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解读及思考
2011-12-14杨海燕
杨海燕
(华中师范大学 会计系,武汉 430079)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解读及思考
杨海燕
(华中师范大学 会计系,武汉 430079)
我国的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尚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印象管理现象和不均衡现象、缺乏有效的第三方审验机制等问题,降低了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文章据此提出了结合国情,借鉴西方经验,改进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与监督机制,以提高其质量。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报告
1 企业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是构建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随着美国企业现代公司制的形成,企业管理者逐步意识到企业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而言不仅是追求经济目标的要求,更是企业向社会进一步开放的标志,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也不再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还需要企业提供其他服务以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至此,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基本形成。随着各国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日益重视、各利益相关团体的不断推进、企业理念的日益更新以及社会责任运动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全球广泛兴起,引起了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为了使社会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企业必须对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进行披露,完善社会责任沟通方式和对话机制,及时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建议,并主动接受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监督。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即是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主要载体。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财务报告相对应,是指企业从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出发披露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战略、行动、业绩和未来目标的活动,应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2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
受西方国家的影响,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日益成为全会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企业和理论界对社会责任报告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相关职能部门也曾开始以一定的方式方法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问题,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此前并未涉及这方面的问题;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并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种现实行动。
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中坚力量,是企业中的佼佼者,更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时,也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9月25日,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布了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进行了如下界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是指上市公司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自然环境和资源,以及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方所应承担的责任”,并规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内容,鼓励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在相关政策指导下,从2007年开始,我国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日益增多,特别是2009年出现了大幅增长。那么,三年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出现了何种变化趋势,有何特点,其质量如何,存在何种问题,又应如何改进呢?笔者以深交所上市公司2007~2009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分析解读。
3 深交所上市公司近三年社会责任报告解读
3.1 研究数据选取
本文的数据全部来自深交所网站。2007年共有2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2008年增加至39家,而截至2009年12月,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则达到175家。
3.2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特征分析
3.2.1 报告发布的频度分布
根据近三年深市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时间的具体分析,发现不同公司在不同年份发布的频度不同,其具体时间分布可归纳为表1所示。
从发布报告的时间分布来看,在众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中,2007~2009年连续三年发布报告的仅有5家,部分原因是因为2007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本身较少,因此连续三年发布的公司数也较少,但同时也说明上市公司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连续性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同时我们也发现,从2008年开始,连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量达到了28家,这说明公司在连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方面较之前有了一定的改进;众多公司是在2009年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这说明社会责任观念以及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来披露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接受。
表1 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公司时间分布表
3.2.2 报告涉及的行业分布
根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深市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行业分布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2007~2009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C类制造业,分别占各年份公司总数的52.38%、56.41%和62.86%。此外,2007年采掘业、建筑业和金融保险业尚未有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08年采掘业和传播文化业也是空白,而2009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涵盖了各个行业。这一方面是因为2009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较前两年有了较大的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逐渐升温,行业延展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大大提升。
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现状决定了我国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制造业 ,这也是造成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制造业公司占发布报告公司数的绝大多数的原因之一。此外,制造业直接面对环境污染,属于社会责任敏感性企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强调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且劳工问题和环保等要求也日益严格,企业不得不更加关注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报告。现将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明细分类进行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公司行业分布表
表3 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制造业公司行业分布明细表
