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水电部队野外施工项目部医疗卫勤保障工作的现状和建议
2011-12-09辜其祥武警水电第一总队医院院办公室广西南宁市530武警水电第一总队后勤部卫生科
何 毅 岑 其 辜其祥 武警水电第一总队医院院办公室,广西南宁市 530; 武警水电第一总队后勤部卫生科
武警水电部队是一支常年担负国家重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部队,肩负着国家能源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灾害应急救援等多重使命。因部队长期担负野外施工生产任务,条件艰苦、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给部队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也正因为如此,如何有效保障好野外施工项目部官兵的身心健康尤显重要,这是水电部队医务工作者不能回避的课题。本文笔者客观分析了武警水电部队野外施工项目部医疗卫勤保障工作的现状,并提出搞好项目部医疗卫勤保障工作的几点建议,与同仁共勉。
1 现状分析
从目前水电部队项目部施工形式看,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比较困难,其现状有如下特点。
1.1 部队人员高度分散,条件艰苦 水电部队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大部分项目部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内蒙等祖国各地的艰苦地区。这些地区经济不发达,人烟稀少、气候恶劣,自然环境差,一些项目部干部战士常年蹲山沟、驻工棚等,还要面对高原缺氧、风雪、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给施工生产带来困难的同时也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1.2 工作流动性大,固定医疗机构建立困难 一个项目部的工期长短是有工程进度所决定的,大多数项目部只有几年时间,一般为4、5年时间。一个工程结束后很快又搬迁到另一工地,人员也再度分散,建制也可能被打乱,除外总队、支队机关外,基层中队根本就是没有固定的定居点。因此,建立固定的医疗机构困难大,也不现实。
1.3 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水电部队整体卫生专业人才缺乏已经是多年的客观现实,很多项目部甚至不能保证有一个有处方权的专业医生。而现有的水电部队卫生专业人员年年都有离队,只“出”不“进”,医疗卫生技术人才越来越少。培训和使用基层卫生员和专业卫生士官是对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缺乏的很好补充,培训周期短,实际工作中也能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但卫生士官不能连改三级,二级期满就必须离队,客观上从政策层面造成了卫生士官使用周期短,人才浪费、留不住的现象。
1.4 依托地方保障的客观问题 “立足自我、依托地方”是水电部队现行的医疗保障原则。“依托地方”就是依托驻地部队或地方医院来解决野外施工项目部官兵的健康保障,可是大多数项目部因驻地偏远,交通不便或经济困难,官兵看病难、吃药难的问题依然存在,致使一些小病酿成大病。其次是地方医疗部门对部队官兵公费治疗过程中的大处方、大检查、手术分解收费、新药特药无限制使用等现象,无疑增加了医疗经费的开支。
1.5 基层官兵健康、心理卫生常识缺乏 基层项目部对健康常识、职业病防护、心理卫生教育等宣传普及不够,广大官兵对身心健康基本知识、卫生常识了解不足,还有部分官兵存在“讳疾忌医”的错误思想观念,导致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成重病的情况发生。
2 建议
针对上述现状特点,结合部队项目部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兹谈几点建议。
2.1 医疗卫勤保障工作必须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各级党委(包括项目部)和领导要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党委要有专人分工负责医疗卫生勤务工作,利用总队、支队、项目部卫生技术人员形成防治体系网。从首长抓起,层层抓落实,使部队广大官兵真正意识到以人为本就是至少要以健康为本,人人为健康、人人保健康,保健康就是保部队战斗力、就是保经济效益。
2.2 重视疾病预防,落实好各项卫生防疫制度 “防治并举”是医疗卫生工作原则,预防和治疗疾病同等重要,因此要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各项卫生防病措施,特别要针对野外施工项目部人员的疾病和疫情特点,制定一系列防病预案和应急救治预案。
2.2.1 饮食、饮水卫生制度落实到位。对炊事人员定期组织饮食卫生常识及相关制度的学习,严格落实餐具的清洗和消毒制度,保持食堂环境干净清洁。野外工地炊管人员要熟练掌握饮食、饮水卫生、安全操作技能,确保饮食卫生安全。食品的采购、运输、加工、制作过程要进行严格检查。把好食品采购关、运输关、储存关、加工关、烹饪关和入口关。
2.2.2 环境卫生整治落实到位。项目部官兵宿舍、办公楼、食堂等营房环境卫生要时刻保持清洁,通风采光良好,利于空气流动和阳光照射。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杀,重点是食堂、厕所、排水沟等易滋生蚊蝇场所,营区内杜绝“四害”的出现。
