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力资源因素看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原因研究之三
2011-12-24邵志忠
邵志忠
从人力资源因素看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原因研究之三
邵志忠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数量不足、人力资源质量低、常住人口结构不合理并呈现女性化趋势,是该区域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群体无意识作为该区域人力资源的群体性格特征,制约了人力资本的有效提升,从而延续了贫困,是导致贫困的深层原因。
人力资源;少数民族;贫困
对于贫困的研究旨在寻找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不管是规范性研究还是实证性研究,大多采用因果论方法,就是找出致贫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指出消除致贫原因的反贫困建议。一个地区的贫困作为一种已经存在了长时间的社会现象,必然有导致该地区贫困的种种原因。如本人系列论文所论述的,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既有自然资源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同时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等。贫困除了外部因素所致,还有更为关键的内部因素,而人力资源因素是导致贫困的至关重要的内部因素之一。
一、相关概念
人力资源是与自然资源或物力资源相对应的概念。人力资源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或者表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减去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后的人口。”①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
人力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者能力的总和,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人口的能力的集合。狭义人力资源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拥有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包括非个人原因暂时未从事劳动的人口,狭义的人力资源等同于劳动力。
《辞海》对人力资源的表述:人力作为一种资源,其本身不仅具有价值性,而且在经济活动中还可以带来价值的增加,即它是资财之源。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如自然资源、金融资源和信息资源等不同,它是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的资源。
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数量是指从事有用工作的人数,即劳动能力的总人口数;质量一般指人口的素质,指国民人口的身体素质、智力、文化、精神面貌等。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配置机制是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有人认为人力资源也是人力资本,然而两者是有区别的,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培训、保健、劳动力迁移、就业信息等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状况和水平的总和。”②人力资本是指人的一种能力,它是由人的体能和智能构成的一种资本,具有生产性作用。是指经资本投资形成的,凝结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发展战略及市场应变能力。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具有稀有性和有用性,以一定数量的人口形态表现出来。人力资本则是经过教育、培训等方式的投入而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智力、技能等的总和。因此,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密切相关的,从某种程度说,可将人力资本理解为人力资源质量,但与人力资源的质又完全不同,它是人力资源质中被开发出来并投入到经济活动中的部分,在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更大。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提出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著名论断,是有关人力资本思想的最早体现。而西方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西奥多·舒尔茨 (Theodore Schultz)奠定的。他发表的《对人力资本的投资》(1960年)、《教育的经济价值》(1963年出版)、《改造传统农业》(1964年出版)、《经济增长与农业》(1968年出版)、《人力资本投资:教育与研究的作用》(1971年出版)等一系列著作,奠定了他在人力资本理论上的地位。舒尔茨在农业经济学的研究中,注意到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出了全新的解释。他认为,对教育、保健、人口的迁徙等投资所形成的人的能力的增长和平均健康寿命的延长,都是资本的形式。舒尔茨经过长期的分析和研究,他认为传统农业之所以落后,并不是因为农民缺乏理性的意识,而是因为在传统农业中缺乏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数量;土地等自然资源本身并不是使人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的高低是决定贫富的关键。他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因此他提出提高人口质量的投资能够极大地有助于经济繁荣和增加穷人的福利。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很多研究表明,人力资源短缺、人力资本质量低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本两个层面分析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因素。
二、人力资源与贫困
1、人力资源短缺、内生力不足
人力资源短缺、内生力不足是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致贫的重要因素。在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短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力资源数量不足;二是人力资源质量低。
在贫困的农村,受过正规教育的专业人才缺乏,高素质的劳动者数量少。尤其在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型适用人才缺乏。如红水河流域各县市,专业技术人员在劳动者总量中所占比例还不到1%,我国现有人才配置机制和城乡之间巨大的反差,不利于专业人才流向农村,特别是贫困的农村。