表4 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公司地区分布表
从表3可知,在所有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制造业企业中,2007~2009年连续三年所占比重处于前三名的企业所在明细行业包括C7机械设备、C6金属非金属和C4石化塑胶。机械设备类企业、金属非金属类企业和石化塑胶类企业所面临的劳工问题、环境污染、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更加直接和敏感,这也印证了社会责任敏感性企业更倾向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观点。
3.2.3 报告涉及的地区分布
从2007~2009年三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各地区情况仍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2007~2009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华东、华南地区,且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浙江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之下,其他地区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南方沿海和江浙等地区是全国较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综合实力也较强,因此其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行情况也领先于其他地区,公司更易接受新观念,也更易实现责任角色的转换;同时也说明全国各地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情况并不均衡,有必要加强其他地区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和主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意识。
3.2.4 报告信息的质量特点
根据深交所的《指引》,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至少应包括:①关于职工保护、环境污染、商品质量、社区关系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②社会责任履行状况是否与本指引存在差距及原因说明;③改进措施和具体时间安排。从披露的内容来看,多数上市公司分别是从公司对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方承担的责任来阐述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此外,多数上市公司均有公司简介、董事长致辞等相关内容,同时也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自我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是报告主体,根据企业披露的对主要利益相关方承担责任的情况,表5对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内容进行了归纳。
从表5可知,2007~2009年三年期间,披露情况逐年改善。由于深交所2006年9月才发布《指引》,2007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数量较少,可借鉴的样本较为缺乏,导致每项内容都存在公司未披露的情况;2008年,不仅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量增加,且披露情况也有所好转,未披露的数量减少,所有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均披露了股东权益及员工权益方面,定性披露和定量披露的公司数均有所增加;2009年,未披露的公司数进一步减少,股东权益、员工权益和消费者权益方面未披露数量降为0,定性披露和定量披露的公司数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表5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内容分布表
表6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打分结果表
表7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得分差异情况表
由于定量披露比定性披露能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而定性披露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定量披露的信息含量更高。若对企业的披露情况进行打分,各项目未披露得0分,定性披露得1分,定量披露得2分,计算平均分后 ,对深市上市公司2007~2009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情况打分结果如表6所示。
表6的结果清楚地显示了2007~2009年各项目平均分和总分平均分的趋势变化情况。总体来看,无论是各项目得分的平均分,或是总分平均分,发展趋势良好;特别是股东权益保护、债权人权益保护、社区公益方面以及总分平均分,3年来均呈现稳步向好的局面。从各年的打分结果来看,得分较高的集中在股东、员工、环保和社区公益方面。上市公司普遍较重视股东权益保护,其定量披露主要集中在公司分红以及经营业绩方面;同时也重视以人为本,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主要从员工培训、薪酬水平等方面进行员工权益保护的定量披露;对于环境保护,上市公司主要是从环保成本及收益方面进行定量披露;社区公益等方面的定量披露则主要集中在捐赠等方面。相比较而言,得分最少的集中在债权人、供应商方面;这反映出上市公司对于债权人的重视程度不如对股东的重视程度,对债权人权益保护多数只是一笔带过,少数公司对资本结构以及债务偿还情况进行了定量披露;同样,对于供应商权益也只有少数企业定量披露,相比消费者、客户的分数要低,反映出公司对上游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如对下游企业或消费者的重视程度。此外,2007~2009年各公司的得分情况也存在不均衡的情况,最高分与最低分悬殊较大;对2007~2009年样本公司得分差异情况的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7可知,各年的最高得分与最低得分均差距较大,但同时也发现这一差距在2008年和2009年逐渐缩小;此外,2007年和2008年,得分在10分以上的公司数要少于10分以下的公司数,但2009年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10分以上的公司数反而比10分以下的公司数多35家,这反映出整体报告质量正逐步提高。
3.2.5 报告的其他特征分析
从报告篇幅来看,各公司也存在较大差异 ,尤其是2009年,最长篇幅(106页)是最短篇幅(3页)的35.33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有的上市公司简明扼要地进行了披露,有的则仅仅定性披露了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有的报告甚至几乎与《指引》如出一辙;而有的公司发布的报告则图文并茂,通过图片、表格、图片等各种方式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披露,有的还引入了大量案例。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些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俨然是公司的一个“广告册”,有的报告仅仅是公司的介绍、发展历程、董事长致辞等就占了一半的篇幅;过长的篇幅不一定就代表信息含量大,甚至可能是一种毫无意义的“信息过载”。
此外,本次研究所需选取的样本中,除了太钢不锈在2009年发布的报告名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外,其余样本均以“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报告名称。这说明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名称已较为统一,也反映了《指引》的引导作用。
在报告中,多数公司提到了报告的编制遵循了《公司法》和《指引》的相关要求,也有少数公司提到了“全球报告行动”(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 推出的 G3 报告框架、“社会责任国际”(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SAI)公布的SA8000标准以及“社会和伦理责任协会”(Institute for Social and Ethical Accountability,ISEA)制定的AA1000系列。这反映了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外部监管者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起到了有效的引导作用,而相关的国际指引也得到了有些公司的认可。
3.3 对深交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总体评价
尽管我国的公司社会责任实践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接受。在此背景下,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式也日益受到重视。尽管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才刚刚起步,其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将是非常迅速的。
根据深交所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数据分析可知,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近年来进展明显,趋势向好;在发布报告的连续性、行业分布、报告内容涵盖与报告质量方面等均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同时,《指引》也起到了明显的政策引导作用。可以预见,将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公司对外报告将经历从财务报告向社会责任报告转变的新变革。随着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理念的深入和社会责任实践的不断发展,社会责任报告也将成为更多公司的自发选择。
