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博会背景下杭州休闲城市发展对策研究

2011-12-23黄子燕

关键词:杭州

黄子燕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休博会背景下杭州休闲城市发展对策研究

黄子燕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运用文献研究、数理统计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休博会背景下杭州休闲城市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丰富的休闲资源、优质的休闲环境、雄厚的休闲经济基础和有利的区位地理优势是杭州赢得世界休闲博览会举办权的重要原因,而举办休博会又进一步推动杭州向休闲城市方向迈近,但要实现该目标还需采取措施克服现存多种障碍,如提高国际知名度、树立安全的城市形象,发掘和创新休闲文化,利用休博会为杭州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服务.

休博会;杭州;休闲城市;旅游

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举办对杭州实现“生活品质之城”休闲城市目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要实现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数理统计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需克服的六方面问题,针对性提出六点解决措施,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 休博会的举办有利于杭州向休闲城市目标迈近

1.1 关于休闲城市

“休闲城市”的概念源于发达工业化国家,基本可以归纳为两层含义:第一,“休闲城市”是指现代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首先表现为城市普遍呈现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即后现代性社会生活方式;第二,是指能普遍满足后现代性社会生活方式,在文化层面表现出后现代性的品质特征进而形成以休闲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1].据此定义,休闲城市应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并已经具备某种特殊生活品质.例如法国巴黎以文雅浪漫著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世界音乐之都”闻名.

有些城市正处于由现代化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过程中,城市普遍呈现出某些休闲性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但未形成某种特殊品质.因此,这些城市还不是休闲城市,只能说具备了发展休闲城市的某些条件,是具有休闲品质的城市,如杭州、成都、大连等.

1.2 休博会背景介绍

世界休闲组织是联合国备案的世界休闲界的学术性非官方组织,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休闲大会,第9届大会已于2006年10月16日至20日在杭州召开.杭州在申办第9届世界休闲大会时,不失时机地进行了创新拓展,把世界休闲大会策划成集展览、体验、文化等相结合的博览会,由世界休闲组织、国家旅游局等有关部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等联合举办[2-3].在运作模式上,杭州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市场化运作原则,休博会主场馆建设资金全部依靠民营企业投入,成为国内大型博览会历史上首个范例.

经与世界休闲组织商议,第2届休博会定于2011年9月至11月在杭州举办,并且决定以后每5年1届,举办地将永久落户杭州.

1.3 休博会落户杭州原因分析

1.3.1 雄厚的休闲经济基础

2005年,杭州人均GDP已达5 431美元,2006年达到6 505美元.根据国际标准,人均GDP达到5 000美元即可进入工业化后期[4].由此,杭州2005年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社会生活方式也体现出一些后现代性特征:生活的个性化要求和对文化内涵方面的要求更高.休闲逐渐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3.2 丰富的休闲资源,优质的休闲环境

杭州被誉为“人间天堂”,拥有丰富的休闲资源,加上该地历史上战乱少、环境相对平和,生活比较安逸,休闲特质作为文化基因根植在杭州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中,杭州人自古普遍偏重享受生活,喜好湖山之乐.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曾赞扬杭州“宜游,宜观,宜想,宜留,面面生情,处处生景”.杨澜则说:“杭州是很多人梦想的家乡,大家都对这里的生活方式非常向往.”

1.3.3 杭州市政府先进的管理理念

2002年以后,杭州市政府树立了“以民为本,还湖于民”的理念,2003年10月1日起,西湖环湖公园全部实现24小时免费开放,市民和游客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游赏,显示出杭州市城市管理者先进大气的管理理念和水平.

1.3.4 良好的区位地理优势

杭州所处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基础雄厚,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区域内即将实现1小时城际铁路互通,如杭州到上海38min,到南京1h,到宁波36min,整个区域内可一日往返.

1.4 举办休博会有利于杭州向休闲城市发展

休博会带给杭州的收益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有利于杭州休闲品牌的打造.

