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2011-12-09赵富强
赵富强
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301900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4%~25%)且让人十分困惑的疾病,由于其病因、病理改变,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并对男性的性功能和生育功能有一定影响,严重地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的精神与肉体遭受极大的折磨[1]。现就目前诊断、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学十分复杂,目前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可能是由于前列腺及其周围组织器官、肌肉和神经的原发性或继发性疾病,甚至于在这些疾病已治愈或彻底根除后,它(们)所造成的损害与病理改变仍然在独立地持续起作用,其病因的中心可能是感染、炎症和异常的盆底神经肌肉活动的共同作用。往往是多种因素通过不同的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可能有一种或几种起关键作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可能也与遗传易感性有关。深入研究慢性前列腺炎的某些遗传特性的改变可能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易感的原因,揭示前列腺炎的某些发病机制,预测前列腺炎的预后,为个体化治疗前列腺炎提供依据,并为寻找某个(些)特异的基因表达改变或异常,进行前列腺炎的基因预防与治疗奠定基础。
2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
2.1 肛门指诊 是最简便的方法。可以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外形、有无压痛,从而对前列腺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和筛检。同时可行前列腺按摩,进行前列腺液检查。
2.2 B超 B超是检查前列腺的常用方法,可对前列腺做出准确测量,其误差不超5%。对于各种前列腺疾病均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2.3 X线 X线检查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平片可检测前列腺有无钙化或结石影。CT检查对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4 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 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对于明确前列腺肿块的性质十分有用,对排除前列腺肿瘤,确诊前列腺疾病类型十分重要。
2.5 下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 下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诊断前列腺炎症有很大帮助。但相对于慢性前列腺炎,下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更常用于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检查。
3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疾病中治疗难度相对较大的一种。综述如下。
3.1 一般治疗 原则上应消除病人心理因素,树立能治愈信念,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宜过度疲劳、长时间骑车或久坐;少食剌激性食物,少喝烈性酒、咖啡、可可和茶等。多饮水增加尿量冲洗尿道,保持大便通畅;性生活规律,不可纵欲或手淫。注意治疗尿路感染等。
3.2 药物治疗
3.2.1 西药。(1)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一方面取决于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前列腺组织存在药物透过屏障结构,必须考虑药物的抗菌力及透过能力来选择用药。一线药为磺胺类药物,其次是喹诺酮类和四环素。如怀疑存在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选用四环素或红霉素。对有培养结果并进行药敏试验者,应选用敏感的药物治疗。三种或四种药联合应用屡有报道。陶然等[2]报告采用:①左氧氟沙星100mg,3次/d、美满霉素100mg,2次/d。②α1受体阻滞剂马沙泥片2mg/晚。③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莫必可片7.5mg/白天。④前列舒乐颗粒3g,3次/d。连用4周后,后三药联用平均2.8个月,总有效率为83.6%。(2)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消炎痛、布洛芬、别嘌呤醇等,它通过阻断炎症过程而起到减轻炎症、改善疼痛症状的短期作用。别嘌呤醇可能通过降低前列腺液中的尿酸浓度(尿液逆流至前列腺液中使尿酸浓度升高)而起作用。消炎止痛类药物一般不作为首选或单用,作为辅助治疗会更合理。(3)解痉类药物:该类药可直接作用于泌尿道,解除膀胱颈及前列腺尿道痉挛,改善前列腺炎所致的尿流率降低。常用的药物如山莨菪碱,黄酮哌酯,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坦索罗辛等)等。(4)镇静及解除焦虑药:紧张和焦虑一直是公认的导致或加重CBP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关注并缓解CBP病人精神紧张和焦虑的技术方法和药物已成为治疗CBP的辅助手段。