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阳矿新107工作面CO超限治理技术措施研究①
2011-12-26许荣宽李虎康怀宇
许荣宽 李虎 康怀宇
(1.山西汾西新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孝义 032306;2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北京东燕郊 101601)
新阳矿新107工作面CO超限治理技术措施研究①
许荣宽1②李虎2康怀宇3
(1.山西汾西新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孝义 032306;2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北京东燕郊 101601)
CO是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之一,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规程》规定矿井内的空气中CO浓度不得超过0.0024%(24ppm)。本文对汾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新阳煤业治理CO超限技术方法进行阐述,这些措施现场应用效果良好,为今后的安全生产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CO超限;治理;技术措施。
0 引言
新阳煤矿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瓦斯相对涌出量为0.17 m3/t,绝对涌出量为1.33 m3/min。开采煤层的煤尘具有爆炸性。2007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5.30Mt/a。通风方式为混合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进风井有主立井、副立井、主斜井、副斜井和角盘进风井。回风井有东风井、角盘风井和南风井。
1 新107工作面基本情况
1.1 工作面概况
新107工作面位于南采区北翼,西邻南风井保安煤柱,南至南回风、南皮带保安煤柱,东邻新105工作面(已回采),北到高阳河床保安煤柱。该工作面开采太原组9#-10#-11#煤,煤层总厚平均9.59m,煤层倾角4°~8°,平均倾角6°,硬度系数f=1~2,韧性指标9~10,走向1005m,倾向长度210m,工作面沿11号煤底板掘进,埋藏深约300m,煤种为瘦煤,稳定可采,煤层产状简单,但结构复杂,属复杂结构煤层。本工作面煤层2009年鉴定为Ⅱ自然煤层,2010年三带研究鉴定其最短发火期为70天,采用综放采煤工艺,一次采高3m,放顶煤6m。
1.2 工作面“一通三防”系统情况
1)通风系统:该工作面采用“U”型全风压通风系统,材料巷进风风量为950 m3/min,风速为1.64 m/s(断面为9.67 m2),运输巷回风风量为965m3/min,风速为1.23 m/s(断面为13.07m2)。风流方向:新一采区轨道巷——新107材料巷——新107工作面——新107运输巷——新一采区回风巷——南总回风巷——南风井
2)防尘系统:材料巷和运输巷均安装Φ89mm钢管供工作面采煤机、支架喷雾、各转载点、净化水幕、冲洗巷道洒水等防尘用水。各防尘设施均安装到位,使用正常。煤层注水工作正常开展。
3)瓦斯监控系统:在上隅角及回风流安装一氧化碳、温度、甲烷传感器,工作面安装甲烷、温度传感器。一氧化碳及温度报警值均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设置,甲烷传感器报警、断电、复电值均按汾西要求在规程的基础上下调0.2%。各传感器均按规定进行标校、断电试验。
4)防灭火束管监测系统:在上隅角、回风流均安设取样头,并按要求进行取样分析。
5)气体情况:CH4为0~0.02%,CO2在0.1%~0.4%,温度17℃~21℃,在此次超限前CO均为0。
2 CO超限经过
5月13日16时,当班瓦检员在进行瓦斯巡回检查时发现新107运输巷(回风巷)出现CO气体,当快行进至上隅角附近时,听到传感器报警声,经检测上隅角CO为25ppm,CH4为0.02% CO2为0.1%,温度19°。由于当时矿没有2* 45kW以上大功率局扇,于5月14日对该工作面采取半均压通风措施,同时对采空区进行注氮,此后上隅角CO虽上升速度放慢,但仍在继续上升,到5月16日10时,上隅角CO气体上升至72.5ppm。5月17日四点班,将新107面人员全部撤出,由汾西救护队监护,对新107面调整为全均压通风系统。在调整过程中由于系统不稳定,上隅角CO传感器显示数据急剧上升,最高达到476.25ppm,但经现场救护队人员检测上隅角CO气体浓度为180~190ppm,回风流中的CO气体浓度最高为70ppm。到19时左右,上隅角CO气体浓度开始逐渐下降。5月18日8∶00测定新107工作面各种气体情况如下:
