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学森之西部开发思想

2011-12-23张义学

西部大开发 2011年6期
关键词:草业密集系统工程

◎ 文/本刊记者 张义学

“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这是对钱学森光辉的一生最精炼的评价。

毋庸置疑,钱老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而一切的一切却都归功于一种崇高的思想。

钱学森是系统工程理论的奠基者,也是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计划等国防科技领域的技术领导人。但他仍然把目光长久地停留在西部地区,拿出许多时间来思考西部发展问题。

公众视野中的钱学森,是系统工程理论的奠基者,也是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计划等国防科技领域的技术领导人。但是,他为西部地区农牧林草沙等产业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解。本刊查阅相关资料,试图梳理出明晰的“钱学森西部开发思想”。

西部大开发离不开杰出的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质疑了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和人才培养成长现状,西部大开发更是离不开杰出的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他当时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在发出这句掷地有声的质疑的20多年前,钱学森就提出在西部开发中要培养西部开发的专业性人才,在开发中不断培养杰出的不同类别的高端人才,特别是被公众所轻视的农业、林业、草业等基础开发型人才。

因此,他当时提出“必须大力培养农业型产业的专门人才。”在高等院校“大大增加农林专业、生物专业、轻工、食品加工专业的招生人数。”“还要考虑创办一种新型的高等学校,‘理农综合性大学’,”并改变人们只重视理工类大学不重视农业大学的观念。

钱学森之问,让国家领导人开始思考“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

西部人才“孔雀东南飞”,留学高端技术人才被美国等发达国家“收割”等现象,更暴露出西部人才成长环境和发展环境比较恶劣的现状。

为何我国没有诺贝尔那样的发明型企业家?为何没有企业家设立科学研究基金会与科学奖?重钱不重人是社会风气问题所在,以人为本重的是人,人是才之本也是财之源,一个人本身的品德修养与才学能力是知识与技能之根本,教育如果不放在品学才能的培养上,只是放在“应试教育”的话,怎么能造就为社会尽职敬业的各类专门人才呢?

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

西部农业是传统的农耕产业,一直比较落后。如何改变这种单一的农业产业模式?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

在《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中钱学森写到,“一方面充分利用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另一方面又利用工业生产技术,也就是把全部现代科学技术、新的技术革命,都用上了。不但技术现代化,而且生产过程组织得很严密,一道一道工序配合得很紧密,是流水线式的生产。这就是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

在《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这篇论文中,钱学森从“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五个领域详细阐述了“知识密集型”的发展之路,系统而严密。其中很多理论在后来的西部大开发中付诸实施,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目前,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的“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一村一品”、“农村产业循环经济”等措施,钱老都有科学的叙述,足见他眼光深远,高屋建瓴。“要走城市同农村同时建设,城市同集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农业产业的据点是集镇,大约万人左右;其中直接种植业的只是少数,也住在集镇,早出晚归。其他生产、粮食的深度加工、食品工业都在集镇。集镇是生产和文化教育中心,盖楼房少占地……”

2008年1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钱老时说,“我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考察,看到那里的沙产业发展得很好,沙生植物加工搞起来了,生态正在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钱老,您的设想正在变成现实。”

在如何实施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时,他把系统工程理论引入农业发展中。他认为“研究发展农业系统工程是创建知识密集农业型产业的重要内容。”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西部农业产业虽然薄弱,但却在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中占的比重并不轻。此理论无异于“西部开发的系统工程理论”了!

开发“草产业”“沙产业”和设立“草业部”

钱学森的西部大开发思想,并不仅仅表现在上述宏观战略方面,还具体指导了一些产业经济应该如何更科学地发展。

把“草”作为一个“产业”来提,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开发“草产业”,这是钱学森教授的创新性思考。从今天西部不少地区借鉴这一思路,突破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来看,这无疑是西部地区畜牧业、林草业转型发展的成功思路。

钱学森1984年撰文《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中提出“现在国家有农业部、林业部,可没有草业部,而我国草原面积是农田面积的三倍,一共有约四十三亿亩,怎么能忽视草业呢?”

钱老建议国家应该设立“草业部”,把“草产业”的开发提高到国家管理农业、管理林业的高度。这是缘于他对于西部地区广袤的草原得不到科学合理地开发而思考的结果。一直以来,传统畜牧业只是农业领域的子项目,国家农业部在管理农业时,附带着把畜牧业也管了。草,只是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环节,它在农业管理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发展传统畜牧业,每亩草场的年产值仅仅0.2元(1947年-1983年内蒙古的平均数据)。

贫穷而落后的西部地区,除过广袤的草原,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和戈壁滩。早在搞“两弹一星”试验的年代,钱学森的目光就一次次地注视着这片土地——我国沙漠和戈壁大约有16亿亩。沙漠和戈壁并不是什么也不生长,大部分沙漠和戈壁地区还是有些降水的,还有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繁衍,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对于干旱地沙漠化的现象,钱学森认为“那是可以考虑引水灌溉的”。而对于人们从沙漠戈壁获取特产和药材等只采不种的现象,他指出“作为沙业产业这就应该改变为既采又种,提高产量。”他担心沙漠生物生长缓慢,一味采掘会破坏沙漠的生态系统。

在如何开发沙漠戈壁时,钱学森的目光盯在了风能和太阳能领域。他1984年就撰文指出“沙漠戈壁有充足的阳光,可以直接用来发电”,“沙漠戈壁的风力资源也很大,可以利用来发电。”

如今,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在沙漠戈壁中建立起一座座风力发电厂和太阳能电厂。还有不少靠近沙漠边缘的城市,正在开发沙漠风光旅游,进一步扩大了“沙产业”的范畴。

一旦农业系统工程用到知识密集的农业产业、林业产业、草业产业、海业产业、沙业产业就能大显身手,不但在体系的组织,而且在日常生产调度上,都会显示其威力。

猜你喜欢

草业密集系统工程
增草增畜 提质提效阿坝州牧区草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探讨
新时期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京德智慧高速信息化系统工程
宁南山区草业机械化推广应用策略
耕地保护政策密集出台
密集恐惧症
草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原主编邵贻和研究员逝世
军事评估与军事系统工程
做个Patty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