1.4.1 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2006休博会杭州主城区项目累计观众数达2 765万人次,贸易成交额120.8亿元,主园区接待游客565万人次,营业收入8.2亿元[5].有英国利兹、澳大利亚悉尼市等39个国际城市以及上海、武汉、台北、高雄等41个中国城市来此设馆.

1.4.2 有利于杭州休闲品牌的打造

休闲将是新千年经济发展五大推动力中的第一引擎[6].国内已经有杭州、大连、成都等20多个城市打出“休闲之都”建设口号,休闲大会和休博会在杭州举办无疑使杭州在竞争中抢得先机.会议期间世界休闲组织授予杭州“东方休闲之都”称号,随后“第5届目的地管理国际会议”、“第28届世界航空业公路赛”、“PATA国际旅游交易会”、“PATA理事会”等高规格国际会议不约而同选择了杭州.

1.4.3 推动政府出台促进休闲产业发展政策

2006年因休博会的举办被誉为中国的“休闲元年”,次年杭州市政府正式宣布“生活品质之城”为杭州城市品牌,并将这一品牌及相关“变体”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这在国内尚属首创;同年,“休闲”第一次被写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11月国家旅游局推出“国民休闲计划”,在浙江、广东、山东开展试点.

1.4.4 完善城市休闲设施建设

尼克松曾评价杭州:“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近20年来,在杭州市政府的努力下,杭州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变:环西湖群山游步道基本贯通,对市内各大小河流进行疏通并修建环河游步道,市区河道间通航指日可待;城市道路每隔200~500m设置有卫生间,沿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卫生间免费对外开放;各住宅区内外部环境进行了修缮和美化;开通免费自行车服务等等.杭州的休闲设施建造注重与景区的协调与和谐,显得精致典雅,在国内属上乘.此外博物馆、图书馆、剧院、酒吧等文化休闲设施数量都有一定增加.

2 休博会背景下杭州休闲城市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

虽然休博会在杭州休闲城市的目标建设进程中发挥了不小作用,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2.1 国际知名度低

杭州虽然在国内拥有很大知名度,在国际上却并非如此.如在日本,杭州的知名度不仅低于北京、上海、西安、桂林等旅游热点城市,甚至还低于苏州、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在韩国,知名度也低于青岛和烟台.入境游客结构方面,2006年以来每年来杭入境游客中亚洲游客占57%以上,可见杭州在非华语市场和非东方文化市场,知名度不高.

国际航线数量反映了城市的国际化水准.杭州始发的国际航线数量并不多,仅有一条通往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洲际航线,其他皆为亚洲城市,且其中大部分游客是从上海入境的.

虽然有国际城市参展此次休博会,但其中知名城市少,参展城市总体数量也不多;该年杭州接待境外游客总数仅为182.02万,而同期全国接待入境游客数为3 978万[7],所占比例偏低.

2.2 公信力令人质疑,对游客吸引力不足

第9届休博会资金运作虽采用了市场运作模式,但仅有宋城集团参与,并因此获得政府的特事特批、配套商品住宅用地等优惠支持,不禁让人产生联想,进而质疑休博会的公信力[2].

园区内部因装饰过于人工化,如密集的建筑、单调的展示空间和方式,缺少特色的展示手段等,削弱了会展的吸引力.一些参展方用心不良,致使展会在某种形式上成了某些城市的旅游推介会、招商会,且游客反映门票价格过高[6].

2.3 交通瓶颈成为杭州休闲业深入发展的限制因子

畅通的城市交通是休闲发展的基础条件.杭州激增的人口和国内游客对通行和停车形成挑战.据统计,杭州每天穿行于主城区的机动车达30多万辆,并以5万辆/年的速度增加,这对城市道路运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甚至杭州机动车的时速已降至30km/h.停车方面也是捉襟见肘,虽然目前杭州已有3.7万个注册汽车泊位,但与国际通行的每辆车1.15个左右的车位标准相距甚远[8-9].

