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投送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2011-12-15管井标周赤非许瑞明黄谦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1年2期
关键词:机动解析战略

管井标,周赤非,许瑞明,黄谦

(军事科学院 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北京100091)

1 引 言

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应对传统与非传统、战争与非战争等各种安全威胁,各军事大国纷纷推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变革,主要趋势是缩减军队规模,减少前沿存在,增强部队灵活性和提升快速反应能力。配合新军事变革,各国加强了战略投送能力的规划与建设,确保平时保持威慑并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向关注地区投送力量,维护国家权益。

战略投送能力是军队机动能力、支援保障能力和国家动员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应付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重要前提和手段,兼有作战和保障双重属性,不仅是核心军事能力的体现,更是“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保证。

2 相关概念辨析

投送(Projection)的概念最早由美军提出,主要是指兵力投送(Force Projection),即为了完成军事任务,由美国本土或其他战区向全球机动、部署、维持各种军事力量的行动。其全球到达的兵力投送不仅要求把军事力量投送到执行任务地区,还包括任务完成后的军事力量返回或转移。美军条令FM 5—7—30认为:兵力投送(能力)是军事力量在世界任何地点进行快速预警、机动、部署和作战的标志性能力。

我军传统上习惯用机动、输送、运输等术语,来表述部队人员、物资和装备的位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对美军兵力投送理论的介绍,投送术语逐渐为大家所接受,投送与机动、输送、运输一起成为常用术语。由于投送通常具有战略性,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能力的重要尺度,从而演化出战略投送(Strategic Projection)的概念[1]。

战略投送与战略机动、战略输送和战略运输在概念上有联系,内涵上有重叠之处,都与运输有关,但在作战和保障属性、主客体关系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区别。

战略机动,根据《军语》解释,是指军队为达成一定的战略目的而进行的兵力、兵器移动。战略机动具有鲜明的作战属性,机动的对象通常也是机动的组织者,一般以部队自身机动平台为主,辅以建制内或上级配属的运载工具,较少依赖建制外运载工具。

战略运输,根据新版军事百科全书《军事交通运输(分册)》解释,是指为达成战略目的,在战略后方与战区之间或各战区之间进行的运输,是完成战略部署和战略供应的重要条件。战略运输具有后勤保障属性,服务于部队机动、输送和后勤支援保障,是部队机动的重要手段,是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

我军《军语》对输送的解释为:使用运输工具把部队由一地运送到另一地的行动。战略输送是输送概念的外延,具有保障属性,输送的主体和客体通常不一致,输送的客体在输送主体的组织下完成输送行为。

战略投送,是指为争取战略主动或营造有利态势,综合运用军队和地方交通运输力量,将兵力兵器和装备物资从战略纵深向指定地区实施远距离快速移动的行动[2]。战略投送强调综合运用军队和地方交通运输力量,其范围远远超出后勤领域,兼有作战和保障双重属性,是军队的机动能力、支援保障能力和国家动员能力的集中体现。

战略投送地域跨度大,既包括国土(海洋)范围,还包括国家利益所在的海外战略通道和重点热点地区等,通常在危机、冲突和战争可能爆发或已经爆发的紧急情况下实施,在冲突和战争爆发前,迅速集聚作战力量和装备物资,在作战地区构筑战略优势,形成军事威慑,在冲突和战争过程中,适时增强作战力量,确保危机处理和战争的胜利。

战略投送能力,是指战略投送力量体系在规定的条件和标准下,使用投送资源执行一系列战略投送任务并达到投送目标的本领。战略投送能力是对战略投送系统自身“本领”的刻画,通过执行战略投送任务来体现,其能力的发挥与投送任务合适程度有关。战略投送能力是一个相对静态和稳定的概念,通过能力可以把战略投送装备、条令等分散的作战要素集成起来,比较全面地反映战略投送体系的整体性特点。

3 美军战略投送能力研究现状分析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战略投送能力已成为国家威慑能力和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柱,是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倍增器,据外军测算,投送能力每提高1倍,战斗力增长约2~3倍。加强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成为各军事强国加强军事力量建设的重要方面。

世界主要国家普遍将发展战略投送力量,提高战略投送能力列为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不惜耗费大量精力和经费进行研究和实践。美军对于战略投送的研究比较重视,在战略投送能力的分析、运用和管理方面居于世界前列。

