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区域收入趋同实证研究
2011-12-27张纯记
张纯记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上海 200433)
一、引 言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对经济增长保持着比较浓厚的研究兴趣。20世纪60年代,以索洛 (Solow R.M.)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创立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按照该理论的观点,经济体的增长率随距离稳态的不同而变化,不同经济体间的经济增长具有趋同的趋势。以罗默 (Romer P.M.)和卢卡斯 (Lucas R.E.)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通过引入知识和人力资本,其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为经济体的持续增长提供了理论基础。按照新增长理论的观点,经济体不存在趋同的趋势。因此,趋同实证研究成为检验经济增长理论的试金石。
中国幅员辽阔,存在较大的区域经济差异。关于区域收入趋同的研究,对区域经济差距调控以及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1952-2008年的中国省际区域收入趋同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较长时间段的考察,以期得到新的发现和有益的政策启示。
二、相关文献回顾
在对趋同的测度上,有σ趋同和β趋同之分。σ趋同是指经济体的人均产出的标准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它侧重于考察人均产出的离散程度;β趋同是指初期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经济体趋于比人均产出水平较高的经济体有更快的经济增长,它侧重于考察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巴罗和萨拉伊马丁对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发现,各国区域经济增长的σ趋同和β趋同都很显著,而且他们还发现各国的β趋同速度均在每年2%左右[1][2]。
后来的研究者多沿用巴罗和萨拉伊马丁的趋同分析框架,但也有学者对β趋同持比较强烈的批判态度,认为β趋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第一,β趋同结果受到回归样本和时期选择的影响很大,而这些选择带有主观性,易受研究者个人偏好和先验性选择的影响[3];第二,存在高尔顿经典谬误,导致β趋同结果显示趋同,但实际的区域经济差距并未缩小的情况[4];第三,趋同结果可能掩盖只是个别现象的事实,趋同只发生在少数几个样本之间,但用β趋同回归却出现整体趋同结果[5]。另外,在计量方面的不严密,也是经典的β趋同被指责较多的地方[6]。
一般认为,β趋同是σ趋同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虽然σ趋同测度简便且不像β趋同那样受到较多质疑,但σ趋同只是反映样本变化的平均情况,不能看出整体收入分布的变化。由Quah提出的“收入动态分布”方法弥补了σ趋同的不足,因而可以用来观测截面区域整体收入分布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情况[4][7]。
中国区域经济及其增长的差异十分显著,对我国区域收入趋同的研究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Pedroni等运用非参数面板技术对中国省际区域收入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差异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趋异的趋势难以扭转[8]。周亚虹等运用半参数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1978-2006年间的30个省份的人均GDP趋同速度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正从发散转向趋同[9]。潘文卿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区域经济趋同,认为存在全域范围的β绝对趋同,但1990年前后呈现出不同的趋同特征[10]。覃成林等运用CART方法,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俱乐部趋同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发生了明显的俱乐部趋同[11]。
实际上,由于学者研究视角的不同、选取的研究方法的差异以及研究时段和样本区域的不同选择,趋同实证研究往往难以得出一致的结论。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
本文对绝对趋同的检验采用萨拉伊马丁的经典回归模型[12]:
为测度趋同速度β,一般把b= (1-e-βT)/T带入 (1)式,即采用如下的非线性回归方程:
以上两式中,γi,t,t+T是指区域i从时间t到时间 (t+T)之间T时段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即有γi,t,t+T= (1/T)log(yi,t+T/yi,t),yi,t和yi,t+T为区域i在t和 (t+T)时间的人均 GDP值,εi,t为随机误差项。如果模型 (1)的回归结果出现b>0或模型 (2)出现β>0,则表明被测区域间在时间段T内具有绝对β趋同。
弗里德曼比较赞成使用标准差或变异系数 (CV)来测度离散程度[13]。在趋同研究中,标准差方法被称为σ趋同而得到广泛的使用。
对于一组样本X={x1,x2,…,xn},通常采用的核密度估计函数形式为:
其中,K(·)是采用的核函数形式,h为带宽。
本文选取1952-2008年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单位 (未包括港澳台与西藏、海南、重庆,以下简称各省)的人均GDP作为分析样本。各省人均GDP数据主要来自《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本文实证分析的人均GDP均为真实人均GDP,即对名义人均GDP进行价格调整后的数值。
四、实证分析及结果
按照经典绝对趋同模型 (1),对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绝对趋同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整个分析时段和改革开放前均显示出现了绝对趋同,改革开放后时段没有出现绝对趋同 (见表1所示)。对趋同的两个时段用模型 (2)回归,得到表示趋同速度的β值,整个时段的趋同速度为每年1.99%,改革开放前时段为每年1.9%。
表1 绝对β趋同回归结果
图1 全国和分地区的σ值的变化
绝对β趋同实际上仅涉及整个分析时段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和经济体的初始水平,显得比较粗略。对1952-2008年各省的真实人均GDP对数进行σ趋同测算,并分别计算全国总的σ值和东、中、西部三地区内部的σ值 (如图1所示)①本文的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可以看出,σ值呈现非线性的波动变化,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对比改革开放前后σ值的变化,可以发现不同的变化特征。改革开放前,σ值大起大落,改革开放后σ值的变化则较为平缓。改革开放后的σ趋同分为十分明显的三个阶段:1990年前的趋同阶段;1990-2003年间的趋异阶段;2003年以后的趋同阶段。