人力资源结构及分布不合理是贫困地区比较突出的问题。人力资源结构可分为人才能级结构、人才年龄结构、人才与产业结构等几方面。按照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比较合理的人力资源能级结构比是:高级、中级、初级三个能级的人才是1∶6∶14的结构比较合适。而我国高级人才实际量少,初级人才也不足。而人才主要分布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极度缺乏实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布局难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限制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
从人才年龄结构看,比较合理的人才年龄结构应是高级人才质量高而且年纪较轻,中初级人才人力充足、稳定。我国现存人才资源在年龄结构有两大弊端:一是高级人才队伍老龄化比较严重,中初级人才衔接不上。据统计,高级人才中55岁以上的占人才总数的43.4%。二是由于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时期,1966—1976年10年间少培养约160万人才,出现了10年人才的短缺。
从人才产业结构看,发达国家三大产业中的分布是,第一产业约占5%,第二产业约占15%,第三产业约占80%。我国劳动力目前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是,第一产业约占65%,第二产业约占20%,第三产业约占15%。以从事三大产业人员比例分析,从事第一产业人数占超过总人口的半数以上,从事第三产业人数偏少,与发达国家从事这两个产业的人数比例正好相反,表明我国的生产方式仍处于比较粗放的初级阶段。广西红水河流域的大化瑶族自治县,2006年全县总人口422647人,其中农业人口368078人。全县劳动力人数为209516人,其中女劳动力99032人,占全县劳动力47.27%;从事第一产业农业 (农林牧副渔)劳动力132112人,占全县劳动力63.05%;从事第二产业工业劳动力6430人,占全县劳动力3.07%;从事商业饮食业劳动力5161人,占全县劳动力2.46%;其他劳动力65813人,占全县劳动力31.41%。外出打工人员47750人,占全县劳动力22.79%。
内生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自我发展的能力,即人的发展能力。罗晓梅认为“这种能力从本质上说是社会有机体的结构系统转化为资源动力要素后的‘内化’”。社会有机体的结构系统可分为生态结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公共与社会私人生活结构、文化结构等。阿马亚蒂·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认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取向是集中注意扩大生产能力方面人类主体作用,反对相对贫困的根本措施是提高贫困人口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人的发展能力,激发其内生力,从而改变贫困面貌。
由于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缺乏,高素质的劳动者数量缺少,导致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有效供给不足,难以形成较强的自生内力,使贫困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况。人力资源缺乏导致的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人力资本素质水平低
人力资本素质水平低是致贫的另一重要因素。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差主要表现在人口的生理素质差和科学文化素质及技能差。就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的生理素质而言,主要是“孤、弱、病、残、痴”的人口占劳动总人口数的比例比较大。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石山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大片地区严重缺水,饮用水质极差,人蓄共饮情况非常普遍。生态环境恶劣,卫生状况极差,严重影响当地村民身体健康。一些地方成为各种传染病、地方病高发区。
科学文化素质及技能差。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广西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数在全区总人口中仅占2.3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2个百分点。全国每十万人口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555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3%,广西仅为968人和16%。以红水河流域大化瑶族自治县公务员接受教育情况为例,2009年12月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公务员人数总计870人,其中少数民族804人,女性180人,有硕士学位1人,学士学位20人,研究生学历8人,大学本科学历387人,大学专科学历390人,中专及以下学历75人。③作为政府公务员,接受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员具有硕士、学士及研究生学历占公务员总数的3%,大学本科学历、大学专科学历占公务员总数的89%,中专及以下学历占公务员总数的8%。呈现高学历过少,低学历不足的状况。按照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比较合理的人力资源能级结构比是:高级、中级、初级三个能级的人才是1∶6∶14,二者比较有一定差距。而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更为有限,据有关资料显示,广西农村住户从业人员56%左右是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是文盲。虽然有一部分青年农民接受过学校教育,不是文盲,但却是科盲,原因是他们在校期间没有学过农业生产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成为新一代有文化无技术的农民。这种人力资源结构对于乡村社会发展很不利。
