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视角下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
2011-12-14刘龙刚
刘龙刚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沙 410205)
价值链视角下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
刘龙刚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沙 410205)
文章首先提出并阐述了民办高校竞争取决于价值链竞争的观点,然后通过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台竞技、生源数量日趋下降等方面的分析,指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诸多因素,把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到民办高校发展论述之中,进而从教学绩效评价指标、科研绩效评价指标、民办高校文化评价指标、基础办学能力指标等方面建立了价值链视角下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最后从打造特色,明确市场定位、整合资源,构建市场反应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价值链视角下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方案。
价值链;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
0 引言
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教育投资具有社会性。对“民办教育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深入探究,以及由此为逻辑起点展开的对民办教育竞争力评价的系统研究,不仅仅是学术问题,也是涉及对民办教育实践,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价值链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其本义是指企业中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的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这些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基本活动和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辅助活动。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同样适应于这一概念,即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只是民办高校内外活动的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民办高校的教育、经营活力即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基于这一观点,本文展开对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1 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价值链因素
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价值链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因素,另一个是内部因素。外部活动因素主要包括竞争对手、学生来源、高等教育买方市场、高等教育多元化、政策待遇等。内部活动因素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质量、学科专业层次、教学管理队伍、科学研究水平、大学文化与社会声誉、基础设施等因素。
本文所探讨的价值链因素主要是从内部因素来研究的。从内部活动因素来看,民办高校的发展历史毕业不长,所积累的基础条件和管理经验还不足,尽管人才培养质量有其特色,但总体水平依然不够高,学科专业层次偏低,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有待更大的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不高,大学文化有待健全,社会声誉有待提升,基础设施有待更大的投入。如果将这些因素进行价值链划分,也可视为后勤服务、教学科研、招生就业、学校管理4大基本活动和基础条件建设、发展规划、人力资源开发等3大辅助活动。限于篇幅,本文将集中讨这7大活动中的主要指标。
2 价值链视角下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如上所述,对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发生影响的价值链因素众多,它们之间有很多是相互影响的,甚至存在交叉、重复的,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一个约简的过程,这样才能有利于对其权重进行客观的分析。本文认为可以从教学绩效评价指标、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企业文化评价指标、基础办学能力指标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
2.1 教学绩效
教学绩效主要从教学工作量、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教材与教学方法贡献、教学成果获奖、学科专业建设等指标进行评价。其具体指标内容见如表1。
2.2 科研绩效
科研绩效指标相对而言,比教学指标要复杂一些,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在各院系的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基础上,确定指标和标准。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术研究方向、科学研究水平、科研队伍建设、科研人才培养及科研基地建设等。其具体指标内容见如表2。
表1 教学绩效指标
表2 科研绩效指标
2.3 民办大学文化
介于民办大学的特殊性质,民办大学文化又可直接理解为企业文化。它主要体现了民办大学在教育届和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力,它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具体指标内容如表3所示。
2.4 基础条件
办学基础条件所涉及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有校园基础设施、经费情况、信息资源、实验室等方面内容,见表4。
2.5 社会声誉与评价
表4 基础条件指标
表5 社会声誉与评价指标
社会声誉与评价主要体现在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学生和社会的受益度,社会对学校的美誉度三个方面,具体指标内容如表5所示。
除了上述5大部分指标之外,还可对民办高校的延展性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延展性评价指标主要涉及教育政策指标议题、方案、执行和结果等内容。
3 价值链视角下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首先确定层次关系,然后测算相对数值,再确定权重系数,最后测算评价分值。
(1)确定评价指标的层次关系
首先设定评价体系,假设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X,其一级评价指标有 n个,分别为 X1,X2,X3,…Xn,其二级评价指标有 m 个,分别为(X11,X12,X13,…,X1m),(X21,X22,X23,…,X2m),(X31,X32,X33,…,X3m),…,(Xn1,Xn2,Xn3,…,Xnm),依此类推,可以构建相应的评价矩阵,用以计算每一组评价指标的分值。
(2)测算相对数值的大小
