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红碱淖遗鸥研究现状分析

2011-12-09王文强廉振民

关键词:鄂尔多斯种群研究

雷 忻,王文强,廉振民

(延安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遗鸥(Larus relictus)隶属于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鸥科(Laridae)鸥属(Larus)[1],中型水禽,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1500 m的沙漠咸水湖和碱水湖中,是荒漠-半荒漠生态条件下的特有鸟类[2,3]。1971年才被确立为有效物种[4],同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迁徙物种公约》(MSC)附录Ⅰ,在IUCN发布的《红皮书》一直被列为受威胁鸟种[5-9],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也是我国Ⅰ级保护鸟类。

1 红碱淖湿地自然概况

红碱淖湿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尔林兔镇,地处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高原交错处,属于风沙草滩区。海拔987.0-1449.4 m,地理坐标N38°13'-39°27',E109°42'- 110°54',属于高原性内陆湖,湖水面积约41.8 km2,蓄水量3.1亿 m3,是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目前已被《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0)列入我国重要湿地名录。湖区位于我国候鸟迁徙的主要路线上,是候鸟夏季的重要繁殖地之一,是遗鸥、棕头鸥、大天鹅等珍稀水禽的天然栖息地。

1.1 地貌

红碱淖湿地由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沙盖黄土梁峁以及大小不同的海子、洼地、草本沼泽等组成的风沙地貌。红碱淖湖泊是较大洼地,壕赖河、营盘河、拖河、蟒盖兔河、柒卜素河、尔林兔河等季节性内陆河注入其中,湖泊水量蒸发和补充相对稳定。湖泊底部中心低洼,四周向中心倾斜,坡度平缓,最大深度12.0 m,平均深度8.2 m。

1.2 气候

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干燥、四季分明,年均气温8.9℃,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28.1℃。多西北风,起沙频繁,无霜期短(179天),冰封期4个月。日照丰富,年均日照时间2878 h,日照百分率65%,年辐射量141.86 kCal/cm2。年均降水350 mm,主要集中在7-9月。

1.3 植被

植被类型较为丰富,主要以旱柳-芦苇群落为主的森林沼泽、以沙柳—芦苇群落为主的灌丛沼泽、以芦苇为优势种的芦苇沼泽、以香蒲为优势种的香蒲沼泽、以及以碱蓬为优势种的盐沼,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湿地植被生态系统。湖区周边植被主要以白刺(Nitraria roporowskii)、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沙柳(Salix.cheilophila)等沙生植物为主。

2 分布与种群

2.1 分布

遗鸥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在中国分布于陕西、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甘肃等地区,目前,繁殖和栖息地主要集中于鄂尔多斯高原,上世纪90年代,主要繁殖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2000年以来,由于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持续干旱、环境恶化,导致湖心岛消失,遗鸥繁殖群体大量迁往陕西神木县境内的红碱淖湿地繁殖,使得红碱淖湿地的遗鸥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是全球最大遗鸥繁殖种群,红碱淖湿地也成为全球最大遗鸥繁殖种群繁殖地[10]。

2.2 种群

遗鸥鄂尔多斯繁殖群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遗鸥全球繁殖分布格局认知上的发展变化,何芬奇[11,12]提出全球遗鸥划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繁殖种群(breeding subpopulation):(1)以(哈萨克斯坦)阿拉湖和巴尔喀什湖为中心的中亚种群;(2)散布于整个蒙古高原中、西部并下至南戈壁的戈壁种群;(3)以中、俄、蒙三国远东交界处的湖泊、湿地为繁殖分布地的远东种群;(4)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鄂尔多斯种群。陕北红碱淖遗鸥属于鄂尔多斯种群,研究该种群对于拯救和保护这一濒危鸟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3 分类学研究

遗鸥被确立为有效物种后的近40年里,国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Potapov[13]明确指出俄罗斯赤塔地区托瑞湖的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群体应为遗鸥。Stubbe和Bold[14]报道了遗鸥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分布记录。Golovushkin[15]对托瑞湖的遗鸥繁殖群做了深入的研究,遗鸥也作为受威胁物种而被列入前苏联出版的《红皮书》[16]。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对这一珍稀鸟种进行分类学研究。张荫荪等1987年在内蒙古伊克昭盟采集到腹中带有成熟卵泡的雌性遗鸥标本,并于1990年在内蒙古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发现遗鸥繁殖群[17,18],对遗鸥分类地位作了阐述,澄清了以往有关该鸟种与棕头鸥、渔鸥(Larus ichthyaetus)关系上的推论,并对遗鸥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对于遗鸥的进化地位,很多学者认为遗鸥是濒临灭绝的孑遗鸟类,而张荫荪[2,11]提出遗鸥可能是一个新兴的物种,并已成功地度过它的“瓶颈时期”而呈扩散趋势。尽管遗鸥作为独立物种在全世界已无争议,但遗鸥与棕头鸥这两个外形相似、繁殖分布区有交叠的鸥种的亲缘关系究竟如何,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4 生态学研究