造成这种科学文化低素质的原因是教育的落后和培养对象的非科学性,而教育的落后与教育投资不足有必然的关系。2000—2004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17427.5亿元,其中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支出为5227.5亿元,仅占总支出的30%左右。④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西部地区2005年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8.08的平均水平,广西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远未达到这一水平。红水河流域的东兰县由于财政困难,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使该县基础教育发展缓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步履艰辛。全县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普通中学14所,小学附设初中班7所,完全小学154所,教学点382个,乡均6.7所完小,16.6个教学点,村均1.04所完小,2.6个教学点;在校生1515个班35688人,校均2.8个班67人,与国家规定的农村完全小学校均6个班240人相去甚远。⑤红水河流域的忻城县现有教育资源情况为: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初中2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中专1所,小学130所,下辖232个教学点,特教学校1所。现有中小学校舍352604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62237平方米,硬件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⑥在教育资源条件比较有限的背景下,农村孩子上学比例仍不容乐观,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全县2008年上学适龄儿童41729人,小学毛入学率94.9%,初中学龄孩子20850人,毛入学率79.8%,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为47%。从官方统计数据分析,仍有一部分适龄儿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办法享受学校的正式教育。不算中途辍学的人数,大化农村孩子受教育程度比较低。⑦教育落后、教育投资不足,导致经济落后,形成“贫困——经济落后——受教育少——科技文化素质低——经济落后——贫困”的恶性循环。
按照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纳克斯 (Ragnar Nurkse)的“贫困循环”理论解释,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就在于资本供给不足,即资本短缺。这种资本短缺在贫困国家和地区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资本的供给方面人均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必然造成资本不足,从而使劳动生产率低下;二是低劳动生产力导致低收入,低资本的形成。因此,贫困地区资本投入不足,资本短缺,导致人力资本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下,低劳动生产力导致低收入,从而使贫困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的状况。人力资本素质水平低,成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3、常住人口结构不合理,呈女性化趋势
石山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极差,贫困问题难以解决,农民外出打工是解决目前贫困状况的一种途径。因此,很多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以此解除经济压力和改善生活。同时,由于山区土地资源有限,导致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形成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外转移的状况。
因此,作为人力资源的农村常住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出现了留守人群现象,这些人群基本上由老、小、弱、病、残、妇组成,呈现一种趋于弱势群体的状态。有学者称之为“386199”部队,比喻农村留守人群这一特殊的群体。“38”指妇女,“61”意为儿童,“99”(重阳)代表老人,尤其贫困地区这种现象非常明显。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文乡良美村艾佬屯,是一个典型的居住在石山地区的壮族屯。该屯有24户,89人,其中劳动力57人,经常外出打工人员33人,年龄在17—42岁之间,其中17—25岁有14人,26—35岁10人,36岁以上6人,年轻人占绝大多数,男性21人,女性11人,女性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3.3%。留守社区的女性较多,社区呈现女性化趋势。该社区主要由唐、韦两大姓氏和黄、梁、陆等姓氏组成。从人类学角度分析,该社区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主干家庭为辅,少数联合家庭,单亲家庭和残缺家庭极少。很多家庭缺了丈夫和父亲的角色,如果将主干家庭比喻为三角形,而少了男性这一“角”的三角形是残缺的,不稳定的,因此构成残缺的主干家庭。也就是说,残缺的主干家庭的所有生产劳动主要由留在农村的老人、妇女承担,这种家庭结构和人口结构是不合理的,不利于家庭和社会的正常发展。
周福林在《我国留守妻子状况研究》中指出,农民工外出,留下老人、孩子、妻子在农村家庭,在中国农村社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留守家庭”。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底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达到11823万人。排在前三甲的省份是河南、四川和安徽,分别有1500万、1370万和1000万的农民外出打工。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者中,己婚比例为81.7%。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白南生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这样,以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人数1.3亿计算,外出农民工中已婚人数为10621万人,从已婚人数中减去举家迁移的人口大约3900万,则已婚流动人口中只一方外出务工的人数达6721万,再以70%男性计算,则留守妇女人数达到4700万。”⑧大化瑶族自治县2009年末外出就业广东、福建、海南、江苏、上海等地人数为12433人,其中女性为4658人,女性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7%左右。⑨也就是说,外出务工人员男性居多,女性只占少数,大多数女子留守农村。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魏翠妮经过一年多对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提出,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看,农民工群体转化为城市居民尚需时日,按照目前总和出生率1.8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即使城市化率达到60%,仍有5亿人生活在农村,若5亿人中有2.5亿劳动力,农业生产仅需1.5亿劳动力,还有1亿左右剩余劳动力需要在城里打工,这部分人基本维持家庭分居模式。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就业弹性系数必然下降,城市吸纳农民工能力将会减少,相当一部分农民工不能完全融入城市,而农村地区不能容纳更多的剩余人口,就决定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作为临时工在城市与农村间钟摆式移动。⑩因此从以上两方面分析,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将继续存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
