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中的艺术设计教学思考
2011-12-19许正人
许正人
内容摘要:文章指出,将非物质文化的文化精华整合到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探索出一种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间的一体化模式,以此推动两者间的协同化发展,期待探索更多的可思考、可尝试空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保护艺术设计教学一體化模式
一、全球化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标识的艺术设计人才在专业能力上的结构指向
思考非物质文化传承下的文化背景,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入手,确立毕业生的专业能力结构,并以此确立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内涵与课程结构。
当今社会的全球化趋势造成文化的趋同。各民族文化高度重视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区域间的差异性是较好的标识,非物质文化尤为代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能力培养结构指向了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统一。
非物质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之间的亲缘性,明显地体现在传统造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上。没有传承就难以创新,非物质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它的各个项目都可以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深厚的文化信息。
非物质文化代表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则应建立起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体系。两者的结缘既可提供高素质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保持非物质文化的合理传承,亦能避免其盲目发展。
如果我们对这样的艺术设计人才的专业能力结构进行思考,可以将其归纳为由造型基础能力、文化传承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几方面构成。在这些艺术设计能力中,非物质文化是其能力养成中的营养与元素。
下面,笔者对各能力结构分别做简单分析。
(1)造型基础能力,其内涵是一个前后承接的完整模块,即从准确描绘的能力到构想思维的能力、从色彩造型的能力到材料分析的能力、从艺术形态的解析能力到图形设计的能力、从造型软件的使用能力到文艺批判的能力等。
(2)文化传承能力,侧重的是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的研究与生发,指对非物质文化、博物馆文化、自然文化、历史遗迹、民间美术、手工工艺等的研究及向产品研发的转化能力。
(3)专业技术能力,是专业主干课所培养的专业方向能力,指的是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技能;对艺术设计的程序与方法以及从立项、调研到完成的工作能力。
(4)实践应用能力,是对专业技术能力的现实性转换,指与本专业相关的市场学知识、产品成本预算及制作管理的实践能力;独立或协作完成项目的技术能力。
(5)专业拓展能力,该能力有利于学生与社会的接轨,实现可持续发展,指对当代艺术设计发展最新趋势的感知能力与深入研究能力;敏锐的设计思维能力、设计创新意识以及运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表达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其他姊妹艺术设计方面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涉足一定的当代文论及中外史哲领域的知识等。
以上各专业能力,应从不同层面呈现出传统文化与技能对现代设计的支撑与影响,它的实现需从各专业能力所传达出的课程内涵中体现出来。
二、以传统技能为基础的现代设计能力及其所转化的课程模块
专业技能的内涵是艺术设计的技术基础,许多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传承给我们的是众多技艺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能,这些传统技能将会极大地支撑现代设计的专业能力。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入: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一书中说过:“技术文明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在对世界的科学和技术改造基础上重新确认形而上学的观念……艺术的技术合理性似乎具有美学的还原特征。”
将各专业能力转换成相应的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教学实现专业能力的生成,由此构建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并从不同课程内涵指向上,寻求非物质文化在传统造物技能方面所体现出的较高的文化价值。
将各专业能力转化为相应的艺术设计课程模块,并构建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如:造型基础课程模块、文化传承课程模块、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实践应用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这是一个相应的转化关系,各专业能力体现在相应的课程模块中,各课程模块由对应的课程群构成。
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课程的课题展开相一致
依据课程结构来思考各课程的系列课题方向,将教学课题项目的展开对照非物质文化项目的传承来推进,从而建立起课程的教学课题项目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项目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实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手工技能的转化。
在课程模块的框架内,将各课程展开为系列教学研究课题,教学研究课题就是教学的最小研究单位,教师在课题的安排上应体现课程教学目标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协同性。
在课题的选择与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可以聘请那些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身怀绝技,技艺超群,但要真正将他们请进课堂,操作起来可能要面临很多的实际困难。
包豪斯曾采用“作坊大师”与“形式大师”协同上课的做法,其初衷却是“魏玛时期,之所以实行双轨制的教学体系,那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当时缺少教学人手,在艺术理论和工艺实践两个方面都同样才华出众而训练有素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我们的时代也许并不特别缺乏这样的人才,况且现在大多数高校都有专门的实验室技师,但将传统工艺技能大师请进课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缺乏生机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具有别样的意义——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和精彩的绝活,是任何教科书都不能替代的。将一些和设计课程课题相一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引进课堂,在教学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向现代手工技能的转化,从而达到对其保护与传承,这对于艺术设计教学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而言,是一件具有时代性标志意义的创举。然而这一创举的前提,关键是寻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间的一致性与协同性。
四、非物质文化在艺术设计教学、科研及产业领域的可衍生性
1916年1月,格罗庇乌斯向魏玛当局提交了一份他对美术学校未来发展的畅想:“在艺术家、工业家和技术专家之间创建一种伙伴关系,根据时代的精神把他们组织起来,他们最终有可能将取代一切旧有的个人劳动的要素。”这些建议至今看来依然十分完美,尤其是当大规模生产方式导致传统手工工艺发生衰退的情况依然存在,甚至对于更为严重的今天而言更是受用。
材料研究的视觉特性、工艺技能的美学特征、工艺形态的时代性审美构成了现代设计的三位一体。现代科学技术及更为先进的机器设备,确实在很多领域开拓了我们对材料的研究,深化了我们对制作工艺的追求,丰富了我们对工艺形态的设计,但传统文化中,依然有很多领域我们还无法超越。非物质文化之于艺术设计教学、科研及产业有着无限的可探索性,这不仅仅表现在对传统材料的再运用,对传统技能的再沿用,也不仅仅表现在对传统样式的再呈现,它需要的是传承。
非物质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态,它所寄寓的是一种意识形态,正如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为意识形态所作的归纳: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的观念的集合,而是一种物质实践,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而不仅仅存在于关于日常生活的归纳之中。
寻求“非遗”项目的核心价值——技艺与文化底蕴的核心并不是僵化不变的,它是不断生发的,是传统的东西不断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围绕传统而转变。在学院教学中的完整性保护与合理发展,而又不能有损其技艺的本真性与文化蕴涵的完整性,这是我们在这项工作中所要达到的目的。践行了非物质文化在材料、工艺与形态三方面的本原性作用,也就获得了打开现代艺术设计的民族性标识的钥匙。
结语
非物质文化的精华借助高校教学、科研及产业的一体性整合而获得新的存在基础,由此,建立起一种艺术设计教学与非物质文化保护之间的亲缘与衍生关系,这一结缘过程是一个整体性的、基于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中对艺术设计教学的全新思考。
作为一种本原而又鲜活的文化形态,非物质文化具有不断生发的特性,因其独特的对业已生成文化的亲缘和不断走向新的裂变与可能性的特质,当其在新的历史语境中获取正当的存在状态时,将会愈加焕发出迷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