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散文脉动,领悟形神韵味
2011-12-14姚芳
姚芳
语文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课文的内容,还是课文表达的形式?有人认为是前者,有人认为是后者。面对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认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基本特征,不同类型的课文可以各有侧重,以散文教学为例,我认为必须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就是“形神兼备,和谐统一”。
一、 披文入境,把握文之脉动——触摸散文之“神”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把握文章的脉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必不可少的。散文的首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个特点意味着——散文的“神”,即思想核心是明确的,也是最能打动人心,最具熏陶感染作用的,但是又因为散文“形散”的特点,使其感情的表达形式多样,或层层推进,或先抑后扬,或直抒胸臆,或借物喻人,小学生往往较难把握。所以“神”的把握必不可少,不可回避。
散文,是主观记录作者所经历或体验的过程,有的记叙过去某一时空见闻的过程,如吴伯箫的《早》;有的描述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如《爱如茉莉》;有的再现对某个问题的思考体验过程,如《山谷中的谜底》等。在学习中,如何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体会写作的主旨,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指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是叩开散文之门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读出画面。散文文质兼美,一篇篇散文犹如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让学生通过默读,想象文章的画面美,可以让学生走进散文的世界。读《夹竹桃》,让红白相间的奇异景色,花影迷离的幻想,把读者带进美的世界,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读《爱如茉莉》,那一个个感人的细节,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立刻能让学生体会到父母之间的那份情感。所以引导学生默读想象,是走进散文的第一步。
——读出线索。散文因为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所以初读的感觉一般比较零散,一个个片段和画面,虽然把人带到了一个诗意优美的境界,但是,要真正走进作品,还需要思考和判断。读出线索,就是在多个画面中,寻找共同的本质,寻找相互的关联,寻找贯穿始终的情绪或元素。反复朗读和思考,找到了散文的线索,也就找到了打开作者心灵的钥匙。如《早》,从淡淡飘荡的幽香,到三味书屋的陈设,到绽放的蜡梅花,到鲁迅书桌上的“早”字,看似不相关的一些画面,却指向一个“早”字,找到了这个字,也是找到了鲁迅的精神。
——读出主旨。通过一次次阅读,学生逐渐走进文中,感受其中的优美意境,感悟作者蕴含的情感。有些散文当学生理清了文章的线索,发现它的结构方式,找到了表达中心的关键语句,就能读出主旨,找到作者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但是,有更多的作品,它的主旨却不是一目了然的。这些作品往往是作者对社会的隐射,或是个人独特的精神理解,而我们看到的内容是这些背景的投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读好课文,还要引导学生阅读和文章相关的背景材料或文章。如学习《夹竹桃》,只有了解了季羡林老先生的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坚韧顽强,才能发现夹竹桃与季老的相似之处,才能真正走进老人的内心,体会他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与其说季老是在写夹竹桃,不如说是从夹竹桃身上汲取力量,欣赏之中难道不是另一种自我勉励吗?
——读出个性。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一句人人皆知的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把握文章脉动,体会其中“神韵”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一言堂”,在体会人物情感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舞台,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允许争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激情才能被真正点燃,才会有更多的人和作者产生共鸣。
在这里,“读”是把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意象逐渐还原的过程,还原作者的生活、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情感,还原作者曾经的一个瞬间、一段经历、一份感情,这是读者凭借散文之“形”走向散文之“神”的过程。“读”,不是流连于琐碎的分析,细细的咀嚼,“读”,是借助想象或联想,自我感悟,自我体验,是和作者一起轻呼吸,寻找共鸣的文学和心理体验。
二、 选材入味,精挑语言元素——领悟散文之“形”
如果说,学习散文由“形”到“神”是精神的需要,是语文人文性的需要,那么由“神”到“形”的追索,就是提升能力的需要,是语文工具性的需要。这个过程,是学生走进文学作品,理解作者表达方式,学习作者构思技巧,积累作品多彩文字的过程。
——从“神”到“形”,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可以说散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文学表达方式最丰富、最优美的的文学体裁。“表达方式”就是用语言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在文学作品中,具体分为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在一篇散文中,作者常常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中,有一开始的记叙,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亲切自然;有描写海棠盛开的文字喷涌,那旺盛的生命力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有直抒胸臆的议论,对花儿和儿童的诠释既新颖又有感召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冰心怀着对儿童的一份热爱,才有了对儿童细致的观察,才有了对儿童旺盛生命力的由衷赞美。而这些恰当的表达方式,让作者的情感步步推进,水到渠成。由“花”到“人”,这又是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在小学高年级出现的频率很高,也是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很好的示范,所以“形”“神”之间相互促进,互为表里。而小学阶段常常出现的,如:托物言志、写景抒情、 反衬、烘托、侧面描写、欲扬先抑等手法,也是散文表达作者思想必不可少的表现技巧,从精神把握走向形式把握,学生更易理解,更易学习,更易学以致用。
——多点选择,学习作者的多彩文字。绚丽的文字,无疑是散文最美的花环,最灿烂的裙边。它像散落的珍珠,等待我们去采撷。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一段酣畅淋漓的排比,一个细节的生动描绘,一个比喻的奇思妙想,一串词语的琳琅满目……都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很好范例。如果说,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运用,是我们对散文“形”的“大处入手”,那么这些闪亮的文字,则是学习时我们不能遗忘的“小处”。我的学生在《春游鼋头渚》的习作中,这样描写自己看到的樱花:“我的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樱花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种文字的仿写运用,难道不是我们最想要的吗?
当然,一篇散文,虽不说字字珠玑,但可以学习的语言要素也是随处可觅的,课堂上,教师要有所取舍,注意选择。选择学生能充分理解的,选择学生已有知识建构最接近的,选择名家最经典的,选择学生可以经常学习运用的,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提前思考,提前计划的。当然,在预设后的课堂上,我们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学情和生成的灵感,只有这样才能学得充分,学有兴味,学会运用。
品读散文,是一场盛宴,通过阅读、想象、感悟,我们还原它奇妙的声色、优美的意境、深远的情怀,这物质和精神的高度完美享受。只有把握散文的脉动,体会其中的韵味,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行走于形神之间,达到用教材教语文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沁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