2.4 不当的城市安全管理破坏城市形象

近年来发生在杭州的几起马路飙车及醉酒驾车致人死亡事件使杭州在国内的“另类”知名度陡然上升,加之某些公务员对肇事者的包庇袒护,严重损害了杭州在国人心目中的美丽形象,不少人认为杭州交通安全性差,是富人的天堂.同时,激增的外来人口也使得治安案件数量增加,僻静景区时有恶性事件发生,抑制了游客的游兴.此外,杭州西部群山相连,游客容易迷路,加之缺乏配套救援系统,安全难以保障.

2.5 休闲文化的发掘和创新不够

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众多英雄、科学家、革命家、文学艺术家和宗教界人士与之结缘,还有不少凄美的爱情传说,文化底蕴深厚.但现实中对此多是形式上的发掘展示,内涵上的深度利用和创新还不够.

此外休闲文化设施不足:图书馆数量少,歌剧院剧目少且距离远,昆曲团、越剧团等基本名存实亡,博物馆展示内容缺少变化.“国际休闲城市”应包括人文、地理、人均收人、各项生活指数、生活态度、自然条件、城市建设、居民素质、国际化开放程度等多项指标要求[10],据此,目前杭州只能作为一座旅游观光型城市或具有某些休闲品质的城市.观察以下三表(根据浙江省旅游局官网各年度浙江省旅游概览整理)也能管中窥豹.

表1 浙江①入境游客旅游目的构成情况Tab.1 Purpose constitution of foreign visitor arrivals in Zhejiang province /%

表2 杭州国内游客旅游目的构成情况Tab.2 Purpose constitution of the domestic visitor arrivals in Hangzhou /%

表3 国内游客对杭州服务质量评价情况Tab.3 Service evaluation of the domestic visitor arrivals in Hangzhou /%

分析表1、表2,在休闲方面,杭州对国内游客的吸引力大于国外.对于入境游客,杭州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观光和商务活动,休闲的吸引力虽有增加,但所占比例仍偏小;对于国内游客,虽然休闲度假的吸引力自2006年以来年均百分比达30%以上,但观光游览仍以37.5%年均百分比在旅游目的选项中位于第一,说明即使在国内,很多人仍然把杭州作为一座观光旅游城市.

表3结果说明,目前游客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要达到他们心目中的“好”的标准并不容易,这也说明杭州在服务质量方面缺乏特色,存在提升空间.

3 休博会背景下促进杭州向休闲城市发展对策

2011年杭州将续办第2届休博会,未来休博会还将永久落户杭州,这必然会推动杭州的休闲城市建设,但这仅仅是一个必要条件,杭州还应重视应对已有或潜在的挑战,充分利用休博会所带来的机遇.

3.1 注重国际营销方式和效率

近几年杭州加大了国际营销力度,多次走出国门进行宣传,同时聘请国际知名人士来杭访问,或努力申办国际会议,以期扩大国际影响.笔者认为,上海的国际知名度较大,作为上海的后花园,杭州与上海在休闲旅游资源方面互补性极强,在国际营销方面应充分凸显这一优势,注重营销效率.此外也可充分利用上海国际空港,开通自上海机场直达杭州的班车,以及时分流上海游客并弥补国际航线不足的缺陷.

3.2 采取市场化运作

休博会现有运作模式为业内人士津津乐道,但是还应注意其运作的公开、公平和透明,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竞争企业,并欢迎公众和媒体监督.

3.3 改革城市交通管理方式

针对目前的交通困境,加之继续新建道路和停车场颇有难度,杭州正积极修建地铁,试图找到突破口.笔者认为还应从城市交通管理方面下手,比如提高公共交通的地位、比重和优先通行权,大力推荐公共自行车和水上巴士等休闲绿色出行方式等.也可学习一些国家的管理经验,如对私家车空车出行市区规定区域进行惩罚,提高其市区出行成本等.

