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挂”考源
2011-12-23李代姣
李代姣
(西南科技大学 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一丝不挂”考源
李代姣
(西南科技大学 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一丝不挂”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于形容赤身裸体,但这个意义相对晚出,《汉语大词典》在这一义项下,引用的例证是宋代杨万里的《清晓洪泽放闸》诗。其实,这一成语最早源于汉译佛经,原本形式为“寸丝不挂”,此外,还有“一缕不挂”、“一丝不著”、“不挂一丝”、“不挂寸丝”、“不挂一缕”等形式,由于类推机制的作用等原因,最终,确定为“一丝不挂”。
一丝不挂;汉译佛经;来源;意义演变;形式流变
在汉语词汇中,成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固定、意义完整,多源于古代汉语,并传承沿用至今,极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
近年来,随着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不但注重考察成语的意义,而且更加重视对成语源流的探究。《汉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等辞书,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各家观点不尽相同,需要我们加以考证,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更可靠的材料。
本文所选取的检索工具:“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2年制作,“CBETA电子佛典2006”为中华电子佛典协会所创制的CBETA电子资料库。文中所引佛教文献用例,均在经名后标出卷次,其后的阿拉伯数字为大正藏的卷页数,英文字母abc各表示每页的上中下栏,不取其标点。
一、“一丝不挂”的来源
“一丝不挂”本为禅宗用语,源于汉译佛经,原作“寸丝不挂”,对于这一点,各辞书专著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对于这一形式的最初来源,各家却众说纷纭。
一种观点认为,其最初源自《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一句,形容“钓鱼的人虽然拿着竿木等渔具,却什么也没有钓到,用来比喻人虽然活在世上,却没有一点儿牵挂”[2]51。持这种观点的专著有朱瑞玟的《佛教成语》、《成语与佛教》,以及《古今汉语成语词典》。
另一种观点认为,其最早见于宋代文献,《汉语大词典》援引宋人黄庭坚的《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诗:“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汉语成语考释词典》中,除了援引黄庭坚的诗外,还提到宋人惠洪在《石门文字禅·一七·云庵和尚生日烧香偈》中,也有“一丝不挂鱼脱渊”一句。
通过汉籍全文检索系统和《CBETA电子佛典2006》进行检索,我们发现:《楞严经》中并没有出现“一丝不挂,竿木随身”,同时,汉文《大正藏》其他篇目中也没有这样的表述。
在《大正藏》的经文中,“一丝不挂”没有固定的搭配成分,往往单独成句或处于句中,例文如下:
(1)此是最圆同最直捷法门,必先静气,一丝不挂,实力遵行,自有好处。(清德真辑《净土绀珠》卷一,62/654b)
(2)第吾闻竺氏之学,以一丝不挂为上乘,万虑皆空为绝德。(清聂先编辑《续指月录》卷一,84/1a)
“竿木随身”从不与“一丝不挂”搭配。在《CBETA电子佛典2006》中进行检索和统计,我们发现:“竿木随身”共出现76次,其中有55次与“逢场作戏”搭配,构成了较为固定的“竿木随身,逢场作戏”结构,有1次构成“逢场作戏,竿木随身”结构,“竿木随身”独用的情况相对较少,例文如下:
(3)师云:“什么处去。”对云:“石头去。”师云:“石头路滑。”对云:“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宋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卷六,15/2046a)
(4)昭觉勤云:“子湖棒头有眼,只为权柄在手,铁磨皮下有血,还他竿木随身,虽然柔弱胜刚强。”(清净符汇集《宗门拈故汇集》卷十七,66/102b)