1980 年,Zubakin 和 Flint[19]报道了遗鸥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结果。1991年,Duff等[20]论述了遗鸥在全球的生存状况。1992年查明了遗鸥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分布状况[21,22],并对其繁殖、生境选择及群落组成等进行了一些研究。随后研究了遗鸥的繁殖生物学、生境选择以及遗鸥繁殖地鸟类群落的组成[2,23 -25]。

周灵国等[26]通过对红碱淖遗鸥种群和分布进行了调查,统计了2001-2007年的遗鸥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认为红碱淖遗鸥种群已成为全球最大遗鸥种群。孙承骞等[27]对红碱淖遗鸥繁殖、食性及行为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研究,首次指出遗鸥成鸟偷食鸟卵和吞食幼鸟的同类相食特殊取食行为,为遗鸥的生态学、营养学以及栖息地保护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肖红等[28]经过连续多年对红碱淖遗鸥繁殖种群的监测和观察,发现该种群数量稳定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继内蒙古桃力庙一阿拉善湾海子和赦拜津尔之后最大遗鸥种群的繁殖地,并预测在未来几年内红碱淖仍将是遗鸥重要的繁殖地。汪青雄等[29]在进行红碱淖地区普通燕鸥(Sterna hirundo)和鸥嘴噪鸥(Gelochelidon nilotica)的繁殖生态比较研究中,指出遗鸥与它们的种间竞争相对较小,为良好的伴生关系。

5 保护生物学研究

自遗鸥被确认为独立物种以来近40年,遗鸥在我国境外的几个种群(中亚种群、远东种群、戈壁种群)呈现出数量起伏较大的不稳定态势。认为水位的变化可能是影响其繁殖的主要因子[16]。虽然国内鄂尔多斯种群栖息地已经发生变化,由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逐渐南迁至陕西神木红碱淖湿地,但其数量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

近10年来,伴随着繁殖栖息地变化,展开了较多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陈劲等[30]对内蒙古白银库伦遗鸥种群动态研究中,指出连年干旱是影响遗鸥种群繁殖和数量的重要因素,建议采取保护沙地植被、人工注水、加强繁殖期核心区的保护、长期跟踪检测等相应保护措施。梁犁丽和王芳[31]在对鄂尔多斯遗鸥保护区植被—水资源模拟及调控的研究中,根据遗鸥生存繁殖的临界水文条件,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得出饲料地发展规模、水利工程的合理布设、限制高大乔木种植及沙柳面积等保护性措施。张振国等[32]在研究鄂尔多斯遗鸥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时提出,旅游活动破坏了保护区植被,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对遗鸥生存环境影响较大,建议采取相应限制措施。张治来等[33]针对对陕西红碱淖遗鸥种群的保护现状提出了加强保护的对策建议,认为应尽快建立自然保护区、申请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调整旅游区总体规划以处理好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开展鸟类资源调查与研究以提供保护的科学依据和措施、加大对红碱淖湿地生境综合治理力度。

6 展望

国内对于遗鸥这一认知较晚的鸟种的研究仅有20余年,遗鸥在红碱淖的发现也只有短短10年,为保护这一濒危鸟种,有关学者对其分类学、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得到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结论,对遗鸥的整体认知水平也大大提高,但这些研究工作还仅限于宏观水平的初步分析研究,遗鸥的分类地位、系统发育关系尚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栖息、食性、繁殖等生态学特征及其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目前尚不清楚,需要我们采用不同方法,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全方位了解遗鸥的信息,从而为有效保护这一世界濒危鸟种提供更多的科学理论依据。

[1]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35 -246.

[2]张荫荪,何芬奇,陈容伯,等.遗鸥繁殖生境选择及其繁殖地湿地鸟类群落研究[J].动物学研究,1993,14(2):128-135.

[3]Vaurie C.A survey of the birds of Mongolia[J].Bull Amer Mus Nat Hist,1964,127(3):1 -147.

[4]Auezov EM.Taxonomic evaluation and systematic status of Larus relictus[J].J.Acad.Sci.Moscow,1971,50:235 -242.(in Russian)

[5]King WB(ed.) .Red Data Book,2.Aves.IUCN,Morges,Switzerland,1978 -1979.

[6]Collar NJ,Andrew P.Birds to Watch - The IUCN World Check - list of Threatened Birds.IUCN Tech Publ No.8,Cambridge,UK.1988.