表1 新107工作面各种气体情况表
从5月18日到26日,新107各点的CO均稳定在10 ppm以下。到5月27日上隅角、回风侧、工作面已监测不到CO,其它气体及温度正常。
在CO超限及治理的整个过程中,CH4均在0~0.02%,CO2均在0.2%~0.4%,温度均在17℃~23℃。
3 CO气体超限原因分析
从5月13日16时,新107工作面出现CO气体以来,上隅角、回风流中CO气体浓度呈上升趋势,表明工作面采空区浮煤已从缓慢氧化发展到剧烈氧化,其理由如下:
1)新107工作面四周没有小窑相通,与相邻新109采空区之间有南总回风巷,总回的负压大于新109采空区和新107工作面,这两个地方的渗漏气体只能进入总回,而不可能互相渗漏,并且经检测,南总回风巷没有漏风现象。
2)工作面所采煤层为自然发火煤层,其最短自然发火期为70天。
3)工作面为放顶煤开采,采空区匀有20%的浮煤。
4)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浮煤呈立体分布,采空区虽然有水,但均顺底板流动,上部浮煤不能淋水。
5)工作面前几个月推进度较慢,使采空区浮煤在氧化带氧化时间长,从而氧化发热,产生较高浓度CO气体。
4 新107工作面CO气体治理措施
4.1 治理方案
4.1.1 采用半均压通风
在工作面运巷安装2*15kW风机,用600mm风筒送到工作面上隅角,运巷中部安设风障三道增加工作面回风侧风压。此措施为全均压通风采取前实行的方案。
4.1.2 采空区埋管注氮
在工作面进风顺槽安设主管Φ108 mm,采空区埋设Φ89mm的无缝钢管两趟,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钢管被埋入采空区进风侧,两趟管路交替注氮,每隔一定距离卡断一趟管路,让采空区氧化带永远有一趟管路埋入。为了防止采空区的积水涌入埋管,将埋管出口端做成45°的弯头,氮气出口端高于采空区底板0.5m。埋管注氮时,必须保证采空区内30~80m范围一直有注氮埋管,保证将氮气注入采空区氧化带,因此每隔30 m就应埋管一趟。注氮流量取为1000 m3/h,氮气纯度98%;注氮时间实行3班制连续注氮。
4.1.3 采用工作面全均压通风
新107材料巷安设型号FBDNO7.1.0/2× 45kW矿用隔爆式风机2台、FBDNO6.3/2× 30kW矿用隔爆式风机2台,选用Φ800mm风筒延接至工作面下隅角前150m处。
新107运输巷新增加FBDNO6.0/2×15kw矿用隔爆式风机2台,选用Φ600 mm风筒,延接至工作面上隅角。
新107材料巷三叉口以里打设临时风门3道,风门开启方向要面向工作面方向,风门板闭必须摸面,尽量减少板闭漏风。
新107运输巷回风出口处利用原有的2道风门设置2道调节风窗,在风窗上设置水柱计,将水柱计压力保持在40mm水柱左右。
4.1.4 工作面上、下隅角堵漏和加快工作面推进度
每个圆班在工作面上、下隅角分别用编织袋装碎煤进行封堵严实,每小班均应将工作面上、下隅角巷道的锚杆螺帽缷下,便于顶板及时垮落,如果工作面上、下隅角不冒落,则可采用强制放顶的办法进行堵塞漏风通道。
为尽快将工作面采空区高温点甩入采空区内注氮后的窒息带,采取加快工作面推进度,保证每个圆班推进度大于4m。
4.2 采取措施后工作面风量、压力参数测定
新107材巷风筒段风量是261 m3/min,风速是0.44 m/s(断面为9.67 m2);工作面风量591 m3/min;运输巷风量838.8 m3/min,风速1.07 m/s(断面为13.07 m2)。材料巷风门前后压力45mm水柱,运输巷风门前后压力35mm水柱。
4.3 治超安全技术措施
1)安排专人负责注氮机的运行,确保注氮机全天24小时连续运转,并每隔1个小时对制氮机的流量计、氮气纯度、空气罐压力、排出氮气压力,并作记录。
2)局扇安装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实行“三专两闭锁”。并每天由所属队组对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进行一次切换试验,确保其可靠运行,试验留有记录存档备查。
3)主、备风机都实行挂牌管理,至少每旬对采用局扇供风地点的全风压供风量、局扇吸风量、风筒出口风量进行一次全面测定,将测定数据填在局扇管理牌板上,注明测定日期,并将测定结果纳入测风报表上报内容。
4)瓦检队在运回联巷回风侧设置栅栏,禁止人员进入。
5)在实施均压通风时,保持均压系统的稳定性,通风队派专人看守均压风门、均压局扇和水柱计压力,严禁过人或行车时将两道风门同时打开,均压风门有损坏时,通风队要及时进行维护。
