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资源开发上的转换与拓展

2011-12-25项东民安熠辉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群众

项东民 安熠辉

(党史博采杂志社 河北石家庄 050071)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资源开发上的转换与拓展

项东民 安熠辉

(党史博采杂志社 河北石家庄 050071)

执政资源是指执政党为履行执政使命、提高执政效能而利用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只有充分利用和挖掘执政资源,才能为执政地位的巩固奠定基本的前提基础。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根据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适时地进行党执政资源开发的转换与拓展。其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在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向突出经济绩效资源开发的转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群众资源进行重点开发和拓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对社会资源予以开发和拓展。从而使党的执政资源得到不断丰富,党的执政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效能得到不断提高。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转换;拓展

执政资源是指执政党为履行执政使命、提高执政效能而能利用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执政资源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思想文化资源三方面。任何执政党在领导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适时地实行执政资源开发的转换与拓展,积极有效地挖掘和利用执政资源,为执政地位的获得和巩固奠定基本的前提基础。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独特的国情出发,根据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与时俱进地推进党执政资源的开发与拓展,从而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在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执政资源和对执政资源开发建设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包括把握革命领导权,以革命的方式实现对执政资源的合法掌控;实行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壮大政权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增强执政的绩效合法性;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制度认同;加强自身建设,丰富党的先进性资源,等等,但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突出了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

意识形态是当代执政党传播影响的重要工具。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说,任何政治体系的领袖都要维护和弘扬一种政治意识形态,以便论证和说明国家统治的合法性。一种政治秩序要获得合法性,首先必须使被统治者认可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所描绘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至善至美的理想社会曾深深地吸引着处于最底层的中国工人和农民阶级。1949年建国后,这种美好的理想制度依然是他们憧憬和向往的重要价值追求。因此,将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既是顺应民心的举措,也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迅速取得民众对其执政认同的主要资源。为此,中国共产党通过诸多渠道,采用多种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从观念形式再到社会心理形式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赢得了重要的思想意识资源。

作为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多次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要加强对全体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他指出:“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1]为推动全党开展马列教育的学习运动,毛泽东早在1938年在六届六中全会上讲到,“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现在已经比较过去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还很不普遍,很不深入”。他认为领导一个几万万人口的民族进行空前伟大斗争的党,普遍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为了加强党的马列主义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948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华北创办高级党校——马列学院,由刘少奇担任院长。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和宣传在社会各界全面展开。1951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刘少奇在会上特别指出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的意义。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全党和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学习运动的高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从厂矿到学校的各个单位,都投入到这场学习运动中来。在经过几年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宣传和教育的基础上,在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开幕词中,毛泽东明确宣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由党的指导思想,推广到全社会,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化,为党对社会的整合奠定了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党对思想意识领域的学习、宣传一直常抓不懈,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左”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渐占上风。政治不仅被狭隘化为“阶级斗争”,而且其地位和作用被夸大到可以脱离经济、甚至否定经济或改变经济规律的地步。在“政治挂帅”思想的导向下,政治被抬高到一通百通,而经济的最终决定作用和物质利益原则遭到否定,经济发展的规律被抛弃。在“文革”期间,“左”倾主义的意识形态不仅被进一步推向顶端,而且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被教条化。那些被曲解、肢解的马克思主义在实际的政治运动中导致了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混乱。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向突出经济绩效资源开发的转换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执政资源建设上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其中包括客观总结执政的经验教训,整合党执政的历史资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和丰富执政理论资源;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党执政的绩效资源;倡导民主法治,拓展党执政的法理合法性资源等等。但最主要的,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点突出了经济绩效资源的开发。

(一)、强调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主要途径,把执政的经济绩效视为执政资源的最主要方面。早在1979~1980年的一系列讲话中,邓小平就强调了经济成就对于政治稳定的关键作用:“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他就站不住。”[2]“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3]“生产方面的革命是最根本的革命。”[4]显然,经济增长作为“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途径,被邓小平视为新时期我们党统治合法性的来源。党的十二大以后,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明确的科学定义。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这样,通过对发展生产力的一再强调,使经济绩效资源的重要性凸显,也赢得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二)、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将执政的经济绩效转化为执政的合法性资源。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只有转化为社会民众的切身利益,执政的经济绩效才能产生直接的效用,执政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为此,邓小平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用鲜明语言概括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6]此种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转化为人民群众利益的指导思想,使社会民众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能力和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在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为中国共产党赢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积累了重要的合法性资源。