[7]Collar NJ,Crosby MJ,Stattersfield AJ .Birds to watch - The World List of Threatened Birds.Bird Life International ,Cambridge,UK.1994.

[8]Stattersfield AJ,Capper DR.Threatened Birds of the World.Bird Life International,Cambridge,UK.2000.

[9]Collar NJ,Andrev AV,Chan S,Crosby MJ,Subramanya S,Tobias JA.Threatened Birds of Asia.Bird Life International,Cambridge,UK.2001.

[10]肖红,雷颖虎,张治来,等.红碱淖湿地遗鸥研究初探[J].湿地,2007,4:25 -27.

[11]张荫荪,何芬奇,吴勇.遗鸥鄂尔多斯种群的生态生物学研究[A].系统进化动物学论文集,1993,2:19-30.

[12]何芬奇,张荫荪,吴勇.遗鸥鄂尔多斯种群研究的最新报道[J].生物多样性,1994,2(2):88 -90.

[13]Potapov RL.A find at the Torey lakes[J].Priroda,1971,5:77-81.

[14]Stubbe M,Bold A.Mowen und Seeschwalben(Laridae A-ves)in der Mongolei[J].Mitt Zool Mus Berl ,1971,47:51-62.

[15]Golovushkin M I.Notesona colonyof Relict Gullsinthe Chita region.Tez Dokl VII Vsesoyuz Ornith Konf(Cherkassy) ,1977,2:207 ~209.(in Russian)

[16]Bannikov AS(ed.) .Red Data Book of USSR: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of Animalsand Plants.Moscow:Promyshlennost,1978.(in Russian)

[17]Zhang YS,Liu ChJ,Bu H et al.Recent records of the Relict Gull Larus relictus in western Nei Mongol Autonomous Region,China[J].Forktail,1991,6:66 -67.

[18]张荫荪,白力军,田梠,等.遗鸥繁殖群在鄂尔多斯的新发现[J].动物学杂志,1991,26(3):32 -33.

[19]Zubakin WA,Flint WE.Oekologia und Verhalten der Reliktmowe(Larus relictus Lonn.)[J].Beitr Vogelkd,1980,26:253-275.

[20]Duff DG,Bakewell DN,Williasms MD.The Relict Gull Larus relictus in China and elsewhere[J].Forktail,1991,6:43-65.

[21]He FQ,Zhang YS,Wu Y et al.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elict Gull Larus relictus in Maowusu Desert,Inner Mongolia,China[J].Forktail,1992,7:151 -154.

[22]高铁军,吴勇,吴兆军,等.遗鸥在鄂尔多斯中部的分布暨一新巢群的发现[J].动物学杂志,1992,27(5):31-33.

[23]Zhang YS,Ding WN,Bu H et al..Breeding ecologyof the Relict Gull Larus relictus in Ordos,Inner Mongolia ,China[J].Forktail,1992,7:131 ~137.

[24]张荫荪,丁文宁,陈容伯,等.遗鸥的繁殖生态研究[J].动物学报,1993,39(2):154 -159.

[25]Zhang YS,He FQ.A study of the breeding ecologyof the Relict Gull Larus relictus in Ordos,Inner Mongolia ,China[J].Forktail,1993,8:125 -132.

[26]周灵国,冯宁,张斌,等.红碱淖湿地遗鸥及水鸟的种群和分布研究[J].野生动物杂志,2008,29(6):299-301.

[27]孙承骞,冯宁,张哲邻,等.红碱淖遗鸥繁殖、食性及同类相食行为初探[J].野生动物杂志,2007,28(5):27-29.

[28]肖红,王中强,胡彩娥,等,陕西红碱淖遗鸥繁殖种群及其栖息地现状的研究[J].科技导报,2008,26(14):54-57.

[29]汪青雄,肖红,王中强,等,陕西红碱淖普通燕鸥和鸥嘴噪鸥的繁殖生态比较[J].动物学杂志,2010,45(2):39-45.

[30]陈劲,杨贵生,李万国,等.白银库伦遗鸥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J].干旱区研究,2010,27(4):628-635.

[31]梁犁丽,王芳.鄂尔多斯遗鸥保护区植被-水资源模拟及其调控[J].生态学报,2010,30(1):0109-0119.

[32]张振国,贾铁飞,冯亚芬.鄂尔多斯遗鸥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资源与环境,2009,25(4):340-342.

[33]张治来,王中强,霍小梅.陕西红碱淖遗鸥种群的保护现状及对策[J].榆林学院学报,2006,16(2):40 -42.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种群研究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鄂尔多斯的婚礼 曾征 丙烯 150cm x 165cm 2020年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最大持续产量”原理分析
由种群增长率反向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
网友留言 “鬼城”救赎该借鉴海南
“危机”鄂尔多斯