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防治
2011-12-09王生俊
王生俊
青海省互助县丹麻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青海互助 810500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受到病原微生物、物理、化学等致病因子的刺激引起乳腺和乳头发炎的一种疾病。在实际生活中,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高,不仅使牛奶产量降低、质量变劣,而且牛奶中可能会含有残留药物、病原菌及其毒素,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1 发病原因
1.1 微生物因素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在临床上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其中细菌最常见。
1.2 环境因素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受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卫生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温高时病原菌会大量繁殖;在雨季可能会出现牛舍潮湿、运动场积水的现象,易使乳房脏污;在牛舍卫生条件差、尘埃多、粪便清除不及时时,奶牛乳头易接触到污物;在气温突然大幅度升降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病率也会升高;运动场凹凸不平、有灌木丛或障碍物时,乳房容易受外伤而引发乳房炎等。
1.3 挤奶方式
采用机器挤奶的牛群比采用手工挤奶的牛群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机器挤奶时间过长、负压过高或抽动过快,会损伤乳头皮肤和乳腺;真空泵调节器不清洁、挤奶器上的橡皮管不经常更换或挤奶器不定期消毒等,也会造成乳房感染。手工挤奶操作不当时,也会造成乳头损伤而引发乳房炎。
1.4 饲养管理
在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中,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日粮有利于提高产奶量,但同时也增加了乳房的负荷,若此时缺乏维生素A、E和硒,机体的抵抗力会下降,易引发乳房炎。
2 临床诊断
常见的乳房炎有急性乳房炎、慢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急性乳房炎表现为红、肿、热、痛、泌乳减少、乳汁变性等,易于诊断。慢性乳房炎主要表现为患乳区有炎症反应,但轻而缓、病程较长;仔细触诊乳房可发现有硬结,乳汁中有絮状物;针对病原微生物(如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霉菌体)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可进一步确诊;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会发生乳房硬结、萎缩,乳池狭窄,乳头或乳池闭锁,最终丧失泌乳能力。隐性乳房炎不表现任何症状,往往难以诊断,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是乳汁pH值检测法。
3 治疗方法
3.1 西药疗法
西医用药以抗菌消炎、解热镇痛为主,改善血液循环为辅。对于急性乳房炎,大多采用西药疗法。常用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等。对于局部,可用青霉素300万 IU、链霉素100万IU、鱼腥草注射液30 mL混合注射,分3~4点注射在乳房周围,或者加入0.25%的普鲁卡因溶液10 mL,用乳导管注入乳房,按摩片刻,每日2次,连用3 d可收到良好效果。对出现全身症状的奶牛,应标本兼治,除局部用药外,用乌洛托品注射液 50 mL、维生素C注射液30 mL、5%氯化钙250 mL、生理盐水2 000 mL一次静注,一日1次,连用3~5 d可明显减轻症状或痊愈。
3.2 中药疗法
乳房炎初期,用金银花90 g,蒲公英90 g,瓜萎60 g,连翘60 g,当归 30 g,皂刺 30 g,甘草 15 g研成细末后,用开水冲候温灌服;乳房炎中后期,用黄连30 g,花粉 60 g,川芎30 g,桃仁30 g,炒侧柏叶30 g,王不留行45 g,夏枯草 100 g,鱼腥草6 g,甘草15 g共为末灌服;乳房有开放性溃疡的,可用防腐生肌散(枯矾300 g,熟石膏400 g,没药400 g,血竭250 g,乳香 250 g,黄丹 50 g,轻粉 50 g,冰片 50 g)外用。
3.3 手术疗法
对局部浅表化脓性乳房炎可切开皮肤,用生理盐水或3%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排脓,再用3%的过氧化氢冲洗消毒,最后注入抗菌素;对深层化脓性乳房炎可先用注射器抽出其内容物,然后向脓腔内注入抗菌素和防腐药物。
3.4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能减少炎性渗出、促进渗出物吸收、消炎止痛。其主要方法有:1)热敷法。用20%硫酸镁液热敷,每次30 min,每天至少5次以上。2)按摩法。乳房按摩,每天2~3次,每次10~15 min。浆液性乳房炎自下而上,卡他性乳房炎与化脓性乳房炎自上而下,但纤维素性、出血性、蜂窝织炎性乳房炎禁忌按摩。3)增加挤奶次数。此法可排除变质奶、病原菌和细菌毒素,减少对乳腺的刺激及病原的扩散。
在实际操作中,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疗效会更好。
4 预防措施
1)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牛舍中的粪便,保持牛舍干燥清洁;奶牛的乳房要用消毒好的毛巾擦洗干净;挤奶员要用清水和低浓度消毒液清洁双手和工作服;挤奶器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同时要严格控制进出生产区的人员,做好消毒工作,防止带入病原。
2)日粮营养要均衡。要根据奶牛的不同生理阶段给予适宜的日粮,保证营养均衡,可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D、E和硒。
3)减少外伤并控制继发感染。在牛舍里要除去有可能造成乳房外伤的物体;要及时治疗能造成乳房炎的疾病,主要有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产后败血症、结核病以及布氏杆菌病等,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