从分地区的σ值来看,东部地区的σ值高于中部与西部地区的σ值,反映出东部地区的区内差异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从分地区的σ值的变化来看,在1952-1990年间,东、中、西地区σ值与总σ值保持较高的趋势拟合度,具有近似的非线性波动特征。1990年以后的分化趋势则十分明显:在1990-2003年,除西部地区σ值略微上升外,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σ值均呈下降态势,而同期的总σ值是上升的。也就是说,在1990-2003年间的趋异主要是由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趋异所致;在2003-2008年间,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σ值与总σ值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西部地区的σ值却显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反映出西部地区内部分化加剧,趋异明显。
为更加详细地观测区域收入的分布及其演化,需要借助核密度估计方法。本文采用的核函数形式为高斯核,并把带宽设定为0.2。用于核密度估计的数据是各省相对人均GDP的对数。
1952、1978和2008年的核密度估计图形都呈现负偏态 (如图2所示)。这表明低于平均收入水平的相对贫困省份占多数、高于平均收入水平的相对富裕省份占少数的整体收入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从核密度图形的变化上看,1952年的图形是“单峰右托尾”,1978年的呈“单峰右小双峰”形态,而2008年的则是“三峰”形态。这种变化说明1952-1978-2008年的相对富裕省份由少到多不断增加,并最终形成两个“富区俱乐部”。1978年的图形与1952年相比,主峰峰顶的升高显示出省际收入的趋同;2008年的图形与1978年相比,主峰峰顶的下降表明省际收入的趋异。
为对改革开放后的区域收入分布变动情况进行较详细的考察,本文对1978、1990、2003和2008年的各省相对人均GDP分布进行了核密度估计 (如图3所示)。1978年的“单峰右小双峰”图形演变到1990年的“双峰”图形,相对富裕省份的“右小双峰”变为“单峰”,显示出此阶段的趋同主要发生在相对富裕省份之间。1990年的“双峰”图形向2003年的“三峰”形态演变,并且主峰峰顶的明显下降,都证明在此段时期趋异成为主要趋势。2003-2008年的演变基本上是“三峰”形态的右向平移,反映出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明显,同时主峰的略微上升也表明出现趋同的迹象。
图2 1952、1978、2008年的核密度图
图3 1978、1990、2003、2008年的核密度图
五、结 语
省际区域收入的趋同与趋异,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差距,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则会带来很多问题。1999年以来,“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区域开发战略的实施,显示了中央政府在调控区域差距上的决心。本文研究发现,中央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努力已经显现出效果,2003-2008年的省际区域收入出现趋同,区域经济差距趋于缩小。
如何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有效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1]BarroRJ.,Sala-i-Matin X.Converge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Vol.100,pp.223-251.
[2]Sala-i-Martin X.Regional Cohesion:Evidence and Theories of Regional Growth and Convergence[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 Vol.40,pp.1325-1352.
[3]Delong J.B.Productivity Growth,Convergence and Welfare:Com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Vol.78(5),pp.1138 -1154.
[4]Quah D.T.Galton's Fallacy and Testsof 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Vol.95(4),pp. 427-443.
[5]Bernard A.B.and Durlauf S.N.Interpreting Testsof 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J].Journalof Econometrics,1996,Vol.71,pp.161 -173.
[6]Rassekh F.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History,Theory and Evidence[J].Open economies review,1998,Vol.9,pp.85-105.
[7]Quah D.T.Twin peaks:growth and convergence inmodelsof distribution dynamics[J].The Economic Journal,1996,Vol.6,pp.1045 -1055.
[8]Pedroni P.,Yao J.Y.Regional Income Divergence in China[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6,Vol.17,pp.294-315.
[9]周亚虹,朱保华,刘俐含.中国经济收敛速度的估计 [J].经济研究,2009,(6):40-51.
[10]潘文卿.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收敛 [J].中国社会科学,2010,(1):72-84.
[11]覃成林,张伟丽.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检验及因素分析 [J].管理世界,2009,(3):21-35.
[12]Sala-i-Martin X.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Convergence Analysis[J].The economic journal,1996,Vol.106,pp.1019-1036.
[13]Friedman M.Do Old Fallacies Ever Di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2,Vol.30(4),pp.2129-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