙军区一纵队司令部旧址。

下图:2009年1月,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上羊市街居委会成为了杭州试点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的首批试点单位。陈建荣 摄

李敏同志为之奋斗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1941年5月起,中共浦东工委领导的武装南渡杭州湾到达浙东敌后,开辟了三北抗日游击根据地,拉开了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序幕。浙东党组织在各方面大力支持南渡部队,为建立和发展根据地创造有利条件。

1942年7月28日,以谭启龙为书记的中共浙东区委成立,统一领导浙东抗日斗争,党领导的浙东各抗日武装统一整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了以四明山为中心,包括三北、四明、金萧、淞沪根据地和三东游击区的浙东抗日根据地。

“英雄抛碧血,化为红杜鹃”。俯瞰这座用热血浸染的四明山脉,上面已开出朵朵红花,娇艳欲滴,生机盎然。

新四军苏浙军区

古槐参天,银杏华盖,松柏掩映,翠竹交织,百花吐蕊,绿草如茵,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就置身于这丛盎然绿意中。

走入位于长兴县温塘村的纪念馆,感受着它古朴自然、庄重典雅的气息,透过馆内收藏的645件珍贵文物,一段烽火弥漫的峥嵘岁月展现在了世人面前——“1945年1月13日新四军苏浙军区由原新四军第一师和第四师十六旅组成,组建后共作战135次,其中在解放德清的战役中消灭日伪军13000多人……”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共有文物、照片1600多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成立于1948年11月 5日,到1949年 4月,浙南游击纵队已建立3个支队、1个独立大队和1个警卫大队,部队发展到4000余人,民兵9万余人。

在全国解放战争中,浙南游击纵队配合解放军为浙江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瓯江南岸,第一支队取得围困泰顺城的胜利;在瓯江北岸,第三支队主力渡海解放玉环县城。温州解放后,浙南游击纵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解放了浙南全境。

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

2008年6月底,一个消息在这个社区里口口相传,居民的话语中、眼神里透露着些许自豪。

“我们确定,成立于1949年10月23日的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为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2008年6月28日,民政部专家宣布的结论,让84岁的陈福林和89岁的陈道彰激动不已,封存在他们脑海里的记忆又一次活跃起来。

1949年10月23日,人力车夫出身、已是杭州棉种保管组的棉种翻晒组组长的陈福林,被领导点名去“参加革命工作”。

晚上7点,陈福林匆匆出门,赶往离家5分钟脚程的西牌楼小学参加居委会干部的选举会。发下来的选票上,有21名候选人,“每张选票划17个圈,少划可以,多了不行。”

陈福林以220票当选居委会主任,陈道彰以208票当选副主任。移交公章时,国民党保长们不配合,还是在区长秘书把手枪拍到桌子上的情况下,才将公章陆续交出来。区长秘书将这些象征权力的公章转交给陈福林,但陈福林第二天就把它们烧了。

“居民投票选举‘小巷总理’,这事以前想都不敢想。”参加选举的居民们都有一种自豪感。在上羊市街居委会的试点基础上,1949年12月1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全市发出《关于取消保甲制度,建立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指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到1950年3月,杭州全市基本完成了取消保甲制、建立居民委员会的工作。

居民委员会取代保甲制,实践了“人民民主管理城市”的理念,标志着基层民主自治走上历史舞台,是中国基层社会的一次深刻变革。

毛泽东在杭州主持起草宪法

位于杭州西湖西面杨公堤上的刘庄是西湖最美丽的园林,在刘庄里的小山丁家山上,有一处亭式小屋,是毛泽东当年读书和写作的地方。刘庄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孕育之地。

1953年12月,毛泽东率领刚成立的宪法起草小组成员胡乔木、田家英等来到杭州,住进了刘庄一号楼,办公室设在北山街84号大院内30号楼,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1954年1月7日,在宪法起草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用宪法这样一个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和正确的道路可走。”他强调了宪法起草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一要坚持人民民主的原则,二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在具体条文上又要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要简单、明了。”

毛泽东就是以趟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崭新道路的精神,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拿出了一部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宪法草案。

1954年3月15日宪法起草小组离杭返京。6月11日,宪法起草委员会召开第七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宪法草案。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题为《在全国人民中广泛地展开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社论。之后,讨论持续两个多月,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人,占当时全国人口的1/4,各个方面前前后后提出的意见共有118万多条。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草案又作了修改。

9月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

上图:毛泽东在杭州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下图:全国第一个具有合法身份的个体工商户是温州市解放北路的小摊主章华妹。

全国第一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全国第一个具有合法身份的个体工商户是温州市解放北路的小摊主章华妹。

章家有7个子女,章华妹是最小的那个“七仙女”。1979年底,因为家里日子窘迫,有经济头脑又在解放前做过布匹生意的父亲发现章华妹身上有一种天然的经商气质,便让小女儿去开店经商。于是,当时还只有十八九岁的章华妹就在家门口摆了一张方桌,放一些小百货、画片之类的东西卖,因为没有合法资格,一有巡逻的人过来就得马上关大门,以免被查办。

1980年底,工商所搞试点,章华妹接到了“领证”的通知。当时到工商所领取表格的人只有两三个。章华妹在填写表格时把自己的开业日期填为1979年11月30日,“注册资本”150元。