农村妇女作为农村建设主要的人力资源,呈现出以下明显的特点:
第一,相对落后的就业观念,影响了她们外出劳务的决策。红水河流域贫困地区的妇女大多认为自己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出去以后不知道从事什么工作,不敢于从事自己不熟悉的工作。“小富即安”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有饭吃就行,没有必要出去受苦,因此选择留在家务农,从事能够增加家庭收入的种田、种菜、养猪、养鸡等传统农业。即使出去工作,在就业区域选择上“离土不离乡”的传统观念,也使她们不愿意到离家远的地方打工,大多选择本地短期就业。在就业领域上,也存在认识上的问题,对于新兴的服务行业如家政服务,她们认为是“伺候”人的工作,工资不高,不如在家务农。
第二,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造成人力资本收益的不平等。社会性别 (gender)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概念。“社会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⑪社会性别是指人们所认识到的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的社会差异,即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等责任。这些差异和关系会因各种具体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且会随时间发生变化。⑫也就是说,社会文化对男女两性不同差异的理解,或者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男性、女性的不同的群体特征和行为差异。传统社会性别分工模式为“男主外,女主内”,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是“男强女弱”。这种社会性别观念和社会性别分工模式被农村的男性和女性所内化,成为他们行动的自然而然地选择。同时也是女性选择留守家庭的意识根源。而“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以及“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模式,造成社会上“男强女弱”事实。因此女性比男性缺少很多的机会,包括人力资本提升的机会,形成男性与女性在人力资本收益事实上的不平等。
第三,人力资源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养低。红水河流域石山地区的妇女文化程度普遍在小学四、五年级水平,少数读到初中,高中毕业生更是凤毛麟角,还有不少文盲、半文盲。同时她们接受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也非常有限。通常劳动力市场将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劳动能力的一项指标,因此,这些人群因受教育有限,缺乏劳动技能,使得她们在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力。这就意味着她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基础和发展潜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影响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
第四,红水河流域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妇女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量有限,影响人力资本的有效提升。其知识结构不合理,影响她们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和选择,较难适宜激烈的市场竞争,较难改变目前的生存现状。她们的社交范围局限于本村或邻村,交往人员基本是亲戚、邻居、同学等,在以经济利益为前提,以经济活动为载体的经济活动中,较难体现妇女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
4、人力资源的“群体无意识”
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在考察“什么是资本主义”中,通过分析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不同群体的性格特征发现,不同教徒的群体由于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差异,使得他们存在不同的财富态度与创造财富的能力。为此,他创造了通过人群性格分析其创造财富能力的理论方法。韦伯指出,近代西方世界具备了使资本主义得以高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并且得到来自外部的偶然的推力,使社会得以转型。尤其是在希腊、罗马与基督教传统文化熏陶中的西方人,促使他们在宗教改革、实验方法与数理方法的结合、民法与商法的健全等领域进行了创造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使社会得以转型,迫使人群自身性格群体再创造,这一过程贯穿整个资本主义形成中的文化的、人的因素。
韦伯群体性格分析是分析认识社会群体的重要理论工具。弗洛伊德的本能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布留尔的集体表象学说为我们研究群体无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其中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是目前分析群体性格的主要工具之一。所谓群体无意识就是某个时期社会群体所具有的但又很少或丝毫未曾被当时的人们所意识到的意识。是人类个体存在的一种社会共同性,同时也是特定人群的社会共通性的主体性存在。其表现形式是通过个人而存在,而个人始终是作为社会的人,作为社会的成员进行活动,个人身上所凝聚的社会关系赋予个人力量,人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生产关系,还有心理、精神的关系。
当群体无意识与客观规律、社会规范、现实生活条件相吻合时,就可以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一股推动力,推动社会历史的进程,同时形成一种凝聚力,团结民众,促进社会进步。而当群体无意识中落后的、偏激的因素得不到改造并成为人们行为的支配力量时,就会给社会历史的发展造成障碍甚至带来灾难。
