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企业

2011-12-23文/宗

中华魂 2011年5期
关键词:国有经济非公有制国民经济

文/宗 寒

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企业

文/宗 寒

尽管近些年国有企业道路走得并不顺畅,可以说障碍重重,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国有企业还是前进了。一个有代表性的综合消息是其整体实力不断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资料,全国国有企业拥有的资产总额,从1998年的13.4万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53.5万亿元,11年中翻了两番,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3.4%,每年平均增长3.6万亿元,相当于1978年国有资产总额4488亿元的7.02倍,扣除价格因素,也达6倍。其中122家国有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2002年的7.13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4.3万亿元,8年中增长2.4倍,平均每年增长16.7%,平均每年增长2.1万亿元,相当于1978年全国国有资产的3.6倍。同时期,产值、销售收入同步增长。可以说谁也没有意料到国有资产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竟发展这么快,达到如此喜人的程度。可贵的是,国有资产增值不是靠国家投资形成的,而主要是依靠企业发挥公有制的优势和潜力,开拓创新,自我积累形成的。像中石化、中海油、中电信、中远洋、中铁路、南方电网及宝钢等国有大企业,这些年来通过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产值和资产有了重大发展,逐一成长为世界级的大企业。原有的企业逐步壮大,还必将有一批新企业出现成长。这是客观规律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发展壮大的要求,其势决非那些“缩小论”、“退得还不够论”者们的主观唯心意志可阻挡。

与此同时,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国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从 1998 年的 213.7 亿元,2000 年的 2833.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700亿元,10年中净利润翻了近3番,平均每年增长14.2%。目前国有企业每年取得的净利润比1978年国有净资产(3201亿元)还多,相当于它的1.45倍。2010年国有企业上交税金1.4万亿元。净利润加税金,相当于1978年全国国有总资产的4.5倍,净资产的6.7倍。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全国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由1998年的2.9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16.2万元,提高了4.6倍,年平均增长20%,绝对额分别比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高 33.9%和39.6%。企业规模增大。每个国有企业平均拥有的资产从1998年的1.2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5.6亿元,提高了3.6倍,平均每年增长19.2%。消耗下降,节能减排显著。2010年中央国有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6%,化学需氧量下降33%。这一切说明,“国有企业效率低”的论调破产了。

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进一步发挥了支柱作用。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能力虽有所下降,但承担着几乎100%的石油、天然气、乙烯生产,全部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殖服务,90%以上铁路和民航运输周转量,60%以上高附加值钢材及50%以上发电量的生产和供应等。这些基础性支柱重点国有企业,承担着保障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供应的重大任务。这些年来,它们的投资和产值以10%—20%以上速度增长,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需按整个国民经济要求进行安排,保证了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电力工业面对亏损,依然保证供应。石油、石化工业在部分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时,克服种种困难,保证农业的需要,支持了农业的发展。199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迅速影响到全世界,也波及到我国。我国国有经济基础稳固,金融体系比较健全,四大国有银行的资产量和营业额都高于美国银行集团、英国汇丰、法国巴黎银行和瑞士瑞银集团。当西方各大银行一个个破产崩溃,手忙脚乱时,我四大国有银行岿然不动,迅速决断,采取重大措施,投资几万亿元,扩大投资,扩大内需,将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国有经济凭借自己的实力、积累、控制力和影响力,在引导国民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科学发展中起了调控引导的重大作用。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技术进步的支柱和主体,进步显著,国有企业每年都投入几百至上千亿元用于科研创新。2006—2009年,中央国有企业科研投入年均增长37.3%,中央国有企业全部建立了国家级科研机构。科研人数、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拥有的发明专利数,国有企业是最高的。科技创新不断有重大新贡献。从嫦娥1号、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大型油气田和煤矿开发,到核电建设、高铁研制建设,国有企业都有出色的创造性贡献,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国有企业取得这样的发展进步,反映了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和潜力,是深化改革、重组调整的结果。然而,国有企业不论在规模、结构、布局和质量,还是经营管理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重大问题和矛盾,与它作为国民经济主体和支柱的应有地位和作用还是不相称的,需要采取切实措施和政策加以解决,使之进一步发展壮大。

规模不适应。国有企业资产总量虽然达到50多万亿元,但2010年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已达17.7万亿元,加上外资和港澳台企业直接投资,非公有制企业资产与国有企业资产已不相上下。非公有制企业不论资本总量还是营业额都比国有企业增长快。2007年,私营企业的销售收入相当于国有企业的2/3,实现利润相当于国有企业的87.4%,固定资产投资比国有企业高1倍,雇佣工人比国有企业多2.4%。在GDP中,非公有制企业占2/3,国有企业仅占1/3。与西方资本比较,2010年我国拥有的全部国有资本总量不到2006年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前30家企业资产总额的80%。固然,国有资本和产值并不是占的比重越高越好,但国有资本和产值下降得这么厉害,与西方垄断资本的实力更不可比,这与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是不相称的。须知量是衡量事物性质的重要标志。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质变。坚持公有制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提高国有经济的实力,提高国有经济的规模和比重是当务之急。不论从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支柱作用看,还是从“十二五”规模加速技术进步,加强新兴支柱产业建设,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要求看,都需要进一步增加国有企业的投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那种淡化所有制,认为国有经济所占比重高低“无关大局”,甚至“比重越低越好”的观点是错误的。

