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预期收益的战争人力资本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2011-12-15王伟海娄国才李黎阳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1年4期
关键词:抗美援朝战争收益损失

王伟海,娄国才,李黎阳

(1.国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100091;2.军事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430035;3.军事科学院 研究生部,北京100091)

1 引言

战争是人类的灾难,只要有战争,人员伤亡就不可避免。尽管对战争伤亡可以从许多角度进行思考,但评估战争经济风险时更多是从经济成本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即个体生命的死亡将导致多大的经济损失[1]。经济学将人力资本定义为凝结在人体内的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总和[2]。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自然人一旦丧失生命,蕴藏其体内的人力资本也将消失。战争人力资本损失就是指战争伤亡所导致的一国或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减少。战争人力资本损失是战争经济成本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人力资本损失估计不足,战争总成本可能会被低估。因此,在评估战争成本与战争经济风险时,必须将战争伤亡者的人力资本损失考虑在内。

战争伤亡者生命的失去会造成多大的经济成本呢?许多研究试图将人的生命价值折算成货币价值。尽管这类研究是从多要素角度估算人力资本价值,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投入的角度,依据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的累计投入量来确定人力资本的当前价值水平;二是从收益的角度,依据人力资本可能据以获得的未来收益确定人力资本的现期价值水平,其基本思想是,人力资本的货币价值等于未来每年预期收益的现值总和;其隐含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未来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其目前拥有的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事实上,从预期收益的角度看待人力资本价值更为科学,可充分体现人力资本作为“资本”所具有的收益性特征。人力资本与其它资本一样,之所以投资积累,目的是为了获得未来收益,在一个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其可能获得的未来收益也就越多。同时,根据人力资本存量与未来收益的对应关系,从未来收益反推人力资本现期价值水平,理论上具有科学性,测算方法上也具有可行性。因此,本研究采用预期收益法来评估战争人力资本损失。

2 基于预期收益的战争人力资本损失评估方法

2.1 基本思路

构建基于预期收益的战争人力资本损失的评估模型,其基本思路是:首先,确定战争伤亡者的个体人力资本价值。采用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的预期收益法,将归属于人力资本的国民收入部分加以资本化,即可得到个体人力资本的社会价值。考虑到个人在预期存活年限内的正常或非正常死亡,利用生命表对死亡率加以矫正,使人力资本价值估算更趋精确。其次,确定战争伤亡者的人力资本损失。根据战时阵亡和伤势发生程度,运用人力资本损失调整系数,将人力资本价值转换为人力资本损失。最后,确定国家所承受的总人力资本损失。将每个伤亡者的人力资本损失相加,可得国家承受的总的人力资本损失。

2.2 评估方法

遵循以上基本思路,可分三个步骤进行估算。

2.2.1 战争伤亡者的个体人力资本价值

假设战争伤亡人员平均年龄为a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对国家而言,年龄为a岁的战争伤亡者的人力资本价值为:

式(1)、(2)中,yt表示个人如果没有在战争中伤亡,其在战争结束后到退休这一时间段内,第t期的预期年收入;P(t)表示个人如果没因战死亡,其在第t期期末的生存概率;P(s)表示在s-1岁岁末生存的前提下,第s岁的死亡概率;a表示伤亡者的年龄;h表示工作退休年龄;r表示贴现率;Va表示个人预期收入流的现值,即年龄为a的伤亡者对国家而言的人力资本价值。

式(1)的实质就是将个人预期收入的现值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其中,yt作为伤亡者的预期年收入,不仅取决于伤亡者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即其资本的收益能力,同时也取决于战争结束之后国家的经济形势,在具体测算时可由战后若干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折算得出。因此,yt的计算公式为:yt=(第t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劳动及人力资本收入占总收入的份额)/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考虑到个人j即使在不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也同样要在军队或非军队部门或迟或早的死亡,即在第t期的正常死亡,因此需要利用其在第t期期末的生存概率P(t)对未来预期收入流进行调整,P(t)可由第t期的死亡概率确定[3]。h-a表示如果个人j不因战伤亡,其对社会的潜在贡献期(或潜在收入期)。当工作退休年龄为60岁,个人j在伤亡时的年龄为25岁时,则其对社会的潜在贡献期就是35年。

2.2.2 战争伤亡者的个体人力资本损失

根据战时阵亡及伤势发生情况,引入一个调整系数dj将人力资本价值转换为人力资本损失,则如果个人j在战争中伤亡,国家所承受的人力资本损失评估方程为:

式(3)中,dj是伤亡者j的人力资本损失系数,表示战争伤亡导致的个人人力资本损失程度,可由伤亡者的伤残程度来确定,0≤dj≤1,当dj=1时,表示个人j因战死亡或失踪,其体内蕴含的人力资本全部损失,当0<dj<1时,表示个人j因战致残,其体内蕴含的人力资本部分损失;Vj表示由于个人j在战争中伤亡,国家所承受的人力资本损失的货币价值。

2.2.3 国家承受的总人力资本损失

将每个伤亡者的个体人力资本损失累加求和,就可得到国家承受的总的人力资本损失,评估方程为:

式(4)中,n表示战争伤亡人员总数,这些人的人力资本因为战争全部或部分地损失;V表示国家承受的总的人力资本损失。

3 方法运用

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例[3],评估战争减员给我国造成的人力资本损失。通过评估,一则有助于验证战争人力资本损失评估模型的适用性,二则有助于揭示抗美援朝战争的经济成本。评估中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公开文献。

