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过中共一大筹备的神秘女性丁宝林

2011-12-24

党史博览 2011年9期
关键词:俞秀松李汉俊无政府主义

散 木

在上海小组成立过程中的一系列会议上,都有一位不知名的女子在场

1920年5月,陈独秀南下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其核心是“三社”,即陈独秀的《新青年》编辑部、邵力子的民国日报社、沈玄庐与李汉俊等的星期评论社。据杨之华回忆,“这个社 (指星期评论社)当时有陈望道、李汉俊、沈玄庐、戴季陶、邵力子、刘大白、沈仲九、俞秀松、丁宝林(女)”。

7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由李大钊介绍抵沪与众人座谈,举行了一个中国积极分子会议。与会者大多同意建立一个更为严密的以建党为宗旨的筹备性质的组织,于是又有了一个发起组,它由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杨明斋、李达八人组成,这就是8月于陈独秀寓所(即《新青年》编辑部)成立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后来,陆续加入上海小组的还有邵力子、沈雁冰、沈泽民等。上海小组在进行了近一年的大量思想、理论、群众、组织、干部、联络等筹备工作后,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正式召开。

中共一大的召开,与上海小组作为发起组的成功工作是分不开的。因此,对上海小组成员的分析和考证就十分有必要。遗憾的是,迄今我们对其中有的成员知之甚少,比如杨之华回忆中所述及的丁宝林。

上海小组中不乏浙江人士,尤其是来自水网密布、鱼米之乡、文风极盛的绍兴的。这一中国近代以来名人辈出的水乡,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上海小组内便有邵力子、沈玄庐(萧山人,萧山旧属绍兴)、沈仲九、刘大白等。

据杨之华回忆,丁宝林“是绍兴女师的教员,有学问的”。又据其他当事人回忆,在上海小组成立过程中的一系列会议中,都有一位不知名的女子在场。如:“1920年6月间,陈独秀、李汉俊、沈仲九、刘大白、陈公培、施存统、俞秀松,还有一个女的(名字已忘),在陈独秀家里集会”(施存统:《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的几个问题》);维经斯基在上海陈独秀寓所与众人座谈,席间十余人,“有沈玄庐、刘大白、戴季陶、沈仲九、李汉俊、施存统、俞秀松,还有一个女的和我”(陈公培:《回忆党的发起组和赴法勤工俭学等情况》)。

在中共党史的早期叙述中也有这样的记录,如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述及陈独秀抵沪后于五一节“即邀李汉俊、沈玄庐、沈仲九、施存统及一个女人来发起组成”“吾党(小组)”;李立三在1930年作的《党史报告》中,也述及陈独秀在上海讨论组党,“参加发起者只有六个人:陈独秀、戴季陶、杨明斋、李汉俊、沈玄庐,另外还有一个女的,这个女的始终不知姓名,只知道后来因为恋爱问题消极做尼姑去了”。

从上述记录中,我们可以大致得知:中共的成立过程中,有一名女子曾经参与,并且大凡当她在场时,也大多有浙江人尤其是绍兴人同时在场。由此,可以大致估计到此人一定与“三社”尤其是星期评论社有关,因为该社多有绍兴人参加;而此人的真实身份,可能就是杨之华回忆中的丁宝林。李立三曾在《党史报告》中述及此人的下落。后来,她也就不被人所知,即使是许多当事人也大多遗忘了她的名字。或者,如李立三所述及的那样,即此人后因恋爱纠纷剃发出家。那么,其恋爱的对象也可能与当时作为其同人的浙江人物有关。循此,或许全部的谜底可以从相关人物的材料中得知。

丁宝林与沈玄庐的感情纠葛

终于,在俞秀松遗孀安志洁向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捐赠的《俞秀松日记》中现出了端倪。在日记中,俞秀松曾述及其在星期评论社的活动,以及与沈仲九等人的通信。我们从中可以得知丁宝林即丁崇侠,她曾在上海星期评论社和爱国女校活动,与沈玄庐、沈仲九等亦为至好,他们曾共同讨论“农村计划”(即在萧山开展农民运动等)。

当时,丁宝林在思想上有苦恼和矛盾,所谓“一方面想去读书,又想到读书做什么;一方面想组织农村,又想到分子不能纯粹……同道的”,于是就有出家“做尼姑”的打算。沈玄庐、李汉俊、俞秀松等都对她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但又因丁宝林与沈玄庐恋爱(沈已有妻妾四人,于是外界 “对于玄庐和崇侠恋爱的事都有异言”),同时又卷入了一个沈仲九,遂在“三角”中不能自拔。沈仲九亦数度因“烦闷”而欲“自杀”。另一个当事人沈玄庐也十分痛苦,丁宝林曾对俞秀松言:“爱情总是苦痛,玄庐这几天志气丧颓,我看他很苦痛似的,我劝你们青年万万不可入‘情’,总该‘断爱’”,俞秀松则表示“爱情决不会消磨我们底志气”,而且要从“小爱”向“大爱(事业等)”发展。当时,陈望道也加以劝说。总之,丁因此“受了种种刺激”,大家也在“泛爱”与“私爱”的旋涡中矛盾纷纭,这在五四时是一般青年共有的思想经历。

