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大学文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2011-12-25天津科技大学张建三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建设

□天津科技大学 张建三

探析大学文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天津科技大学 张建三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有一些关键性问题值得探索。明确大学文化的核心、主体和建设重点,有助于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质和发展方向,对于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文化;精神文化;价值观念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大学文化建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相对于组织文化研究来说,大学文化研究还是一个新领域,一些关键性问题还有待探索。大学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组织文化的一般特征;从组织文化的视角看大学文化建设,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还是一个文化管理问题。对大学文化的核心、主体和建设重点这些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有助于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质和发展方向,对提高大学组织的管理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一、大学文化的核心是精神

高等院校广泛开展的文化建设,虽然在建设层面上各有侧重,但不可否认,把握核心内容是必要的。如果过分地强调物质建设和制度建设,从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就会违背大学文化建设的初衷,偏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1.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文化因研究角度不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文化也叫校园文化,通常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狭义的大学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也叫大学精神。广义的大学文化概念是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大学,虽然包含了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内容,但真正能体现大学文化本质属性的是精神文化,可以说,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所以,本文所述的大学文化是狭义的概念,即大学文化是大学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淀和提炼的,被全体师生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准则,它反映了大学的历史传统、文化品位和特征风貌,既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宗旨,又体现师生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2.大学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明确精神文化的主导地位,对于把握大学文化的核心,提升大学文化建设水平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加强制度建设和物质建设是很有必要的,但就大学文化建设而言,如果忽视了精神文化,就等于舍本求末。因为,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本质特征不是它的校园环境,也不是它的制度规范,而是大学精神。唯有大学精神才能够真正明确体现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宗旨,体现大学的办学特色、境界和水平。汤用彤先生说,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一所大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并为后人所继承和发展的主要是精神文化,而不是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因此,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它的精神内核,抓住根本。

明确大学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有助于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不致偏离文化建设的正确轨道。虽然广义的大学文化也包括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但与精神文化相比,它们处于从属地位。现代化物质设施可以为大学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但缺少了精神统领就会缺少生机。这是因为,文化的本质在于人的精神活动,如果使用这些设施的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再现代化的物质条件也难以发挥作用。制度建设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完善的制度能促进精神文化建设,但却不能代替精神文化。因为制度只能约束人的行为,却无法约束人的思想,而文化建设的初衷,是解决人的思想观念问题,用统一的价值观引领方向。因此,缺少精神统领的制度会变得机械、僵化,甚至会阻碍文化建设的发展。

3.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随着10年来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大学的校园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楼越建越高,校园环境越来越漂亮,物质设施越来越现代化。随着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大规模开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大学的教学和管理等各项规范都上了一个台阶,使大学的制度建设日趋完善。但是,相对于物质建设和制度建设,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却明显滞后,亟待加强。大学的物质建设和制度建设都属于无生命的“硬件”建设,唯有依靠人的精神统领才会焕发生机和活力。一所大学的价值在于它的特色,而真正能够体现一所大学特色的是大学精神。忽视精神文化建设的物质建设和制度建设会导致雷同化和同质化倾向,使得大学的发展呈现出“千校一面”的局面。

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高等院校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浪潮。在这一过程中,合并院校考虑更多的是调整大学资源的配置和提高办学效益,文化整合问题却往往被忽视。而大规模的院校合并需要精神文化的融合,否则,看似合并在一起的大学,却有可能貌合神离。每一所大学在其发展的历史上都会形成各自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各有不同,将不同的大学组织合并在一起,除了在学科设置、校园布局和统一制度规范等方面进行整合,合并学校最好的统一,应该是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统一,因此,精神文化的融合是合并院校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它对于强化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合并院校的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文化的主体是教师

尽管大学文化被定义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但教师与学生在大学文化中的地位却是不同的,有主客之分。明确二者的区别,厘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教师是大学文化的主体

大学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其主体通常是组织成员。而大学教师是大学组织的主要成员,他们自然在大学组织的文化中居于主体地位,当然这个主体是包括行政和后勤人员在内的全体成员。学生是大学的主体,是因为大学的一切都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没有学生就不称其为大学,但他们只是大学文化的参与者却不是大学文化的主体,因为他们不是大学组织的成员。教师与学生之于大学,如果做一个比喻,前者可谓是“铁打的营盘”,后者则是“流水的兵”。教师作为大学的“留守者”,迎来一批批新生,又送走一届届毕业生,周而复始。可见,终生执教的教师与在校学习生活四年的学生,在大学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前者是教育者,后者是受教育者,这也就注定了他们在大学文化中地位的基本差别。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中所积淀和提炼的价值观念体系,大学教师肩负着大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使命。大学文化在大学发展的不同时期,要抵御社会上各种思潮对大学组织的干扰,大学教师要担当起大学文化守护者的历史责任;大学文化所承载的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又使大学教师担负着大学文化的传播和实践的任务,因此,大学教师在讲台上的一言一行,在校园里的行为表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大学所有教职员工的行为表现都会给学生留下文化的印记。所以,大学教师是大学文化的承载者和传导者,是他们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把文化传播给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同。