有学者认为,贫困地区缺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从本质上看,最缺的是制度,特别是“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可以理解为社会已经形成,由法律法规或其他权威文件规范的制度,而与之相反的“非正式制度”则指没有进行规范的、人们业已形成的约定俗成的民俗、习惯、思想、观念等。这些实际上是群体无意识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⑬也就是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关系紧密。社会是处在自然环境中,我们在研究社会关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和条件时,不能脱离自然环境孤立地进行。优越的自然环境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以自身的能动性反作用于自然界。反之,恶劣的自然环境限制和阻碍了人自身良性发展,使人出于被动的发展境地。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分析,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所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狭窄,在这种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生存成为最大的问题,导致农民对土地的依附非常强烈,农耕文化的积淀浓厚,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延续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人们的生活半径很小,为了克服缺水、水患、风灾、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足不出户,生活相对简单。又因缺乏与外界的沟通,难以得到外界的关注和支持,生活和生产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从而造成人们思想观念封闭和保守,墨守陈规。而守土、守旧的观念,使人们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形成人们对经营和发展的心态往往是粗放经营,成本意识淡薄,劳动生产率低下,使农业生产在习惯的模式中周而复始地低效率运行。靠天吃饭成为当地农业最主要的特点,由于资源条件非常有限,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改变自然条件的情况下,人们只有靠天吃饭,因此产生宿命的观念,满足于既有的经验,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顺应自然成为一种普遍的心态,从而人的创造力很低。并产生“等、靠、要”的心理,滋生懒惰的习惯。在这样农耕文化背景下构成了贫困地区的群体性格特征。
从整体上看,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守土守旧、墨守陈规,平均主义、害怕风险,不是个别人、个别阶层、个别群体的问题,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并因此形成一种群体性文化氛围,是一种群体无意识的体现。这种群体无意识具体表现在:
第一,对贫困现状的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认为贫困是老天爷注定的,与所生存的环境有关。因此形成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宿命观,对贫困现状无可奈何,默默承受。不能积极寻找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处于贫困现状的群体无意识状态。
第二,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一代又一代地陷于贫困的生适境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本能地排斥开放与交流,使农民形成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传统的思维习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折射出小生产者的自私的心理,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群体无意识的反映。而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户籍区别、地域限制、行政条块分割和其他政府干预以及后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客观上造成的一家一户孤立经营的格局,也进一步固化了这种思维方式的群体无意识。
第三,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自给不能自足的贫困环境中,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极端贫困的生活使他们养成了浓厚的自然经济的小生产意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们最普遍的生活场景。生产结构单一,基本上是“户户种田、人人种地”的自然经济状况。种田种地是为了满足自身家庭所需,鲜有打破常规而冒险进行多种经营的情况。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民这种以农为本、重农轻商的观念不仅渊源流长,而且根深蒂固。是一种生产方式上的群体无意识的体现。
第四,红水河流域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重传统、重经验,生活节奏慢、期望值低。其生产和生活的知识和技能来源于传统、过去的经验的日积月累,代际传承。自然经济的低效率和长期的低产出,使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值低。生活节奏很慢。人们的生活期望值低,只求填饱肚子,不求生活质量,饮食结构单一,生活内容贫乏单调。而认同传统、长者权威、经验至上,是贫困人群必然的认知选择。这是该区域生活方式上的群体无意识状况。
群体无意识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下,导致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同时影响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和对贫困的认识,他们没有意识到贫困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人的能力来改变的。从而形成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群体无意识性格特征,这种群体无意识限制了人们的视野,束缚了人们的手脚,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
从另一角度分析,这种群体无意识限制了人力资本的有效提升,从而延续了贫困。前面提到人力资本是由人的体能和智能构成的一种资本。是个体所拥有的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要让个体这一能力增强,即人力资本得以有效提高,需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投入。处于群体性文化氛围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在目前的环境状况下,除了有效改变生存环境,促使环境有利于人类的发挥的同时,还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从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看,一个人具有的知识、技能等人力资本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后天投资形成的。因此,需要在教育、培训等方面投入,才能使人力资本得到提升,才能使人力资源发挥有效的作用。而贫困地区的人们没有重视教育、培训的作用,在这些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从而限制了人力资本的有效提升,限制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果这种人力资源的群体无意识性格特征得以在贫困地区延续,人们对贫困就不能正确的认识,贫困在人们看来习以为常,也没有意识到贫困需要改变,或者没有办法找到改变的途径和方法,人因此变得麻木而满足于现状,缺乏一种内生动力,缺乏改变贫困现状的动力和行动自觉。一旦缺乏主动性,人们在人力资本上缺乏投入的意识,或投入变得很吝啬,从而制约了人力资本的有效提升。没有改变贫困的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将使贫困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况,客观上使贫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得以延续。