2.2.3 防病指导落实到位。一是要制定相应的检查监督制度,如食堂、环境卫生等检查制度,使卫生防病工作有章可循;二是要结合野外施工作业环境,针对如隧道粉尘施工环境作业防尘、有害气体防护、高温中暑等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救治预案,并抓好落实。三是要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应急救援的应急救治预案,建立相应的医疗救援保障队伍,完善应急药材采购方案,储备应急救援药材。四是要时刻与当地疾病控制部门保持联系,及时准确掌握当地疫情动态,对当地疾病流行情况要心中有数,抓住重点做好部队的防疫工作。
2.2.4 年度健康体检落实到位。把年度健康体检工作作为一种惯例。各项目部一定要克服交通不便、经费紧张等实际困难,严密组织实施,要杜绝漏检、不检的现象发生,确保参检率,及早发现官兵存在的健康隐患问题,以便早期预防和治疗。
2.3 强化疾病诊治、研究和管理 疾病诊治是医疗卫勤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自我、依托地方”就是项目部医务人员要根据官兵疾病的特点尽量就地诊治,确因检查手段、诊治能力等原因所限或急危重症者方可外送定点医院诊治。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延误病情诊治,又要力争节省医疗经费的支出。
2.3.1 加大对项目部卫生所(室)的支持力度。根据项目部的大小科学地设置卫生所(室),卫生所(室)要具备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治疗能力,要保持一定量的药品、医用物质储备以备应急所需。项目部要从经费、场地和物资、设施配置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总队卫生科、总队医院和支队卫生队要对项目部卫生所(室)实时进行业务帮扶和检查指导。卫生员要定期培训,不断提高防病治病的能力,对业务能力强的卫生士官要敢于打破政策限制,尽力保留。
2.3.2 强调现症患者治疗和急救两个重中之重。各个工地项目部的疾病构成因人员年龄结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的差异都各有特点,但其共同点均以上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急慢性炎症、腰腿痛、胆道泌尿系结石、关节痛以及皮肤过敏性疾病为多发常见。因此,医务人员首先要熟悉上述几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全面掌握本项目部官兵的健康状况,做到遇事心中有数而不慌乱。对患病官兵要细心观察、耐心解释、精心治疗,使他们真正感到可以信赖和依托。其次要熟悉各种创伤、急症等急救方案,做到训练有素。配齐各种急救药品和器材,做到有备无患。对急危重症和严重创伤患者,要实施及时准确的院前急救,再快速送往体系定点医疗机构。卫生队伍要确保医疗急救时“拉得出、冲得上、救得下”。再者是要有针对性地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和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还要发挥好自身业务特长结合工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开展新疗法、新服务项目,以便更好地为基层官兵身心健康服务。
2.3.3 认真研究各项目部疾病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野外施工项目部医务人员除做好日常疾病预防、诊治基本职责外,还应该做一些医学研究课题。认真研究和分析本项目部常见病多发病是哪些、影响因素是什么、有何发病的规律、什么治疗方式和预防方式是最有效的。找出这些疾病的分布特点,内在的发生机制和演变规律,总结防治经验,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
2.3.4 要管理好外诊患者和康复患者的后续治疗。项目部卫生所(室)要与地方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建立绿色通道,保证部队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诊治。要经常与地方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科室保持沟通,使部队就诊患者既能得到良好的服务,又能使检查、治疗乃至住院价格收费合理化,为部队节省经费开支。医务人员要根据自身能力和患者病情严格把好外出就诊关,要协助中队、大队办公室管理好外出就医患者,时刻与患者和医院保持联系,掌握病情诊治进展和康复情况。对出院患者和长期慢性病患者要指导康复治疗,协助做好评残资料收集工作和政策宣传,减少老兵复转退期间因疾病伤残而产生与组织纠纷的问题。
2.4 加强卫生健康和心理卫生宣传教育 针对项目部基层官兵健康知识缺乏的现状,建议把卫生健康和心理卫生教育纳入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计划,开展以墙报、宣传小手册、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各种方法的健康常识、疾病预防和心理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总队卫生行政部门和总队医院、支队卫生队联合组建由临床医学和心理工作专业人员组成的巡诊医疗队,至少1年1次,到各项目部开展健康讲座、业务指导、疑难病例和慢性病例会诊、心理咨询或心理卫生辅导等工作,把部队首长和各级组织对广大项目部基层官兵的关怀落到实处,正确引导官兵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豁达、开朗、坚强的生活态度,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