由此可见,“一丝不挂”最早源于《楞严经》的说法并不准确。在汉文《大藏经》中,“一丝不挂”最早出现在宋代译经《续古尊宿语要》中,其具体翻译年代不详。但《古尊宿语要》的刊行年代可考,为宋绍兴年间(1131~1162),可以推知《续古尊宿语要》应略晚于此。原文援引如下:
(5)你听人口头,以为实解,错了也;说心说性,以为道理,错了也……一丝不挂,以为到家,错了也;呵佛骂祖,以为本分,错了也。(宋师明集《续古尊宿语要》卷六,68/502c)
相对来说,“寸丝不挂”的形式在汉文《大藏经》中出现得更早一些,其出现次数(49次)也明显多于“一丝不挂”(25次),首见《景德传灯录》,原文如下:
(6)陆异日又谓师曰:“弟子亦薄会佛法。”师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师云:“犹是阶下汉。”(宋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卷八,51/257b)
而通过汉籍全文检索系统进行检索,我们发现,在《祖堂集》中,也有和例(6)相似的故事,原文如下:
(7)师问陆亘大夫:“十二时中作摩生?”对云:“寸丝不挂。”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祖堂集》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禅宗史,书序写于南唐保大十年(952),书中所记主要是福州雪峰义存禅师(822~908)一系的历史。而《景德传灯录》为宋景德元年(1004)东吴道原所撰,成书比《祖堂集》晚五十年。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汉语成语“一丝不挂”的出现与《楞严经》无关,其最早形式为“寸丝不挂”,首见于禅宗史《祖堂集》中。“一丝不挂”形式的出现略晚于此。
二、“一丝不挂”的意义演变
《汉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认为,“一丝不挂”的本义是“比喻不受世俗牵连”。但从字面意义来看,“一丝不挂”的本义应为“一点都不牵挂”,这一意义显然比“不受世俗牵连”的比喻义更加直观。所以,我们认为:“不受世俗牵连”的比喻义应该是由“一点都不牵挂”的意义引申而来的。
“一丝不挂”最早源于汉译佛经,是佛教教义所宣扬的超脱凡俗尘世的体现,带有明显的褒义色彩,例如:
(8)万法虽众,不出心境。心空境寂,独露堂堂一丝不挂。(明弘赞注、开诇记《沩山警策句释记卷二》,63/259b)
(9)第吾闻竺氏之学,以一丝不挂为上乘,万虑皆空为绝德。(清聂先编辑《续指月录》卷一,84/1a)
在中土文献中,该意义的用例也很常见,例如:
(10)后人有诗赞云:命蹇英雄不自繇,独将诗酒傲公侯。一丝不挂飘然去,赢得高名万古留。(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11)湘莲、宝玉大惊,忙答道:“弟子之心,已同槁木死灰,一丝不挂,万念俱空。便使林黛玉、尤三姐立刻来到此间,弟子亦不过视为陌路之人,漠不相关而已。”(清归锄子《补红楼梦第六回鸳鸯凤姐各遂初心宝玉湘莲同证大道》)
(12)看官听着,荷生这一夜不特将采秋置之度外,即红卿也置之度外,又听得痴珠指日可以相见,便像得道的禅师一般,四大皆空,一丝不挂,呼呼的睡了。(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三回 中奸计凌晨轻寄柬 断情根半夜独吟诗》)
“形容赤身裸体”则作为其后起引申意义,在两部词典中列为下一个义项,例如:
(13)开浴次示众,鹘臭布衫都脱尽,一丝不挂见全身。入门莫道无知识,壁上灯笼解咲人。((小师)善遇编《天如惟则禅师语录》卷一,70/760a)
(14)荡涤尽也,未是本来面目。盥沐洁矣,终非无位真人。未达色空,只道尘来身外。了知冷暖,方明自性本灵。果有一丝不挂底禅客,正好向这里摸索。(清仪润证义《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六,63/453a)
在中土文献中也有该意义的用例,如:
(15)两鱼精愈怒,即把自己衣裤扯去,扯得赤条条一丝不挂,把肚腹一拍,忽然脐中飞出水来,色白如银,直往济公奔来。(清坑余生《续济公传第五十四回恤穷寒空中取酒救徒弟药死鱼精》)
(16)老人像怪鸟一样的笑了一声道:“小鬼是要仙女来杀的,我们一定帮你。”说着,把手向屋里一招,出来了一对十五六岁的一男一女,赤条条的一丝不挂,头上都戴满了花草,两臂刺着青色的红毛文。(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三回保残疆血战台南府谋革命举义广东城》)
(17)而其下横陈者,乃一美妇人,亦系满蒙服饰,绝类外蒙旗活佛之妃嫔,俗所称菩萨状。为态乃极淫媚,衣服皆虚掩其体,苟微揭之,当知濯濯者本一丝不挂也。(民国许指严《十叶野闻热河行宫欢喜佛》)
在具体的语境当中,尤其是一些佛教故事的机警问答中,往往运用双关的修辞方法,同时兼有一虚一实两个义项的意义。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雪峰禅师和玄机的对话:
