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坎地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11-12-09郭龄昌韩双林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4535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0期
关键词:坎地沙坦氢氯

郭龄昌 韩双林 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 453500

坎地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郭龄昌 韩双林 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 453500

坎地沙坦 氢氯噻嗪 高血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人群疾病谱已经发生变化,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并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许多研究显示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高,治疗率和控制率低。高血压患者积极地降低血压,可以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倡高血压联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控制率[1]。本文观察坎地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依从性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按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入选血压90mmH g≤舒张压<110mmH g(1mm Hg =0.133kPa),且收缩压<180mm Hg。无下列入选禁忌证:继发性高血压;严重的重要脏器疾病;恶性病变者;孕妇及哺乳者;已知对坎地沙坦、氢氯噻嗪过敏者;无法进行随访者。

1.2 药品 坎地沙坦片,商品名:迪之雅,每片8mg,由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氢氯噻嗪片,每片25mg,由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3 治疗方案 本文采用自身对照、开放单一治疗试验设计方案。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经其本人知情同意后,均给予坎地沙坦片8mg和氢氯噻嗪片12.5mg,1次/d,清晨餐前服用,连续服药2周,如舒张压<85mm H g,继续服用至12周;如舒张压≥85mmH g,则服用坎地沙坦片12mg和氢氯噻嗪片25mg,1次/d,清晨餐前服用,直至12周试验结束。

1.4 观察 测量并记录入院时、2周和12周时右上肢坐位血压。观察服药依从性和药物不良反应。

1.5 疗效评价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 g且舒张压<85mm Hg或下降 20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 Hg但降至<85mm Hg或下降10~19mmHg;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6 达标率判断标准 以舒张压<85mmH g,收缩压<140mmH g为达标,统计达标患者人数,计算达标率。

2 结果

入选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57.68± 10.16)岁;收缩压(156.38±12.06)mmH g;舒张压(102.47 ±7.24)mmH g。全部入选患者均完成临床观察,服药均有良好的依从性,在临床观察中没有患者退出。

2.1 血压变化 治疗12周后收缩压(118.68±10.36)mm-Hg,舒张压(80.60±8.27)mm H g。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降压疗效 治疗12周后显效41例,有效11例,显效率68.3%,总有效率86.7%。

2.3 血压达标分析 60例患者中,有38例(63.3%)每天服用坎地沙坦片8mg和氢氯噻嗪片12.5mg;有22例(36.7%)服药2周未达标者,每天服用坎地沙坦片12mg和氢氯噻嗪片25mg,其中7例(11.7%)达标,15例(25.0%)未达标。总共有45例达标,达标率75.0%。

2.4 不良反应 随访中2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乏力,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发生率6.7%。

3 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中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而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6.16%,因此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显得非常重要。高血压患者大多需要终身治疗,服药依从性差是导致控制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坎地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每天1次服药,服用方便,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依从性,能使血压尽快达标,增加血压达标率。

坎地沙坦片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血压下降;氢氯噻嗪是一种利尿剂,通过减少体内的钠盐的容量负荷使血压下降。两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降压作用,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提倡高血压联合治疗方案。坎地沙坦还可以减少或抵消氢氯噻嗪长期使用中的低血钾、激活肾素系统等不良反应,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而氢氯噻嗪则可以拮抗坎地沙坦可能带来的高钾倾向。本文结果显示,坎地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具有确切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达86.7%,治疗12周达标疗效显著,以舒张压<85mmH g、收缩压<140mmH g的达标率为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表现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服药。患者依从性好,全部入选患者均完成了临床观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一类常用的降压药物,咳嗽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是缓激肽的水平增高所致。国外临床试验中约5%~10%的患者发生干咳[2]。咳嗽并非剂量依赖性,通常发生在用药1周至数月之内,程度不一,夜间更为常见。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无咳嗽不良反应,本研究未发现坎地沙坦具有咳嗽不良反应,适合作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致咳嗽不良反应时的替代降压药物。

坎地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降压疗效满意,达标率高,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服用方便,适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6):483-486.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2):97-98.

R544.1

B

1001-7585(2011)10-1157-02

2011-04-04

(编辑落落)

猜你喜欢

坎地沙坦氢氯
美阿沙坦钾能降尿酸吗
坎地沙坦改善血管紧张素Ⅱ导致的内皮损伤的机制研究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坎地沙坦靶向TRAIL-DR5介导的AMPK信号通路减少宫颈癌细胞自噬保护的研究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新型联苯四氮唑沙坦类化合物的合成
坎地沙坦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和肽素的影响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口服胺碘酮联合坎地沙坦转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并维持窦性心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