布局不适应,控制能力严重下降。过去公有制覆盖一切,排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些年来,通过改革开放,对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国有经济从一些行业中退出,是必要的,但也出现不该退的也退的反常现象,致使国有企业从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领域完全退出,失去控制地位。2009年,在全国27个主要工业行业中,国有企业比重超过50%的只剩下6个行业(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电力热力供应、煤炭采选和水供应),其余21个行业完全由非公有制经济控制。在建筑行业、房地产业和第三产业,国有经济比重早低于20%,更为非公有制经济控制。这种情况带来了盲目发展、比例失调和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诸多矛盾,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科学健康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不能动摇。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控制经济命脉,这是劳动人民掌握自己命运和权利的根本标志。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居支配地位,对关系国家和社会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和先导性的行业和领域有发言权、支配权和决定权,才能按照劳动者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支配和使用生产资料,进行宏观调控,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健康科学发展。否则,就会出现生产无政府状态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影响社会发展。那种认为“国有经济只能从事非公有制所不愿从事的行业,从一切竞争领域中退出”的观点是错误的。国有经济进退调整是正常现象,但进退应根据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就目前国有经济控制力严重下降的情况看,目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国有企业的任务不是退,而是进,要掌握经济命脉,在关系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取得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技术进步、自主创新能力不适应。这些年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有长足进步,成绩显著。但总的看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投入不足。2007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1.52%,西方发达国家超过4%;我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为39%,西方发达国家超过70%。当年国有企业科研投入500亿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西方高收入国家的0.18%。这些年来国有企业拿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原始自主创新尚不多见。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工业品总产量很大,但大路产品占很大比重,高科技产品占的比重很低。重大科学技术和装备仍基本处于利用别人成果而不是自主创新阶段。我国全部化纤装备、80%以上石化装备、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精密仪器仪表仍主要依赖进口。钢材每年进口4000多万吨。化学制药,国外可生产8—12种制剂,我国只能生产3种。生物领域美国专利占世界的59%,欧洲占19%,日本占17%,我国占不到5%。这种情况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极不相称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华民族要振兴,科技必须振兴;科学技术达到世界最高峰,生产力才能达到最高峰。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具有实力,负有重任,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关系社会和生产力飞跃的领域有重大创新和建树,才能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更快前进。

经营管理方式不适应。1978年以来,通过改革管理体制,两权分离,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主要是企业自主权扩大,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权力和能力有所提高。中央企业已有70%改为公司制,一半以上中央企业已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1/3的中央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外部董事占半数以上。然而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是不适应的,相当多的企业不能严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经营,管理松散;信息不畅通,重大决策不及时,时常出现失误;市场开发和竞争能力低,技术进步慢;民主管理落后,缺乏科学的激励、制约、监督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积累分配不合理,经管者与所有者关系未理顺。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促进国有企业更快发展壮大。加强企业管理,必须从实际出发,从解决企业存在的主要矛盾出发,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有人认为,加强国有企业管理,关键是实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到海外上市。这样理解未免过于简单。股份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集聚利用社会资本和资源,促进管理机制完善,是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形式,必须重视利用,但决不是“一股就灵”,“一上市就灵”。实行股份制是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并不是个个都实行股份制,更不是个个都应上市。有些国有企业由于不具备条件和未准备好盲目上市,造成了重大损失①。加强企业管理,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加强国有企业管理,目的在于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支柱作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这里的关键是建立一个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有高超领导管理能力、能驾驭领导国有企业发挥主导作用的强大有力的领导班子;建立一支优秀的有思想、技术、文化素质的职工队伍;建立一套严格科学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出发,按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办企业,并不断总结经验,发扬优势,学习吸收别人的长处,适应形势需要,不断改革,不断发展完善,与时俱进。这些要求相互联系,缺一不可,都必须抓好。国有企业是个体系,我国有上百个中央国有企业和上十万个地方国有企业。加强国有企业管理,还必须从整体上认识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和实施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支柱主导地位作用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从宏观上加强领导管理,才能使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这几个不适应,归根到底是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它的应有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及主导支柱作用不适应,与社会主义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从不适应转化为相对适应,才能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壮大的要求,做到科学发展。✿

注释:

①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取得核心技术”的名义下,有的国有银行在海外上市,吸收外资入股,造成重大损失,除让外资赚钱和掌握中国机密外,并未取得什么“核心技术”。例如,2008年5月28日,美洲银行通过增持汇金转让的建行股份,当天获利230亿元人民币。美国银行最初以0.94港元购得建行190亿股,获利超过千亿元。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入股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价1.16元;上市后盘中价6.77元,三家外资公司不到一年净赚2460亿元,收益高达9.3倍。苏格兰皇家银行、瑞银集团等4家外资公司投资中国银行51.7亿美元,不到一年净赚2419亿元。2007年,汇丰银行持股交行19.9%的股权,一年中获得1400亿元,收益达10倍,等等。

猜你喜欢

国有经济非公有制国民经济
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执行力提升探析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资源错配的多层次识别、分解与比较——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分析视角
北斗导航助力国民经济发展换挡提速
国有经济改革实现中国宏观经济平稳增长
在传统国企管理中的项目管理办法
给予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补助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季晓南
“两个健康”推动非公经济创新发展——大连“腾飞商苑”在厦门大学举办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