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下乡“土”点好
2011-12-25康美权
我是吉安电视台一名记者,最近,在一些乡村采访,部分农民朋友和乡村干部向我反映了这样一件事,一些记者到基层采访喜欢摆“官”架子,没有一点“土味”:一部小车开进村,一身名牌入家门,一双皮鞋到田头,一口“官腔”问民情。他们说,和这样的记者在一起无形中有一种距离感,因此他们见到这样的记者老早就会躲开,也更不愿把心里话说给这样的记者听。他们还是喜欢那些“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身便装,脚下一双解放鞋”有点“土味”的记者,这样的记者看起来就像是老熟人,觉得很贴心。
当前,农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涌现了许多致富能人和新人新事。乡村的发展、变化,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境……乡情民声,需要借由记者之耳目、之笔端,反馈给社会。但是,如果记者带着“官气”下乡村,在农民群众面前摆官架子,坐在板凳上怕挂烂衣服,走到田头上怕晒黑皮肤,下地怕脏,爬山怕累,这样就会无形中在感情上与群众拉开距离,农民朋友又怎么会和你说出真心话呢?记者下乡采访,就是要深入农民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报道乡村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我们的记者丢掉“官气”,保持“土气”,真心实意地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庭院,像亲朋好友或邻居似的和农民群众议民情话农事,必要时还应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只有以“土”的姿态出现,记者才能加深对乡村干部理解、加强沟通,增强信任、建立感情。也只有通过这样的交流,才能准确地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虑,摸准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脉搏,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写出更多更好更鲜活的新闻来。
当然,“土”和“洋”都是相对的。这里提倡“土味”,绝对不是要求记者放弃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办公条件,一味地做秀式地追求所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那种陈旧落后的工作方式。况且,现在农民群众自身的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变,农村早已告别了刀耕火种的落后年代。提倡“土气”的目的,是要提醒记者下乡村采访时要转变作风,朴实无华,保持同农民群众的亲密联系,用心贴心的实际行动,实现同农民群众感情上的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拉得更近一些,更紧密一些。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受到群众欢迎,听到群众的心里话;也才能了解到好题材,采写出好稿件,从而真正达到下乡的目的。
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力量,在走向实践的学习中不断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能力。最近,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标志着新闻战线加强改进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是新闻界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沈从文立志写乡村、写乡下人的生活,创作出了《边城》《湘行散记》等文学经典;青年毛泽东在湘潭、湘乡等地考察,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三四十年代,费孝通先生进行乡野调查,相继写出《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学术经典。上述这些人都是带有浓郁的乡土味进行调查和搜集素材的。同样是乡村这片沃土,记者应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平台,带着“土味”下乡,扎根农村,深入群众,以卓有成效的新闻宣传工作,汇聚起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