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体育参与特征研究

2011-12-27范汝清张鹏杰袁玉涛

关键词:亚健康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范汝清, 张鹏杰, 袁玉涛

(河北农业大学 体育工作部,河北 保定 071001)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体育参与特征研究

范汝清, 张鹏杰, 袁玉涛

(河北农业大学 体育工作部,河北 保定 071001)

为了解河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寻求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体育参与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略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育参与行为密切相关。

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参与;锻炼;特征

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已成为当今高校体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大学生的健康不仅指躯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 HO)宪章中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与虚弱现象”。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的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中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人数达23%左右;由于心理问题而退学﹑休学的大学生占退﹑休学总人数的3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2010年4月23日,教育部思政司在开封召开了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认为,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由于受社会环境、就业压力、互联网、大学生群体复杂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会议要求各高校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积极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努力开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我国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致认为:体育锻炼可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克服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的目的。为此拟通过对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体育参与特征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论证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关系,寻求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以便为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河北省部分高校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保定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07-09级本、专科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期刊网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30余篇(著)。

2.问卷调查法 大学生心理症状特征测试选用国内外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格特征测试选用国内外通用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心理亚健康自我评断采用国内通用心理亚健康表现评价表,体育行为特征调查根据需要自行制定,主要包括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锻炼负荷﹑锻炼项目等内容。对河北省部分本、专科院校07-09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800份,扣除无效及未收回问卷112份,回收有效问卷1 688份,有效回收率为93.7%。

3.数理统计法 所有调查数据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4.逻辑分析法 对统计数据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研究,做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心理症状特征 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SCL-90症状因子均分略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其中躯体﹑抑郁﹑焦虑、偏执有明显差异(P﹤ 0.05),其他症状因子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在1 688名大学生中,415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占学生总人数的24.5%。

表1 本研究大学生SCL-90因子均分与全国常模比较(X±S)

2.大学生人格特征(16PF) 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或16种个性因素问卷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教授卡特尔编制的。只要测量出16个根源特性在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就能知道他的人格。16PF是了解学生既方便而又可靠的工具,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对学生的个性有较全面和客观的了解,是了解心理障碍的个性原因、心因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调查表明: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自律性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因素无明显差异。在1 688名大学生中,574人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占学生总人数的34%。

表2 本研究大学生人格特征全国常模比较(X±S)

3.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特征 心理亚健康是指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当人们承受一定压力会刺激时,心理和行为就会偏离常轨,但有没有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由于不同的人群心理素质和个性的差异对压力和刺激的主观评价有一定的区别,心理亚健康的轻重表现有所不同。常见的心理亚健康表现: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强迫心理、恐惧心理、偏执心理、敌对心理、疑病心理、孤独心理、自卑心理、轻生心理、嫉妒心理、犹豫心理、失落心理、被歧视心理、心理疲劳。有关专家认为:在常见的15种表现中,小于4种为轻度心理亚健康,大于4种小于8种为中度心理亚健康,大于8种为重度心理亚健康。本研究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为:轻度40%、中度20.7%、重度7.5%。

表3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统计

(二)大学生体育参与特征

调查表明: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以2~3次为主;每次锻炼时间在50 min左右;运动强度大多以中等为主;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依次是:篮球、足球、乒乓球、跑步、羽毛球、武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学习紧张﹑场地器材不足﹑缺乏组织、技术水平差。早在2006年12月23日,我国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就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宣布“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提出了“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全新锻炼理念。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几年来高校阳光体育的开展有一定的差距,未能实现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如何将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大学生体育参与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次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育参与行为密切关系。研究表明: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每周3次、每次50 min以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中有心理健康问题人数的占7.4%;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占35.6%;同时验证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格特征水平高于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人格障碍的人数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心理亚健康的人数比例同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少于不经常运动的大学生。可见,体育锻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略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其中躯体﹑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呈显著差异(P﹤0.05)。在被调查的1 688名大学生中,415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占学生总人数的24.5%。

2.大学生的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自律性等因素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因素无明显差异。在1 688名大学生中,574人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占学生总人数的34%。

3.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为:轻度心理亚健康人数占40%、中度心理亚健康人数占20.7%、重度心理亚健康人数占7.5%。

4.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以2~3次为主;每次锻炼时间在50 m in左右;运动强度大多以中等为主;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依次是:篮球、足球、乒乓球、跑步、羽毛球、武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学习紧张﹑场地器材不足﹑缺乏组织、技术水平差。

5.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育参与行为密切关系。

(二)建议

1.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正确处理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体现高校体育健身、健心的功能,拓宽改革思路,使大学生接受多方位的体质教育、健康教育、体育娱乐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2.积极探索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将每天锻炼1小时的精神落到实处,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契机,多部门协同作战,如强制早操、推行课间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等,力争保障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同时引导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3.加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管理,扶持组建各种大学生体育协会,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通过体育的特殊功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 袁玉涛.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2):81-82.

[2] 袁玉涛.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505-1506.

[3] 毕秀淑.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3(3):30-31.

[4] 丁雪琴.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1998(5):83-86.

[5] 王征宇.症状自评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 1994(2):68-70.

A study on mental health and sports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Hebei province

FAN Ru-qing,ZHANG Peng-jie,YUAN Yu-tao

(P E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

In o rder to lear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in Hebei province,exp lore the methods and ways to promot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deepen sports education refo 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arry on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fo r all-round development,practice"health comes first"teaching princip les,research is done on mental health and spo rts participation feat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Hebei province.in the paper,some research methods have been app lied,such as the method of document-data,questionnaire survey,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emethod of logistic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overall quality levelof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in Hebeiprovince is a little better than the no rm of nation college students.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ports participation.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spo rts participation;exercise;features

G 804

A

1008-6927(2011)01-0027-04

2010-11-15

河北农业大学新兴学科与非生命学科科研基金项目“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Fs200915)

范汝清(1982-),女,河北保定人,助教,现在河北农业大学体育工作部工作。

(编辑:潘秀华)

猜你喜欢

亚健康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运动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猪群亚健康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儿童亚健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