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承认,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尚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借鉴西方经验,针对现阶段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改进社会责任报告,提高报告质量。
4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显现的问题
4.1 存在印象管理现象
印象管理是指人们试图控制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某种形象的过程,延伸到会计研究领域,即是上市公司为了使广大信息接受者形成特定印象,对其所披露的信息进行包装和操纵,试图控制信息使用者并影响其判断和决策。根据2007~2009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数据,上市公司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印象管理,打造美好形象,包括:①精心选择披露方式,在文字表达、图表设计、颜色搭配等细节方面均尽力美化公司及管理层形象;②有选择地进行披露,根据样本数据,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没有披露不利信息,而选择了有利正面信息进行披露;③操纵可读性,社会责任履行较好的公司会尽量向利益相关者披露相关信息,但当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较差时,会倾向于在报告中运用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和估计数字,或辅以大量图片使得报告表面看起来比较充实,有的甚至通篇是口号,照搬照抄相关规定撑门面。这些印象管理行为降低了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含量和质量,也降低了其相关性和有用性。
4.2 存在各种不均衡现象
从对深交所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报告数据分析可知,社会责任报告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均衡现象,主要包括:①质量不均衡,有的公司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比较全面完整进行了定性披露和定量披露,而有的企业是为了报告而报告,敷衍了事,言之无物;②地区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发布报告的公司数量较多,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相对较少;③行业分布不均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其他行业发布数量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制造业公司数量本身较多且制造业属于社会责任敏感性行业,但同时也说明其他行业公司未对社会责任引起足够的重视。
4.3 缺乏第三方审验
根据社会和伦理责任协会(ISEA)制定的AA1000审验标准(AA1000 Assurance Standard)的定义,“审验通常是指审验机构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流程,根据适用的规范和标准,对组织公开披露的绩效信息及其管理体系、数据和流程作出评估,以提高组织公开披露信息的可信度。它还包括通过发布审验声明披露审验过程和结果”。第三方审验与内部审验相对,审验机构是与被审验单位不存在利益关系的独立的第三方。社会责任报告实施独立第三方审核的目的,如同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一样,是为了确保报告内容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从全球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由专业的独立第三方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可靠审验是增强市场信心的关键,也是增进社会责任报告信息价值的发展方向。从样本数据来看,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第三方审验的公司数量为0,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建议
5.1 修订完善适应中国国情的上市公司报告编制指引
目前,我国仅有深交所发布的《指引》专门针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然而,目前的指引尚不太完善,主要表现在:第一,根据《指引》的定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是指上市公司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自然环境和资源,以及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方所应承担的责任。”但在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规定方面,又没有提到股东、债权人的权益保护,似乎有些前后矛盾;第二,由于《指引》并未对具体的披露方式进行要求,有的公司全部是定性披露,有的公司则是定性披露和定量披露并行。也有的企业参照相关国际标准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尽管这些国际标准较为成熟和完备,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制定这些国际标准的组织都是由社会责任运动开展较早的欧美国家主导,其标准难免代表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否适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成为真正的全球标准,依然值得质疑。
因此,最可取的方法是结合我国国情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引进一步的完善,对具体的披露内容、披露方式、披露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规定,以更好的指导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
5.2 加大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和宣传力度
由于上市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及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直接影响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在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行业分布和地区分布之间也存在诸多不均衡现象,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力度和宣传力度,包括:①继续加大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力度,对社会责任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社会责任报告主体、时间范围、报告方式等展开研究,帮助公司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理念;同时,因为社会责任会计可以为社会责任报告的定量披露提供数据支持,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也迫在眉睫;②通过定期对上市公司的培训使得上市公司树立履行社会责任并及时报告履行情况的观念,并对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格式、质量要求等问题进行技术指导。
5.3 引入社会责任报告独立第三方审验机制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断增加,但目前只有极个别企业的报告进行了审验,而根据本文的研究样本提供的数据,进行第三方审验的上市公司数量为0。在审验方面,大多数企业并未采取措施。为了提高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需要从各个方面完善,其中第三方审验是提高报告可信度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中国本土企业来说,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审验可以通过帮助利益相关方评估企业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来提升公司信用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引入第三方审验的必要性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借鉴国外经验,引入第三方审验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问题,包括:①确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需要提供的信息以及审验标准;②分阶段先实行强制审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过渡为自愿执行与外部强制执行相结合的阶段,最后再完全过渡为自愿审验;③注意利用专家团队的工作,建立联合审验小组;④注意提高审验人员的专业素质。
[1]Andrew Carnegie.The Gospel of Wealth[J].The North American Review,1906,183(599).
[2]Oliver Sheldon.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The Journal of Insurance,1958,25(3).
[3]吴丹红,王章渊.我国企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解读[J].财会通讯,2009,(6).
[4]梅跃碧.从印象管理管窥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J].会计之友,2009,(2).
[5]沈洪涛.国外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主要模式述评[J].证券市场导报,2007,(8).
F270
A
1002-6487(2011)09-0133-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8721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2008BGL09)
杨海燕(1978-),女,湖北当阳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资本市场会计理论与实务。
(责任编辑/亦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