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
2011-12-25
互动
2011年第5期 总第87期
将经适房“去投资功能化”
近日,深圳、杭州、北京、武汉等地不断爆出保障房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各方反响最强烈的聚焦点,是保障房作为一项“家庭资产”,被部分骗购者当作了获取暴利的工具。目前,经适房基本上是作为一项福利一次性地完全分配给购房者,并且购房者在居住、拥有不长的时间、满足一定的不太严格的条件之后即可流动。这一现状使得经适房实际上具备了更多的“商品房属性”,而失去了“保障”的性质。
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必须进行改革,首先应当考虑由个人或家庭与地方政府共同拥有房屋产权,产权比例可按房屋成本中个人与政府分担程度进行确定以体现公理。其次,在产权收益与流动方面进行限定,一是房屋出售时的增值应当按产权比例由个人与政府共享。
此外,被保障人居住需要有所限定,购房者在拥有经适房期间不能购置商品房,如欲购置,则必须放弃(售出)其所拥有的经适房产权。
上述几个方面安排的目的,是对经适房进行完全的“去投资功能化”,以打破有骗购图谋者对经适房的“暴利”预期,让骗购行为无利可图并且可能还需支付失去市场购房的机会成本。
学者 傅子恒
如何保护中国耕地?
从长远来看,中国城市化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也是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无论是暂停征地还是严格审批,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制度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事实上,农地征收问题的源头正是在于法律的规定和城乡二元体制的逻辑一脉相承,目前耕地保护制度是建立在牺牲农民利益的基础之上,因而农民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发生了根本冲突。为了严格保护耕地,《土地管理法》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因建设而需要使用农村集体土地,均需通过征地改变其产权属性,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后由各地政府通过土地一级市场以划拨、租赁等方式让渡使用权,同时给予土地原主人一定补偿。
但问题是,目前规定的补偿方案也未必能充分体现农地本身的价值,有些地方政府更是想方设法规避法律、降低补偿。况且即便地方政府依法给予合理补偿,只要农地不能自由转让,不能和城市土地一样直接进入流通市场,那么农地就不可能充分实现其应有的市场价值。
目前的耕地保护制度仍然延续了半个世纪以来的思维,通过限制农村的自由发展来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最近在广东、重庆、成都等地实施的农地流转或“股田制”试验虽然有所突破,但仍然带有诸多限制,且有些创新已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因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地所面临的矛盾。
学者 张千帆
故宫丢失的不仅是文物
5月8日,北京传出爆炸性新闻,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在故宫斋宫临时展出的展品9件被盗,此事一时成为街头巷尾人们话题的中心,故宫也处于舆论的漩涡中间。但很快就传来好消息,北京警方在5月11日即抓捕嫌犯石某。按照一般案件的进展,此事应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但是,事情并未沿着传统的方向发展,而是逐渐出现了“撼字门”、“道歉门”、“会所门”、“内鬼门”等令人始料未及的事情。
人们就故宫发生的这“四门”事件议论得不可开交,故宫当事领导不要怪人们多事,要怪只能怪自己办的“好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网络的发达,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公民意识提高了,大家的参与意识和要求知情的意识也提高了,而有些单位的公共服务意识却是过去式的,这就是与现实脱节的地方。
人们紧紧抓住故宫的“小辫”不放,时刻关注故宫“四门”事件的进展,这才是最近30年社会进步的缩影和标志。希望故宫当事领导反躬自省,现在是你们改变工作作风和思维习惯的时候了。
读者 小孔成像
赶紧把手机漫游费取消吧
据报道,中移动在全国范围推出全球通系列套餐,适当降低话费。此外,全球通新资费方案将套餐外的主叫通话价格平均降低35%以上,其中漫游资费标准也从原来的0.39元/分钟降至当前的最低0.19元/分钟,降幅高达51%。多年来取消手机漫游费的呼声不断,此次中移动大幅降低话费多少满足了公众的一些需求,但是漫游费只是减半,还是不够给力。
手机漫游费收取之初就显得很不合理,因为这几乎无须成本。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等专家指出,对运营商来讲,手机漫游的成本很低,几乎为零。就是这么个零成本的手机漫游费却多年一直收取,并且费用相当高,此种“无本而收”的收费依据何在?
手机漫游费的存在给用户造成不少的经济压力,只要离开区内,出外的用户能省则省,尽量使用短信互相联系。如果全部取消漫游费,那些原本通过短信联系的用户,或许很大部分会重新使用电话,既减轻了用户的负担,又给手机运营商带来更大的利,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 钟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