6)机电区安排专职电工,保证新107材运两巷风机正常运转,一旦发生停电等事故造成风机只要有一台不能正常运转时,及时撤出工作面人员,待隐患处理,瓦检员监测气体安全后,方可恢复生产。
7)在出现风机停风等事故时,通风队看守人员要及时将新107材巷三道临时风门及运回联巷风门打开,恢复全风压通风;工作面人员在得到撤退命令后,依序从材料巷撤出。
8)救护队要对新107工作面实施气体监测,监测内容为CO、O2、温度。监测位置为四处:新107运输巷下风侧后3m、据顶300mm处,工作面上隅角距切顶线1m、距顶300mm处,工作面下隅角距切顶线1m、距顶300mm处,工作面中部后立柱处,监测数据每两小时汇报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如气体异常时,立即汇报调度)。
9)发现CO涌出异常时,由救护队组织撤出全部受威胁地区的人员,所有工人必须听从救护队的指挥。
10)在安全前提下矿积极组织新107工作面生产,加快推进速度。
5 结语
通过采取安全措施后,该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中CO浓度迅速下降,并于5月27日消除。从发现CO到消除共14天,杜绝了事故,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得到以下结论:
1)通过注氮将采空区内的氧气不断置换而降低采空区的氧含量,使采空区煤的氧化速度迅速降低最终达到火区窒息的效果。
2)工作面采用均压通风,有效控制了采空区有害气体向工作面涌出,保证了工作面生产环境的安全,为快速工作面推进提供了保障。
3)工作面上下隅角堵漏有效控制了进入采空区含氧空气,切断采空区火区的氧气来源,同时缩短了采空区氧化带的长度,为快速甩脱采空区氧化升温带提供了保障。
[1]王德明.矿井通风与安全[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王省身.矿井火灾防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3]毛允德,高玉成.水采矿井H2S.CO.CH4气体异常区成因及防治技术[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0,(2):38-40
[4]巴图,张春雷,等.总采工作面CO的防治[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5):33
[5]尤文顺.大柳塔煤矿四盘区CO超限防治技术及效果评价[J].煤矿安全,2005,(2):17-19
[6]刘吉波,毛德庆,师永国.负压通风下小煤窑CO泄入的综合治理[J].煤矿安全,2002 (8):25-28
Study onManagement CO Overrunning Technology Method in New 107 Coal Face in XinYang Coal Mine
XU Rongkuan1,LI Hu2,KANG Huaiyu2
(1.XinYang coal mine of Shanxi FenXi mining group,Xiaoyi Shanxi032306; 2.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anjiao Beijing-East101601)
CO is one of harmful gas in the mine air,hazard of the staff's life and body health.It must be great attention.The concentration of CO must be not exceeding 0.0024%(24 PPM)inside of mine in"rules".In this paper,the management CO o verrunning technology method is expounded in XinYang coal mine of FenXi mining group.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asures is good and it provides experience for safety production in future.
CO overrunning;management;technology method
TD711+.41
A
1672-7169(2011)03-0019-03
2011-05-12
许荣宽(1966-),男,山西介休人,大学毕业,工程师,山西汾西新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