3.1 数据来源

评估中首先需要获取抗美援朝战争中我方的战争减员数据。战争减员是指参战军队成员中因各种原因丧失战斗力而离队者的总和,包括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两类。战斗减员是指因战斗行动或敌人武器直接、间接伤害所致的减员,包括阵亡、伤员和失踪。非战斗减员是指非直接战斗行动发生的减员,包括病员、非战斗外伤和意外死亡[4]。近年来,随着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伤亡数据的陆续公开,各种渠道的数据逐渐增多。本研究采用了我军军史专家徐焰(2010)所提供的权威、公开的数据来源:“根据卫生勤务部门准确的阵亡统计和医院接收伤病员统计,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总损失数是:战斗和事故死亡11.4084万人;负伤38.3218万人;患病后送入医院治疗45.5199万人;战场失踪2.9621万人。战争期间根据卫生部门的统计,医院中的负伤人员有2.1679万人不治身亡,还有1.3214万人病死。按以上数字总计,志愿军共有14.8973万人牺牲。”[5]

研究中所涉及的1954~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国防费、总人口、就业人口等数据分别来自《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6]

3.2 参数设定

3.2.1 个人预期年收入yt

个人预期收入yt的取值由1954~198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折算而来,1954~198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根据Mankiw(1992)、张帆(2000)等人的研究,本研究假定1954~1988年我国劳动和人力资本收入占总收入的份额为65%[7,8]。依据1954~1988年我国人口总数和就业人口数的统计资料,假定劳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50%。由于战争中的伤亡者均处于劳动年龄,通过计算可得,个人预期收入yt就是相应期人均GDP的1.3倍。

3.2.2 存活概率P(t)

P(t)表示个人j在第t期的存活概率,可通过第t期的人口死亡率来确定。评估中,为确定初始年龄为25岁的人在1954~1988年的死亡率,本研究采用了1989~1990年的全国市镇从业人口生命表中的死亡率数据[9]。随着人口期望寿命的提高,尽管1989~1990年的人口死亡率略低于1954~1988年的人口死亡率,但考虑到军人的健康状况一般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因此,采用1989~1990年全国市镇从业人口生命表中的死亡率来表示评估期内的军人死亡率也是合理的。

3.2.3 人力资本损失系数dj

人力资本损失系数dj表示战争伤亡导致的个人人力资本损失程度。本研究中,dj的取值根据伤亡者的伤残程度来确定。当dj=1时,表示个人j因战死亡或失踪,其体内蕴含的人力资本全部损失;当0<dj<1时,表示个人j因战致残,其体内蕴含的人力资本部分损失。假定轻伤时,dj=0.2;中等伤时,dj=0.5;重伤时,dj=0.8。为简化计算,在计算战场上因病减员导致的人力资本损失时,dj的值均取0.5。

3.2.4 贴现率r

贴现率衡量的是未来经济活动在今天如何评价的问题。贴现率为正值,表明未来一块钱没有现在的一块钱重要,而且时间隔得越长,未来的价值越低。由于我们要估计国家所承受的人力资本损失,贴现率的取值可根据社会的时间偏好来确定。评估中,我们分别取5%和10%,这两个值也是经济评估中常用取值。

3.3 估算结果

采用上文所建立的评估模型,估算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争减员导致的人力资本损失。

依据式(1)和式(2),估算得出:当贴现率取5%,预期收入年限为35年时,年龄为25岁的年轻人在1953年的人力资本的货币化价值约为5740元;当贴现率取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人力资本价值约为2783元(以1953年价格计)。以此数据为基础,可计算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争减员所造成的人力资本损失。

依据式(3)和式(4),估算得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争减员给我国造成的人力资本损失约为16~32亿元人民币。其中,战斗减员造成的人力资本损失约为9~19亿元人民币,非战斗减员造成的人力资本损失约为7~13亿元人民币;不可恢复的减员造成的人力资本损失约为5~10亿元人民币,可恢复的减员造成的人力资本损失约为11~22亿元人民币(均以1953年价格计),见表1和表2。

表1 抗美援朝战争我国人力资本损失(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

表2 抗美援朝战争我国人力资本损失(不可恢复减员和可恢复减员)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争减员导致的人力资本损失占1953年GDP的1.94%~3.88%,占1950~1954年国防费总和的8.14%~16.28%。显然,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看,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争减员给我国造成的人力资本损失都很大。

4 结束语

本文构建了基于预期收益的战争人力资本损失评估模型,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我军人力资本损失的评估表明,该模型在我国现有统计体系提供的数据支持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该方法可为确定战时军人伤亡导致的人力资本损失水平提供计算依据,同时也可为确定战时军人伤亡保险给付水平提供精算依据。

1 波斯特.战争经济学[M].卢周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4 马峦,方勇.战术后勤学[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5 徐焰.研究军事历史要注重定量分析和数字严谨[J].军事历史,2010,(2):18-22.

6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7 GREGORY MANKIW N,ROMER DAVID,WELL DAVID N.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2):407-437.

8 张帆.中国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估算[J].经济研究,2000,35(8):65-68.9 王晓军,孟生旺.保险精算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抗美援朝战争收益损失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胖胖损失了多少元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玉米抽穗前倒伏怎么办?怎么减少损失?
抗美援朝战争与东北地区“百日建厂”运动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菜烧好了应该尽量马上吃
其他综合收益的几个重要逻辑关系解析
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