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不起的文化与传统

2011-12-25

民生周刊 2011年23期
关键词:万寿寺真维斯冠名

□ 潘 阳

“商”不起的文化与传统

□ 潘 阳

现代社会不该排斥商业,也并非所有商业的东西就是低俗,但是,我们起码应恪守价值底线,不要任文化被商业浪潮拍打。

商业社会有一种惯常现象,即商业化和功利化趋势日渐加剧。商业化并没有原罪,但在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商业“入侵”文化的新闻往往引起热议。

上周,清华大学接受服装品牌冠名,将第四教学楼改名“真维斯楼”,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仅仅悬挂了几天的真维斯集团简介铭牌,因被学生涂抹油漆而被迫摘除。但这并非是反对冠名者的胜利,对摘牌,清华的官方表态是:为校园建筑物命名是国际上学校筹资助学的通行做法,以后将不再安装铭牌,但“真维斯楼”这几个字不会摘。

清华这所一流名校,一直受国家政策眷顾,每年获得的国家投入资金达数十亿,原本应该坚守底线的大学在逐渐退却,与商业眉来眼去,说到底是引发争议、令人感到不安的主要原因。

这正是《人民日报》评论文章《舆论为何瞄准“真维斯楼”》所表达的意思:在一个“没有钱万万不能”的社会环境里,大学要做到遗世独立很难;但是,当浮躁而功利的财富至上价值观大行其道之际,公众对大学的期许也许会更多。这场纷争或许提示我们:大学应该保持对高尚的追求,否则我们这个民族的精气神或将无所归依。

事实上,真维斯并非一定不能冠名清华的教学楼,但冠名事件引发的争议,恰恰反映了一些值得校方和全社会反思的问题。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与商业挂钩的往往是庸俗的,与文化联姻的则通常被认为是高雅的,这是一种思维定势。当文化被掺“商”时,我们很容易因为心理的陌生感萌生排斥之意。

对于商业文化入侵,有的人仅仅停留在辩论阶段,有的人却已经开始采取实实在在的抵制行动。近日,行为艺术家赵半狄认为《功夫熊猫2》是美国对中国的一种“文化侵略”,他不仅花钱刊发平面广告号召公众拒看这部好莱坞动画大片,还找到了两位“战友”,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联名写了“六一去看大自然,不看《功夫熊猫2》”致家长和孩子的公开信。

可以说,《功夫熊猫2》是美国梦工厂又一次成功的“文化贴牌”,但把《功夫熊猫2》上升到文化侵略,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呢?

5月30日《法制晚报》的一则消息,才真正可谓“商”不起,始建于1577年的北京万寿寺大雄宝殿被出租给旅游公司,通过导游等将游客带到寺内,“风水大师”售卖寺内文物的方式敛财。

万寿寺究竟能不能“商业化运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社会学家周孝正认为:“市场经济是好事,市场社会却是恶性互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各单位和部门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些净土应该保持纯粹性。”其实不管是此次曝出的万寿寺事件,还是前段时间的故宫事件,舆论都是传统文化的堡垒——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其公共性不能失守,更不适合散发出商业铜臭味。如果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艺术圣殿,表现出十足的市侩相,肯定会让不少人受伤。

当然,现代社会不该排斥商业,也并非所有商业的东西就是低俗,但是,我们起码应恪守价值底线,不要任文化被商业浪潮拍打。

□ 编辑 陈 萌 □ 美编 庞 佳

猜你喜欢

万寿寺真维斯冠名
王小波《万寿寺》的叙事方式
第一次煮面
云南盐业再度独家冠名2018上合昆马
王小波《万寿寺》“城”意象解读
释放的自由——开启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的新“视·野”
真维斯杯:将“野”性进行到底
由你定题,设计随心所欲 第25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主题征集再度打响
从企业自由现金流看企业冠名选秀节目
组建冠名班探索印刷类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