美军认为军事运输和兵力投送问题的复杂性需要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模型进行分析。因此,在投送问题的研究中注重定量、仿真分析手段的运用,通过模型方法评估运输系统的投送能力和投送方案的可行性,构建了一系列的机动方程和仿真模型系统,并且不断提高模型的分辨率和互联性。主要仿真模型系统有全球部署分析系统(Global Deployment Analysis System,GDAS)、运输流量联合分析系统(Joint Flow and Analysis System for Transportation,JFAST)、战区间海空部署模型(Model for Intertheater Deployment by Air and Sea,MIDAS)和机动模拟模型(Mobility Simulation Model,MOBSIM),这几个模型系统在国防部的不同机构中得到了的应用,每个模型系统都有特定的强项和缺点,但缺点不断得到修正,功能日趋完善,并且不断强化模型的互联性,那些无法和其他系统联合使用的“孤立”系统已经被替换或者得到改进[3,4]。

此外,还有大量的支撑模型系统,如运输信息系统(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TIS),部署网络工具(Deployment Network Tool Extended,DANTE),机动平台分析系统(Analysis of Mobility Platform,AMP),增强型战区后勤支持工具(Enhanced Logistics Intratheater Support Tool,ELIST),空运流量模型(Airlift Flow Model,AFM),港口模型(Port Simulation,PORTSLM),运输能力分析工具(Transportation Capability,TRANSCAP)等[5]。通过综合集成各种模拟模型,美军既能对基地、仓库、港口、机场、集结地域等节点的接收能力和装卸载能力进行节点分析,又能进行网络分析,评价优化交通运输网络条件,选定最优路线;既能通过单独的模拟仿真工具对投送行动中的某一过程、某一节点进行模拟,又能通过对战略投送模型的整体利用,对整个战略投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评估投送方案和能力。

4 战略投送能力评估方法框架设计

4.1 战略投送能力评估方法分析

从评估方法的角度来看,战略投送能力分析方法主要有四类,即历史案例分析法、解析分析法、仿真分析法和实兵演练法,前两类是静态分析方法,后两类是动态分析方法。

历史案例分析法是充分利用从战略投送案例中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和资料数据,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去寻找一些“模式、趋势和相互关系”,从而得到反映战略投送特点的一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解释过去的投送行动,发现现在的能力缺陷,也可以对未来的投送能力进行分析。

解析分析法是以数学为工具,对投送能力进行分析评估的方法。例如,美军分析了空运和海运的周期,构建了空运和海运机动方程,帮助分析人员粗略评估运输系统的能力,估算兵力投送的时间包线,优化投送计划等;兰德公司在《一个平衡问题——中国台湾冲突的政治背景和军事概貌》研究报告中,采用简化数学模型对登陆作战中的关键问题——大陆的兵力投送能力进行了粗略的评估,认为大陆的海上投送能力不足,登陆作战面临风险。解析分析方法虽然以数学理论为基础,但由于只有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考虑较少的因素,才能建立起解析公式,因而比较适用于静态和简化情况下的宏观投送能力的评估。因此,解析分析方法一般用于投送问题的基本分析和概略分析。

仿真分析法是指建立投送节点和过程的仿真模型,通过模型的运行得到投送过程的仿真数据,由这些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后得出评估值。仿真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反映投送的动态过程,在接近于真实的场景里分析投送行动,能够帮助分析人员深入了解投送的各个环节和相互关系,得到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仿真分析方法是目前国外较为常用的分析方法,面临的挑战是由于战略投送问题涉及环节多而且较为复杂,需要与多个支持模型协同运行,通常需要把其他模型的结果作为输入条件,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运行效率受到影响,往往只能仿真有限几个想定下的方案,因此,需要对模型系统和实验分析方法进行很好的设计。

实兵演练法是指为了达到检验投送能力、训练部队、发现问题等目的,在真实的环境下,有真实兵力和投送设施参加的投送活动。实兵投送演练能够达到检验能力、发现问题和训练部队的目的,但动用的装备和部队较多,耗费也较大,不能经常使用。

每种战略投送能力评估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从分析和研究的角度看,解析分析法和仿真分析法是应用较多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战略投送能力的概略评估和详细分析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以这两种方法为核心,构建一种战略投送能力评估方法框架,该框架以仿真分析为主要手段,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目标,能从战略层次对投送能力进行评估,也能对战略投送的局部过程和节点进行分析,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目的评估者的投送能力评估需求。

