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上要读出语文味来

2011-12-14程龙云

新语文学习·教师 2011年5期
关键词:范读课堂教学老师

程龙云

“读”是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的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把书读好,对于理解课文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读”也是一种能力,一个从来不懂得享受朗读的学生,不会是语文水平很高的学生;一堂听不到书声的课堂,更不可能是好课堂。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巧妙地引读、范读,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有味。

一、 学生自读

“自读”这一教学过程就是将教师从繁琐的逐字逐句的讲解中解放出来,同时又将学生从被动的、麻木的听讲中拯救出来,我这里说的让学生自读,主要指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自我读书,让学生体悟文章情感,共同探究自读问题,教师适当点拨,给学生以真正的学习权利,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语文课堂教学返璞归真。

比如教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文采斐然,如果条分缕析地讲解,那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上课的第一步我就让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他们遇到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就把它们圈起来,把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初读感知课文。按照课前分定的学习小组,读后讨论学案中的自主思考题。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句段,读他们喜欢的句段,进行品味。当时课上就有学生选“作者说看画‘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这一句;还说‘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还有学生选“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等句子。选出句子后,我让学生想想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学生们畅所欲言,当时我也是激情澎湃,在学生谈读书经历的基础上,我也讲述了读《水浒传》的体会,接着让学生再读,学生们读书的情绪高涨,因为他们那时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觉得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现在的他们仿佛就是于漪,然后我顺势引导:第四段中的诗句引用得很好,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和各种色彩,美丽如画,把它们有感情地读出来,你们还读过哪些歌咏祖国风物或描写春夏秋冬景物的诗?能不能背出一两句?学生们情绪激昂,纷纷开始背诗,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又一次进行解说: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田汉的诗《南归》给作者的影响之所以很大,是因为诗词反映的生活情景被老师动情的朗诵再现出来,而使作者感动的这些句子,如作者所说“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慷慨悲歌”,“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请同学们自由朗诵,找找文中老师的感觉,体会作者寄托在依依往事中的深情,同学们一下子也慷慨悲歌起来,完全融入了角色,进入角色也就真把当时老师的情态再现出来了,甚至比文中老师的形象更真切感人。就这样,我通过不断设疑、提问、讨论、引导,学生在自读中对文章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在自读的过程中,他们会进一步揣摩词句,进一步领会意境,进一步展开联想,进一步用心去感受,这样,文章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之处,就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得以自悟了,得以再创造。自读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所以,我现在教一篇课文除在教材上下功夫外,在朗读上也下功夫,着重指导学生自读。语文课堂的味是学生在读中“悟”出来的,绝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这一过程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学生自读,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今后我们确实要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感知,让学生带着求知的心理到一篇篇文章里遨游、汲取,让学生在自读中体悟文章表现的主题,把握文章的感情,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二、 教师范读

范读是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范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美的熏陶。范读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讲前范读,一般适合于情境教学、篇幅也不太长的文章。像《散步》《窗》等,课前可做适当布置,营造文中的气氛,这时教师进行精彩的范读,使学生仿佛进入了当时的情景,这时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比较得心应手了。二是讲中范读,适合于范读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如《范进中举》,文中胡屠户说的、骂的、训斥的、夸口的、奉承的、恭维的话,占了很大的篇幅,一开始学生虽然读了,却把握不准,因为他们毕竟是学生,缺少社会阅历,我开始范读,我的范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再让学生读,学生读得更精彩,更具韵味,通过我的范读、学生自读,胡屠户这个典型的市侩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三是讲后范读。讲后范读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品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要选择那些写景状物的优美文章,如《飞红滴翠记黄山》《蔚蓝的王国》等,范读时可让学生把眼睛闭起来,静静地感受,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达到一种境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从而达到在课堂上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如教《变色龙》一课,由一个学生与我对读,我摹仿着奥楚蔑洛夫的样子:背着手,昂首挺胸,打着官腔说:“嗯,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要拿点颜色给放狗的人看看,我要教训教训他们!……这条狗呢?是疯狗,马上弄死!”学生被我绘声绘色的范读引得哄堂大笑。当学生读到“这是将军哥哥的狗”时,我便倾着身子,随着说话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着两手的姿势,用十分讨好的腔调说:“哎呀,天!我还不知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我能见到他的狗很荣幸……”又一阵笑声淹没了我的范读,就这样,我摹仿着奥楚蔑洛夫的丑态一连五次变化着腔调,在不断的笑声中,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形象便刻印在同学们的头脑之中,这样的范读让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 多媒体辅助读

名家的录音普通话标准、音色圆润、有感情,可谓声情并茂,听起来确实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教学《背影》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朗读,经典的视频,给了学生极大的震撼,很多学生流下了泪,我也忍不住流泪了。接下来在分析浦口送别时,我让学生模仿视频表演朗读,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父亲爬月台的艰难,学生在读中体味“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在表演中感受,回头再让学生读,这是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它既是父亲形象的素描,又是他精神的写照,还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父亲肥胖而吃力的“形”,慈爱、艰难和努力,老境颓唐、心情忧伤的“神”,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怜惜、怀念,全都凝聚在这个背影里,也扎根在学生心底。把课堂大大方方地交给学生,真正实现了由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转轨。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对《背影》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也给我的教学以启发:不仅要巧妙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手段,而且要善于借鉴现成的有效教学资源。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课堂上始终处在最佳状态,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注意的。让我们从实际出发,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而有趣味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南中学】

猜你喜欢

范读课堂教学老师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