三、结语
解决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问题,即使人们投入再大的物力和财力,也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现状,从而消除自然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贫困。而人力资源方面的因素是贫困地区致贫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导致贫困的内因之一。从直观上看,人力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低,造成人力资源短缺和人力资本素质水平差,从而导致贫困,并且影响脱离贫困的进程。而从深层来看,因改革开放的深入,使我国农村常住人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选择外出务工或到城镇生活工作的同时,改变了农村的人口结构,造成贫困地区农村的女性化趋势。这将改变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构架,增加农村留守人群 (包括老人、妇女、儿童和残障等弱势群体)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而贫困地区的群体无意识状况是贫困地区导致贫困深层次的原因所在,是人力资源研究上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实际上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是贫困所产生的结果,是致贫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消除之日,只能等到贫困的消灭之时。这是一个理论上的悖论:一个地区之所以穷,就是因为它穷。按照这样的推理,处于恶劣环境下的贫困地区,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改变环境条件,而整个社会大背景下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有很大的转变,也就是说通过外界的途径解决贫困恐怕是比较艰难和漫长的。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导致贫困的内在原因,从人自身的因素、文化的因素等方面寻找与贫困的关系,从而制定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注释:
①百度www.baidu.com.
②百度www.baidu.com.
③大化瑶族自治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
④“三农”与财政金融课题组《合理运用财政杠杆和金融杠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理论前沿》2006年4期.
⑤潘春见《公平与效率—广西边远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第42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⑥潘春见《公平与效率—广西边远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第14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⑦资料由大化瑶族自治县教育局提供.
⑧张俊才《5000万“留守村妇”非正常生存调查》,《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第40期.
⑨大化瑶族自治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
⑩魏翠妮《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以苏皖地区为例》,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⑪邓新蓉、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第12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⑫Candida March《A Guide to Gender-Analysis Frameworks》,社会性别意识资源小组翻译:《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
⑬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第49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
From the Human Resources Factor to See the Poverty in Minority Areas of Hongshui River Valley——PartⅢ of Study on Poverty in Minority Nationality Regions of Hongshui River Valley
Shao Zhizhong
The main characters of human resources in minority poverty areas of Hongshui River Valley are insufficient number of human resources,low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irrational structure of resident population and showed feminization trend.It is one important reason that brought about poverty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Hong River valley.As a group character of human resources in the region,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limited the human capital to promote effectively,and thus perpetuates poverty.This is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leading poverty.
human resources;minority nationality;poverty
【作 者】邵志忠,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宁,530028
F063.6
A
1004-454X(2011)02-0170-008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课题《珠江流域中上游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参与式乡村社会发展研究》(批准号:05XMZ014)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俸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