(18)师问僧:“近离什么处?”僧云:“佛日。”师云:“来时日出也未?”僧云:“日若出,即镕却雪峰。”师便休去。复问僧云:“阇棃名什么?”僧云:“玄机。”师云:“日织多少?”僧云:“寸丝不挂。”师云:“参堂去。”僧行三五步,师云:“袈裟落地也。”僧回首,师便打云:“大好寸丝不挂。”(明林弘衍编次《雪峰义存禅师语录》卷二,69/83b)
随着佛教的传播,“一丝不挂”也被中土学者使用,并逐渐由佛教词语发展融入汉语词汇,进入了全民语言、甚至是一般口语之中,失去了最初的宗教色彩,令人不能再意识到它的宗教来源。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其“超脱凡俗尘世”的本义已经基本消失,而多数只用来表示“赤裸身体”之意,例如:
(19)光屁股艺术有它的直爽与健康,但乐园的亚当与夏娃并非只以一丝不挂为荣,还有林花虫蝶之乐。(老舍《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
(20)至于后者“不穿衣服的”,公元五世纪时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刘,乃至六世纪时陈后主陈叔宝等,都有叫宫女这样一丝不挂的记录。(李敖《李敖语萃·文化篇·批西方文化批评中国知识分子——东方文化在没落》)
三、“一丝不挂”的形式流变
“一丝不挂”原本作“寸丝不挂”,如例(6)、例(7),但是最初受到译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加之其形式并没有固定下来,所以也作“不挂一丝”、“不挂寸丝”,例如:
(21)一人常吃不饱,一人不吃不饥,此意阿谁参透,直言不挂一丝。(清世宗皇帝御撰《御撰语录》卷十九,68/728a)
(22)通身不挂寸丝,赤体全无忌惮。(宋师明集《续古尊宿语要》卷三,68/415c)
通过汉籍全文检索系统和《CBETA电子佛典2006》进行检索,我们发现,这一结构也有以量词“缕”替代“丝”,构成“一缕不挂”、“不挂一缕”的情况,如:
(23)唐彭濮间有相者彭克明,号彭钉筋,言事多验,人以其必中,是有钉筋之名。九陇村民唐氏子家富谷食,彭谓曰:“唐郎即世,不挂一缕。”唐氏曰:“我家粗有田陇,衣食且丰,可能裸露而终哉。”后一日,江水泛涨,潭上有一兔在水中央。唐谓必致之,乃脱衣泅水,无何,为迅波漂没而卒,所谓一缕不挂也。其他皆此类,繁而不载。(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一》)
有以动词“著”代替“挂”,作“一丝不著”的情况,如:
(24)僧问:“一丝不著时如何?”师曰:“合同船子并头行。”(《五灯会元》卷十四,80/297b)
此外,我们发现,“一丝不挂”还衍生出了一些其他形式,如:“不挂一丝毫”、“不挂一丝头”,援引例证如下:
(25)万法系缀他不得,等闲不挂一丝毫。(宋绍隆等编《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九,47/755c)
(26)遍界无藏覆,不挂一丝头。随缘闲饮啄,悠然任自由。(清世宗皇帝御撰《御撰语录》卷十二,68/567b)
我们对“一丝不挂”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形式及其出现的次数做了统计分析,并列表加以直观说明:
总计CBETA电子佛典2006 10次 49次 1次 9次 0次 0次 0次 2次 3次 74次一丝不挂寸丝不挂不挂一丝不挂寸丝一缕不挂不挂一缕一丝不著不挂一丝毫不挂一丝头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18次 25次 3次 8次 3次 2次 4次 3次 0次 66次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推知以下两点:
1.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众多形式中,“寸丝不挂”和“一丝不挂”二者在出现次数上远远多于其他形式。而“寸丝不挂”形式的出现次数又明显多于“一丝不挂”。尤其是在汉译佛经中,相较中土文献,这一点体现得更加明显。且前文已论述,“寸丝不挂”形式的产生也早于“一丝不挂”。但“一丝不挂”形式却最终作为成语固定了下来,沿用至现代汉语当中,“寸丝不挂”虽然也被作为成语收入《汉语大词典》当中,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几乎不再使用。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语音上,“一丝不挂”为平平仄仄形式,“寸丝不挂”为仄平仄仄,前者的语音形式对应更加整齐,便于诵读,朗朗上口。
