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桓公弃嫌用才的启示

2011-12-23刘建明

中华魂 2011年5期
关键词:鲍叔牙齐桓公管仲

文/刘建明

齐桓公弃嫌用才的启示

文/刘建明

《吕氏春秋·不苟论第四》中记载,管仲被囚禁在鲁国的时候,齐桓公想用鲍叔牙为相,鲍叔牙说: “您如果想成就霸王之业,只要能得到鲁国的管夷吾就行,我不如他。”桓公说:“管夷吾是杀害我的凶手,用箭射过我的人,不能用。”鲍叔牙说: “夷吾是为他的君主射人的,您如果得到他,用他为臣,他也会为您射别人。”桓公不听,坚持要用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坚辞,最后桓公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派人到鲁国说:“管夷吾是我的仇敌,希望能得到他,亲手把他杀死。”鲁君答应了,派官吏用皮革套住管仲的双手,用胶粘上他的眼睛,把他装在大皮口袋里,放在车上给齐国送去。到了齐国边境,齐桓公派人用朝车来迎接管仲,恢复了他的自由,跟他一起回到国都,在宗庙里拜他为相,并与他深谈了三天三夜,对其学识及治国之道敬佩有加,深信不疑,后拜他为仲父。从此在管仲的精心辅佐下,齐国走上了改革弊政、富国强兵的道路,齐桓公也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

不难看出,齐桓公之所以能够成就霸王伟业,主要还得益于匡扶社稷的旷世奇才管仲,而管仲能够效忠齐桓公,就在于齐桓公能够不计前嫌,礼遇贤士,唯才是用。客观地讲,齐桓公并不是一个完美之人,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一个好色之徒、不务正业的人,但因为他目光远大,心胸开阔,能忍常人难忍之事,能重用曾有一箭之仇的管仲,所以才改写了自己的人生。无疑,在选人用才方面,齐桓公的做法对我们领导干部不无启迪意义。

要有爱才之心。所谓爱才之心,就是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人才,在感情上贴近人才,并尽量为人才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领导干部只有把人才当作最重要、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去对待,才能真正做到求贤若渴,惜才如金,对人才放手大胆地使用。显然,在这方面,齐桓公就堪称楷模。为了能成就霸业,他听从了鲍叔牙的意见,想方设法把管仲接到齐国,并厚礼相待,任为宰相,尊为仲父,把他放到了最能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地方,从而实现了人才效益的最大化。

要有容才之量。纵观古今历史,大凡领导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莫不具有宽宏大量之气度。作为领导干部,同样需要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和雅量,既要容人之长、容人之短,更要容人之过、容己之仇,真正做到以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去选才用才,真正用度量去感化众人,凝聚人心,从而奏响干事创业的大合唱。试想一下,如果齐桓公是一个心胸狭窄、鼠肚鸡肠之人,必定会对管仲的一箭之仇耿耿于怀、斤斤计较,那么他就可能会失去管仲这个社稷之才,想要成就一番霸业也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要有用才之能。用干部、用人才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功。要想选好用好人才,一方面需要领导干部有识人之明,能准确无误地识别人才,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充分了解人才的能力和才华;另一方面又需要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因才施用,坚决摒弃任人唯亲,真正做到一切从大局出发,以事业为重,不以个人好恶、恩怨、利害、需求为标准选人用人。无疑,齐桓公正是从成就霸业的大局出发,抛弃个人恩怨,通过鲍叔牙的推荐和自己亲自与管仲深谈,在了解到他确实是位治国之才的情况下,才对其委以重任,真正做到了知人善任。

古往今来,治国兴邦,人才为要;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作为领导干部,理应从齐桓公弃嫌用才的故事中获得教益,在实际工作中,多一些爱才之心、容才之量和用才之能,最大限度地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努力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鲍叔牙齐桓公管仲
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鲍叔牙与管仲
齐桓公遇委蛇
齐桓公大败山戎
齐桓公:交际中的人格魅力
齐桓公:缘何能成为“五霸之首”
点点和小e / 管仲之器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