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程·逻辑·方法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三题

2011-12-25王海

理论导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王海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

历程·逻辑·方法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三题

王海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崭新命题,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做出的新论断。为此,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做出正确的解读,以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轨迹;逻辑;方法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命题,将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相并列,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新论断,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国际形势、历史发展、现实社会动态变化等全方位的系统把握,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方向。解读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程、逻辑和方法,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探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路径,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历程

任何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也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任何超时空、超历史的理论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一成不变的所谓金科玉律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被抛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对时代发展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发展。时代化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部过程之中,形成了特有的一条轨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创立时,就是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因素,深刻分析了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而形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纠正了过去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具体结论,而且还丰富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思想,深化了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自己的理论体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创立的理论体系是“发展着的理论”,要求以不断创新的态度对待他们创立的学说。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284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列宁牢牢把握住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俄国实际,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转变,得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获得胜利”的“一国胜利论”。列宁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轨迹中时代化的一个典型榜样。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苏维埃政权所处的时代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列宁针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引起的武装叛乱,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又顺应时代发展,提出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由余粮收集制向粮食税政策的转变,并且全面系统地阐明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意义以及实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和使命,而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必须并只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时代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战争和革命的时代特征,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中国的具体国情与时代要求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也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提出了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有把握好时代的发展变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主题进行了正确的判断和把握,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境界。邓小平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角度出发,对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作出了正确判断。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2]105在这个基础上,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了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除此之外还提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和精神,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体现。

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制定符合时代发展实际的目标和任务,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和社会进步的潮头。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主线及其三维结构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庞大而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存在着一条非常清晰的逻辑主线,这就是与时俱进。明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主线及其结构,对于我们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理论成果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动因是客观需要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时代特色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应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马克思主义不会凭空产生,它的产生必然是客观需要的产物,不符合时代需要和客观需要的理论不能对实践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时代变化了,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必须随之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上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

1.国际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客观上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及时发展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曾经说过:“无论如何应当声明,我所在的党没有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3]如果我们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将会因为落后于时代,继而也就不能继续担当我们立党立国指导思想的重任。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才能更好地指引我们的党和国家在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2.中国国情出现的新变化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是随着中国国情新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在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专制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客观变化基础上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社会性质由革命和战争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客观变化基础上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在新时代我国党情的新变化基础上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由传统发展理念转变为科学发展理念的客观变化基础上产生了科学发展观。这些变化和发展说明任何真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与客观需求相结合,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先进而开放的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实际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动态统一。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当前最大的实际,我们必须按照这个客观实际的需求去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党的方针和路线必须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发展理念。任何背离这个客观需要的做法必然要出现失误。如果不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不仅不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反而会造成巨大的破坏,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历史教训的。

(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即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它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任何一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僵化不变的封闭体系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贯要求我们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他们创立的学说。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他一再告诫我们:“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460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到列宁主义的形成,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的发展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

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科学体系,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演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是应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推进时代化,这是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正确道路。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客观情况的变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讲的全部结论都当成不可变更的教条,如果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当时条件下所做出的个别结论当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那就会损害、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三)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动力

众所周知,理论创新是最重要的创新,是整个创新思想的核心,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科学理论的价值和魅力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实践、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站在时代潮头引领社会发展进步。所以,理论创新就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动力。

1.理论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由之路。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9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之所系,力量之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指导其时代化。十七大报告要求:“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说明,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坚持自觉的理论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超越自身,保持和发展自己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才能实现理论的时代化。实践证明,作为与时代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理论成果,它不是脱胎于固有的套路和陈旧的范式,也不是源于抽象的思辨,而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呼唤的产物,是理论创新的结果。

2.理论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保障。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需要汲取理论的养分,更需要在理论创新中服务发展、推动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飞跃的契机。这种转换和变化既对我们的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也孕育着理论突破性的发展。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理论魄力,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地回答并解决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新问题,及时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才能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永远存在,才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并为其提供理论上的保障。并且这种创新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加速,仍须不断创造出适应新变化的马克思主义新成果。

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应遵循的方法原则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在继续解放思想、尊重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积极探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路径和方法原则,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我们要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是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当今世界、中国和我们党面对的新变化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式理论体系。从实际出发不是没有任何方法、没有任何原则,而是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如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中,不顾历史条件和客观情况的变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讲的全部结论都当成不可变更的教条;如果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当时条件下所做出的个别结论当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那就会损害、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5]248在违背实事求是原则条件下出现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虚无的、缥缈的。实践证明,这种理论对于社会的发展没有任何的进步意义,反而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且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邓小平曾经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2]291还指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一味拘泥于现成的条条框框,那么,马克思主义就会因为思想落后于时代而失去其先进性和科学性,甚至走向理论生命的枯竭。胡锦涛也强调,只有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进步而不断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内在地反映了人类认识规律的基本要求。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应遵循实践第一的原则

一种理论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来源于实践,融入实践,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离开了实践生活,再好的理论体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毛泽东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6]为此,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掌握其时代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始终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要同群众的日常实践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其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准则,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价值实践,才能达到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目的,才能收到实效。

1.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要以扎根、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依托。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但是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经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认识才能成为真理。来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的时代化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取决于其是否回到并扎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这个最大的实际。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牢牢扎根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永葆、焕发其生命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向转化过程,是在建设中转化、在转化中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企图脱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如同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所以要以诠释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为契机,扎根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2.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还必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其时代化的目标必须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其时代化的目标。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是基础性的实践,只有和基础性的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才能消除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感,从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并在自觉不自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应遵循群众路线的方法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要充分汲取党和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宏伟目标,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必须处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思想。

1.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以人民群众得以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手段为基础。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社会精英在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和升华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作用。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民群众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的精英永远处于少数状态,如果对一些理论,不让人民群众认可和接受,那该理论就很难被普及,其生命力也就削弱了许多。所以,应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以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赋予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更有效地实现大众化。

2.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其大众化的根本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助于提高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同程度。如果人民群众关心的主要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马克思主义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动力,就能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认同、接受和践行,就能实现时代化和大众化。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19—42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0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61.

D61

A

1002-7408(2011)06-0066-04

2010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从历史的视角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HB10AMK023)的阶段性成果。

王海(1978-),男,河北成安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博士,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