(三)、通过实行改革开放,最充分开发、挖掘执政的经济绩效资源。第一,通过开放经济特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以典型示范的经济绩效开发执政资源。邓小平说,可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7]“这样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8]第二,在改革中既要注重效率,又要关注公平,坚持效率优先,以此全面挖掘执政的经济绩效资源。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9]邓小平效率优先思想的倡导,解放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思想问题,人民群众在效率优先原则下所迸发的空前劳动积极性和取得的丰硕建设成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赢得了雄厚的经济绩效资源。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群众资源进行重点开发和拓展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境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战胜种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事业成功推进21世纪;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新体制,开创了全面开放新局面。在理论资源、政治资源、经济资源以及历史资源上都有了新的开发、整合和拓展。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执政资源的拓展重点放在了群众资源上。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党对群众资源的新拓展。世界政党的发生发展史告诉人们,一个执政党不管它的资格多老,如果不能站在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列,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丧失先进性,人民就会把它抛弃。为此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为新时期党执政资源的开发指明了方向。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一思想的提出,对深入而广泛地挖掘群众资源,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党群众资源的开发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党的权力来自人民,理应为人民谋利益。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党面临着提高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严峻考验。早在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组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邓小平同志作政治交代时便明确指出: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此后,党的第三代领导就一直把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力量,作为最为关注的两大问题的首要问题(另一个是发展经济)来抓。最终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把对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从而为党群众资源的开发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三)、修改的《党章》主张把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为群众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奠定了组织基础。江泽民在200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过去依靠工人、农民两个主体阶级获取执政资源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实变化的需要,客观上必须及时地将这些新出现的不同阶层作为中国共产党获取执政资源的重要对象和渠道,才能为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执政获得更大的合法认同和支持。为此,中国共产党决定可以 “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种由过去主要从工人、农民中吸收党员,“有剥削行为的不能入党”向“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转变,在巩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的同时,为从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全面获取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奠定了组织基础。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对社会资源予以开发和拓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突出“以人为本”, 关注弱势群体,提倡爱民、富民、亲民“新三民主义”;强调“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力求发展到注重均衡,从专注改革到注重管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注重执政能力建设等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理论资源、群众资源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开发拓展,取得丰硕成果。但尤其重视对社会资源的进一步拓展。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与实践,极大地拓宽了党社会执政资源。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产生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上,我党确立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他要求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与实践,符合人民的意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团结广大人民为之共同奋斗。可以大大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这样,就会极大地拓宽党的执政的社会资源。

(二)、通过实践科学发展观,对社会资源做进一步的挖掘和拓展。

2003年10月,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体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坚持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在2006年10月指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了更加精确的概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由高速发展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转变,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获取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积极效应:其一,对发展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强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高瞻远瞩和执政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增强了社会民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为获取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奠定了基础。其二,对发展中的人本关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增强了社会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目的、方针和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密切了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民众的关系,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巩固创造了条件。

(三)、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一步促进新时期社会资源的开发与拓展。

2006年10月,胡锦涛指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为此要求全党从如下几个方面解决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首先,“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其次,“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再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从人民群众中获取取之不尽的执政资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张的提出和实施,显著地缓解了现实社会中突出的社会矛盾,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获取产生了的积极效果。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改变了过去注重从思想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某一方面获取执政资源的方式,转为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方位、多角度获取执政资源的模式,进而为在全社会的不同阶级、阶层和领域,全面、系统地赢取最广泛的执政资源奠定了基础。

建国60年来的执政实践证明,执政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特定的任务和目标,由此也决定了执政党获取执政资源的手段、方式和领域的不同。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不同时期的中央领导集体正是从中国的客观现实出发,按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地根据客观形势的要求和变化,及时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新陈代谢,使中国共产党在60年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中国共产党获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巩固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的最为宝贵的实践经验。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706

[2][3][4][5][8][9]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1、231、311、373、152、128

[6][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2、166

项东民,男,汉族,党史博采杂志社副总编 ;安熠辉,男,汉族,党史博采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猜你喜欢

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群众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
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历史贡献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涉台外交斗争述略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