丁宝林在上海时曾与沈玄庐的妻女们合住,其间产生出许多莫名的感情。一次,沈玄庐渡船返乡,想念丁宝林,写下一首诗:“山苍苍的水茫茫,海鸥盘空认故乡;天为意中人着意,无风无浪过钱塘。”丁宝林则对沈玄庐的感情很复杂,她甚至害怕因对她的爱情影响到沈改造社会的宏愿,“崇侠对玄庐是很好一片心,伊恐怕他因恋爱伊以后,志气要消暮,没有从前那样热烈的努力改造社会”。可见,丁宝林的“出家”并非仅因恋爱的苦恼,也因为爱情与事业的矛盾。沈玄庐对丁宝林的感情也极热忱,他是“想劝伊跳出宗教底陷阱”。对发生的这一切,俞秀松从旁看得明白,他不禁感慨“人和人往往各具极好的心,因为各不彻底明了对象的人底心,以致怀疑陷于苦痛”。终于,在上海小组成立也就是在中共一大召开前的一年,丁宝林在感情的旋涡中出家为尼了。

当时,丁宝林在给沈玄庐的血书中题诗曰:“世道坎坷事龌龊,辅人意恐转误人。书留热血别知己,为勉前程莫痛心。”意思是说:人世崎岖难料,人心也难测,相助于人又被人所误会是最伤心的事,那么大家拜别了吧,但愿为了改造社会的伟业,不要把儿女情长放在心上。沈玄庐看到血书后,情感冲动,以为这都是平素喜谈佛理的刘大白、沈仲九惹出来的事,要找两人报仇,又要去寻丁宝林。后来一想于事无补,还是干出些事业,尤其是他们曾热心的“农村计划”,“待伊过数年后到衙前来看改造的成绩——农村”,到时再叙旧情吧。可惜,未出数年,沈玄庐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他已经颓变为国民党的“西山会议派”,萧山农民运动也被当局镇压下去。后来,沈玄庐不明不白地遇刺身亡,而丁宝林,再也没有任何音讯了。

虽然历史把丁宝林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台,但她终因思想和个人的原因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失之交臂

笔者从前曾写有一本《女界旧踪》的小册子,是回顾百年来中国妇女命运的。在梳理近代以来中国妇女运动的史料时,丁宝林的材料少得可怜,这个人的形象未能完满地建立起来。其实,丁宝林和刘师培的妻子何震(也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而且是比较激进的一位,后来也出家为尼了)有极相似的地方,即她们都曾是无政府主义的主张者甚至是实践者,而近代中国汹涌的思潮,最先也是从舶来品的无政府主义发端的,绝大多数先进青年是从信仰无政府主义走上他们人生历程的,当然后来有许多人转到了共产主义。他们中有一些人又是以参与中共的建立来结束这种思想经历的。

《俞秀松日记》在感慨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强烈的求知欲和寻求真理的急切心情时,认为这是五四摧毁、颠覆旧思想旧文化后处于思想“真空”状态的一种表现,即:“1.爆发于此番长期烦闷之后,觉得一切问题以我现在的知识,决不能去解决的;2.经过前回我们所组织底社会共产党以后,对于安那其主义(即无政府主义)和波尔雪佛克主义(即布尔什维克主义),都觉得茫无头绪,从前信安那其主义,的确是盲从的,此后不是自己对于现在社会有很明了很正确的观察,应取甚样的方法来改造他是不行”的。这番体会是当时许多激进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通往初步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共同心路历程,其中所提到的曾信过无政府主义以及组织过社会共产党,这也与丁宝林有关。

社会共产党,显然不是俞秀松写日记后才成立的中国共产主义上海小组的别称,应该是他转为初步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之前的经历。查1913年出版的《良心》杂志(社会共产党机关刊物,仅出3期),这个社会共产党即是从中国社会党分离出的,它主张“去国界”、“反对政府”、实行“纯粹社会主义”(也即无政府主义),当时太虚、愤愤、丁宝林、华林等皆是其成员。

社会共产党的机关在上海,其同人相约“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不入政党,不充军警,不奉宗教,不称族姓,不婚姻”等。无论是中国社会党还是社会共产党,都主张实行男女平等,支持妇女参政,这也与这些团体是民国初年中国各党派团体中最早拥有女党员的团体有关。丁宝林在社会共产党中,其思想和主张比较激进,她认为“共和政体以少数专制代贵族专制,以法律魔力为富族专制之保障,必不能造成真平等真自由。今吾党欲以无政府主义破少数之专制,以共产主义破富族之专制”,可见这个“共产主义”其实是与无政府主义并无不同的。

在国家等问题上,社会共产党与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也有着本质上不同的理解。丁宝林等是以俄国巴枯宁、日本幸德秋水等为直接的思想渊源的,而中国落后的经济结构、社会上汪洋大海般的小资产阶级的存在和传统文化中大量积存的“大同”理想等思想资源都支撑了这一信念,丁宝林欲“破除界限”,无论国家还是家庭,这和她最后的出家也是有线索可循的。

丁宝林在由无政府主义转变为初步共产主义的思想演进中没有做到“彻底决裂”。她在建党初期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实行“暂时同盟”中出现(蔡和森说:“我们开始工作时,在上海、广东、北京不与无政府主义者合作是不行的”),与沈玄庐、沈仲九、刘大白等发生了思想上的互动。虽然历史把丁宝林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台,但她终因思想和个人的原因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失之交臂。这样,丁宝林就在历史上似一颗流星,迅忽陨落了。尽管如此,丁宝林这个人还是值得让人回味一下的。

猜你喜欢

俞秀松李汉俊无政府主义
俞秀松继子俞敏:用23年还原父亲生平
俞秀松家风有利于国、有利于民
俞秀松:觉醒时代的先锋
俞秀松: 觉醒时代的先锋
李汉俊的革命遗产
李汉俊的初心 值得今天所有党员学习
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审视
青年周恩来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嬗变
论我国无政府主义者的表现及加以肯定的行为
关于李汉俊的脱党原因及其是非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