3.4 重树城市安全形象

注重驾驶人和行人的交通安全管理和教育,对于交通违章违法行为应坚持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不执人情法、权钱法,对徇私舞弊者应严惩.同时加强景区的安全管理,如加强图标指示、安排巡查人员、设置摄像头等;也可在野外山区安装“应急救援太阳能辅助定位灯标”,该装置既可以为迷路者的手机充电,又可以拨打救援电话、报告准确方位等,目前在北京已经安装使用,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3.5 努力发掘和创新丰富多彩的休闲文化

深入发掘和创新杭州城市文化底蕴,使之主题化、系统化,并体现鲜活性,使民众乐于参与.增加图书馆的设点,使之近距社区,方便青少年和市民借阅;歌剧院和戏剧院应放下身段走近社区百姓,培养其对高雅艺术的兴趣和鉴赏力并积极传播高雅艺术;充分利用杭州地貌特征开发游泳、冲浪、攀岩、滑翔、远足等动感休闲活动[11];开展志愿者服务创造“我为人人,人人也为我”的城市氛围.加强服务人员的技能训练,拓展特色服务项目,提高旅游休闲服务质量.

3.6 充分发挥休博会对杭州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的作用

目前杭州正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杭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都市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把杭州打造成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其中文创产业战略重点中就包括文化休闲旅游业和文化会展业[10].办好休博会与杭州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应该最大程度发挥休博会在其中的作用.

[1]颜晓强,曹震宇,徐雷.构建休闲城市:从资源角度分析杭州的城市空间环境[J].城市问题,2006,131(3):33-38.

[2]白红义.杭州休博会吊诡[J].中国新闻周刊,2006,7(31):44-45.

[3]张丽华.在创新实践中办好首次世界休闲博览会[J].杭州通讯,2007(1):68-69.

[4]许春晓,柴晓敏,付淑礼.城市居民对重大事件的感知变化研究: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期间的纵向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11):89-94.

[5]江俐蓉.从昆明世博园看杭州休博会的后续发展[J].中国会展,2007(7):46-48.

[6]王越.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看点”和“视点”[J].花园与设计:初冬版,2006(11):12-13.

[7]徐茜.杭州休闲产业链的整合研究[J].经济论坛,2008(3):36-37.

[8]宋国琴,郑胜华.杭州城市旅游休闲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77(7):74-79.

[9]傅宏波.杭州,你再加把劲[J].观察,2007,5(1):30-33.

[10]杭州市政府网.杭州模式的“3+1”现代产业体系出炉[EB/OL].(2008-12-30)[2010-06-18].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wdt/zhdt/T273173.shtml.

[11]曾各智,曹士云.基于因子分析法研究杭州休闲体育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6):474-479.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Hangzhou Leisure Ci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Leisure EXPO

HUANG Zi-yan
(Qianjiang College,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2,China)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search,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ase analysis,the paper research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leisure ci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Leisure EXPO.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have decided Hangzhou has the right to host Leisure EXPO are abundant leisure resources,high-quality leisure environment,rich leisure economic basis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advantage.And the Leisure EXPO is promoting Hangzhou to develop further to leisure city,which is correspondent with the goal of building Hangzhou as a“Quality Life City”,but the city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overcome the obstacles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such as improving international fame,building safe urban image,exploring and innovating leisure culture,serving for the goals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in Hangzhou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EXPO.

Leisure EXPO;Hangzhou;leisure city;tour

K909;F590

A

1674-232X(2011)04-0380-05

10.3969/j.issn.1674-232X.2011.04.019

2010-07-18

黄子燕(1968—),女,江西南昌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旅游地理研究.E-mail:hzy28865810@yahoo.com.cn

猜你喜欢

杭州
杭州
杭州明达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杭州亥迪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院子
杭州宣言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江干区的医养护一体化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