1980年12月11日,章华妹得到了一张崭新的营业执照——姓名:章华妹;地址:解放北路83号;生产经营范围:小百货;工商证字第10101号,编号上盖着一枚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鲜红印章。就这样,章华妹成了“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

上图:“温州模式”在完成一次创业的辉煌之后,如今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下图:从温岭的第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到如今的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时代在变,但不变的是浙江人民的创新创业精神。(塘栖镇人民政府提供)

全国第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

20世纪80年代初,温州和台州的民营企业主创造了一种似公而非公,明公有而实私有的产权制度——股份合作制。台州农民首先将“打硬股”的一些原则引入到合作制企业中。他们按照“资金自筹、经营自主、合资合劳”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将资金、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量化为股份,实行以劳动联合和资金联合为基础的股份合作经营。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既解决了个体私营企业资金短缺、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等缺陷,又克服了集体企业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清、机制不灵、行政干预多、经营效率不高的弊端,很快在台州、温州的农村中获得广泛的认同。

1982年6月,温岭的牧屿工艺美术品厂等4家企业由县工商局核发了“联户企业”营业执照;1984年初,温岭县工商局又确认这4家企业为股份合作企业,在工商登记中表述为“集体(合作经营)”。

浙江人民首创的股份合作制这一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经济成分得到正式确认,温岭也成为浙江乃至全国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发端地。从家庭作坊制到股份合作制的历程,是浙江民营企业的先行者们为保障投资主体利益,明晰企业产权关系,所进行的艰难探索。这种突破与创新,也为日后市场体制中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温州模式”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乡镇企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报道指出:温州农村家庭工业的发展道路,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之为广大农村走富裕之路的又一模式——“温州模式”。“温州模式”这个名词,就这样第一次出现在了媒体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温州农民开始从事商业活动。但是,温州的探索充满艰辛。198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随后,时称“八大王”的8名个体户被以“投机倒把”和“扰乱市场秩序”等罪名逮捕。受此事件影响,温州陷入万马齐喑的局面。1982年12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为发展家庭工商业“正名”。会后,全市兴起了一场发展农村经济的空前热潮。1984年,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提倡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此后,乐清“八大王”得到了平反。这一系列事件促进了温州家庭工业的蓬勃发展。

为解决家庭工业的销路,温州开放和创建了一批工业品市场,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将温州农村商品经济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1989年前后对“温州模式”的争论更加激烈。在这时期,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来温州视察。1991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考察了温州,充分肯定了温州所取得的成绩。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围绕“温州模式”展开的以姓“资”姓“社”为焦点的争论逐渐淡化。

此时温州也完成了第一次创业,温州的经济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强县扩权与强镇扩权

“强县扩权”和“强镇扩权”,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浙江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一大亮点。从1992年起,省委、省政府先后4次实施了经济强县扩权的改革。“强县扩权”和“强镇扩权”的核心内容就是按照“能放就放”的总体原则,将涵盖发展改革、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属于地级市经济管理的权限下放给绍兴、温岭、义乌等经济发达县(市);将县里负责的财政、规费、土地、投资项目核准等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中心镇。

在强县强镇战略指导下,全省县域产业集群优势更加突出,形成了以杭州高新技术产业群、海宁皮革产业群、嵊州领带产业群、诸暨袜业产业群、永康五金产业群、乐清低压电器产业群、桐乡羊毛衫产业群、慈溪小家电产业群等为代表的产业群,多数小城镇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如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销售、出口基地——诸暨市大唐镇,“中国水泵之乡”——温岭市大溪镇,“中国家纺布第一镇”——海宁市许村镇。2007年全省GDP总量的62.4%、财政收入的54.3%、从业岗位的70.5%由县域创造。全省30个全国百强县的人均GDP为4.28万元,经济总量占全省的49.2%。30个强县的城乡居民人均储蓄比浙江全部县域的人均储蓄高出30%。2007年浙江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为69.3分,进入了整体协调发展的阶段。

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试点改革的启动,使“小商品、大市场”的“义乌经验”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梁 臻 摄

2011年2月,国务院已发文正式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这是继国家设立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又一个综合改革试点,是浙江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也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前不久,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召开,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小商品,大市场”的“义乌经验”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浙江“强县扩权”也由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跨海大桥与海洋经济

2008年5月1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仪式在大桥海中平台附近举行。仪式上,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宣布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工程总投资约118亿元,是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同江——三亚沿海大通道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也是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与上海之间的快捷通道。大桥通车后,宁波到上海的陆路距离缩短了120多公里。

2009年12月25日,舟山跨海大桥通车仪式在舟山市金塘大桥互通区举行。大桥建成后,舟山与宁波、杭州的车程距离大大缩短,再加上已经建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经杭州湾南岸到达上海的车程也缩短到3小时,舟山全面进入大桥时代。

浙江地域狭小,陆域面积仅10.18万平方公里,而海域面积是陆域面积的2.6倍,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浙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对推动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010年7月,浙江和山东、广东一起被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极大地推动了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2011年1月下旬,《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公布,其中,“建设海洋经济强省”被列为战略重点和热点。2011年2月底,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这意味着浙江诞生了首个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规划,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从陆域时代迈向海陆联动时代,浙江正谱写一曲蓝色畅想。

(本文相关素材和图片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猜你喜欢

浙江
Mother
Task 2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嘉兴卷
Dave Granlund's Cartoons
“双下沉、两提升”浙江医改提升群众获得感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幽默台历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老年报:养安享杭州又增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