(5)经肛门用药:在解剖上,直肠下段与前列腺关系密切,仅以一筋膜相连,其淋巴系统及静脉系统交错相连,利于药物从直肠吸收后直接进入前列腺局部而发挥作用。或用栓剂,或用灌注、滴注法,其中栓剂广为患者所接受。药物离子透入法是一种新型的方法,它选择敏感、广谱抗生素,用直流感应电动机等仪器,经直肠内直流电药物导入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满意。一般20min/次,隔日2次,10次为1个疗程。前列安栓作为直肠栓剂的代表药物,对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已得到初步证实[3]。有人做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治疗组总有效率71.9%,对照组总有效率41.67%[4]。(6)注射疗法给药:可将药物经会阴或者经输精管给药。注入药物多为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或妥布霉素等。但对抗生素的选择应以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依据。
3.2.2 中医中药。应用辨证论治,可将慢性前列腺炎分为以下几型:湿热下注型,气滞血淤型,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湿热兼淤型,肾虚湿热型等,采用活血化淤、滋阴补肾和清热解毒等治疗原则施治,如黄芪、黄柏、连翘、红花、王不留行、桃仁等。中成药如清热通淋胶囊、东泰清淋颗粒、六味地黄丸、肾气丸、癃闭舒胶囊、癃清片等,以及单方、验方、民间偏方、中药灌肠等有一定疗效。
3.3 非药物治疗
3.3.1 前列腺按摩。按摩可以促进前列腺液的排出,防止前列腺液的潴留,从而减少感染的可能性。并减少前列腺的张力,减少对神经的刺激,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单独应用时恐疗效局限,多在综合治疗中配合药物等。按摩时以沉缓有力为原则,力度不宜太大,在患者可忍受的范围内,次数不宜太频,一般每周按摩1~2次,每次按摩以1min为度。
3.3.2 恒温坐浴法。具有改善症状的作用,一般使用时推荐将水温控制在42~46℃,1~2次/d,20~30min/次,20d左右为1个疗程。注意未婚及已婚未生育的病人慎用此法。
3.3.3 针灸治疗。可采用针刺治疗、耳针治疗、电针治疗、穴位注射疗法、推拿治疗等。
3.3.4 心理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往往有各种身心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悲观、性功能障碍。因此,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有明显心理症状者宜心理疏导,适当配合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必要时联合心理医生一起治疗。
3.3.5 微波理疗和射频治疗。微波理疗和射频治疗对慢性前列腺炎有一定的功效。经直肠微波结合药物离子导入同步治疗治愈率为72%,结果表明微波与药物离子导入同步化方法能明显提高转入前列腺内的药物含量[5]。直肠内直流电药物导入法治疗CBP治愈率达80.6%[6]。
3.3.6 手术治疗。包括尿道扩张术,经尿道电切术及开放前列腺摘除术。对伴有尿道狭窄或不通畅者可以进行尿道扩张,以利尿液排泄,降低尿流阻力,减轻症状,有利于炎症吸收。保守治疗无效者也可作选择性经尿道电切治疗[7]。因电切术和前列腺摘除术后性功能等问题,对于较年轻的病人是不适宜的,病人也难以接受,故对于年轻的病人较少应用。
3.4 综合疗法 慢性前列腺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病因诊断困难,临床治疗比较棘手,治疗周期长,易复发。故许多学者治疗前列腺炎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有学者[8]对600例CBP,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4~12周,根据病情适当应用α受体阻滞剂、热疗或前列腺按摩,治疗6周后CPSI症状评分判定疗效,结果Ⅱ型有效率13.3%,ⅢA有效率55.8%,ⅢB有效率30.9%。中波或超短波、针灸、气功疗法等对CBP均有一定的疗效。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一般以8~12周的正规治疗为宜。
[1] Collins MM,Stafford RS,Oleary MP,et al.How common is prostatitis?A national survey of physician visits〔J〕.J Urol,1998,159:1224-1228.
[2] 陶然,周利群,王刚,等.药物联合治疗CBP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699-701.
[3] 徐罡,鲁军,唐孝达,等.前列安栓治疗CBP: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296-298.
[4] 李宁忱,张凯,肖何,等.前列安栓治疗CB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780-782.
[5] 胡晓华,刘微,王建平,等.骶管注射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1:437.
[6] 卢存国,陈忠新,汪俊.直肠内直流电药物导入法治疗CBP〔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8,13:547.
[7] 彭光平,主编.泌尿生殖疾病的临床治疗〔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21-27.
[8] 王平,王侠,刘屹立,等.CBP诊治及疗效评价〔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528-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