4.2 一种战略投送能力评估方法框架

战略投送是一种战略行动,其能力具有战略宏观性,关注者层次相对较高,因此,其能力指标需要反映这种概略性要求;另一方面,战略投送是由众多投送工具、投送节点、装卸载等环节组成,这些具体环节直接影响到战略投送能力,在战略投送能力研究时,不可忽视这些具体因素,需要评估这些具体环节的影响。针对战略投送能力评估的这种双重性要求,综合运用解析计算、仿真评估进行实验分析,以仿真评估为主要手段,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目标,构建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的多层次的战略投送能力评估方法框架,并针对这种方法框架,设计了多分辨率的能力指标体系。战略投送能力评估方法框架如图1所示。

在该战略投送能力评估方法框架下,战略投送能力的评估从分析战略投送任务开始,根据投送对象和投送资源的属性,进行适运性评估,确定投送可行性;在基础数据和支撑模型支持下,运用解析模型进行概略性评估,快速得到战略投送能力的概略评估结论;运用仿真模型,对战略投送的节点、局部或全过程进行仿真,得到较为精细的投送评估结果;最后,运用各种解析模型和仿真模型进行实验分析,研究影响投送能力的装备水平、运用策略、战略预置等关键因素,实现战略投送能力的运用和论证研究。综合运用适运性评估、解析计算、仿真评估和实验分析这四层评估分析框架,使战略投送能力评估具备了针对性、系统性和灵活性,基本可以实现战略投送能力的多层次多视角的分析评估功能,满足不同层次评估者的评估需求。

(1)能力指标体系,分析战略投送的使命任务和模式环节,建立战略投送的概念模型,并围绕战略投送的投送量、距离、时间等要素构建战略投送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考虑到战略投送能力的层次性评估需求,采用多分辨率能力指标体系,评估层次较高时,采用低分辨率指标,评估层次较低时,采用高分辨率指标,高层次指标可能由下层指标聚合而成,也可能由相应模型直接获得,指标评估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2)适应性评估,主要是依据投送规则、装卸载规则等对投送任务和行动进行评估,分析投送可行性。投送规则包括建制完整性规则、人货分离规则等;装卸载规则依据运载工具、装卸载工具的重量、体积、面积等限制因素和人员物资的重量、体积和面积等属性,确定运载和装载可行性。

(3)解析计算,是利用解析模型等数学工具,对战略投送各节点的吞吐能力和运载工具的运输能力的进行静态计算,对投送能力进行概略评估。解析模型考虑不同投送模式(陆上投送、空中投送、海上投送)的投送平台、投送节点及其性能,如空运飞机数量、飞机类型、飞行速度、起降能力、有效载荷、货物尺寸限制,海运船舶的数量、类型、性能、长宽属性,港口吞吐能力、行动时间、燃油限制和其它影响能力的重要信息。建立空中、海上和陆上投送能力计算公式。

(4)仿真评估,是利用战略投送各个环节和过程的仿真模型和辅助模型,通过模型的仿真运行,评估港口、机场等节点的装卸载能力,运载工具的运输能力,典型投送模式的战略投送能力。能够对港口、机场等节点的接受能力和装卸载能力进行分析,对战略投送的局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然后实现对典型投送模式的整个投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的功能,达到评估战略投送能力的目的。

(5)实验分析,是利用已有的解析模型和仿真模型,对影响战略投送能力的因素进行实验分析,确定关键因素和区间,优化投送能力运用策略,形成投送能力的发展需求。

5 结束语

战略投送能力评估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评估方法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构建的方法框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上讲,能够满足战略投送能力多层次评估要求,但由于战略投送过程涉及的环节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评估模型构建难度大,模型之间的关联性大,对模型体系特别是仿真模型体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充实相关指标、方法和模型体系。

1 陈兆仁,周东阳.中美战略投送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J].外军军交运输,2008,(1):1—3.

2 寇世强.战略投送研究[D].北京:军事科学院,2009.

3 SUTTON MELVIN.Force Projection Modeling[R].Virginia:Military Traffic Management Comm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 Agency,1999.

4 DRUMMER DONALD G.An Assessment o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ools for Force Projection[D].Pennsylvania:US Army War College,2002.

5 JOHSON SOCTTC.Transportability Analysis Reports Generator[R].Virginia:USMilitary Surface Deployment and Distribution Command,2004.

猜你喜欢

机动解析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12万亩机动地不再“流浪”
机动三轮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滚转机动载荷减缓风洞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