对于同一级指标和上下一级的指标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出现测算的分值之差异比较大的问题,如出版成果的数量相对于发表论文的数量,其值可能相对很小,因此,有必要采用一定转换方法,将绝对数值转化为一个相对的数值。
假定同一级和同一类的某一个评价指标的原始值为P,则以此P值为依据,其他的同一级和同一类指标的数值除以P,即可以得到转化之后的一个相对值。例如:假设X1的一级指标有两个,分别为X11和X12,其原始绝对数值T分别为P11和P12。则以P11为依据,可计算P12相对P11的相对值:P12/P11。
(3)确定权重系数
同级同类指标对于民办高校竞争力评价所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如:发表的一般刊物学术论文和权威刊物学术论文在评价指标中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因而同级同类指标之间应该确定一个权重系数,同级同类指标权重系数之和为百分一百。同级同类指标中的各个指标权数的确定,可以采取专家调查法,指标Xij相对应的该指标权重应是Qij。
(4)测算评价分值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X的数值为:
4 价值链视角下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
4.1 打造特色,明确市场定位
民办高校要与时俱进,根据市场紧缺急需的专业,诸如物流、采购与供应、金融、商务等,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教材、教育方法等,面向市场化,适应需求化,准确进行学科定位,合理设置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形成某种人才的相对垄断的供给,从而打造 “小而优”、“小而精”等特色品牌,确保学生能在学习这些专业的时候学习到目前市场上最新最先进的知识技能。通过量身定制独特的教育理念,创造适宜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增强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4.2 整合资源,构建市场反应机制
在现阶段市场竞争白热化、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谁掌握了市场,谁掌握了渠道,谁就最终拥有了市场的发言权。因此,对于市场的变化能否及时做出反应和积极应对,将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相对于公办体制,民办教育体制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及时决策适应和应对市场变化。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教育体制没有上下左右更多的制约,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便于对市场快速反应。因此,民办高校应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组织管理、精神文化、人力和物质资源等竞争要素的既有优势,潜在优势进行战略整合,确定发展目标、核心价值、关键因素与优先领域,通过构建并实施行动体系而显现效用,通过阶段性评估不断完善和升级转换,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及时关注、研究、把握市场需求,提炼市场需求的概念,发挥营销职能的作用,尊重和适应市场,把握市场变化的机会,提高民办高校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占领市场需求的战略制高点。
4.3 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由于民办高校使用的是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在校舍建筑、硬件设施、师资配备等“硬条件”上与公办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民办高校要克服经费紧张等困难,开源节流,筹措办学资金,压缩行政经费支出,确保教学投入,要不断规范教学管理,坚持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多媒体教室与语音实验室座位、教学用计算机等的投资,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注重效益、保证重点”的原则,坚持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不断汇聚学科队伍,努力构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管理与运行机制,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特色,培育双师型教职工,不断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人事分配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等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找出差距,扬长避短,为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着力改善和提高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4.4 营造“三公”良好氛围
要使民办高校、公办高校处于平等的地位,需要建立民办高校规范办学行为的长效机制,政府的责任在于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宏观管理和监督、创造一个公平有序、公正、公开的外部竞争环境。
首先各级政府要转变观念,?对公办与民办高校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其次,在立法工作上,要实事求是,根据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制定出符合民办高校发展的一套具备具体性、实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同时,为了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与执行,应该成立具有独立性、公正性、开放性的监督执法中介机构作为沟通政府与学校的桥梁,有效促进立法工作和职能部实施有效管理。
4.5 因材施教,建立多元教育
民办高校要确立“学者有其校、学者有良师、学者有成效”,争创“一流的教学环境、一流的课程设置、一流的师资水准、一流的教学服务”,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方法,开放式、多途径、全方位培养国家和社会亟需的实用型人才。
总之,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主观需要,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
[1]李光辉.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体系重构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3).
[2]施鲁莎.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
[3]苟兴旺,薛惠锋,寇晓东.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校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6).
[4]李元元,王光彦,邱学青,李敏.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7).
[5]同勤学.基于BSC理论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6).
G648.7
A
1002-6487(2011)09-0162-03
(责任编辑/易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