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日常烦心事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2011-12-26张丽芳王益民李志军

关键词:烦心事生源学业

张丽芳, 王益民, 李志军

(1.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071001;2.河北师范大学 组织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日常烦心事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张丽芳1, 王益民1, 李志军2

(1.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071001;2.河北师范大学 组织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采用自我和谐、日常烦心事和应对方式问卷对30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大学新生自我和谐处于中等程度;在日常烦心事中,人际关系、学业疏离、时间压力对学生影响较大;解决问题和求助是学生常采用的应对方式。②不同性别和生源地学生在自我和谐、日常烦心事和应对方式部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③自我和谐及各维度与日常烦心事和应对方式大部分维度存在显著相关;日常烦心事和应对方式的部分维度对自我和谐有预测作用。

自我和谐;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建议

自我和谐作为评价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1]。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学习和生活方式较高中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外部情境的急剧变化容易引起自我对外部事件的内心体验与自我固有经验之间的不协调,进而对自我和谐程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常会产生令人烦恼和困扰的事件,将这些事件称为日常烦心事[2]。有研究表明,烦心事较多的个体其心理困扰程度较高,日常烦心事的高频率可以预测以后随时间而增加的心理忧虑[2]。目前,有关日常烦心事的研究在国外已有一定的发展,而在国内尚未有深入的研究。为此,试图通过对大学生日常烦心事的考察,发现学生面对这些事件时采用的应对方式,以期揭示日常烦心事及其应对方式对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为促进学生自我和谐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某高校30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有效率96%。其中,男生129人,占44.8%;女生159人,占55.2%。独生子女72人,占25%;非独生子女216人,占75%。来自城镇学生123人,占42.7%;来自农村学生165人,占57.3%。

2.测量工具 (1)大学生自我和谐问卷。采用由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共有35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3个分量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反向计分与自我刻板性3个分量表的得分之和是自我和谐的总分,总分越高表明自我和谐程度越低。(2)大学生日常烦心事问卷。采用由Kohn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新近生活经历》问卷,分为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恋爱问题、时间压力、学业疏离及混合烦恼6个维度,共计49题。采用4点计分,分数越高表示对个体的影响越大。(3)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由肖计划等改编的《应对方式》问卷,由62个题目组成,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个维度,在6个维度基础上又分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3种:成熟型包括解决问题、求助;不成熟型包括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为混合型应对方式。

3.统计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自我和谐、日常烦心事及其应对方式的总体情况

根据大学生自我和谐总分划分标准,低于74分为低分组,75~102分为中间组,103分以上为高分组。其中,低分组有27人,占9.4%;中间组有201人,占69.8%;高分组有60人,占20.8%。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自我和谐程度居于中等水平,高分组学生远多于低分组学生,也就是说部分学生自我和谐程度低,需要引起重视。日常烦心事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际关系(2.39±0.64)、学业疏离(2.28±0.62)、时间压力(2.14±0.55)、自我认知(2.12±0.52)、混合烦恼(1.96±0.53)、恋爱问题(1.86±0.77)。其中人际关系、学业疏离、时间压力对学生的影响较大。这与大一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有很大关系。另外,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主动性不强,在缺乏外在推动力的情况下常常放松学业,时间管理上缺乏规划,所以这两方面表现出的问题较为突出。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表明,解决问题(0.81±0.18)和求助(0.66±0.27)是学生常选择的应对方式,退避、幻想、自责及合理化选用较少,这与以往研究一致[3]。结果表明,学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二)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自我和谐、日常烦心事及其应对方式的差异比较

1.性别差异 自我和谐各维度性别差异结果显示:男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维度上得分(2.79±0.61)显著高于女生(2.66±0.48),t=1.91,p<0.05;男生在自我刻板性方面得分(2.34±0.61)显著高于女生得分(2.25±0.54),t=1.32,p<0.05;自我灵活性维度上得分差异不显著;自我和谐总分比较中,女生的自我和谐程度(2.59±0.3)要显著高于男生(2.55±0.37)。这可能与男生比女生对环境的变化敏感性较高而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差所致。在日常烦心事性别差异比较中,男生时间压力得分(2.16±0.62)显著高于女生(2.12±0.49),t= 0.5,p<0.05,可能与男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缺乏计划性,时间管理能力不强有关;学业疏离维度,男生得分(2.29±0.65)显著高于女生(2.27±0.59),t=0.29,p<0.05,可能与男生在学习上不如女生刻苦努力而导致;其余维度在性别差异上不显著。在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比较中,男生求助得分(0.67±0.35)显著高于女生(0.64±0.17),t=0.78,p<0.001;男生退避得分(0.46±0.38)显著高于女生(0.45±0.17),t=0.08,p<0.001;女生合理化得分(0.32±0.17)显著高于男生(0.16±0.18),t=7.96,p<0.01;女生自责得分(0.37±0.21)显著高于男生(0.25±0.3),t=3.65,p<0.01;在解决问题和幻想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结果与罗桂河等人的研究一致[4]。