2.学生是大学文化的客体

从组织文化的角度看,学生是大学文化的客体。因为学生作为大学的非组织成员,是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是大学组织为社会培育和输送的人才。但是,它与企业组织的产出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不同于物化的产品,大学生作为特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就决定了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对不同的价值观念具有选择性。而大学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和强化学生接受其核心价值观,把自己塑造成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还是育人的场所。缺少大学文化的大学,在“教书育人”的基本价值取向上将存在缺失,因为缺少大学精神的洗礼、仅有知识的“人才”可谓是不健全的。

大学文化的精髓集中表现在大学的校训上。每一所大学的校训都表现了各自在教书育人上的价值取向。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山东大学的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等等。这些著名大学的校训,无论是在治学,还是在为人方面,都在崇尚一种精神和一种境界。置身于这些大学的学生,在获得各自专业知识的同时,得益于母校精神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才。尽管每个大学的校训各具特色,但其共同之处就在于都是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的,都会在其毕业生身上留下各自文化的印记。应该说,大学文化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精神基础。

3.明确大学文化主体的意义

教师是大学文化的主体,决定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如果把教师和学生等同看作是大学文化的主体,就会混淆他们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角色,从而混淆大学文化是为培养人服务的目的,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就会分不清二者行为的主次和性质。例如,学生考试作弊和教师学术作假就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事件,前者要受到制度的处罚,其影响是有限的,而后者则要受到道德的审判,其影响是恶劣的。再有,近年来,有的大学为了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取得优秀,教师不惜让学生“造假”,之所以引起争议,原因就在于其行为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影响,它会使学生对大学文化的基本价值观产生怀疑。因此,言传身教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组织成员的显著标志。

学生对一所大学的认识,首先是从教师那里得来的。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实现对一所大学价值观的认同,这其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如果一个教师对他所在大学的文化不认同,甚至背道而驰,就不能指望学生会接受这种文化。在校园里,学生对一所大学的感受,是从学校全体人员的行为中得来的,机关科室人员对学生是认真负责还是态度敷衍,后勤人员对学生服务是热情还是粗暴,都会给学生留下直观的感受。学生只有接受一所大学,才能接受它的文化。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是文化的接受者,他们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必须在主体上下功夫,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实践

大学文化的作用不在于昭示它的价值理念,而在于把它的精神内涵付诸于实践。目前,很多大学的文化建设停留在表面的多,深入实践的少,文化理念与师生行为呈分离的状态,精神统领大学发展的局面远未形成。这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应引起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实践,加强文化管理十分重要。

1.让大学文化统领各项事务

我国很多大学的文化建设是在近些年刚刚开始的。但很多大学往往忙于校园建设、制度建设和学科建设,使得文化建设未能同步得以发展。应该说,在文化建设之初,设立专门的机构,强化文化管理措施,校长亲自挂帅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学文化作为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宗旨,以及师生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统领大学各项工作的精神指南,对此,大学校长责无旁贷。

大学文化既然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就要将其贯穿到大学发展的各项事务中;将其与大学的校园、制度和学科等建设进行整合,理顺文化建设与各项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一切与文化价值观相悖的制度和政策,确立起大学文化在大学发展中的统领地位。

2.让大学文化深入人心

尽管一些大学提出了校训,但师生“事不关己”的状态却是普遍存在的。虽然校训被广泛展示在校园、网站和印刷品上,却没有引起师生的共鸣。这说明,很多大学的精神文化还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师生也仅仅是“知道”而已。在这些文化建设刚起步的高校,包括一些近年来合并的院校,采取主动的文化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要把文化建设引向深入,进行系统的宣传推广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努力使其被广大师生深入理解,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是进行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因此,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开展广泛的讨论、座谈和交流,让大学文化深入人心,这是文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尤其对于陆续进入大学的新教师和每年步入大学的新生,大学精神教育应是首选内容。

3.大学教师要身体力行

大学教师是学生在大学完成人才成长过程的主要影响者,在大学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文化建设对大学教师应该有严格的要求。身为教师必须首先接受所在大学的文化价值观,执教时,必须与所在大学的文化价值取向保持一致。教师的学术观点可以不同,教学方法可以各异,但在价值追求的一致性上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在进行文化建设中,约束教师的行为十分必要。身在大学,教师的言谈举止和行为表现,都应与大学文化所要求的行为准则保持一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教师教风不正,备课不认真,上课应付差事;有的在课堂上乱发议论,发泄不满;有的教师科研浮躁,抄袭作假等。这些都是有悖于教书育人准则的行为,如不加约束,就谈不上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4.树立先进模范典型

文化总是通过人来承载的,精神引领需要具体人物的示范作用。每所大学都有先进的、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也有刻苦学习、品德高尚的优秀学生,在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思想光辉,是精神文化的宝贵素材。挖掘他们身上蕴含的精神亮点,从中提炼出符合大学精神的特质,并以此作为弘扬大学文化的支点,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让全体师生从这些模范人物身上感受到大学文化的价值所在,这样,文化就不再是抽象、无形的,而是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人物和事迹,而众多的模范典型就会在大学校园中形成一种精神文化的氛围,让人们感悟到精神的力量。实践表明,把这些模范典型以大学精神为主线串联在一起,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导向。

[1]张政文.简谈大学精神[N].光明日报,2008-6-17.

[2]郭贵春.大学教师:大学文化的守护者[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G641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建设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