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2011-12-25黄志强邢赞赞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发展

黄志强 邢赞赞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黄志强 邢赞赞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对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中国必须学习和继承的,但从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来看,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当我们能看清这一点时,我们对资本主义的学习其实就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中国共产党 ; 社会主义 ; 资本主义

一、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1976年“文命”结束后,由于“两个凡是”的禁锢,我国长期处于徘徊状态,到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之后,全国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导致了两年徘徊时期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由此,人民大众也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了出来。这次讨论是拨乱反正的思想基础,也是新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再认识的基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制定了改革开放的的方针。之后党中央又正确评价了党在建国以来的功过是非,批判了“文革”前后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的“左”倾错误,这一切为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大门。

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商品经济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对姓“资”姓“社”的问题认识不统一。为此,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在于所有制的不同,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做出了商品经济不姓“资”的解释。但是我们仍然把商品经济区别于市场经济,在党的文件中长期使用“市场调节”概念。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市场经济才被肯定,并在当年的十四大上正式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江泽民在2006年10月提到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问题时,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做了概括,即“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做了不少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而且生产力在发展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1]

尽管资本主义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党认为,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不可改变。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调整,但是仍然没有改变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本质。其次,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虽然生活有所提高,但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雇佣的地位没有改变。再次,资本主义的剥削向全球蔓延,加剧了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二、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态度

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要不要利用资本主义是处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首要问题,为此,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2]

(一)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

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分为三类:一类是不带阶级性的,如科学技术、生产工具等。一类是中性的东西,如商品经济、市场等。一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如资本和雇佣等。对于这三类,前两类是毫无疑问可以借鉴的,那么最后一类是否也要借鉴呢?对此,邓小平曾指出,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按照现行的法规政策,外商总是要赚一些钱。但是国家还要拿回税收,工人还要拿回工资,我们还可以学习技术和管理……,归根结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3]

文明是一个系统,除了物质层面,还有精神文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在反封建和建设资本主义过程中的精神产物,既有反封建和维护现代化生产的一面,也有维护私有制的一面。我们党曾经多次强调,对于资本主义的一系列现代化思想观念,比如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开拓意识和进取精神等我们要大力借鉴,以此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同时,必须坚决抵制混杂其中的唯利是图、投机主义、尔虞我诈等消极思想。

(二)不断深化对外开放

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之一就是交换的不断扩大,不仅在国内交换而且要在国际交换。扩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也是党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到了1984年9月19日,中国政府又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与此同时,我国逐渐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内陆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在对外开放的形式上,党认为我们不仅要向国外借款,而且要吸引外国企业来投资,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

(三)利用资本主义必须坚持的原则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生产力上有一定的继承性,然而,我们最终是要超越资本主义的,两种意识形态之争不论何时都是你死我活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原则。首先,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不可侵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对外开放的体制、政策和法规的不断改革,不是以牺牲主权和国家利益为代价的。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是中国的最佳选择,退回到资本主义只能让劳动人民的血汗被资产阶级侵吞,我们在学习资本主义来搞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第三,独立自主是我们最根本的出发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对外开放永远是第二位的,处于第一位的始终独立自主,这是对外开放的大前提。

三、正确看待当前背景下的“两制”关系

(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处于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中

和平与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但是对这个主题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个认识和概括的过程。从建国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由于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较为严峻,“两制”关系在战争与革命的世界主题之下表现的十分紧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国际关系开始缓和,两种制度也有之前的冷战对抗转变为和平共处,这就为中国共产党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奠定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与氛围。邓小平最早在1984年5月17日接见厄瓜多尔总统时就强调,世界上最根本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个是南北问题。到了1985年3月邓小平的这一观点更为明确了,他认为世界上最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南北问题是发展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4]党的十三大将世界主题确切地概括为发平与发展,之后的各届党的代表大会都肯定并发展着这一基本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又继续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具体指导国与国的关系,具体到“两制”关系问题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求同存异,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的关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另一个是坚决反对把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中国。在此基础上,胡锦涛在2005年9月15日的联合国首脑会议上,进行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他讲到,和平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但是这两个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世界各国人民要团结起来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他的“和谐世界”思想是党在新世纪对“两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思想的发展。诚然,这个世界还很不安宁,也很不公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就是世界不安宁和不公平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必须努力改变不合理的世界旧秩序,邓小平为此讲到:“现在确实需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准则。现在出现的新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不能长久维持的。”[5]

(二)坚决抵制西方发达国家的“和平演变”

当前的中国非常需要发展,但是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在与资本主义国家通力合作,搞好关系的同时,必须时刻抵制西方发达国家的“和平演变”。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和平演变”有很大关系,苏东巨变后,西方发达国家又把矛头对准了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采取了更加隐蔽和完整的和平演变战略。首先是“攻心——私有化——变权”的三步曲,西方的一些反华人士认为,可以利用中国建设市场经济的时机来推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私有化战略,只要实现了私有化,社会主义政权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几代过后,共产党政权就会不攻自破。其次是推行“六化”的策略,即西化、分化、淡化、丑化、腐化和溶化。西化和分化是老套路,淡化是指淡化理想、政治、共产党领导和公有制。丑化就是对腐败行为添油加醋,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下降,进而失去民心。腐化就是利用中国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钻中国法律的空子,赚中国人的钱,腐蚀党的干部,再赚更多的钱进而搞垮中国的经济基础,摧毁中国共产党的上层建筑。溶化就是用西方学说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学说。企图以此来实现他们动摇中国人民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妄想,进而摧毁社会主义大厦的美梦。

对此,中国共产党给出了他们一份答案。首先,正确评价党的历史,维护执政党的形象,科学地评价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功过是非,把毛泽东的功绩与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对待,从而避免了整个国家思想的混乱。第二,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夯实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第三,坚持公有制和共同富裕两个主体,维护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第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是邓小平反和平演变的主要思想。第五,加强党风建设,构建良好的党群关系,这是反和平演变的根本保证。

注释:

[1]江泽民:党的文献[J].党的文献杂志社,2001(3):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168.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5.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9-360.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发展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青年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方法的再检视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历史使命的终结?——在资本主义危机中思考女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