2.生源地差异 不同生源地学生自我和谐维度比较发现:城镇学生的自我灵活性得分(3.92±0.36)显著高于农村学生(3.83±0.49),t=1.75,p<0.01,其余维度均不显著。不同生源地学生在日常烦心事和应对方式各维度的差异不显著,说明生源地对日常烦心事和应对方式影响不大。

(三)控制性别、生源地变量后日常烦心事与自我和谐的偏相关分析

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维度与日常烦心事各维度均达到显著正相关,即日常烦心事各维度得分越高,学生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程度越高;自我灵活性与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恋爱问题、学业疏离呈显著负相关,即学生在这些维度得分越高,自我灵活性越差;自我刻板性与各维度相关不显著;自我和谐总分与自我认知、恋爱问题、学业疏离及混合烦恼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学生在这些维度得分越高,自我和谐度越低(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日常烦心事与自我和谐的偏相关

(四)控制性别、生源地变量后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偏相关分析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与幻想、退避和自责呈显著正相关;自我灵活性与解决问题呈显著正相关,与幻想、退避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刻板性与求助呈显著负相关,与幻想和自责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和谐总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与幻想、退避及自责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解决问题和求助的成熟型应对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和谐;幻想、退避、自责的不成熟应对方式不利于自我和谐(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偏相关

(五)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日常烦心事和应对方式各维度对自我和谐的预测作用,采用了逐步回归分析法,以日常烦心事和应对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自我和谐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幻想、恋爱问题和自我认知对自我和谐有正性预测作用,求助、解决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对自我和谐有负性预测作用(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日常烦心事、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逐步回归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自我和谐、日常烦心事和应对方式关系的考察,得出以下结论:

1.从总体上来说,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但有部分学生自我和谐程度低,需引起重视。日常烦心事对学生心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应对方式上,学生更多采用的是解决问题和求助的成熟型应对方式,但也有不少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处理。

2.在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比较中,男生的自我和谐程度低于女生,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上表现尤为明显;男生较之女生在时间压力、学业疏离这两类事件的心理困扰程度更高;男生采取的主要应对方式为求助和退避;女生则表现为自责和合理化。从生源地的差异比较中,只在自我灵活性上,城镇生源显著高于农村生源。

3.在对三者关系的考察中发现,自我和谐各维度与日常烦心事和应对方式的维度有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恋爱问题、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对自我和谐有显著影响,求助、幻想、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有预测作用。

(二)建议

研究中显示,大学生日常烦心事与自我和谐程度有密切关系,面对烦心事时采用的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有重要影响。在生活中,烦心事件常常发生,当超出内心承受范围,而又得不到及时解决时,灰色心态出现,负面心境弥散化,自我和谐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合理应对日常烦心事件,塑造内心自我和谐是促使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根据调查结果,建议从2个方面开展工作:

1.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烦心事件 在调查结果中,人际关系、时间压力、学业疏离和自我认知是大学新生心理困扰较高的事件。这一方面与高中和大学生活环境有较大差异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自我角色的转变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对大学新生的教育中,要针对其困扰事件开展各项活动,帮助大学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例如,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和团体辅导、心理学课程等方式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另外,在生活中烦心事件常常发生,事件能否对我们产生影响关键在于心态。所以,要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

2.培养学生积极的应对方式 以往研究表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促进自我和谐;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使心理平衡遭到破坏,不利于自我和谐[5,6]。因此,要注重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培养,鼓励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事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采用认知重评的方法,以积极的心态重新评价,重新关注心理困扰事件对于自我成长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校园心理剧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积极应对方式对于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认识到对于自我和谐的重要作用。

3.结合日常烦心事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国高校现阶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着理论化倾向和时效性差的问题,对学生的现实困扰指导性不强。在心理学课程建设中,除了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要结合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产生日常烦心事件的原因,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培养正确的应对方式。

[1] 曾荣侠.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4):138-141.

[2] 路晓宁,黄希庭.日常烦心事研究概况[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2):253-261.

[3] 凌宇,朱翠英,刘文俐.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2):168-170.

[4] 罗桂河,路晓雪.大学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论著,2010,18(6):726-728.

[5] 李志凯.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60-961.

[6] 李彦章,李敏,冯正直.军医大学生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8(6):114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when facing daily hassles and coping style

ZHANG Li-fang1,WANG Yi-min1,LI Zhi-jun2

(1.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China;2.Organization Department,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A group of 300 freshmen were measured by the SCCS(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ICSRLE(Inventory of College Students'Recent Life Experiences)an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①Freshman’s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in moderate.In dealing with daily hassles,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academic alienation,time pressure have great impact on students.Problem solving and help coping styles are often used by students;②the great differences of sexual distinction and family location demonstrate in certain dimensions of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③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most of the dimensions of daily hassles and coping styles.Some dimensions of daily hassles together with coping styles are the predictor for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daily hassles;coping style;suggestions

G 448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

A

1008-6927(2011)03-0252-04

2011-01-20

河北农业大学教学课题“《青年心理学》课程建设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0-C3)。

张丽芳(1982-),女,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现在河北农业大学学生处工作,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王益民(1964-),男,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编辑:潘秀华)

猜你喜欢

烦心事生源学业
艰苦的学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有烦心事,就看看远处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王母娘娘的烦心事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为民服务解难题”评论之一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