二是形式上,“一X不X”更加合乎汉语使用者的习惯。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汉语大词典》中收录“一X不X”形式的成语共36条,“寸X不X”形式的成语共3条。在使用成语时,汉语使用者不可避免地受到类推机制的影响,以自己更加熟悉和常见的形式为标准,使“新词或新形式”“与之看齐”,这是“一丝不挂”形式最终取代“寸丝不挂”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的最重要的原因。
2.改变了量词或动词而产生的“一缕不挂”、“一丝不著”等形式,出现次数很少,且都只存在于中土文献中,考察这些文献发现,其成书年代也相对较晚。我们认为,这是中土人士在使用“一丝不挂”这一结构的过程中、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顺应自己母语的语言习惯的基础上,由同义替换而产生的形式,没有被广泛使用和流传,因此,也不可能像“一丝不挂”的形式这样最终作为成语固定下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成语“一丝不挂”最初形式为“寸丝不挂”,首见于《祖堂集》,历史上曾出现过“一缕不挂”、“一丝不著”等多种形式,由于语音形式的和谐以及汉语使用者的心理类推机制,“一丝不挂”形式逐渐固定下来并沿用到现代汉语中之中。其意义也由最初的“超脱凡俗尘世”逐渐失去了宗教色彩,多只用来形容赤裸身体。
[1]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朱瑞玟.成语与佛教[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朱瑞玟.佛教成语[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4]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5]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6]王远新.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9]张联荣.汉语词汇的流变[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
[10]周灵.“不可限量”考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03).
The Source of Yisibugua(一丝不挂)
LI Dai-jiao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Sichuan 621010,China)
The idiom of yisibugua(一丝不挂)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the one who is naked in modern Chinese language.But this item derived relatively later than the others.In Chinese Dictionary(汉语大词典),the first example behind this item is the poem Qing Xiao Hong Ze Fang Zha(《清晓洪泽放闸》)written by Yang Wanli(杨万里)in the Song Dynasty.Actually,the earliest form of this idiom derived from the translated Chinese Buddhist sutras,whose original form is cunsibugua(寸丝不挂).In addition,this idiom also has the form of yilübugua(一缕不挂),yisibuzhuo(一丝不著),buguayisi(不挂一丝),buguacunsi(不挂寸丝),buguayilü(不挂一缕),etc.By the analogy mechanism,finally,the form was established as yisibugua(一丝不挂).
Yisibugua;translated Chinese Buddhist sutras;source;meaning evolution;form evolution
H139
A
1672-9021(2011)03-0032-04
李代姣(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汉语。
2011-04-02
[责任编辑 普梅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