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干部“被津贴”

2011-12-24水之翰

决策 2011年5期

■水之翰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这与公务员工作相对体面稳定,待遇较为优厚密切相关。”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胡仙芝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公务员平均薪资并不高,但这并没包括一些政府部门给公务员发放的名目繁多的津补贴。

另有,复旦大学博士孙琳曾专门研究过中国的公务员薪酬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擅自发放的津贴补贴名目达到300多项。

“公务员津贴”、“300多项名目”等一些关键词,一旦被舆论放大,着实吓人得很,顿时引来热议。

和几位来自乡镇的公务员谈起此事,有的嗤之以鼻,有的十分愤愤然。对于这样的说法和统计,一是极不靠谱。300多项名目,依据从何而来?

二是极不科学。如此将全国各地的名目集中统计,究竟有何居心?试问一下,有哪一个公务员的津贴名目会达到上百项?

三是以偏概全。这样多的津贴名目,有多少公务员会真正享受得到?除了那些实权部门,像我们来自基层的干部,有时候连工资都没有保证。

他们告诉我,现在公务员之间的工资收入肯定存在极大的差距,一方面是部门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地区之间的差距,再一方面是权力之间的差距。

对于处在广大基层的干部而言,无论是部门、地区、权力,都处在弱势地位,像那位教授所统计的300多项津贴,他们从来就没有看到过。自从前年实行公务员工资改革以来,他们除了基本工资以外,就只剩下一项津补贴。

一次,和一位乡镇的领导聊起公务员工资的事,因为公务员工资改革之后,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和津补贴两大部分,今年据说还可以发第十三个月工资。谈起这事,这位领导都觉得头疼,不知道这十三个月工资的钱从哪儿来?原来就是津补贴这块也得自个想办法,今年还好,县财政总算给解决了。

在我们的谈话中,那些来自基层的干部说起工资,就摇头不止,除了满腹牢骚和怨言之外,甚至还有些愤怒。说一到年终就要为钱发愁,天天守领导,天天跑财政局,希望哪天突然又冒出个几万元钱,好解燃眉之急。

现在的基层干部如果就靠个“死工资”,不自己另谋路子的话,连个日子都过不去。所以有一些基层干部是一边干着公家事,一边谋着自己的路子,就不足为奇了。

就拿津补贴来说,县里每年的标准就是一万五千元,而市里以及那些垂直管理部门的公务员就达到了一万八九千元。而要命的是,县里的一万五千元还是逐步到位的,算是个五年计划吧,有能力的单位可以提前实现,没能力的慢慢等,等着财政全部解决。

我实在弄不明白,到底是谁拿走了他们的300多项津补贴?

敬请有关教授在公布这些信息的时候,不要太笼统,不要像有关统计部门的平均工资一样“被平均”,不要让我们这些基层干部“被津贴”,不要让我们成为百姓唾骂的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