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 新美育 新思考

2011-12-19韦丕剑

艺术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美育教师应多媒体教学

韦丕剑

内容摘要:美术课程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阵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大好形势下,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值得美术教师用新的思维思考。文章认为新课改对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做了全新的要求,为美术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新课改美术教育义务教育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做了全新的要求,为教师和学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合作、互动的平台。本次美术课程改革,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真正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阵地,如何用新的思维诠释美育的内容与形式,值得我们深思。

一、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改的理念,从理论指导行动,这是新课改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美术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学习新课改的具体内容,领会其中丰富的内涵与精神,以理论作为实施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依据。才能真正意义上进行新课改。

1.新的师生观。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因此,教师要弄清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与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当代的学生具有时代个性和开放的思维,他們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及人格独立的人,是新生代未来的力量。教师必须跟上时代,具有敏感的前瞻性,才能更好地融入课改的洪流。

2.全新的教学(学习)方式。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美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者,应把课堂激活。传统教学强调以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势必会影响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明白他们在学习成长中的需要,与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做学生发展的指导者。

3.评价创新。评价内容可从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入手。灵活的评价方式体现美术课程的开放性、全面性、趣味性。新课改的评价体系既能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教师也得到提高,做到了教学相长。

二、美术教师应学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美术教学,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先进的教学设备已经基本普及各学校,丰富优质的教学共享资源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美术课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更能拓展美术教学的空间。

1.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新时代教学的一个手段,也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美术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应学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使美术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

2.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耳目一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集声、形、色于一身,融感、知、意、形于一体,形象直观,其强烈的视觉、听觉、感觉的冲击给予了学生一个奇妙的艺术境界,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视野。例如,广西美术出版社九年级课文《书画同源的展现》,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说到了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和印章,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教师应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的书画资讯,搜索大量的图片、技法视频等,把无声的教材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形象直观,能使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为突破难点起到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是教师单纯的讲解无法相比的。七年级课文《独特的风采》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课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民族服饰独特绚丽的风采,感受民族艺术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珍视、尊重民族文化的态度和多元化的审美心理。书中的内容虽然图文并茂,但不能生动地展示中国多民族的服饰、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他们的审美观念、思想和情感,教师可从互联网上搜索大量有关民族服饰的资料,补充书中没有的内容,拓展课堂的空间。通过有声有色的资料,使学生对民族服饰这个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增强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学会在生活当中发现美,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样的课程,克服了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通过画面生动的展示,加上教师的提示,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多媒体教学注意事项。多媒体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掀起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热潮,要利用媒体教学的优势,但还需注意教学方式方法,利用多媒体只是更好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要注意创设情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不可盲目使用,该用传统教学的还是要回到课堂上,该动手的还是要动手,让学生实践、体会美术活动的乐趣,毕竟美术课是一个重视过程体验的活动。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利用互联网拓展美术的内容,以丰富扩大学生的视野。

三、教师要学会在美术学科中实施德育渗透

新课改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美术课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既能进行美育,又能适当进行德育呢?教师要分清主次,美术课是学校进行美育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在适当启发引导下达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目的,这是对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也是学科间的联系与交融,体现新课程的特点。例如,在中国画的课程中,通过对中国画的线条、笔法、墨法和作品的展示,讲解有关中国画的一些人物、趣事,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生活的美好品德。

四、美术教师要学会做课题,做学术研究型的教师

要想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美术教师应积极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学会课后反思。特别是新课改课程开放灵活,提倡新的学习方式,这需要教师不断实践和尝试。美术教师要给自己一个自我成长、提高的机会,重视自己,做一个学术研究型的教师。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美术教育还有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待我们共同进一步深入探索、实践与思考。

猜你喜欢

美育教师应多媒体教学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美育教师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